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城市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生活压力下,很多人选择在假期去城市近郊、乡村或者农家休闲放松,去“慢下来”。近年来,随着重庆市新农村、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休闲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的同时,也带动了一、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城乡一体发展,盘活了农村经济。
在城市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生活压力下,很多人选择在假期去城市近郊、乡村或者农家休闲放松,去“慢下来”。近年来,随着重庆市新农村、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休闲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的同时,也带动了一、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城乡一体发展,盘活了农村经济。 休闲农业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等各方面条件的改善,休闲农业日渐受到城市居民的追捧。 ![]() “而农村人居环境不断美化,生产与生活方式日渐转变,乡村环境变得越来越美丽,更是休闲农业发展扎实重要的基础条件。”重庆市农委副主任高兴明表示,自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重庆通过进行房前屋后、荒山荒坡、公路河道等绿化;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村卫生改厕、库区移民农村环保示范等项目,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风貌改造、村道硬化、庭院清洁整治等,改造农村危旧房16万户,建成巴渝新居9万户,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数据显示,自2007年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千百工程”以来,重庆已建设新农村市级示范片10个、示范村309个、推进村2902个。2013年,全市重点建设了14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全部实现了有现代的产业支撑、有清洁的田园风光、有优美的生活环境、有民主的管理制度、有幸福的生活质量的目标。按计划,2017年能达到美丽乡村示范村1000个以上,形成点上有特色、面上有规模、整体大变化的格局。 同时,重庆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培育了一大批特色突出、景致独特、文化鲜明、民俗多彩、乡风文明、生态怡人的美丽乡村,让城市居民品味农业情调、享受田园生活、体验农耕文化。截止去年底,已建成蔬菜基地18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23万亩;油菜面积达321.6万亩;柑橘面积发展到277万亩,其中晚熟柑橘102万亩;发展桃、李、枇杷、葡萄、猕猴桃等特色水果面积228万亩,花卉、茶叶面积分别达47万亩和66万亩;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示范点14个,中国美丽田园11个,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3个。 ![]() 重庆农村道路交通等各方面条件的改善,也是乡村休闲游日渐成为人们短期和长期休闲观光首选原因。 据介绍,近年来,重庆已实现乡通畅、村通达两个100%目标,5年共建农村公路5.5万公里,解决了550个乡镇通畅、3000个行政村通达、2480个行政村通畅问题。高兴明说,休闲农业具有短途、短时特点,目前城市私人汽车数量迅速增加,便捷、通畅的交通条件为城市居民去体验休闲农业提供了保障。 随着人居环境、出行条件的不断改善,每逢假日和周末,更多的城镇居民云集农村,流连忘返于乡村田野之间,欣赏田园风光、呼吸新鲜空气、品尝农家菜肴、体验农事活动,展现了休闲农业的旺盛需求、巨大潜力和广阔市场。 “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商品,让闲置土地流动起来,让闲暇时间充实起来,让城市居民的生活丰富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涨起来,日益成为富裕农民、提升农业、美化农村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这是高兴明眼中的休闲农业愿景,也是重庆实现繁荣农村经济、城乡一体发展的举措之一。 高兴明表示,近期重庆农委向公众推出的“巴渝·醉美乡村”,涵盖36个区县,包括都市行、涵养行、生态行、沿江行、山中行等50条主打干线和25条精品支线旅游线路,更将推动重庆的休闲农业提档升级。 目前,重庆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出“数量提高、质量提档、效益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据介绍,2013年重庆美丽乡村(休闲农业)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8600万人次,实现营业总收入165亿元,培育乡村旅游景点3000多个,特色乡村旅游资源近1600个,发展农家乐2万多家。休闲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就业人数70余万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人数20余万人。 |
|
来自: 阳光普照一生 > 《万青山花海小镇旅游度假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