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 英

 靓剑凛波书斋 2014-11-20
xin9000 10级 被浏览706次  2013.04.01

检举

采纳率:45% 10级 2013.04.01
张英(1637年-1708年),字敦覆、梦敦,号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大学士。张廷玉是其次子。张英为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直南书房,史载:“每从帝行,一时制诰,多出其手。”曾充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圣祖尝语执政:“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衰病求罢,诏许致仕。书房自书对联:“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1] 晚年隐居安徽桐城龙眠山。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南巡,张英迎驾于江苏淮安,帝赐御书榜额,随至江宁。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再度南巡,张英迎驾于江苏淮安清江浦,仍随至江宁。卒谥文端,雍正时赠太傅。著有《聪训斋语》、《恒产琐言》、《文端集》等。 张英曾祖张淳为明隆庆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祖父张士维,官至中宪大夫,抚州知府。父张秉彝为贡生。叔父张秉文,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官至山东左布政使;叔父张秉贞,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后降清,官至兵部尚书。 张英以降,家族更是人才辈出,家族六代共出进士十三人,其中入翰林者十二人。张英长子张廷瓒,康熙十八年(1679年)进士,入翰林,官至詹事府少詹事;次子张廷玉,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入翰林,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雍正时设立军机处,最初典章皆出其手,与鄂尔泰等同为军机大臣,且恩遇最隆。张英、张廷玉父子二代为相,“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门第荣耀,世不多见”,是中国历史的美谈。[2] 逸事 至今还流行张英“六尺巷”的故事,张英家与邻争地,最后张英寄给家人一信,信上有诗曰:“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主动后退三尺,邻居吴氏大受感动,亦后退三尺,最后留下六尺巷的美谈。[3] 在安徽省桐城市的市区中有“六尺巷”的恢复建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