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扎达: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璇琮坑 2014-11-19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阳光从我的脸上扫过,带来一丝温暖气息,我眯起眼睛,白云与土林交汇,蔚蓝的天空静静的,我感觉自己好像已化为脚下那堆泥,并在热烈的膨胀中堆砌着。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当年古象雄人的传说以及古格王朝在一夜之间摧毁湮灭。不可磨灭的印迹停留在这片壮观的土地上,岁月的尽头是一片华丽色彩的流溢,海水在无数个万年前退去,这里蕴藏着说不尽的隐秘,追寻古象雄人的传说,寻觅古格王朝的历史变迁,我的目光最后停留在了这片夕阳之下的土林,在札达县方圆数百里的地方,这里是王朝的首都扎不让。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随处走走,很容易看到许多相似的洞穴,这是札达纵横坦陈的土林赋予了这个条件,人们尽可以择地安身,而最早掏洞的人和始居住者很可能是古象雄人,后来的古格人也仿造古象雄人开挖了更多的洞穴。然而,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踏入阿里版图就像是来到了古象雄人和古格王朝两代显赫王朝的世袭领地,在这浓缩了千百年历史的粗糙土地上,去叩响古格王朝的大门,寻觅古象雄人的影子,揭开隐藏千百年来的秘密。我想这正是先人留下的神圣使命。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太阳高高地燃烧在这世界的顶端,古堡在整个白日里就像是个被太阳晒得懒洋洋的老人,始终睡眼朦胧着,我终于鼓足勇气向着神秘的古格王宫的大门迈进,千年的古格烙印着远久的浮沉,那无穷无尽的隧道和起伏曲折的秘穴让我望尘莫及。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据考古专家的鉴定,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的古格王朝遗址,依山而建,层层叠砌至达山顶。在山体的东、北、西三面及山脚四周星罗棋布。这些规模宏大、气势险峻而布局严谨的建筑共有房屋445间,窑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条,各类佛塔28座,洞葬一处,武器库一座,石锅库一座,大小粮仓11座,供佛窑洞4座,壁葬一处,木棺土葬一处。他们大体分为三层,王宫在山崖之顶,寺院及僧人房舍大部分建在山腰,而百姓居民大部分在山脚。据说当年古格皇宫附近的居民极多,终日喧声不息。

古格王宫是曾经拥有百万之众的金戈铁马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传承了20 余代国王。

上山的路在无数的阳光和阴影的交错中穿行,也在蜿蜒起伏层出不穷的废墟中穿行,“街道”早已被历史掩埋。不远处传来击石的敲打声,是这里的藏民在修整石头的声音。早就听说这里有十几户人家并不是古格的后裔,可他们却居住在山下,守着空荡荡的城市废墟。

静静的山谷间,维有这“嗒嗒”的敲打声,荡涤着高深莫测的古格王宫。尽管脚下的路十分艰难,但总觉得在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继续向前,一定要爬到山顶。

穿行在古格王国的山路间,我也好像进入到时空的另一端,一段千百年来的历史,在我眼前晃动,似影似物带着远古的记忆向我走来。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王宫显得高大雄伟壮观,虽然已是残岩漏壁,但仍能体会到昔日王宫的华丽、璀璨。然而在兴盛了七世纪之后,古格王朝却突然消失,只留下一座难解的古城废墟供人凭吊。

揭开古格王朝的密钥,就在这一个个被凿开的洞穴中打开。穿过那些坍塌的废墟耸立的孤坡,在山腰,偶尔还能见到没完全坍塌的洞窑里留印着被油灯和灶烟熏黑的痕迹,再往高处攀登,可依稀见到当年古格的军火库房,在一处的洞窑处,木门上着锁,黑乎乎的,仅凭一点点的微光,仿佛看到有一处堆放着像是石锅样的各种器皿,这些恐怕就是古格的最后遗物了。

