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蕃王朝24年的内战:强盛雪域帝国从此分崩离析

 小记历史馆 2014-11-20

    公元6世纪中叶,生活在今西藏山南的雅隆鹘提悉补野逐渐强大起来,经过松赞干布先辈们的苦心经营,它先后兼并了周围各部落。7世纪初,松赞干布接替其父朗日伦赞赞普位之后,对内首先发兵平息了贵族勾结地方势力发动的叛乱,对外则征服苏毗、多弥、羊同等,完成了统一西藏高原的大业,建立起了吐蕃奴隶制国家---吐蕃王朝。吐番王朝在青藏高原的崛起,改变了我国西部部落分散,长期以来不相统属的沉寂状态,并使吐蕃以一个统一民族的身份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演出了轰轰烈烈的一幕。纵观吐蕃的历史,我们发现,其统治阶段所走的是一条征战的道路,它兴起于一系列的征服和掠夺战争。同时,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国力下降,国内外矛盾激化,最终在内部战乱、外部起义和自然灾害的夹击下走向衰亡。

    一

    松赞干布继承吐蕃赞普位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开拓疆土的征服战争。在向东对青海方向的扩张中,首先征服和兼并了藏北及青南长江、黄河上游的苏毗、当弥、党项、白兰等部落。与此同时,也开始了征服唐朝附国吐谷浑的步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松赞干布把向唐求婚的失败归咎于吐谷浑:“使者既返,言于弄赞曰:'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有相离间,由是礼薄,遂不许嫁'”。松赞干布以此为借口,大举征讨吐谷浑。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谷浑亲吐蕃大臣和贵叛投吐蕃,并将吐谷浑虚实告以吐蕃,吐蕃遂举兵北进,在黄河岸边击溃吐谷浑军队,吐谷浑玉诺曷钵和弘化公主率余部投奔到唐境凉州,吐蕃占领了吐谷浑全境。至此,真正意义上的吐谷浑已被吐蕃所灭。

    通过这一系列的征服战争,吐蕃获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征服苏毗以后,苏毗的人、财、物尽为吐蕃所用,“军粮钱马,半出其中”尤其是占领吐谷浑全境以后,其国力达到鼎盛,对唐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今回夷之最盛强,为中国甚患者,莫大于吐蕃”。强盛以后的吐蕃向唐境发起频繁侵扰,从公元638-763年的96年来,唐蕃之间进行了数次战争,这一时期的总的战况是:吐蕃胜多败少,唐则败多胜少。但是,吐蕃毕竟是一个兴起于草原的游牧国家,国内经济基础单一、脆弱,国力储备不足以支持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征服所得相对于庞大的军费开支毕竟有限,长年征战兵士死伤无数,国内人口减少,人民生活极端困苦。长庆会盟虽然结束了唐蕃之间的长年战争,但此时的吐蕃已无力重振旗鼓。由于长期以来,统治阶段忙于战争,无法顾及国内,使国内隐藏着各种矛盾激化,引发了内战。在内战期间,对其它民族实行极其残酷的压迫和掠夺,激起了各民族人民的反抗,爆发了张义潮起义等。

    二

    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吐蕃境内发生天灾:“国中地震烈,水泉涌、岷山崩,洮水逆流三日,鼠食稼,人饥疲,死者相枕籍。鄯、廓间夜闻鼙鼓声,人相惊”。天灾给吐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国民的生活极端艰难。恰此时,吐蕃内部战乱纷起,即王族论恐热和官族尚婢婢之间的争权夺利之争,延续了24年之久(公元842-866年)。

    内乱的直接导火线是佛教与本教之争。自从赤祖德赞执政,在国内极好推崇佛教,佛教僧侣享有很高的地位,掌握着政治大权,佛教势力的极度膨涨消弱了吐蕃原有的本教势力,使本教与佛教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赤祖德赞死后,继位的达摩赞普在本教的支持下,颁布灭法废佛命令,毁灭佛教寺院、经籍及僧侣集团,激起了佛教僧徒的极大愤怒。唐会昌 二年(公元842年)达摩被佛教徒刺杀。达摩王后琳氏携其兄 之子永丹(乞离胡)为赞普,达摩之子欧松(王妃所生遗腹子)未能继位,奴隶主贵族们分裂为两派,分别拥护永丹和欧松,为争夺王权,互相攻伐,王室遂分裂为二,其政权也分崩离析

    当时在东面的吐蕃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乘赞普已死,王室分裂之机,趁火打劫,以举兵声讨琳氏为名,阴谋夺叔, 声称:“无大唐册命,何为赞普?”。 自称“国相”与永丹的大将尚思罗混战于洮水之西,结果论恐热打败尚思罗,兼并其部 众十余万,自谓州至松州,“所过残破,尸相枕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