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姜塔Ajanta石窟

 光自在菩薩 2014-11-17

印度佛教石窟群。阿姜塔Ajanta梵文的原意思空阿姜塔石窟,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奧朗加巴德城北106公里處之艾羅拉(Ellora)東北法達浦(Fardapur)的丘陵萬迪亞山的懸崖上

 

阿姜塔石窟是印度文化黃金時期笈多王朝的佛教聖地,歷經公元1世紀~公元7世紀歷經700多年,佛教中落,一度淹末叢林中,直到1819年無意間發現,才重見天日。

 

中國唐代僧人玄奘曾對它作了最早的史料記載,相傳約為公元前2世紀左右開鑿而成。該石窟今存洞窟約29座,在早期的支提窟中有十分明顯的仿竹木造構痕跡,且裝飾儉約單純,至中晚期後則趨向較為精美。

毗訶羅窟內部有石床、石枕、佛龕等,陳設較簡單。窟形分支提和毗訶羅兩大類,以後者居多。

 

阿姜塔的洞窟有僧侶靈修打坐或居所,供奉佛塔(Stupa)或佛堂,洞窟中的壁畫、雕刻,為印度繪畫絰典之作,也有很多洞穴己空無一物或仍淹沒蔓草叢生中;

阿姜塔石窟的不僅是藝術成就的極至,也是重要的史料,阿姜塔石窟深深影響中國、韓國、日本的佛教藝術。

阿旃陀石窟

【作  者】陳聿東
         印度佛教石窟群。位於
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溫迪亞山的懸崖上﹐西距奧蘭加巴德106公里。傳為公元前2世紀左右動工開鑿﹐前後歷經1000年之久。中國唐代僧人玄奘遊學印度﹐於638年(唐貞觀十二年)到達南印度摩訶剌陀國。他關於這個石窟的敘述﹐為最早的記載。英國人於1819年重新發現。隨後﹐各國有關學者開始對石窟進行研究整理。 


         分期 阿旃陀石窟現存29窟﹐環布在100餘米高的馬蹄形山峰之腰間。石窟分
支提毗訶羅兩大類﹐以後者較多。按印度佛教石窟發展階段劃分﹐屬於早期佛教石窟的﹐計有第4﹑5﹑8﹑9﹑10﹑12﹑13等窟﹐尤以第13號窟為最古﹐其開鑿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2世紀﹐其餘諸窟﹐大約在前1世紀便已動工﹐但整體工程﹐可能延續到3世紀才完成﹔中期佛教石窟有第6﹑7﹑11及14至19諸窟﹐年代從4世紀到6世紀中葉﹔屬於晚期的石窟﹐基本排列在兩端﹐即第1﹑2﹑3和第20至29等窟﹐其建造年代大約自6世紀中葉到8世紀。

 
         第19窟內部
         阿旃陀石窟藝術﹐可分為建築﹑雕刻和壁畫 3部分。
         建築 阿旃陀石窟的建築形式﹐基本為支提與毗訶羅兩類。第9﹑10﹑19和26窟為支提﹐其餘25座皆為毗訶羅。支提窟當中置窣堵波﹐天然岩鑿﹐內殿四周﹐建造列柱。早期如第9﹑10兩窟的建築﹐模仿竹木構造的痕跡非常顯著﹐裝飾簡樸。到中﹑晚期﹐石窟建築裝飾更趨精美﹐如第19﹑26兩窟。毗訶羅內部陳設簡單﹐有石床﹑石枕和佛龕。
         雕刻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品﹐可分為佛教造像與裝飾藝術。早期作品﹐由於風化殘損﹐已很難辨認﹐到了中期﹐雕刻藝術更趨成熟﹐晚期則達到十分精美的程度﹐創造出許多優秀作品。屬於中期的毗訶羅諸窟﹐內設佛龕﹐存有佛陀及脅侍雕像。第16窟中說法佛的造像﹐雕刻技法純熟﹐人物力量充沛﹐足為阿旃陀石雕佛像的傑出代表。其他內容的雕刻﹐尚有第19窟精雕的華美列柱和板框上採花女子像﹐以及外廳的蛇王像等。晚期的雕刻﹐遺物更多﹐其中著名的如第26窟佛陀降魔和涅槃的場面﹐第1窟3米高的釋迦牟尼雕像﹐都說明此時期造像的規模更加擴大﹐人物刻畫細膩精巧﹐形態優美﹐確為笈多古典風格藝術的典範。此外﹐一些石窟四壁布滿佛傳和佛本生故事的浮雕﹐石柱上雕有活潑的飛天和女神像。
         第1窟正面


         壁畫 阿旃陀石窟的壁畫﹐更為世界所矚目﹐是印度古代壁畫的主要代表。根據時代風格區別﹐亦分為早﹑中﹑晚3期。早期的壁畫最古﹐第9窟前壁殘跡中﹐繪有佛傳和佛本生故事﹐第10窟的右壁繪有索姆﹑六牙白象本生和禮拜菩提樹等佛教題材的壁畫﹐推測約作於公元前1世紀。兩窟畫風不同﹐而能各盡其妙﹐前者使用的線條﹐柔和純樸﹔後者大膽運筆﹐風格豪放。

此期壁畫的構圖﹐大多為橫幅長條形﹐所表現的人物和生活場面﹐與約公元前 2世紀的帕魯德﹑桑奇大塔等石刻佛教遺蹟相似﹐可證其距佛教美術史的初期作品為時不遠﹐但造型能力﹑表現技法﹐已有長足的進步。

