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状元博物馆开馆

 苏迷 2014-11-21
古建老宅保护“牵手”地域文化弘扬
苏州状元博物馆免费开放
  博物馆开放时间
  每天9时—16时30分(16 时后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苏报讯(首席记者 施晓平)借用状元府兴办、融文化与旅游为一体的苏州状元博物馆,昨天起对公众免费开放,助推苏州进一步擦亮“状元之乡”名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丽新出席开馆仪式。
  状元是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产物。从隋到清末,我国可考的文武状元共700多名,其中苏州地区50名,超过总量的7%,居全国地级市之首。状元也成为苏州的特殊文化遗产、苏州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独特的状元文化,显示了苏州人自古以来崇文、争先创优的精神,对当今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仍具借鉴意义。
  长期以来,苏州并没有与状元相关的专业博物馆。此次开放的苏州状元博物馆,是苏州文旅集团落实我市“博物馆城”建设精神、探索古建老宅保护与地域文化弘扬相结合的一次实践,也是我市进一步打响“状元之乡”品牌的有力举措。
  该馆选址于临顿路钮家巷清代状元宰相潘世恩故居内,占据中路门厅、轿厅及西路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布展面积约600平方米,现有展陈品469件,其中文物91种187件(不包括故居老宅保留下的建筑文物),初步具备了专业博物馆的基本规模。
  从布展内容看,该馆主要介绍了以潘世恩为代表的姑苏状元群体,展出与状元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物。其中中路轿厅有“苏州古代状元地域分布图”等资料;西路鸳鸯厅有凤池精舍图、苏州状元书画、殿试试卷;纱帽厅展示潘世恩读书、接待客人的场景;后厅除介绍苏州状元廉洁故事等之外,还有以“状元游街”为内容的多媒体显示屏,观众站在后厅中央,人像就能投影在显示屏中。
  有关人士认为,苏州状元博物馆的建成,不但可以让更多苏州居民和外来游客了解姑苏状元,体验苏州精英文化,对传承历史文化、带动周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潘世恩及其故居

  潘世恩(1770—1854),清代苏州人,字槐堂,号芝轩,乾隆五十八年(1793)状元,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官至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
  潘世恩故居原为清朝康熙时期顾氏凤池园西部,太平天国时期曾为英王陈玉成寓所,2006年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入我市古建老宅保护修缮一期工程,2013年8月完成修缮,如今全宅占地2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余平方米。

  “状元文章”如何做?

  专家:摸清史实、充实展品、多办展览

  □苏报首席记者 施晓平

  作为一个新生儿,苏州状元博物馆不可能尽善尽美,而且只是擦亮苏州“状元之乡”名片的载体之一。如何进一步写好苏州状元文章?昨天上午,专家学者、潘氏后裔们借苏州状元博物馆开馆之机进行座谈,提出了进一步摸清史实、充实展品、多办展览等建议。

  史 实状元数量生平要厘清

  苏州是“状元之乡”,但长期以来,关于苏州历史上出了多少状元,一直存在争论。1994年版《苏州市志》收录的苏州状元只有42位,苏州名人馆收录了47位,苏州文庙明伦堂里公布的是50位,山塘街一处景点公布的却是60多位……
  关于状元个人的生平、籍贯等情况,也存在不少争议,如潘世恩出生地就有马医科和海红坊之争,迁居钮家巷的时间则有中状元时(1793年)和嘉庆十四年(1809年)等说法。
  苏州状元博物馆首席顾问张晓旭认为,要摸清史实,给出权威答案;同时要更多搜集苏州状元资料,让更多人知道“苏州状元甲天下”。

  文 物多方发力充实展陈品

  博物馆,顾名思义,应该有众多文物作为支撑,否则就缺少厚重感,只能算陈列馆、展览馆。此次开馆的苏州状元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可分两类,一类是“大文物”,即潘世恩故居本身;另一类是“小文物”,即徐州圣旨博物馆提供的文物展陈品,共91种、187件。
  对于“小文物”的数量,徐刚毅、魏嘉瓒、钱公麟等专家、学者认为,在缺少积累、时间仓促的情况下,能展出这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但还远远不够,还要进一步充实。可从潘世恩后人手中征集,也可以跳出潘氏家族,从其他苏州状元后裔和社会各界“寻宝”,以及发动社会各界主动上门。对于不愿出让、捐赠的文物,可采用借展等方式展出。
  专家学者们同时建议,还应成立权威鉴定委员会,为征集“状元文物”把脉,确保真实性和有说服力。

  展 览办特色活动吸引人气

  文博系统历来有“开馆容易守馆难”的说法。张晓旭说,苏州已有30多座博物馆,要能长时间吸引观众,除办出特色、大力宣传外,还要做到展品不能一年四季一副老面孔。这就要求苏州状元博物馆多办特色展览,还可推出状元故事讲座等活动。
  作为苏州博物馆原副馆长,钱公麟提出,办展需要资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办馆者动脑筋,也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
  徐州圣旨博物馆馆长周庆明、副馆长周保平建议,可以将苏州状元博物馆作为研究、推广状元文化的基地,多举办一些专业的研讨活动,并“走出去、请进来”,带动状元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让苏州状元文化深入更多人的心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