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状元第一人 天下状元第一家

 苏迷 2020-11-01
《姑苏晚报》2020年10月26日 B05版

  陈其弟

  谁是苏州最早的状元?

  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以来,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共有近1300年的“科举时代”,封建社会的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应举之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百科状元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宋开宝八年以后,定礼部复试之制,始以廷试第一名称状元,明清延续此法。

  一般而言,各处地方志均设有“进士题名”或“科第”门类,专门记载本区域历年科举状况。如范成大《吴郡志》卷28即为“进士题名”,隆庆《长洲县志》卷6即为“科第”。不过,《吴郡志》的“进士题名”从宋代记起,第一个进士是“端拱元年程宿榜”的“龚识”。隆庆《长洲县志》的“科第”只局限于长洲县,第一个“唐进士”是“归崇敬”,无法得知谁是苏州状元第一人。在正德《姑苏志》卷5“科第表”中,名列苏州进士第一人的是隋朝大业年间的张损之,第二人是唐天宝十年的归崇敬。不过仅仅是进士,不是状元。

  在李嘉球《苏州状元》一书所附录的“状元名录”中,将“归仁绍”列在苏州状元第一人,科份是“唐懿宗咸通十年己丑科”,即公元869年。

  那么,苏州有没有比归仁绍更早的状元呢?在梳爬了若干前人留下的旧志后,终于“锁定”了苏州状元第一人——陆器。

  万历《皇明常熟文献志》记载:河阳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旧名凤凰山,有外八景、内八景。唐贞观中状元陆器居此。”河阳山在今张家港市境内。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时间跨度22年,即627年至649年。陆器哪怕是贞观末年中的状元,也比咸通十年中状元的归仁绍要早。

  陆器其人

  唐朝宰相陆贽是陆器的曾孙。陆贽(754—805),天资聪敏,学术精粹,大历八年(773年)进士,中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一时名重京师。贞元八年(792年)四月,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出任宰相,《吴郡志》称“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而贽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惜德宗昏庸,许多治国方略未被采纳,不到三年就因与裴延龄有矛盾被罢相,贬充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州主管官的佐吏)。永贞元年,卒于任所,死后葬在忠州,谥号宣。有《陆宣公翰苑集》24卷行世。他的归葬地在苏州齐门外六里,这就是陆墓(今陆慕)名字的由来。陆器的祖父陆简礼,官至通议大夫监国玺兵部尚书。父亲宗元,官至通奉大夫金吾卫长史,历官太子太师、右仆射同平章事。可以说陆器是生活在一个官宦世家。陆器的父亲陆宗元也是宰相(在唐代,同平章事即宰相)。从小在这样的大家庭环境里生长的陆器,在科举上胜人一筹,拿一个状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关于陆器是状元的事,还有几种旧志可资旁证。明嘉靖《常熟县志·选举》云:陆器,状元,居于河阳山。”又云:唐“ “状元陆器读书台,在河阳山中。”正德《姑苏志》也有记载:河阳山,一名凤凰“山,在县西北四十里高一百二十丈,周七里,山顶有井,尝出醴水。又有梁朝古桧及唐状元陆器读书台。”

  另外,还有一条旁证资料是康熙《重修常熟县志》的记载:“陆器状元,今有读书台,在河阳山,块然一石也。后人掘地得墓砖,其上刻古篆云‘唐状元陆器妾李十三娘之墓’。”

  《陆氏宗谱》也有记载,不过陆器的科考时间是开成年间:“陆器,字祖容,系唐朝开成五年(840)状元,出身官宦人家。”不过,不管是哪一个时间,都无法否定陆器是苏州历史上第一个状元的事实。

  《常熟市志》第三十七编“历史文化遗存”记载了“陆器墓遗址”称,民国18年(1929)阴历正月,在常熟城西石梅发现陆器之墓,经邑中11名耆老函请古物保存委员会县支会上报省政府。同年5月,省政府批示“准予勒石保存”。新中国成立后,陆器墓遗址被列为常熟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墓址在城市建设中遭破坏,具体位置在今常熟市图书馆址。

  陆姓五状元

  除了陆器,陆氏家族在唐代还产生了一位状元。

  陆扆(847—905),字祥文,本名允迪。陆贽的族孙。唐僖宗光启二年(886)丙午科状元。他“文思敏速,初无思虑,挥翰如飞,文理俱惬”(《旧唐书》)。景福三年正月,宣授学士承旨,寻改左丞。是年七月,改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八月,加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事,九月,因忤上意而责授硖州刺史。五年正月,复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光化三年四月,兼户部尚书,进封吴郡开国公,九月,转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后又因得罪崔胤而贬官削阶,不久,复授吏部尚书,阶封如故。天复元年秋,昭宗遇弑。次年五月,陆扆被害于滑州,终年五十九。他虽两次任宰相,但遭遇坎坷。

