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sanmin 2014-11-20

 想去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完全源于柴静的节目。李安用他的忧伤和沉静做了广告,煽动了我想去看的熊熊决心。柴静说了原作小说的结尾,也问了李安,他会用怎样的结尾,李安表示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纠结。于是我更加想去看。

我知道他讲的不是一个冒险的故事,而是一个寓言。如同多年前,我看的蒂姆波顿拍摄的《大鱼》一样,是一个寓言。奇幻的背后,一定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另类解读。

故事的开始,是对于派名字由来的介绍,如同我们幼年时期都曾经经历的事情,被人起绰号,懊恼后面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的选择是接受,一笑置之,有的如同派的解决方式一样,用另外一种形式建立自己的尊严。执著的而有自己的主见的。——当然也有不去解决,每个男孩都似乎曾经为自己的绰号懊恼又无奈过,但最后都不得不以另外的形式接受。

派很有意思,他接受了很多宗教的思想。如他所说,他肯于接受印度教,是因为里边的神如同英雄;肯于接受基督教,是因为不能理解的完美与爱;接着他又接受了伊斯兰教,因为平静。他唯一不肯接受的,是他父亲要他接受的科学。——虽然在奇幻漂流的最后,他说了,感谢父亲教给他的东西,如果没有父亲的教育,他不可能活下来。——父亲教给他的是现实,和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这是生存之本。但是,在那张平静的餐桌上,关于信仰的讨论,是以母亲的话作为结束的:科学可以解释的只是外部世界,却不能触及心灵。——我以为这是这个电影的主题。

说实话,孤独——不仅仅是漂流在大海上的人才有的感觉。在这样一个凶险的社会上生活,孤独对于成年人或者少年们几乎是常有的事情。夜深人静的时候,假如不疲惫到立刻入睡,只是静静地反躬自省,立刻发现了自己的孤独。前几天,一个朋友告诉我,没有妈妈,我还有家吗?我突然油然而生伤感,女人,似乎是最容易没有家的。婆家是家吗?娘家是家吗?自己的家是家吗?我们应该把自己安顿在什么地方呢?丈夫是可以依赖的嘛?子女是可以依赖的吗?我们又应该把自己交给谁呢?——于是我在说说上面更新:此心安处是吾家,但是我又怀疑。

于是就有了孤独吧,在浩瀚的孤独的大海里,总是应该幻化出一些东西让自己警醒,安慰,或者相信。——假如把警醒看做是怀疑的话,那么这又成了信和疑的问题。生活是需要将这二者结合起来看的。要信,这样才有希望;但也要疑,这样才能变更,改善。派就用他幻化出的孟加拉虎,完成了自己的信和疑的辩证,走完了他的太平洋的茫茫旅程。

当派爬上墨西哥湾的白色沙滩的时候,孟加拉虎消失在从林中。派放声大哭。他说,自己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动物园和所有的动物,失去了自己的哥哥拉维,失去了一切——如同在大海上漂流的时候,他对着肆意撕裂天空和海洋的闪电所喊出的,“你已经让我失去了一切,你还想要什么”一样,从对世界的质问,变成了接受和反省。最后的派明白,原来生活到了最后,是为了让你放下。放下你曾经拥有的一切。孟加拉虎的离开,就是这样吧。放下恐惧,放下疑惑,也放下信,放下欲望,放下挣扎,也放下爱和邪恶。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在电影中间,小说家与派之间的一段对话,你的心灵房间里有那么多宗教,还有空间给自己吗?他说有,还有很多空的房间,那里存的是疑。原来,在派的信仰里,还有更多的是疑惑,是对生活的困惑呢吧。

就在我们兴冲冲的看完了全部冒险旅程之后,作者突然来了个颠覆。如同楚门的世界一样,最后告诉你原来一切都是假的。我们信任的,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影子。现实残酷的倾泻下来,保险公司要真相,要现实,要科学的东西,不要想象。无论你依靠什么走出困境,这对于别人不重要,涉及到经济的赔付的问题,人家要的可不是故事。不要动物吗?派明白了,他必须血淋淋的去面对他不想面对的现实。如同最初,他父亲让他看到的孟加拉虎残酷的忽略他友谊的热情,而在他眼前拖走山羊,并吃掉他。于是,派告诉了我们另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突然间变得残酷而血腥了。

人类在灾难面前邪恶人性的暴露无疑:没有爱,没有英雄,没有牺牲,没有完美。只有赤裸裸的生的渴望,如同那只孟加拉虎撕扯那只恐惧的觳觫的山羊。

这是派的父亲早就告诉他的,而他最终看到了。因为有了那样的铺垫,才让派不至于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倒下,而为自己编织了更加奇幻的故事。用心灵的强大力量,抵挡了现实的残酷与绝望。

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呢?是真实的是真的,还是你愿意接受的是真的?我们可以接纳兽性,当船上是孟加拉虎,斑马,猩猩母亲,鬣狗的时候,我们虽然觉得残忍,但是不觉得绝望和心痛。可是,当这个故事里的动物变成人了之后,我们就不同了,我们觉得恐怖,血腥,灭绝人性。——原来人不能只科学而物质的活着,尽管我们在生活中,为了物质的生活,愿意互相倾轧,踩踏,罔顾别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但是,我们在潜意识中还是不愿意看到人性的缺失——人吃人的现象我们是不能接受的,宁可死也不肯接受。即使走到绝境,也不能。

所以需要幻境。派问小说家,这两个故事,对于解决保险问题都没有帮助,就是说,当一个物品,我们忽略他的社会功用,忽略他的科学意义,只是单纯的用心灵去考虑他的价值——你更喜欢哪个?小说家毫不犹豫的说:有孟加拉虎的那个。

不是我们都喜欢被骗,而是我们都渴望美善,渴望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上帝一样的接近完美的人物。用爱和牺牲给人以希望。

缘由不重要,结果也不重要。无论以什么样的理由,生存下来就是胜利,就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但却还不是全部。还有比生存下来更有意义的东西,那是什么呢?我觉得,这是李安抛给我们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