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斌首先说明一下我是90后的人,而且是个学习中医的90后。我无意中在网上看见了几遍反对中医的文章,所以发来让大家 评评理 其中不乏出自名人之手(比如张功耀、方舟子之流)看后既感到愤怒,又觉得可悲。看来我是时候站出来为我所从事的事业说几句公道话了。 首先,我觉得人们在评论一件事之前,必须对他所评论的事情有足够的了解,这才科学的评论态度。如果一个人对他所评论的事情根本不了解,就自以为是的给事请定下结论,这才是天下最可笑的评论。我请问说中医不科学的人:你们有几个了解真正的中医? 上面所说的人还不是最可恶的,最可恶的人是:一边受着中医的恩惠,还一边骂这中医不科学。比如说,这种人也知道上火了买个清热解毒口服液喝,感冒了也知道买个板蓝根冲剂,却还一边骂这中医不科学,真是一帮孙子! 我先来说下张功耀和方舟子。 看了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功耀先生的文章,他反对中医的主要观点是:中药也有副作用,而不是像中医们宣传的那样没副作用,所以中医不科学。这反对的观点是相当的可笑。结合我前面说的,我认为张功耀先生对中医的了解完全是从电视上的虚假广告和宣传页上得来的。中医从来没说自己的药没毒,中药当然有毒,是药三分毒!学习中医就是利用这些“毒药”为人们治疗疾病,纠正人体的失衡。但许多中药也是没毒的,与西药相比,副作用小的多,如果用张功耀先生用看待中药有毒的观点来看待西药,那么就可以比较出来西药的毒副作用更大,该淘汰的应该是西药! 而知名学者方舟子先生,则比张功耀先生稍微“强”一点儿。他的主要观点是中医所说的一些东西,比如什么风啊,火啊,邪啊,都是些没有微观证实的东西,所以中医不科学。下面我举些例子来反驳方先生的观点: 1。在60年代中期,北京市曾经痢疾流行严重。当时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用黄连煮水,疗效很好。但黄连的生长周期很长,市场是供不应求。当时政府想出的对策就是从黄连中提取治疗痢疾的成份来代替黄连。结果很快就提取出来了,这就是今天老百姓所说“黄连素”,学名“小檗碱”。当时黄连素刚投入治疗的时候,疗效很好,但过了没多久,疗效就不好了,原因是滥用黄连素使痢疾细菌变异对黄连素产生了抵抗。但再拿黄连直接煮水,结果还是很有效,还是能治好黄连素治不好的痢疾。 某些人相信西医,那好,我就拿西医研究的结果黄连的例子出来:根茎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以小檗碱含量最高,为5~8%,尚含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表小檗碱及木兰花碱等;酸性成分有阿魏酸,氯原酸等。须根含小檗碱可达5%;黄连叶含小檗碱1.4%~2.9%。 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一味中药的成份不止一种,而是由多种组成的,一个药就有6、7种成份组成,那如果一个方子里有10味中药,5*10=50,少说也有50种成份了吧?而西药只是注重一种成份的应用,疗效当然没有中药多种的好了。有位老师形容的妙:好比两个人在搏斗,西药总是那么一招,刚开始可能会打中敌人,但慢慢敌人摸透了你的套路,就能防住你的进攻了。而中药则是个混合制剂,敌人可能防得住你一招,但是中药的成份很多,总是在变幻,敌人永远不知道你下招要出什么。这就是无招胜有招。这就是中医药经历千年不衰的原因。 2。中医肾开窍于耳,以前西医对此认为是无稽之谈,但通过近几年对胚胎学的研究进步,发现人在胚胎时期,有条神经确实将肾与耳相连。从中就可以说明,不是中医不科学,而是西医的微观没看到。从中亦可以解释为什么西药的链霉素能同时对泌尿系统和听觉神经造成损害了。 有人肯能会举出很多自己亲身被中医欺骗的例子来反驳我,那我也想举个例子:比如两个医生一个是西医,一个是中医,病人先找了中医看病,没看好,心里恼火觉得中医是伪科学,巫术。然后又去找西医看病,打抗生素,病还是没好,但这时病人就会觉得是这个西医水平不行,而不是西医不科学。请问这种对待方法公平吗?还有,如果是癌症病人,西医如果治死了那么人们都认为是病人该死,没办法;但如果是中间配合喝中药的话,死了,人们一定认为是中医把病人耽误了。请问这种对待方法公平吗?中医和西医都不是万能的,那为什么都说中医不科学?而不说西医?请问这种对待方法公平吗? 说了这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别拿一些伪中医的治疗水平来衡量中医是否科学,真正合格的中医,疗效绝对可靠。(在这里也告诫大家去正规的中医院看病,同时也希望那些冒充中医骗钱的人,别毁了中医的名声) 好了,说了很多,希望那些反对中医的人能够醒醒了。 请大家 记住 我们不努力,国医之精何以立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