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怂恿不破坏讲原则 做会“逗”宝宝的好父母

 小新绘本馆 2014-11-18

不怂恿不破坏讲原则 做会“逗”宝宝的好父母

每个家长都会和孩子互动,逗他们开心,让他们欢笑,但是下面这4种逗孩子方法错误的,妈妈们一定要留心!

1、怂恿孩子恶作剧

比如宝宝近期有咬人的行为,爸爸小声的对宝宝说"去咬妈妈一下",宝宝照办了,结果妈妈大叫,父子两个开心的笑了....

虽然宝宝由衷的感到的快乐,但是对于低龄宝宝来说,他无法区分恶作剧,和真正的作恶之间的差别,因为爸爸错误的引导,他可能会认为咬人是令人快乐的事情,这肯定是家长不愿见到的!

2、恶意的破坏

比如宝宝在玩拼图,他可能会过去把最后一块藏起来,宝宝找不到大哭之后,才给宝宝....

比如宝宝在搭积木,他会过去进行破坏,把积木推到,宝宝哭了以后,他可能还会说小孩怎么这么不禁逗呀...

如果爸爸有这种行为,那么妈妈一定要严厉的指出,这种行为会给宝宝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会影响宝宝建立自信心,决不能再犯,如果是其他亲戚,则尽可能的不让他接触自己的孩子。

这种行为,是对宝宝危害最大的。

3、先欺负后安抚

比如宝宝在吃糖果,爸爸假装和他抢,把糖果拿走,结果宝宝哇哇大哭,爸爸马上拿出更多的糖果给宝宝,小家伙破涕为笑。

整个过程家长把孩子当成了小孩,而不是人,把对孩子的不尊重表现的淋漓尽致,记住你的孩子是有人格的,他虽小,但是也需要得到你100%的尊重!这种情绪的大起大落不利于正常人格的形成。

4、通过不断的退让,把孩子逗乐

比如先给宝宝苹果,他不要,拿出西瓜他还不要,而且开始哭闹,最后拿出糖果,小家伙开心的笑了。

宝宝是很聪明的,他们会通过吵闹,假哭,来不断测试大人的底线,妈妈们心中要有一把尺子,3岁左右就可以开始让宝宝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商量的,如果咱们之前说好,吃苹果,那就按照咱们之前的约定执行!

如果妈妈承诺过,满足什么条件之后,就给宝宝奖励,那么也要言出必行,让宝宝认识到大人和自己都是守规矩的,这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