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城是我2008年12月的旅行,这最后一站便是托普卡帕宫。如今,距我初见它那刻,一晃3年过去了。这组照片其实早就在草稿箱里准备妥当,可我却一直未动笔,不是偷懒更不是遗漏,而确是不知怎么去写。这么一个代表着奥斯曼帝国最鼎盛的标志的宫殿,实在有着过多的故事,而我对于它的了解,也不过如时光长河中的沧海一栗般渺渺。 这是一座奥斯曼历代皇帝的故宫,里面曾经嫔妃如云、浮生若梦,却机关算尽、步步惊心;这是一座见证奥斯曼帝国历史与荣辱的宫殿,它从君士坦丁堡那个希腊文明的灭亡中诞生,并见证了这片亚欧交汇之角伊斯兰化的全过程;这更是一座内涵多元的博物馆,它不仅是土耳其最大的博物馆,更因那些来自东方的瓷器而名扬天下,并成为世界上馆藏元青花最多最丰富的地方…… 那日,伊城风雨依旧,呼吸着冷清的空气,我走向这大理石堆积起的帝国大门,那烟雨将它洗得光洁,却发出更冷的幽幽青蓝色彩。门前的洗礼亭是四方形建筑,华丽的花纹缀满眼睛所见到的地方,无处不在伊斯兰字与花纹,默默地提醒着今日的游人,它与拜占庭曾经辉煌过的那个君士坦丁堡无关。 但其实,托普卡帕宫是在拜占庭卫城的基础上动工的,所以一入皇宫的“第一庭院”大院,便可见庞大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耸立不远处,那正是拜占庭帝国最辉煌的遗存。只不过它从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大教堂被苏丹皇帝修改成奥斯曼风格的清真寺,但也难以磨灭曾经历史留下过的伤痕。大院里还有一座红砖色的教堂是曾作为弹药库的圣伊莲娜教堂,虽然如今它恢复了东正教堂外观,而内在却已没有了曾经的信仰。 穿过“梧桐更兼细雨”的大院便是外为“比伦”(birun)建筑,它也是托普卡帕宫的外城,高耸的城墙连起崇敬门上两座八角形的尖塔,恍若走进去便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过去,除了苏丹本人,其他一切人等均在此下马步行进入。第二庭院也叫底万广场,原先遍布着珍禽异兽,四周是帝国的医院、禁卫军驻地和马棚,另外御膳房也在此,所以放眼望去,那些奇怪的烟囱与其下伊斯兰风格的拱门构成了故宫内最奇特的曲线。而如今,这片方寸围合成的弹丸之地竟成了世界上收藏中国瓷器最多的地方。 奥斯曼帝国历代皇帝都热衷于收藏中国瓷器,他们通过直接进口、委托制造、征战他国收获等多方面累积着这东方的财富。宋瓷的数量与质地最为丰富,我光见“寸过天青云破处”的冰玉般汝窑青瓷便数件,可惜珍瓷不可拍照,只能一一摄入记忆。馆藏元瓷中的元青花是这里的一大亮点,数量之多、品质之好、体积之大,当今世间再无胜出。一直到民国期间,元青花都被认为是伪瓷存在着,原因是数量极少,且鲜有记载。所以,当元青花被国人热追后,似乎连托普卡帕宫都未曾从梦中醒来,还如此大方地摆着这无可估价的宝贝供游人观赏。 关于青花瓷的诞生纵然有许多未解之谜,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进口的颜料来自于伊斯兰地区。因为在古代东方人看来,这种奇异的蓝色并不是吉祥之色,冷冷的蓝色大多被运用于陪葬品中不见天日,而中东伊斯兰地区则喜爱蓝色,早在11世纪的那里的工匠便已就会利用钴来染蓝瓷器。所以当伊斯兰人出花饰与染料,中国出工匠、瓷窑与坯料,这委托代加工的贸易就是东西方艺术最初的交流。