  清代苏州有三位陆状元:一个是太仓人陆增祥(1816—1822)。陆增祥虽科举出身,却以守城、捕盗、平讼见称,并能“在官不废学”“著述甚富”,堪称文武双全。2011年6月,太仓城厢镇新毛万丰村农田中发现了清代陆增祥墓志铭。墓志铭由志盖和墓志两部分组成,青石质地,正方形,边长77厘米,厚19厘米,碑体完整,字迹清晰。志盖阴刻篆文:“皇清赐进士及第诰授通奉大夫布政使衔湖南辰永沅靖兵备道翰林院修撰陆公墓志”。墓志镌楷书阴文,墓志铭由汪学瀚篆盖,陆懋宗书丹,俞樾撰文。该碑已由苏州博物馆收藏。

  另两位清代苏州陆状元都出自苏州古城内阊门内下塘街10号,老百姓称此地为“陆状元屋里”,现已散为民居,是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从《苏州名门望族》得知,这支陆氏是明代从湖州迁来苏州的。而这处房产,是在陆肯堂中了状元以后购置的。

  陆肯堂(1650—1696)是写作好手,“日诵数千言,为文信笔而成”“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陆肯堂临去世前,留下了三句话12个字的遗训:僧道无缘、不吃牛肉、不置田产。

  读书人信的是孔夫子的儒教,当然要和佛道两教划清界限,当然要不做佛事,不摆道场,不允许和尚尼姑道士进门,而中国以农立国,牛助人耕田,人不应该吃牛肉这也是能让人理解的,唯一让人不能理解的便是不置田产。

  中举人考状元,当官买田,恒业,遗泽于子孙后代,绝对是一件正经事,为什么陆肯堂不允许子孙后代买田呢?原来在陆肯堂的心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他看来,买田就是跟皇帝争利,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对于皇权,陆肯堂始终存着忐忑的惴惴之心。其实,在他考中状元那一年,他在自己的家乡苏州购了一个宅子,起名为怀鸥舫,后来,这门陆家的子孙们就都住在了这里,一住就是200多年。即使是像陆润庠那样的状元出身,做到尚书、大学士等极品大官,他也没有买田。

  陆润庠(1841—1915),字云洒,号凤石,元和县(今苏州)人。居吴县阊门下塘。是陆肯堂的七世孙,也是苏州科举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同治十三年甲戌科,而且是光绪、宣统两代帝师。从历史的角度看,陆润庠人生的最大闪光点不是状元和帝师,而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苏州创办苏纶纱厂、苏经丝厂,这是苏州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企业。陆润庠,苏州最后一位状元,同治十三年及第。他是唐陆贽的后裔,在京城呆了30多年,在宣统二年当上宰相,且长期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其故居在苏州阊门内下塘街崇真宫桥东。

  按史料上说,陆润庠性格易和俭朴,不盛气凌人,温厚谨慎,办事稳妥,恪尽其职,待人接物不立崖岸,衣着如寒士。在官场乃至位极宰相,始终像最初的秀才一样,不摆半点官架子。可以说,陆润庠是一位标准的苏州人。

  天下状元第一家

  苏州文盛出状元,达到半百之数。就家族而言,陆姓出了5个状元(唐代2个,清代3个),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可是,苏州还有更厉害的家族,那就是归氏,唐代出了5个状元,加上清代的归允肃,归姓共出了6个状元。

  归家无疑是“天下状元第一家”。从唐懿宗咸通十年归氏家族出了第一个状元归仁绍之后,归仁泽、归黯、归佾、归系,分别于咸通十五年(874)、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唐昭宗光化四年(901)、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先后考中状元,短短36年,一个家族出了5位状元,这在中国科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们都是归崇敬的后人。归仁绍、归仁泽是归崇敬的曾孙、归登的孙子,归黯是归仁泽的儿子,归佾、归系是归黯的儿子。

  归氏隔代兄弟双双中状元,父子与祖孙均中状元,确是旷世盛事,值得大书特书,可令人不解的是范成大《吴郡志》仅仅为归崇敬、归登、归融祖孙三代列传,归崇敬被封为余姚郡公,归登被封为长洲县男,归融被封为晋陵郡公。可是,五位状元郎居然没有给列传。

  要说在科举时代,哪怕是当今社会,五子登科”也是美好祝愿的话语,“可在唐代长洲(今苏州)的归家,这样的事情还真的实现了。归崇敬的儿子归登(754—820),唐贞元元年(785)乙丑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归登之子归融(?-853),长庆三年(823)癸卯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归融有5个儿子,个个中进士:长子归仁晦,开成三年(838)戊午科进士;次子归仁翰,大中十一年(857)丁丑科进士;三子归仁宪,大中年间(科份不详)进士;四子归仁绍,咸通十年(869)己丑科状元;五子归仁泽,乾符元年(874)甲午科状元。归融有如此出色的5个儿子,肯定也会有不俗政绩,可是史志记载实在是少得可怜,《吴郡志》只在归融传的最后,引用《旧唐书》附带说了一句:子仁晦、仁翰、仁宪、仁绍、仁泽“皆登进士第,咸通中,并至达官。”

  苏州归氏科第人物,除了上述数人外,还有归霭,唐景福二年(893)癸丑科进士;归大道,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进士;归起先,明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进士;归泓,清顺治十二年(1655)乙未科进士;归允肃,清康熙十八年(1679)乙未科状元等,称得上是科举大家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