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训练的方法

 昵称19634035 2014-11-20


 

据调查,学生觉得写作文难,有时是因为不知从何写起,有时则是因为心里想说却难以用恰当的词句来表达。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凭借教材中的优秀范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模仿教材范例,进行迁移运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呢?下面是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所谈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词汇迁移运用能力,以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自如地进行语言表达需要大量的词汇积累。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要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文章中的精彩词汇,并做适当的拓展,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1.           以课文为范例,借鉴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迁移练习

叶老曾说过:“语文教学无非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我把已学过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勾画出来,让孩子们抄写在积累本上,并用这些词句进行说话练习,进行课文的迁移。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风娃娃》一课,我用“弯着腰”、“流着汗”、“连忙”等几个词练习说话。

有的孩子这样说:“放学回家,我看见妈妈在拖地,她弯着腰,流着汗,我连忙上前接过妈妈手里的拖把。”

有的说:“班里正在大扫除。同学们有的擦桌子,有的扫地,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干得可起劲了。我也连忙加入到他们当中。”

还有的说:“妈妈很辛苦,家里的衣服都是她洗。一天,我看见妈妈弯着腰,流着汗,用力地搓洗衣服,我连忙跑过去和妈妈一起洗了起来。”

以教材为范例,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指导,很有效果。学生不但理解了词意还用在了合适的地方。

二、激发各类句式的迁移运用能力,以提高写作水平

课文中的句式多种多样,有一般叙述的,有形象生动描述的,更有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但我们到中高年级翻阅学生的习作时,大多数同学的语句还是干巴巴的,有的甚至连最起码的流畅也做不到,读起来味如嚼蜡。究其主要原因,是各类句式积累得不多,运用得太少。因此,在低段教学中,我就做好各类句式的迁移运用教学工作,从而为中高年级奠下扎实的语句基石。

例如,《四季》(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一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和排比的叙述,语言亲切生动。读起来更是情趣盎然,是学生学习借鉴的优秀范例。在教学第一小节后,我出示蜜蜂在桃花间飞舞的画面,并让学生依据课文句式口头描述:“桃花(  ),它对(  )说:‘(  )’。”这样的练习既有范例作参照,又有一定的台阶,学生容易拾阶而上。

三、激发句群迁移运用能力,以提高写作水平

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指出:学生到二年级,要以词句为重点,从段着眼,从句入手,侧重练习好九种句群法(连续、递进、概括与具体、总分、并列、点面、因果、转折),并以前五种句群为重点。这些句群练习,我们必须依托教材,发掘出一个个有效的训练点,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熟练其技能与技巧。

《秋天的图画》(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运用了典型的概括与具体的句群:先概括叙述秋天山野的美丽,再列举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等,以此进行具体描述。教学本文,除了让学生识字和理解课文意思外,我还注重了让学生走出教室,课间到校园里,课余到公园、山间,去寻找秋天,然后用概括与具体的方式把他们所看到的秋天的美景用语言描绘下来。并告诉孩子们这种句式还可运用到其它方面,比如描写小动物、劳动的场面等,这样,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再加上有写作的模式,描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在进行写话训练时,同学们就能够用上这样的句式。

四、激励学生对课文作适当的拓展与延伸,以提高写作水平

收入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有些不但可以借鉴,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再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有些课文,如果只要求学生认识几个字,明白课文内容,就戛然而止,显然浪费了教学资源。我们必须以之为基础,趁学生对课文有着浓厚兴趣时,因势利导,举行仿写课文活动,从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仿写课文,进行迁移练习

(1)先引导。在教学《我选我》一课后,我引导孩子们进行了课文的仿写。通过模仿贴近自己生活的课文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他们掌握写作方法。

(2)独立仿写。在学完《北京》一课后,进行独立仿写。因为北京和西安有很多相似之处。

孩子们生活在西安,对西安十分了解。同学们个个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男孩子这样说的:

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钟楼在西安城的中央,青青的墙,绿绿的瓦,又庄严,又美丽。钟楼西侧是宽阔的广场,广场中央有大型喷泉。每到夏天,就有许多人在这里乘凉观看喷泉。

还有一位孩子这样说:

西安是六朝古都之一,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大雁塔在西安城的南边,由青砖垒起,又庄严,又美丽。大雁塔北侧是宽阔的广场,广场中央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每到喷泉开放,就吸引很多游人驻足观看。

这样由“扶”到“放”,水到渠成,孩子也不感到困难。

2.改写课文,进行说话练习

在教学《蓝色的树叶》一课时,我让学生进行了课文的改写。把林园园不愿借笔的种种神态和语言改写成大方的、乐于助人的林园园的形象。使语言文字训练找到了落脚点。只要引导得当,学生是能说出来的。

五、通过记日记,进行平时积累

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要求学生在日记中写片段,写观察记录,写课文大意,写读后感。先开始由老师引导写,引导一段时间后,放手自己写。久而久之学生便不会再把写作当做一件苦差事。又培养了其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如一位孩子在日记中写到:放学了,我飞快地跑回家里。妈妈端上来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我一闻,香喷喷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吃了起来。我一边吃一边好奇的问妈妈:“今天怎么吃饺子?”妈妈笑着说:“今天是冬至,吃了饺子不冻耳朵。”我想起学过的《节气歌》里“大雪雪冬小大寒”的“冬”是“冬至”。怪不得今天班里的同学都说自己吃饺子了,我就大口大口地吃起饺子来。

这样的训练,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做到了学以致用,还使学生没有了畏难情绪,减少了“坡度”,降低了“难度”,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写作积极性。

总之,把学与练习紧密结合起来,既可深化阅读理解,又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从而使读与写齐步前进。我们在教学中要深掘教材,发掘出一个个有效的训练点,引领学生举一反三,从小就养成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从而为中高年级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