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提高三复习课的有效性

 daobao 2014-11-18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4.5

重提高三复习课的有效性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徐飞

 

高三复习课的有效性,似乎已成老生常谈,但实际情况仍不容乐观。笔者近期参加区内高三调研,共听了25节课,深切感受到重提有效教学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弄清楚“有效”的内涵。笔者以为,“有效”至少包括三个方面: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效率,侧重于“率”,要求速度和节奏要快;效果,侧重于“果”,是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要得到明显提升;效益,侧重于“益”,强调用尽量少的劳动获得尽量多的收益。效率、效果与效益,三者比较,应以效益为重。打个比方,有一场穿越玉米地、掰玉米的比赛:一比谁穿越得快,这比的是速度、效率;二比谁掰的玉米多,这比的是结果、效果;三比在这个过程中谁没有受伤(皮肤没被划破、没摔跟头),这其实比的是安全、效益。即使你跑得最快、掰的玉米最多,但伤痕累累甚至摔伤了,就有可能产生负效益。就像我们的课堂:有的课有效率,但没有效果;有的课有效果,但效率太低;更常见的是有效率,也有效果,但代价太大,没有效益,甚至负效益。真正的有效,应该是综合考虑,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多的成果。然而,在我所听的25节课中,能达到这种境界的课极少,大多数课堂有效性不够。

症状一:内容单薄,缺少深度。

内容单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课堂的容量小、信息量不足,还有一种是指容量虽然不小但深度不够。在笔者所听的高三复习课中,以后者居多。比如有节课,教师讲比喻、比拟手法在高考题中的运用,比喻、比拟手法是高考的常考点,有较高的教学价值。该教师分别从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及语言运用三块,结合例题总结此类题的答题技巧,打通不同专题,用心可谓良苦,但笔者的观课感受却是单薄。原因何在?因为笔者发现,该教师在课上所讲的比喻、比拟的特点以及有关答题模式(手法、分析、效果),都是学生课前已经了解和掌握的。换言之,学生并没有在这堂课上获得新的知识或能力的提升。其实,比喻、比拟类题目也较易失分,比如在古诗鉴赏中容易将比喻与象征混淆,如果该教师能加强研究,在学生易失分处重锤夯击,应该会使课堂内容丰厚些。

症状二:用料随意,缺乏研究。

高三课堂所选用的训练材料至为重要,直接影响训练效益。单就文本的选择而言,就很有讲究,入选高考题的文本材料要求品质上佳且意蕴丰厚,而我们平常所选用的训练材料往往达不到这个要求。笔者本次调研所听的课以小说复习为主,发现部分教师所选用的材料存在缺陷。比如有教师在讲小说物象作用时选用《一张百元旧钞》这篇文本,这篇小小说针刺了市场管理者以权谋私的恶俗行径。针砭假恶丑,当然是为了弘扬真善美,但从高考文本的特点来看,此类以刺丑为主要内容的小小说一般不会被高考命题者选用。当然,现代文阅读题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文本品质,还与试题命制有关。有些阅读题虽然文本品质一般,但试题命制较好,即便如此,就训练实效而言,如果教师能够精心挑选文、题俱佳的材料供学生训练,那么效果自然会有所提升。

症状三:形式单一,忽视主体。

高三课堂普遍比高一、高二课堂乏味,这与高三教师自觉放弃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关。高三教师习惯了灌输,而高三学生也早已习惯了被灌输。笔者有一天连听七节课,充分体验到做学生的无奈与辛苦。在高三课堂,很多教师只运用“问答+讲解”的手段,学生只需带着耳朵上课,也会偶尔张张口、动动笔。一些教师只关注课堂内容,而忽视学生反应。有些课上,学生兴味了了,几无反应,而教师却在竭力讲解,如在“无物之阵”中奔走呐喊。课上只运用问答式手段,极容易出现一师一生单独对话、其他学生成为看客的现象。有一位教师喊学生回答问题,该学生回答不到位,教师便步步追问,这也是理所当然,但据笔者观察,其他学生并未参与进来,或是冷淡地沉默,或是做起了其他事情,而这样的时间竟持续了五六分钟。

症状四:旁逸斜出,偏离靶心。

从高三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来看,高三教师应该达成这个共识:与这堂课的复习目标完全无关的属干扰信息,应当不讲。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有些课就上得枝叶繁冗、旁逸斜出,极大地削弱了接收效果。比如,有位教师上小说探究题复习课,选用了2013年山东高考阅读文本——余华的《活着》。教师在课上穿插介绍了不少关于余华、先锋派小说的信息,这从拓宽学生视野的角度而言,似乎也未尝不可,但该教师在课堂还补充了大量被高考命题者删去的小说原文,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在考场情境中,学生没有办法获得试卷文本以外的信息来帮助解答。

症状五:重视技巧,轻视素养。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解题不仅需要理解语言文字所涉及的事实,而且要把新的问题归入原有问题图式。大多数高三教师在课堂注重答题技巧和答题规律的总结,如讲小说中情节作用题时,会帮学生总结答题角度。这样的梳理和总结很有必要,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图式和答题模式。但是,如果一味注重答题套式的训练而忽视语文素养的真正培养,就会本末倒置,即使在应试中也不能拿到理想的分数。比如,2008年江苏省高考现代文阅读《侯银匠》中一题:“小说第二段,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这也是考小说情节的作用,但如果按答题模式来回答,基本拿不到分数。且看命题者所提供的答案: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此类高考题有一种“反建模”的倾向,侧重考查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

高三复习课的低效、无效还有其他一些症状,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症状的出现有多种原因,最主要的一点是高三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不够。那么,我们高三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第一,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无疑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最先考虑的因素,它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适宜的教学内容应该富有营养、难易适当、疏密有度。如何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可依据两个因素而定。