所以后来,中国青花突飞猛地,不仅得益于钴的运用,更凝结了伊斯兰花纹中的万种风情,最终一起缠绕成就了最为瑰丽的东方青花。 继续往前走穿过吉兆之门便是第三宫廷,这里有着大理石柱廊相联,是奥斯曼帝国25位苏丹生活居住之所。这如宫殿般重重叠叠的建筑群叫“恩德伦”(enderun),也是禁卫森严之所。苏丹的寝宫以金黄的线条与青花瓷砖结合铺陈,乍一看去清丽秀美,仔细一眼则华丽繁缛,令人乍舌与叹息。 第四宫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铜雀深锁的后宫住所,有着花园般的景色,在那个年代禁止任何人擅自进入,关于这里的故事有许多耳其的文学影视作品都有专门的描写;另一部分靠海而居,散落着的亭台楼阁如珍宝般妙不可言,它们原是苏丹及后宫最为隐私的私人宫殿。巴格达宫建于平台之上,与对面的割礼殿对望,中央是个水池。它们都是伊斯兰宫殿最标准的范本,大理石与蛇纹石构成外表,罗马风格的大廊柱,以及奥斯曼风格的拱型厅堂,更令观者难忘的还有那蓝、绿、白相互交织成的瓷砖与金色镂空的窗户。 我绕到故宫的海角之上,看着镀满金顶的开斋亭即使在伊城风雨中,也依然闪着灿烂的金光。这里整个故宫最佳的观景处,眼睛所见之处便是豁然开朗的马尔马拉海与博斯普鲁斯海峡,再往远望去可见无数宣礼塔矗立在山间,那里是亚洲的土地。而将目光收回,一堵蜿蜒的拜占庭卫城的城墙在脚下蔓延,历经千年却屹立未倒。原来,唯有它,才真正见证了这片土地的荣辱兴衰,才真正明白伊城故宫暗藏的铜雀深锁与豁然开朗的风景。 伊城风雨(共十篇)到此结束,谢谢观看。 台历题:下图中金光闪闪的四匹鎏金大马最初源自何处? 台历题二:下图中马背上的人是谁? 托普卡帕宫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时期的辉煌东正教堂,后被奥斯曼帝国改成清真寺 ![]() ![]() ![]() ![]() 洗礼亭 ![]() ![]() ![]() ![]() 宣礼塔是清真寺的象征 ![]() ![]() 梧桐枝间隐约见圣索菲亚大教堂 ![]() 圣索菲亚大教堂与圣伊连娜教堂 ![]() 崇敬门:第二宫廷的比伦外城 ![]() 这个改造后的洗礼亭是故宫内留存不多的拜占庭时期遗迹 ![]() 曾经的宫殿御膳房 ![]() 奥斯曼帝国的华美车马 ![]() 皇宫引以为傲的中国瓷器 ![]() ![]() 第三庭院的珠宝馆 ![]() 伊斯兰风格的尖塔在皇宫内随处可见 ![]() 帝国议会厅 ![]() ![]() ![]() 华服 ![]() ![]() 水龙头 ![]() 马赛克花纹地面 ![]() 第三宫廷的吉兆之门 ![]() ![]() 伊斯兰圆顶是“恩德仑”宫,它是苏丹和后宫生活的地方 ![]() ![]() 第四廷区靠海而建 ![]() 开斋亭也是皇宫的象征 ![]() 曾作为夏宫的割礼殿 ![]() ![]() 上层阳台与中央水池 ![]() 巴格达宫是奥斯曼宫廷建筑的范本 ![]() ![]() ![]() ![]() 眺望割礼殿 ![]() ![]() 皇宫里的狗忧郁地望着海峡 ![]() 可见拜占庭卫城的城墙 ![]() 依稀可见大桥 ![]() 对面是亚洲 ![]() 下面改成咖啡馆 ![]() ![]() 宫内法国梧桐的街道在拉拉花园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