分享

透视2015国考申论应答核心技巧

 半荷 2014-11-17

  稳中有变是最近几年国考申论考试的一大趋势,这一变化既体现在考试时间的调整、试题数量及分值分配的微调,又体现在材料主题的变化上,与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趋于稳定的命题方式不一样,国考申论命题方式每年都会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京佳教育申论专家强调:2015年国考申论想要取得高分,就必须充分把握国考的这一变化趋势,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

  一、把握关键内容 读懂给定材料

  2015年国考申论备考一定要秉承申论考试“读材料+写答案”的核心思路,将这两点贯穿复习备考始终。其中,吃透材料、用好材料是作答申论题目的根本原则。因而掌握读懂给定材料的方法技巧就是应答国考申论必备的核心技巧。

  读懂材料分三个层面。一是读懂材料的文面意思,这是阅读的第一个层次,相信所有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都可以达到这一水平。申论考试中第一遍初读材料基本可以实现这一点。毕竟材料中包含考生需要的要点信息,因此尽可能把握材料的所有内容是申论考试取得高分的前提。

  二是读懂每则材料的内在含义。针对不同材料命题,这是申论命题的特点之一。比如,2014国考副省的试题,五道题目分别针对六则材料中的材料2、材料4、材料3、材料4和5、材料6。作答这些题目,必然需要考生在初读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把握关键词、关键句透过文面意思读到材料的内在含义。

  三是读懂整体材料的逻辑关系。五道题中压轴的总是那篇申论文章,同样也是压在大多数考生心中的大山。解决这一道题的前提就是考生必须对材料的整体逻辑胸有成竹,仍以2014国考副省为例,材料1虽不直接包含要点,但写文章是绝对要重点阅读的,它包含材料讨论的核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关键对策。同时考生需要在作答其他四道题目的基础上,整合整篇材料、划分重点。

  二、明确命题意图 理清作答思路

  有针对性的应对2015年国考,就必须正视每年都有可能会出现的新型测查方式。其实,新变化并不可怕。命题方式的变化属于外在形式的变化,考生需要把握的是这些新形式下面不变的大纲中规定的测查能力。此即要求考生要读懂题目,明确“命题意图”。

  以2014年国考为例,首次出现的考试题型:

  【副省】某地方报纸根据“给定资料4”和“给定资料5”的内容做了一版关于“跟风”的专栏,请你以“告别跟风,走向成熟”为题,为这个专栏写一篇短评。

  【地市】某单位为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打算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

  因为新所以考生会感觉无从下手,相信这种感觉会在2015年的国考中持续。而在紧张的考试中一旦出现心理波动,必然会影响整体作答进度及正确率。因此,京佳教育专家提醒:认真读题、把握关键内容,理清作答思路才是重点。诸如第一题,题干中“专栏”、“以……为题”等字眼,会让考生误以为是公文类的试题,过多关注公文的类型、形式等问题。其实,作答此题关键在“短评”一词。而此前考试中尚未出现过此种命题形式,所以初读此题定会感觉无从下手。其实根据自己平时阅读文章的积累及对“评论型”文章的理解,明确此类试题测查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就可以理出:概括评论对象、分析评论对象、下结论——作答思路。

  三、坚定政府角度 准确书写答案

  如果前两步都可以顺利完成,准确书写答案自然是水到渠成。许多考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如何“书写”的疑惑。这一方面是因为考生语言积累的少,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考生书写方式的标准无从确定。京佳教育申论专家提醒各位考生:阅读给定资料需要有坚定的政府角度,书写答案同样需要有正确的政府角度。

  包括申论文章在内的所有申论题目,在选用文字书写答案时,都需以客观、准确为基调;措辞上面应避免包含绝对语气的词句;呈现方式上应分条书写。在这里,京佳教育培训专家提醒:备考申论考试,研究政府文件及领导人讲话的表达方式是很有必要的。这些文字的可读性是很强的,并不是大家理所当然理解的那样枯燥、无味、假大空。能体现考生理论政策水平的一些高级词汇往往出自这些文章。

  近五年来,申论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没有发生变化,即申论考查的基本题型依然需要掌握。但是,申论考试模拟公务员(微博)日常实际工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应用文写作在申论考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例如:2014年国考地市级申论试题中,就出现了大事记、调查问卷和倡议书三种应用文体。2014年国考省部级中出现发言稿、短评两种应用文体。由此可见,应用文写作不仅是申论考试的重点,也是考生作答的难点。它依然会成为2015年国考申论的“拦路虎”,各位考生在复习备考的时候要特别加以关注。面对应用文题型的千变万化,很多考生有畏难情绪,其实,只要考生认真审题,应用文的变化都是由基本题型演变而成,考生复习时要学会横向对比和纵向迁移。此外,词组的阐释,观点的分析,启示题在近几年的考试中都时有出现,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也要认真准备。

  举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