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近日,看到一则微信,说的是一名叫“余斌”的妈妈每日在孩子的作业登记本上认真留言、书写体会的事情。起初,我和大家一样,非常欣赏这位母亲的用心良苦。今天,当我仔细阅读其留言时,我看到了她对孩子的尊重、鼓励和引导,且能持之以恒,不由得对她产生了敬佩之情,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家庭教育之重要了。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余斌说:“从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喜欢每天早起,在他的作业登记本上写几句鼓励的话”。她尊重孩子,把八九岁的孩子当大人看待,透过纸笔与孩子谈心。在谈心中,我们不难发现,她对孩子的成长的关注是全方位的。既有做人的教育,又重视学法的指导;既有正面的鼓励,又有直言的批评;既针对孩子的现状,又考虑孩子的未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先行,重点突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方向很重要。在余斌的教育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理性思考的母亲的期待。“9岁的第一天,有个良好的开始,望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坚持”、“未来四周咱们重点培养谦虚心态,看似简单的事,都不能轻视它。”“十一月的努力方向‘好习惯’”。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只有明确前进的方向,行动才会有指南。
关注细节,具体入微。 9月,“文明礼貌……最基本的要求:微笑对人,谢谢不离口,接电话等对方先挂,不说脏话,冷静、自控,咳嗽捂起嘴巴”。10月,提醒孩子“精心做好每一个细节,继续在细节上下功夫”。是的,教育重在细节,点点滴滴,都将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法指导,切实可行。 “阅读时开动脑筋吧,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就会变成小小学问家。数学同样如此,难题在爱动脑筋孩子面前很容易投降的。”“数学还需要更加虚心、踏实,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步骤完成,并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学会给孩子学业上的指引,也是作为家长必备的一课。而余斌的家庭教育,为孩子打造了一盏智慧之灯。
鼓励为主,正面引导。 在留言中,我们不时看到妈妈对孩子的肯定,如“动手组装能力强”“完成作业认真,家务积极,开始早睡,进步中”“三周已过,文明礼貌有进步”“十月过去了,认真阅读、交流、写话、团队合作,帮助别人都有进步”……正是在妈妈的鼓励下,孩子逐步向善、向上。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应向余斌学习,通过正面教育,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正视错误,帮助改进。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余斌没有回避。在留言中,她孩子的错误予以了批评:“今天的错误妈妈看来是非常的严重。你写了检查,但不深刻。有两个为什么:(1)为什么我不能像班上好的同学一样?(2)为什么梁老师在与不在,我的表现不一?听从你内心向善向上的声音吧!诚实、自我克制、遵守规则都是做人最基本的。”“孩子,静心倾听太重要了。如今的你缺乏耐心,容不得别人说,总希望自己说的才是最准确最有道理的,但这却是你最大的问题之一,希望你明白,兼听则明。会听,会静听的孩子根基才牢,小树苗才能长成栋梁。”成长的路上,孩子需要阳光雨露,同样需要疾风骤雨,只有这样,才能经受得住锻炼,才能见到雨后的彩虹。
讲究方法,注重效果。 余斌善于思考,会讲道理。例如,在儿子八岁生日那天的留言,她写到:“人生的舞台刚刚登场,你一定期望演出一场好看精彩的戏剧。那是什么?良好的身体素质——游泳一定坚持,规范的行为习惯——尊重他人才能有同伴愿意和你共同演出;勤奋苦练的学习态度——写好每个字,做好每道题,弹好每个音符,画好每幅画,敬好每个队礼,睡好每天午休,每一个细节,都有你认真的表现。加油!”把人生比作舞台,孩子的表现就如一出戏剧,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人生的道理,通俗易懂,更容易接受。难怪儿子很享受这种关爱,睡前常常提醒妈妈第二天早上不要忘了写留言。
从余斌的留言中,我们注意到:她重视孩子的做人教育,要求孩子“修炼自己的脾气,要能善于矛盾地化解,不要让矛盾升级。关键是自律,管好自己,矛盾自然没了”、“尊重同学的不同,尊重对方让你觉得难以理解的地方”;她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告诉孩子“严谨的好习惯体现在学业上的不马虎,认真细致,生活中的有头有尾,收拾妥帖”;她主张“认真对待,沉稳思考,语文如此,数学、英语、体育、美术——做好简单,就不简单”……先成人再成才,这是她的教育理念。她希望儿子更加“认真”,而她身体力行,每天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地书写,她把自己的期盼,倾注在文字里。 身教胜于言传。余斌说:“坚持了一年多,回过头看,累是累点,但很有益。孩子每天被一种力量牵引着,被一种规范约束着,被一种关爱包围着,滋养着,慢慢地,经历了反反复复的犯错、敲打、鼓励、沟通,他自身的向上、向善的力量就开始起作用了。”于是,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八九岁孩子的进步:独自睡觉,自主地收拾游泳用品、作业文具,精读有进步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妈妈的认真、孩子的努力,老师感触良多。留言下老师红笔的标注,实乃对家庭教育的肯定。老师简短的评语和红艳艳的“一级棒”印章,正是孩子进步的见证。 的确,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智慧,亦是对父母本身的一种考验!具有爱心、耐心、细心、恒心的余斌,坚持不懈,难能可贵,而文明、自律、独立、自主的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相信他的未来大有可为。有人说,所谓教养,就是让一个人从年幼之时,就明白最基本的“是”与“非”,懂得事与理。当一个人拥有了良好教养的时候,他就能举止合范,进退有度,在取舍之间能把握好分寸。同理,当每一个公民都具有良好的教养时,这个社会就是一个遵守规则、文明有礼、积极进取的社会。 “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我们体会到了为人母的慈爱;诸葛亮教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体会到了为人父的语重心长;傅雷家书,与身在异国他乡的孩子书信往来,我们体会到了为人父的舔犊之情……而今,在余斌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为人母的谆谆教导循循善诱。这份书写在笔端的母爱,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终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永存心间!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影响极为深远。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当中,需要父母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因为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教育。在社会和学校环境相似的情况下,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人父母,学无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