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波涌:温情融入诗意中

 我是明月 2014-11-19

柳波涌:温情融入诗意中

秋阳明媚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坐着公交车,在西关一带转悠,看着那些古色古香的牌坊遮蔽下,一条条布满水果档,晾着衣裳,或者还摆起麻将桌的小巷,听着热闹的市声,再看看牌坊上那些古色古香的名字,总有那么一点穿越历史的感觉。那些好听的地名,像一个个谜面,解开了,就能还原这些老街风情万种的过去,比如,我这一天走过的柳波直街,它的所有美好记忆,应该就藏在“柳波”这两个字后面吧?

翻一翻地方志,你会发现,“柳波直街”这一地名,得自于当年潺潺流淌的柳波涌。柳波涌的一头是白鹅潭,江面宽阔,烟波浩渺,另一头是荔枝湾,更是广州出了名的旖旎之地。河涌既名“柳波”,两岸当然有垂柳依依,清代著名诗人叶兆萼就曾写过一首题为“柳波夜泊”的诗,其中写道:“柳丝千缕系渔船,罢钓人归拥月眠。潮来潮去任漂泊,那知身在水云边”,这样的句子比千古传唱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了一份宁静和自在,但我们从诗句里看到的柳波涌的风光,未必就差过钱塘西子。

其实,翻阅《广州城坊志》里关于柳波涌的文字,更让我感动的是关于友情的一个故事。话说两百多年前,广州城里出了个才子,名叫倪济远。倪济远为人飘逸,写出的诗句也格外清丽高远。他很早就中了进士,后来被委派到粤西某地,当了20多年的县令。都说县令是个肥缺,可倪济远人品高洁,结果告老还乡时,居然宦囊如洗。倪济远后来困顿而终,又过了十年之后,他的几个朋友才筹得一笔钱,在柳波涌沿岸买了一栋小屋,给诗人的家人居住,同时也作为朋友相聚纪念故人的地方。地方志里的故事只有寥寥几笔,但我读来却觉得十分感慨,一份友情,可以延续十年不变,对故人的思念和其家人的牵挂,朋友们时时萦绕心间,并最终以努力和诚意兑现。据说当年的柳波涌沿岸遍布豪宅名园,但这样一间小屋的存在,却使柳波涌更带上了一些高贵和诗意的色彩。就算到了今天,那一湾碧水早已无处可寻,但想起这样的故事,我们心里依然会感到温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