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经方家把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定为诊病的八纲,其中阴阳虚实最为难断,这里作个简单分析,它们组合有阴虚、阴实、阳虚、阳实。在经方家这里阴指的是人体阴液,阳指的是人的命门之火,阴阳的组合就是命火气化阴液,形成阳气在体内运行。阳气运化正常,人便可保康健,阳气就是现在西医说的免疫力。
阴虚就会出现阴不敛阳,从而出现内热。
阴实即为水,乃湿邪(应该为实症),此时出现阳不入阴。此时湿会阻碍阳气运行。
阳虚就会出现阳无力与阴结合,阳气也无法正常运行,阴最终会成为湿邪。
阳实即为火,乃火邪(应该为实症),此时火会灼伤阴液。
所以阴阳平衡最为重要,就像生活中相匹配的东西最好一样。任何事物,只要阴阳平衡,运化有序,便可得长生(但人终究不能像地球长生,其中的阴阳会随时间慢慢衰减,最后运化无力)。阴阳之间他们相互制约、又相互依托。
作为健康人,不宜随便进补,因为补易留邪。
人体阴阳的相互关系,就像太阳和地球。阴对阳的作用,就是能藏阳、能抵抗阳的能量从而保护人体组织不被灼伤。阳对阴的作用,就是推动阴液运行滋养人体各脏腑、防止阴太盛。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类似太阳和地球的运行,春夏时,太阳盛与外、虚与内,所以给内补充点热量。秋冬时,太阳盛与内、虚与外,所以给内补充点阴液藏住阳(物质方面)。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另一方面就是要求我们在生活、运动上遵循气的运动规律,保护气的舒展、上升、内收、潜降运行(功能方面)。
阴阳可以指功能,表示生、长、收、藏。
阴阳可以指物质,表示阴液、命火。
经方家认为阴阳是诊病的核心,阴为体、阳为用,就类似地球和太阳的关系(阴阳匹配、运化正常)。罗大伦说,这是中医思想的发源地。(部分激进的经方派认为:阳为命火、也可指生长;而阴仅指收藏。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因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嘛。)
阴阳匹配----指在量上平衡。
运化正常----指没有淤滞、没有非规律运转。在气的运化这块,应多多参考清代医家黄元御的理论。
阴平阳秘----是现代中医保养身体的原则,即使除湿邪,他们用热燥性药都很谨慎。
失眠的阴阳辩证
失眠,按照病理的阴阳分析,不外乎就有以下情况:
1,阴不敛阳,这是在量上分析,即阴虚,无力收敛阳气。
2,阳不入阴,这是在运化上分析,即外界老是干扰阳休息,比如:情绪激动、气血澎湃、胃不适、夜尿频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