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四大丑男

 书童追梦 2014-11-18

 

                                    中国古代四大丑男

      晏婴 

     晏婴(约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号“平”,故后人也称其为晏平仲,或尊称为晏子。齐国夷维(今山东省高密)人。公元前556年,父晏弱(谥号桓子)死后,他继任齐国正卿,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执政近五十年,是春秋时期和管仲齐名的政治家。
     他为了齐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提出了四项治国主张。
     第一,任人唯贤,不私于亲;诛不避贵,赏不避贱。
     第二,赋敛上,要权有无,均贫富;遇有歉收荒年则免征,正常情况下也只能“耕者十取一焉”。
     第三,主张“君商渔盐”,国家努力发展渔盐优势,以增加国库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第四,弛除严刑苛法。当时齐景公奢侈残暴,草菅人命。晏婴多次以“省刑罚,则民不怨;薄赋敛,则民知恩”的道理规谏景公。
晏婴以节俭力行著称于世。他身为辅相,仍“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乘敝车、驾驽马”,甘居闹市陋室;妻老而丑,齐景公情愿把年轻貌美的爱女给他,他都拒绝了。
    晏婴不仅竭力规谏国君,而且也要求下属经常给自己提意见。有一个名叫高纠的在他身边做官,一连三年没有过失,晏婴却把他辞退了。别人劝阻时,晏婴说:“我是个很平庸的人,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可是高纠和我在一起三年了,却从来没有指出过我的过失,象这样唯诺怕事的人是要辞退的。”
    晏婴能言善辩,是个杰出的外交家。他出使晋、楚、鲁、吴、卫等国,每次都能不辱使命,不损国威地完成任务。“晏子使楚”的故事至今传为外交史上的佳话。



                                                  中国古代四大丑男

                             左思

左思(约公元250年~公元305年)是西晋文学家。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左思少年时以才气自负,他在《咏史》诗中,表达自己的志向: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着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式眄澄江湘。右
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左思认为自己文韬能与贾谊、司马相如媲美,武略可堪与司马穰苴并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平治天下。功成之日,不受封爵,隐退田园。但他的抱负落空了,西晋统治者认为他出身寒微,将他弃在一旁。
    据《世说新语》记载,左思貌丑口讷。与左思同时代的潘岳是著名的美男子。《世说新语容止篇》记载:“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壁。”“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与此相对应,《世说新语》描写左思:“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左思虽貌丑,但极有才气。《三都赋》与《咏史》诗是其代表作。
     据《晋书》云,左思少时学书与音乐不成,其父认为他笨,左思受到刺激,发奋勤学,历十年而写成《三都赋》。《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由来于此!《文心雕龙神思篇》称“左思炼都以一纪”,把他列为古来文思迟缓的作者之一,评为:“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同样是刘勰,评潘岳则曰:“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
    左思的《咏史八首》不专咏古人、古事,而是借以写自己的怀抱。本篇为第一首,乃是言志之作。晋武帘时羌胡、东吴和晋屡相攻伐,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晋伐吴,诏书有 “ 孙皓犯境,夷虏扰边, …… 上下戮力以南夷句吴,北威戎伙 ” 等语,和此诗所咏情事相合。
本篇直抒胸臆,议论滔滔,笔墨淋漓,气象开阔。然而,这些议论不是空泛的,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壮志高标通过那些能够激发人们想象的具体事物表达出来。比如诗人自述文才出众,便说 “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这就使人想到他具有贾谊和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华。又如他自述武略过人,是借边城报警和自己娴习兵法来表达的。他不空谈志向的宏伟,而是写道: “ 长啸 清风,志若无东吴 ” ,以此见出其豪放高迈的胸襟。正因为诗中的议论都紧扣住具体意象,因此,全诗既有纵横古今的气势,又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此诗以情取胜,但并不疏于文辞。诗中多用对偶句,造句工稳,读起来自然流畅。他也精干炼字,象 “ 弄柔翰 ” 的 “ 弄 ” 字,生动地表明诗人运笔白如,得心应手; “ 长啸激清风 ” 的 “ 激 ” 字,写出了诗人搏击风云的气概;而 “ 左眄 ” 、 “ 右盼 ” 二词,更是大有顾盼间横扫千军的气势。这些字词都有传神写态之妙,正见出诗人驾驭文字的功力。



                                                  中国古代四大丑男

                          包拯(包青天)

包拯(公元999年—公元1062年),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进士。
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宋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弹劾。为惩治贪官,自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天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
    包拯在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间,先后出任京东,
西,河北等路转运使,每至一地,都以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提出了“宽民利国”的经济思想。多次为了国家大事,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论斥权幸大臣,请求罢去皇帝赐给亲信官僚们的恩宠,一切改由主管机构正常渠道进行。他将唐朝魏征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写出来,呈给宋仁宗为座右铭,时刻警惕,以国家大事为重。请求仁宗虚心纳谏,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而要爱惜人才,除去苛刻,严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说,不随意大兴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纳施行。
    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
    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
    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朝廷赠官吏部上书,有“奏仪”十五卷传于世。

 


                                                  中国古代四大丑男

                              刘墉

刘墉(公元1719年~公元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生于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卒于嘉庆九年(公元1805年),享年86岁。他生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他的祖父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其父刘统勋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于乾隆十六年(32岁)中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刘墉不仅是清朝乾嘉时期著名政治家,更是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其书法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名满天下;且又内通掌故,博通经史,诗文实为大家风范。刘墉与不老屯的关联,就得从其书法和诗文谈起。
    清朝自康熙年间开始。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作为皇帝政治活动的第二个中心。为了京师与热河行宫间的方便,修建了京热御道,筑有行宫多处,其中御道密云段就筑行宫四座,在今不老屯境内杨各庄村还修人寓馆,刘墉作为乾隆皇帝的宠臣。自然常随皇帝往来于北京与承德之间,常在此寓馆停留,在此所作、所书诗文颇丰,共分诗歌、札记、随笔等179篇。主要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生活感悟、人生随想等。至今、这本《刘墉诗稿》手迹,经三代人珍存,收藏于密云县博物馆。可以说,是不老屯地区的秀丽风景,触动了刘墉的灵感,才有这传世之作。而今诵读之余,览华美篇章,观精湛的书法艺术,透过岁月的印痕,触摸那班驳的历史印迹,刘墉在寓馆青灯下伏案疾书的身影似尽展眼前,思古之悠情顿生。

 


                                                                      (资料选自网络,谢谢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