 
         阿旃陀中期的壁畫﹐更為輝煌壯觀﹑精美絕倫。當時正值笈多王朝古典主義文化的黃金時代﹐
佛教美術也達到了鼎盛期﹐創造了大量笈多式的雕刻﹑繪畫。阿旃陀當時即在與笈多王朝有著姻親關係的伐卡塔卡小王朝治下﹐政治﹑經濟和文化無不受其影響﹐故一般將此時期阿旃陀藝術歸於笈多美術的範疇之內。隨著古風藝術逐步發展到古典風格藝術﹐畫面構圖更為壯闊﹐往往一面牆壁被一個場景所佔滿﹐布局緊湊和諧﹐第17窟右側的獅子國登陸圖和佛說法圖為此時期的代表作。在後一幅圖中﹐聽眾雲集﹐貴人命婦﹐張蓋騎乘﹐紛至沓來﹐構圖非常繁密﹐令人驚嘆。

此外﹐第16窟中佛傳故事中的難陀皈依﹑捨衛城顯大神通和善生施捨等﹐也都十分精彩。笈多時代的古典風格壁畫﹐較之早期的作品﹐作風沉著洗練﹐設色典麗﹐並帶有抒情趣味﹐注重於人物的形神兼備和意境的表達﹐每一場面﹐不僅描繪精細﹐且變化多姿。例如第16窟《難陀皈依》中難陀與妻子孫德麗別離的部分﹐充分反映了藝術家對於人物內心刻畫的成功。第17窟前廊後壁殘存的奏樂圖﹐表現飛天乘雲而至﹑饒有生趣。內部的美人臨鏡理妝圖﹐侍女傍立﹐一捧脂粉﹐一執飛拂﹐可以看出當時人體描寫的進步﹐構圖自然﹐人物配置頗為諧和。又第17窟太子與嬪妃勸酒圖﹐極盡燕婉之情狀﹐臨窗窺視的侍女和門外眾多的美女﹐都風姿綽約﹐艷麗動人。此時期各窟的前廊﹑天井和列柱﹐所存的裝飾壁畫﹐也都設計奇妙﹐想像豐富﹐色澤鮮艷﹐對比強烈﹐如捲雲﹑蔓草﹑蓮花和一些可愛的小動物等。

 
         第17窟壁畫(局部)

         阿旃陀晚期的壁畫﹐基本屬於7世紀前後的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第1﹑2兩窟保留比較完整﹐為阿旃陀壁畫藝術最盛期的遺作。約成於600~650年﹐即遮盧迦王朝的全盛時代。該王朝的藝術﹐仍遵循著笈多王朝的古典藝術的美學準則﹐進一步發揚光大。第1窟內壁畫場面的幅度皆較大﹐最著名的是持青蓮菩薩像﹐妙相莊嚴﹐頭戴寶冠﹐肌肉勻稱。窟內前壁的波斯使節來朝圖﹐則反映了印度和波斯聘問通好的場面﹐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繪畫風格也受到伊朗美術的影響。

此外﹐該窟中的灌頂圖﹑尸毗王本生圖和降魔圖﹐也都是十分精彩之作。第2窟時代最晚﹐其前廊壁上與藻井等處都有壁畫。洞內左右的小佛龕壁畫尤可注意﹐右龕以山嶽為背景﹐塑造了婦人和兒童的形像﹐左龕的重層室內﹐奴婢們簇圍一貴婦人﹐人物頗為寫實。另外﹐周壁上的鹿王本生﹑摩耶夫人之夢等佛教故事﹐情節曲折﹐內容更為廣泛。總之﹐晚期的壁畫藝術﹐較之前期更臻完善﹐構圖宏大莊重﹐整體感強﹐線條穩健﹐色調典麗﹐遠近透視和立體感加強﹐人物裝飾華美﹐達到了印度古典繪畫藝術的極致。

 
         第1窟壁畫(局部)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與繪畫雖然為宗教服務﹐但都是以當時的現實生活為基礎﹐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其中有山村景象﹑田舍風光﹐也有戰爭場面﹑風俗小景﹐特別是關於古代人民的狩獵﹑畜牧﹑生產的壁畫﹐反映出當時印度社會的經濟狀況。壁畫和雕刻中的人物如王﹑後﹑太子﹑宮女﹑武士﹑平民所表現的不同生活﹐以及佛﹑菩薩﹑天女﹑比丘所表現的不同神態﹐在造型上頗能傳出內心的情感﹐刻畫生動。在表現女性形像時﹐充分發揮著自孔雀王朝以來藥叉女的優雅典範和笈多式的古典美學思想﹐人物體態豐滿﹐形像高貴典雅﹐膚色富於質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阿旃陀壁畫的工藝過程是﹐先用牛糞﹑礱糠混合黏土並塗上石灰作底﹐在上直接打草稿﹐將畫稿摹拓於壁上﹐草圖輪廓線多用褐﹑黑兩色﹐然後再罩一層薄灰粉﹐便進行細部繪製﹐以加工後的礦物﹑植物粉末作顏料﹐白﹑紅﹑褐為主﹐其次為深綠和藍色。 


         阿旃陀壁畫和雕刻的優秀藝術﹐不僅對後來印度的美術產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對於東方佛教所曾傳布的國家和地區﹐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如中國
莫高窟的壁畫﹐日本法隆寺的壁畫﹐還有斯里蘭卡錫吉里耶的壁畫都與之遙相呼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