其一,因学情而定。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学生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最近的发展水平。笔者以为,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是有效教学,针对现有发展区的教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如果教师教的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或者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就能掌握的,而教师却花了大量时间去教的话,这种教学基本无效。因此,要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准确了解学情,根据学情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高三教师应具有学生视角,想学生所想,知道学生的困难所在,弄清学生失分的原因,才能找到教学的发力点。比如萨特的《黄昏》阅读题有一道是这样的:“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葛尔特茨比的性格特征。”学生容易失分的一点是:失意落魄、心情悲观。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概括不全面,对关键语句的隐含信息体味不够,可以在此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和语句含意的体悟能力,不妨结合《采浆果的人》中的一题:“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大鲁二鲁的形象特点。”学生也常常会丢失一个得分点——热爱生活(或“爱美”、“乐观”),也是因为学生对重要语句的体味不够。高三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未曾想到或想到但未答准的部位,确定教学内容。

其二,因考情而定。

高三教师挑选训练材料的眼光非常重要,有些教师为图省事,直接将往年大市模考题或其他省市的高考题拿来训练,这其实存有风险:每年的考纲都要调整变化,往年的精题未必适合于今年,而且大市模考题的试题品质往往不及高考真题;有命题自主权的各省考试院每年都要出台《考试说明》,省情不同,所考查的能力点也有差异。如果不加斟别,将其他省的一些题目拿来训练,很有可能造成低效、无效。我们来看三道探究题。

1.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2013年湖北卷)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保护与传统节日的看法。(2013年重庆卷)

3.“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2013年江苏卷)

虽然都是探究题,但各省市的问法与指向有区别,湖北、重庆的设问是“联系现实”、“谈谈看法”,而江苏省这些年的探究题则更关注文章的写法,从文章的叙事角度、语言风格、语句内涵入手命题,最大限度地贴近文本。如果江苏的高三教师随便拿湖北、重庆的探究题来训练,那无异于缘木求鱼。

第二,设计科学的教学程序。

科学的课堂教学程序,应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定。皮连生主编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将课堂程序概括为“六步三阶段”模型。第一阶段是解决新知识的理解问题。所谓理解,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是新知识(或新信息)进入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适当部位。这一阶段分四步:学习者的注意和对学习结果的预期;激活原有知识;选择性地知觉外界呈现的新信息;积极地将新信息与个人原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第二阶段(即第五步)是知识的巩固与转化。第三阶段(即第六步)是知识的提取与运用阶段。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认为,高三复习课应该具有一些基本的程序,比如:讲考点,做示范,当堂练,及时评,作迁移,有总结。具体到每节课,这六个环节不一定要全部体现,但其中的思想精髓应该为我们所接受。

我们应该重视温故知新。讲授新知识,要激活原有知识,力求将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知识结构中,使之重组。比如,有位教师讲小说作用题的解答,先引导学生回忆散文作用题的答题角度——形式、内容、读者,再过渡到小说作用题的答题指导,这样就很轻松地帮助学生很快掌握了小说作用题的答题技巧。

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构建较为重要,我们可以借助经典样本帮助学生构建共同的知识结构。比如说起直抒胸臆,自然想起“漫卷诗书喜欲狂”;说起借景抒情,自然想起“花自飘零水自流”;说起融情于情,自然想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位教师讲小说环境描写题的解题指导,先和学生一同回顾了两则经典:一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的描写,一是《荷花淀》中的环境描写。这两篇文本的确是环境描写的经典,能帮助学生构建小说环境描写的知识图式。

我们应该重视迁移训练。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迁移有区别,陈述性知识可以根据线索提取以进行巩固,而程序性的知识的迁移需要进行变式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且用让技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教师在学生迁移训练后,还应提供及时的反馈或纠正。

我们还应该注意变换学习方式。高中生的注意力一般能保持十五分钟左右,因此需要不断变换学习方式以保持专注力。学习方式有多种:有认知,有体验;有朗读,有思考;有个体探究,有小组学习;有口头发言,有笔头练习。以不同的学习方式穿插进行,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得更长久。

第三,调适学生的课堂状态。

学生的课堂状态直接决定着教学效益,良好的课堂状态既利于学生自身的学习,也能调动教师的积极状态,反之,教师的精神状态也会影响着学生的课堂状态。教师可从三个方面对学生的课堂状态进行调适。

1)调适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是很浓厚,学习热情是不是很高涨,学习情绪是不是很饱满。有位数学特级教师,每堂课前都让学生高喊“我爱数学!”学生是否真爱数学姑且不论,但此举至少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状态。

2)调适参与状态。积极的参与状态包括全程参与、全员参与、全身心参与。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合作学习等,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新课程强调互动、合作与交往。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尤其是当一位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关注这位学生的回答,还要关注其他学生的反应,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同时,要鼓励发表意识,激励全员参与。

3)调适思维状态。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关键还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思维状态不同于情绪状态、参与状态的外显可感,思维状态属内隐状态,不易察觉,但有经验的教师会察觉到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的思维不在状态,往往与教学内容的不当或教学方式的单一有关。因此,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激起学生思维的乐趣。

要调适学生的状态,教师本人必须处于良好的状态中。教师要有热情,有智慧,有情怀,让课堂散发出磁性和魅力。在肯投入、善钻研、常反思的教师的课上,学生的状态总是不错,教学效益自然不低。

有效教学当然不是我们高三复习课的终极指标,因为有效教学之上还有高效教学、卓越教学,但有效教学应成为高三复习课的常规标准,应成为高三每一节家常课的自我期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