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女人的温柔与石头的坚硬相遇·温州晚报

 云雾山中986 2014-11-19
当女人的温柔与石头的坚硬相遇
——访浙江石雕大师叶小微
2012-05-14

  □陈付瑛

  

  上周,为期20天的温州石雕展落幕,一件件艺术精品或蝶舞蜂歌或花果飘香,或奔放大气或精巧细腻,深深地迷住了前来观展的温州市民,他们在惊叹石雕大师巧夺天工的技艺时,更为温州拥有这样独具特色的石雕艺术而骄傲。

  在此次的石雕展中,温州石雕名家叶小微参展的数件仕女石雕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石雕行业鲜有女性,叶小微又是在刚刚落幕的2012年中国(浙江)非遗文博会上,获得“浙江石雕中青年十大名师”称号的唯一一名女石雕大师,这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对石雕行业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石雕作品每一件都具有唯一性,是靠双手一点点打磨出来的,早期雕刻石头都还需要榔头敲打,而这般花力气打磨坚硬的石头似乎不应该是一个柔弱女性从事的行业。叶小微出生于黄杨木雕世家,16岁时跟随父亲叶润周(温州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黄杨木雕艺术家)学习雕刻技艺。为何后会转为石雕创作?面对记者的疑问,叶小微用“热爱”两个字回答。因为热爱,才四十年无怨无悔;因为热爱,才建树颇丰;因为热爱,才巾帼不让须眉。

  叶小微创作了大量的石雕作品,其作品题材多以自然山水、历代人物和仕女孩童为主。她善于构思,依色取俏,创作的作品富有思想内涵和艺术韵味,屡屡获得“百花奖”、“天工杯奖”、“金鹿奖”,石雕代表作《扑蝶》获1987年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展创作奖,《枕鹿》、《百子图》获得1999年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特别金奖,《浣纱》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叶小微很谦虚,面对成绩她只说自己笨鸟先飞,活了半生,生活的内容只是从事石头雕刻,而她的丈夫、周围的同事以及领导对她的支持才令她有今天的成绩。其实,更是她执着于自己所爱才让她心无旁骛,一点点雕出充满生命力的石雕作品,并在以男性为主的石雕界占有一席之地。这次在5月2日落幕的2012 年中国(浙江)非遗文博会上,她与另一名温州石雕大师潘成松双双荣获“浙江石雕中青年十大名师”称号。

  在叶小微的工作室,她创作的精致细腻、玲珑剔透的石雕作品令记者惊叹不已,特别是“四美图”系列作品《浣纱》、《出浴》等,巧夺天工的精美艺术品是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与深厚的艺术功力才能达及的。

  艺术在于传承、创新,叶小微带出了数十位学生,郑道华是她的得意弟子之一,在这次的非遗文博会上,作品也获铜奖。

  谈及温州石雕历史,叶小微如数家珍。温州石雕最兴盛的时期为上世纪80年代,从业人员多达千余人。除温州艺雕厂之外,还遍及城区及乐清、瑞安等地,石雕作品走出浙江远销海内外,是我市外销的主要产品之一。然而近年来,基于手工的传统工艺美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百工之乡的温州许多艺种面临着消亡和失传。温州石雕也是如此,不少艺术人才外流或者改行,单从外流到青田的石雕艺人就达200余人,更多的人则是选择了改行。

  温州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周锦云说,尽管温州石雕艺术面临着种种困境,但仍有不少艺术家在苦苦地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他们潜心钻研,积极创作,使温州石雕艺术更趋完善。这些年来,温州石雕在参加全国各类比赛中,囊括了不少金奖银奖,在2012 年中国(浙江)非遗文博会上,温州石雕还拿到7个金奖、12个银奖,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石雕艺术大师和优秀人才,温州石雕开始向世人展现整体实力和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