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团闲气 皮日休,字逸少,唐代咸通进士、诗人、文学家。有一次,他去拜访好友归仁绍,未见,便戏写一诗相留。诗曰: 这是一首咏乌龟的诗,因“归”与“龟”同音,暗指归仁绍不喜出头的性格,写得很有谐趣。 归仁绍回到家中,见到这首咏龟诗后,暗自一笑,接着也写了一首诗寄给皮日休。诗曰: 诗也从对方姓氏着笔,借皮球的制作及功用,劝皮日休不要惹事,以免招祸。内中“一团闲气”语带双关,既指球中所冲之气,又指心中的不平之气,贴切自然,极多情趣。此诗也充分证明了皮日休称归仁绍“平生不出头”是恰如其分的。 与君除蠹 以对啄木鸟的终日劳碌却得不到主人的理解的描述,说明了忠心耿耿、埋头苦干者,远远比不上那些频繁往来吹捧、甜言蜜语逢迎者易得主人欢心和宠幸,对这一不合理的腐朽现象,通过巧妙的比喻予以嘲讽。 旧时还有一首吟咏啄木鸟的诗,刻画得更为生动感人: 末句妙极,除却人间蛀心虫,不亦快哉!读来饶有兴味。 东都望幸 章碣,桐庐(今属浙江)人,唐乾符进士,工诗,多有愤激之词,后流落不知所终。他曾写过一首七绝,题为《东都望幸》,句为: 意思是居住在东都洛阳的宫女们懒得梳妆,一双娥眉也因怨恨而紧锁着。她们为什么这么神情黯然呢?因为她们知道,即使皇上从长安东巡到此,也会带着“美人”而来,所以她们盼望临幸的愿望必然落空。 从字面上来看,诗写得是“宫怨”,实际上是首隐喻诗,主旨是“士怨”。据《唐摭言》载:“邵安石,连州人也。高湘侍郎南迁归阙,途次连江,安石以所业投献遇知,遂挈至辇下。 (一) 一团闲气 皮日休,字逸少,唐代咸通进士、诗人、文学家。有一次,他去拜访好友归仁绍,未见,便戏写一诗相留。诗曰: 这是一首咏乌龟的诗,因“归”与“龟”同音,暗指归仁绍不喜出头的性格,写得很有谐趣。 归仁绍回到家中,见到这首咏龟诗后,暗自一笑,接着也写了一首诗寄给皮日休。诗曰: 诗也从对方姓氏着笔,借皮球的制作及功用,劝皮日休不要惹事,以免招祸。内中“一团闲气”语带双关,既指球中所冲之气,又指心中的不平之气,贴切自然,极多情趣。此诗也充分证明了皮日休称归仁绍“平生不出头”是恰如其分的。 与君除蠹 以对啄木鸟的终日劳碌却得不到主人的理解的描述,说明了忠心耿耿、埋头苦干者,远远比不上那些频繁往来吹捧、甜言蜜语逢迎者易得主人欢心和宠幸,对这一不合理的腐朽现象,通过巧妙的比喻予以嘲讽。 旧时还有一首吟咏啄木鸟的诗,刻画得更为生动感人: 末句妙极,除却人间蛀心虫,不亦快哉!读来饶有兴味。 东都望幸 章碣,桐庐(今属浙江)人,唐乾符进士,工诗,多有愤激之词,后流落不知所终。他曾写过一首七绝,题为《东都望幸》,句为: 意思是居住在东都洛阳的宫女们懒得梳妆,一双娥眉也因怨恨而紧锁着。她们为什么这么神情黯然呢?因为她们知道,即使皇上从长安东巡到此,也会带着“美人”而来,所以她们盼望临幸的愿望必然落空。 从字面上来看,诗写得是“宫怨”,实际上是首隐喻诗,主旨是“士怨”。据《唐摭言》载:“邵安石,连州人也。高湘侍郎南迁归阙,途次连江,安石以所业投献遇知,遂挈至辇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