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 腕部结构复杂,受到外伤后,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的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处理原则不同,相当复杂。在此仅讨论腕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扭伤。 【病因病机】 一般多有外伤史或劳累史,可分急性和慢性损伤。慢性损伤诸如腕关节负荷过重、活动过频;急性损伤诸如跌仆手掌撑地、腕部活动不当、暴力直接打击等造成腕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 【临床表现】 急性损伤:有外伤史,腕部疼痛、肿胀、功能受限、活动时痛甚。 慢性损伤:无明显外伤史,但可有劳损史,腕关节乏力或不灵活,疼痛轻微或偶有疼痛,无明显肿胀,一般活动不受影响,作较大幅度的活动时,则伤处疼痛。 【检查】 体检时局部会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和功能障碍,根据以下的检查还可进一步诊断是哪条韧带或肌腱损伤。 1.腕关节掌屈时腕背疼痛,则背侧腕横韧带或伸指肌腱损伤。 2.腕关节背伸时腕掌侧疼痛,则掌侧腕横韧带或屈指肌腱损伤。 3.腕关节桡偏时尺侧疼痛,则尺侧副韧带损伤。 4.腕关节尺偏时桡侧茎突部疼痛,则桡侧副韧带损伤;如尺侧疼痛则三角软骨损伤。 一般损伤无骨折、脱位者,X线无异常发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局部压痛。 2.相应腕关节的活动受限(使损伤的韧带或肌腱张力增大的活动)并有疼痛。 (二)鉴别诊断: 本病当与三角软骨损伤、下桡尺关节损伤、桡骨下端骨折,腕舟骨骨折、月骨脱位相鉴别。除根据体征鉴别外,X线片是重要的鉴别手段,一般不难鉴别。
【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理筋通络、活血祛瘀。 2.手法:按揉、摇、弹拨、拔伸、擦、搓、抖、滚。 3.取穴和部位:局部及相应经络的穴位。 4.操作: (1)滚、大鱼际揉、按揉损伤韧带或肌腱的起止部与损伤处,同时配合腕部各方位的摇动,再沿损伤组织作垂直方向的轻柔弹拨。 (2)拔伸腕关节。如果损伤在背侧,则拔伸时向掌侧屈曲,损伤在掌侧,则拔伸时向背伸,损伤在桡侧,拔伸时向尺偏,伤在尺侧拔伸时向桡偏。 (3)腕关节搓、抖、摇法。 (4)局部擦法。 【其他疗法】 1.急性期可加用三色敷药外敷、绷带包扎固定以利于损伤的修复,疼痛或肿胀严重者可配合口服中药活血通络止痛剂。 2.恢复期可配合中药熏洗与针灸、理疗。 【注意事项】 1.手法操作急性期宜轻柔,慢性劳损期手法可稍重。 2.避免过劳,局部保暖。 3.严重软组织断裂要缝合。 4.舟骨骨折固定:背伸25~30°,桡倾,拇指对掌中立位,3~6月。月骨骨折固定:掌屈30°,一周后改中立位,二周后可活动腕关节。 5.治疗期活动时可用护腕。 相关日志导读-追梦祝朋友健康快乐
|
|
来自: 子孙满堂康复师 > 《中医外科 推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