越往上走路越陡,古城的风化留下的痕迹越来越明显,不少洞窑塌方了,露出凹形的千疮百孔的残岩绝壁,有的象是倒塌的房屋,有的象是残缺的防护工事,走到山的西北面,登上陡峭的山崖,终于进入了一条20米狭窄的暗道,迂回而上升的暗道,在一处转弯角穿过山崖显露的缝隙,可看见一小片蓝天,再往前走,进入暗道中段,有些阴冷的暗道里黑乎乎的不禁让人心里打寒,从暗道出来,太阳转动着它的脚步,从山崖的一头移到了另一头,站在格外明亮的崖顶上,透过成半圆形的洞穴口向远处眺望,一直急促心跳的我,此时,显得格外平静,眼下这一切遥远的事情好像变得也不那么陌生,此刻,有些激动的情绪突然升起,整个古格的遗迹连结古格的历史都在我的脚下,我终于站在了海拔5000米,古格王宫的顶端。

古格环山四周的宁静中,回响着我变换的快门声,整个山谷间在夕阳即将落下的那一刻,尽洒着他的幻影。那些遥远的似虚幻的景象在我眼前闪动。就像着赤裸的大地彰显他无穷的魅力。

远古传来的诵经和祈祷声回荡在山谷里,那往返于崎岖古道上的牦牛脖子上的筒玲声和马蹄声,合着那不断敲击的石头声连成一片。如此现实和历史在一起放大。

整个古格之顶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西南面大片的古堡下滑坠到下面的深谷,在这里以看不到任何文明的象征,都被千年的历史和残暴的大自然吞食得干干净净,一切都回到了最原始的泥土堆积。

据资料统计,古格遗址山顶上的宫区共有40余间,除了夏宫、冬宫,还有国王的集会议事大厅和寺庙,我所能见到的全是坍塌的场院和房基。

太阳向西方的山脊滑落之际,山颠的浮云猛烈的膨胀着,天地间一派辉煌。时空追述到距今数千年前的岁月里,那时一支九十九万人的军队护卫着由外象雄、中象雄构成的辽阔疆土,古象雄人创造了象雄文,和藏地最原始的苯教。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一直到公元七世纪的漫长历史中,古象雄人以他们不断创造和影响力,使阿里高原成为整个藏地的文明中心。时间在距古象雄人在阿里高原最后消亡的四百年之后,藏王由于家庭的变故来到了阿里,与当地的土著十八王联合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后来把阿里版图分给了三个儿子,札达封给了其中小儿子德祖衮,从此古格王朝的第一代国王由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建国之路,使阿里在古象雄人之后再度辉煌。

据说吐蕃时期,阿里并非像现今这样人烟荒寂,札不让一带的象泉河两岸,散布着一万多户藏民,特别是在古格王朝兴盛时期,仅这座王城里就住着五六千人口,当时的古格王朝是商业、艺术、宗教及政治中心,古格王朝是中亚与中国内陆间的丝路枢纽,运送黄金、丝绸、羊毛及香料贸易商队的必经之地,也是若干伟大佛教思想家的孕育之地。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只有世界第三极才能看到的天际景象

有谁能够想到,辉煌灿烂的古格文明及繁荣的商业枢纽之地,竟然产生在如此沙漠化、生存条件如此恶劣的地方。

站在古格王朝的遗址上,更多的是那些创造辉煌文明历史的古格人带给我们的思考。这时我又仿佛听到了沉寂的古堡,在风中发出深深的叹息声。一种无形的力量拽动我的心灵,这里孤独和安静在放大中不断被升华,昔日的繁荣虽早已不见了踪迹,先人伟大的创举和无穷的智慧令世人瞩目。

在夕阳即将落下时,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古格王宫,站在山下,望着那王宫顶上落日的余辉,一种清晰而又模糊的视觉顿然开来,古格王宫,札不让,我还会再来,还会再来倾听你的心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