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华市婺城区村庄布局规划(调整)公示

 谁与争feng 2014-11-19

一、村庄布局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婺城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婺城新区、金西开发区、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及以外区域的村庄(以内的作为城中村考虑)及市开发区。范围涉及9乡9镇2街道(市开发区1乡1街道),585个行政村、1120个自然村;总土地面积1353.28 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与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相衔接,按照村庄布局规划技术要求,本规划分近期、远期两个期限,界定为:

1.近期    2010——2015

2.远期    2016——2020;3.远景展望到2030年或以后。

(三)规划理念

立足农村现状建设情况及历史文化背景,以动态引导规划理念,对村庄的空间布局及生产、生活方式进行有序的引导,使其在一定地理单元内,选择1-2个行政村作为中心村培育对象,作为村庄建设的示范,促进村庄空间布局及生产、生活方式进行有序转变。逐步建立合理的乡村空间发展序列,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规划主要内容

1、规划目标

合理构建以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为主体的城乡空间布局框架,明确本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和配置标准;合理引导小于300人口的行政村、小型村、自然村的人口迁移流向。按照建设中心村、生态村、特色村(旅游村)的不同定位和村庄的基本功能,规划布局中心村和保留、改造行政村,便于新农村建设中依据规划布局建设农房。

2、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城、三区、三镇、八乡、四十个中心村。

一城:金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含婺城新城区);

三区:金西经济开发区、双龙风景名胜区、仙源湖旅游度假区;

三镇:蒋堂镇、雅畈镇和琅琊镇——市级重点发展镇;

八乡:竹马乡、乾西乡、长山乡、莘畈乡、塔石乡、沙畈乡、箬阳乡、苏孟乡;

三十九个中心村。

3、中心村培育的选址原则及布局规划

(1)中心村培育的选址原则

1)区位优势原则:

2)功能联系原则

3)规模适度原则:

4)科学发展原则:

(2)中心村建设用地控制

中心村用地由两部分用地组成,分别是村庄建设用地和配套服务设施用地。具体为:

1)中心村建设用地,按浙江省和金华市对村庄建设用地的有关标准执行,人均90平方米;具体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政策确定。

2)中心村的配套服务设施用地,按城市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千人指标确定。

(3)中心村空间布局规划

合理确定相应数量的村庄作为中心村进行培育,对其设施、产业进行积极的完善与发展,同时适当拓展其发展空间,使其成为一定地理单元内的新农村建设典型,以此带动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并在村庄的空间建设上起到向心集聚作用,推动村庄空间布局调整,促进区域内城乡发展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

本规划在市总体规划确定16个中心村的基础上,增加24个培育的中心村,因此,规划为40个中心村,其中集镇型中心村有5个。

4、行政村布局调整原则与布局规划

(1)规划原则

本次行政村规划撤并的原则在遵循04版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增加4条原则:

1)对地质灾害受影响,如滑坡、冲沟等的村庄搬迁、撤并。

2)风景区中景区规划需要搬迁、迁移的村庄搬迁、撤并。

3)山林生态保护区需要控制的村庄,引导搬迁、撤并。

4)对于处在将要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区域的村庄迁移、撤并。

重要基础设施即:西气东输、(成品油)输油管线、杭长铁路、高压走廊等设施。

(2)行政村规划用地控制

按浙江省和金华市对村庄建设用地的有关标准执行,人均90平方米;具体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政策确定。

(3)行政村规划布局调整

行政村布局调整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结合,因地制宜,通过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居民点集聚;并立足现有农村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农村住房建设空间。

本次规划中有城中村、园中村、镇中村135个(其中市开发区有28个),这三类村庄将成为城市社区与居民点。因此规划将行政村调整为:450个(其中婺城区431个 ,市开发区19个);行政村调整撤并率为23.08%同时规定可撤并的自然村尽量向条件好、有发展前景的行政村集聚发展。

远期,原则上按照300人以下的行政村撤并,则婺城区行政村调整为312个,撤并率46.66%。

5、本次规划增加自然村撤并内容。规划将自然村由目前的1120个,调整为715个,引导集聚、撤并405个,自然村撤并率为35.99%(撤并的自然村包括以上三类村庄135个行政村的237个自然村,另有100人以下的自然村有165个)。规划将引导行政村、自然村集聚发展,逐步撤并村庄,从而达到规划要求。

6、村庄分类与建设引导

根据总规(修改)对市区的空间管制要求,规划将婺城区区域空间划分为城镇发展区、村庄限制发展区、村庄引导发展区、村庄积极发展区等四类控制管制区域。

(1)分类引导

规划在尊重实际的同时,规划新建、扩建基层村;保留改造基层村(空心村改造);撤并、搬迁集聚、迁移(迁并)与萎缩管理村庄;

(2)村庄建设分类

a、中心村培育型;;b、城镇发展型;c、空心村改造型(即原址改造)d、修复保护型;e、搬迁集聚型(包括集聚发展)。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中心村配置的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小学、幼托、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室、文化站、菜市场、消防站等。

行政村配置的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幼托、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室、体育设施、菜场等。

7基础设施规划

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即采取项目优先、资金扶持等措施,支持中心镇、中心村加快道路、水厂、环卫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以及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心镇、中心村综合承载力,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以及对周边农村地区的带动辐射能力。

8、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村庄建设的项目主要有中心村培育、村庄整治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主要建设好40个培育的中心村和列入婺城区、市开发区“村庄整治”计划内的14个乡镇街道的65个行政村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55个行政村。

二、规划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