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选拔人才是怎样进行的?

 谭论古今 2020-11-03

现如今春光明媚,六月的脚步是愈发的近了。六月里的高考啊,一年一度,举国关注。首场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火力点。查看阅卷结果,每年都会有一些满分和零分之作出现,就像古代科举放榜一般,锦绣文章让人争相传诵,下等之流让人忍俊不禁。这种以文取士、以策衡才的方式,充分说明我们华夏古国的文脉根基还在,高考与古代科举有着相同的力求选贤任能的追求。

古代科举考试,离我们渐行渐远,很多人对古代版高考的印象很是单薄,甚至只停留在“八股文”“僵硬死板”阶段。晚清至今,对科举制的口诛笔伐甚多,然,科举弊端固多,今天我们并不对此过多赘述,只来聊聊科举考试繁杂的运行流程和千年科举史上一些有趣的故事。

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唐朝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都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隋朝始实行科举制,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则形成于明朝,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1904年7月4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本文所说科考制度流程以最为完备的明代版本为依据。

乡试:考取秀才只是科举路上的起步阶段。各省学政在任期3年内会对所属秀才进行两次考试:岁试和科试。秀才经过科试,名列一二等者,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是省里的考试,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环节,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秋季举行,故又称乡试为秋闱。试题由皇帝亲定,监考官也是皇帝从中央任命。乡试竞争十分激烈,一般10到20个秀才中选取一名,考中就称举人。

会试:做了举人,才算是拿到了参加科举的入场券,即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的资格——进京赶考。会试也叫春闱,考场设在北京顺天府贡院,共试三场,每场三天,连考九天,淘汰率在90%以上。通过考试的人取得“贡士”称号,也就是“进士”。

殿试:中了“进士”就可做官,但官大官小取决于最后殿试。殿试最初在紫禁城太和殿,乾隆以后在保和殿。清朝初年,皇帝亲拟试题和评判考卷。康熙以后才改由阅卷大臣批阅,只有前十名试卷进呈皇帝御览。殿试一甲取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共取一百到三百人不等。头甲和二甲前七名次序由皇帝钦定,之后一、二、三甲按成绩排序填写金榜。金榜有大小两种,小金榜奏呈皇帝御览,大金榜则张贴于长安门外。得中头甲的披红挂彩,骑马街前亮相,何等风光!落榜的却面如死灰,脆弱的或昏倒在金榜之下,或一根麻绳上吊,从此永诀考场。也有乐极生悲的,就像《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得中举人却又疯了。

 古代科考的竞争之激烈,远远超过现今的高考。科举时代中国各朝中录取率最低的当属唐朝。据《通典·选举三》,唐代“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唐初大郡一般在3万户以上,以每户平均5口人来说,至少有15万人,换算下来,录取比例为总人口的1/50000。到唐高宗时,录取比例开始上升,特别是在武则天当政后,录取名额大幅增多,科举已成为读书人入仕的最主要路径。但曾任洋州刺史的唐代经学家赵匡在其《举选议》中称,尚书省考试录取,“大率二十人中方收一人”,录取率大概是5%。虽然此录取率比唐初增加许多,但因考生越来越多,故录取率仍较低。但这一情况在后朝后代中得到了很大改善。宋代科举最大的成就是确立了考试平民化的方向,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让无背景、无关系、无钱财却在古代大量存在的“三无”学子找到了通过考试出人头地的机会,并影响到了金、辽、西夏、蒙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考试录取工作。

  

  明朝乡试的录取率能达到多少?据永乐十六年杨荣《进士题名记》:“拔其尤者贡于礼部,盖什之一。”按此说法,明朝乡试的录取率大约是10%,但这一录取率并不固定。景泰七年给事中张宁上疏称:“今顺天就试者一千八百余名,而中式者仅一百三十五名”,录取率为7.5%。

会试起初录取同样无人数限额,或多或多,由皇帝根据考生人数定夺。嘉靖五年以后,历科进士的录取名额,一般在300人左右,平均录取率应该低于10%。不同年份的录取率波动较大,如洪武四年参加会试200人,录取120人,录取率为60%;洪武二十四年参加会试660人,录取31人,录取率仅为4.7%。

中国古装剧中常常出现寒窗苦读的主人公连中“三元”的佳话。但从那繁复至极的选拔流程和甚至于低到尘土里去的录取率里也能看出,实际上在古代的考生中,连中“三元”是非常罕见的。

   第一步童试,童生考中后叫秀才。考秀才是初级考试,俗称“小考”。由于童试在古代是基层考试,所以第一名尚算不得“元”,首名只称为案首。

乡试才是正式科考的开始。按规定每三年一科。若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乡试在省城进行,秀才们云集省城一争高下,考中之后称举人,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举人的第一名称“解元”。

  再高一级是会试,因由礼部主持,在春天举行,所以又称“礼部试”、“春试”、“春闱”、“礼闱”。会试在京师举行,赶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会试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揭榜后,被录取的贡士须于下月应殿试。殿试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参加考试者是贡士,此考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以后一甲叫进士及第、二甲叫进士出身、三甲叫同进士出身。殿试的第一名也即一甲的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一个考生只有在这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即“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摘取,才能称为连中“三元”。想想全国多少人才在竞争,再有才华的考生也很难保证每考皆榜首啊,只要有一次考个第二,就不是连中“三元”了。

尽管非常之难,但历史上仍有17名学子过关斩将,连中“三元”。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王名世;清朝的钱檠、陈继昌、戴衢亨、王玉璧。他们不愧是历代之俊彦,奇才中的奇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