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间里的好声音》

 pengxq书斋 2014-11-22

《车间里的好声音》

本期内容

《车间里的好声音》
【节目简介】
   上世纪70年代初,著名荷兰导演伊文思在上海拍摄了一部反映上海汽轮机厂文艺小分队的纪录片,伊文思对工人们自编自创的男生小组表演唱《汽车司机见到了毛主席》更是赞不绝口。当时几乎每个工厂都有自己的文艺小分队,文艺节目丰富,而且人才济济,上海国棉二十五厂的胡晓平闲暇时喜欢为工人师傅们唱歌,加入小分队后她就成了一名文艺骨干,1982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国际声乐比赛中胡晓平一举夺魁,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在世界音乐比赛中获得金奖的中国歌唱家,当年的国棉二十五厂也被媒体称为文艺工厂。小分队的演出不仅丰富了当时工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也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
【导 视】
【解 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桥下的工厂飞出了“东方的百灵鸟”胡晓平。
【同期声】胡晓平 著名歌唱家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这个回忆永远也不会忘记掉的,自己曾经做过纺织女工。
【同期声】薛宝琴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我们厂里的生产要像我们小分队一样出名就好了。
【解 说】上海电机厂的一曲《汽车司机见到了毛主席》红遍上海,车间里的好声音也打动了荷兰著名导演伊文思。
【同期声】潘波清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碰到我们打招呼就是这个动作。
【解 说】
时隔四十多年,当年小分队的队员们再聚首,舞台上重演青春年华。

【解 说】
   1972年,荷兰著名电影导演伊文思带领摄影队来到了上海电机厂,他要拍摄一部反映中国工厂和工人状况的纪实电影。

【同期声】黄鹤桐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伊文思当时来到电机厂以后,我觉得他跟我们文艺小分队待的时间好像是最长的。从我们排练一直到下车间演出,他当时年纪也蛮大的,一直跟着。我们排练的时候,他有时候也捧腹大笑,“好好好,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字 幕】伊文思《上海电机厂》片段
“这白天的劲头没用完,晚上接着忙。”

【解 说】
   当年,上海电机厂的工人文艺小分队是很活跃的,常在车间里唱歌跳舞,表演节目。这引起了西方大导演浓厚的兴趣,在国外的工厂里,可是看不到的。

【字 幕】伊文思《上海电机厂》片段

【解 说】
   四十年过去了,我们找到了当年镜头里的小分队队员。

【同期声】黄鹤桐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潘波清!
【同期声】潘波清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是我,是我。那时候瘦得很。
【资 料】伊文思《上海电机厂》片段
“同志们别鼓掌。”
【同期声】电机厂众人
大钊,大钊。
【同期声】陈大钊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那时候是化妆的,戴眼镜、白胡子,因为演《老闯将》嘛,年纪很大了,比现在还老。

【解 说】
陈大钊至今还记得当年的那段相声《老闯将》的台词。
【同期声】陈大钊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我学得还不够,只把体会讲。我六十岁的老闯将今天上讲堂,真是铁树开了花,哑巴开了腔。
【同期声】黄鹤桐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灵的,灵的,记得那么清楚。
【同期声】潘波清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动作也一模一样。

【字 幕】伊文思《上海电机厂》片段

【资 料】伊文思《上海电机厂》片段
   “男声表演唱《汽车司机见到了毛主席》。”
【同期声】电机厂众人
   “汽车司机”来了。汽车司机。
【资 料】伊文思《上海电机厂》片段
“车轮滚滚奔向前方,引擎隆隆放声歌唱。毛主席视察了咱们厂”
【同期声】潘波清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这个是阿糜,阿糜。
【同期声】黄鹤桐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阿糜,阿糜。
【同期声】糜伟明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是我。
【资 料】伊文思《上海电机厂》片段
“见到了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解 说】
   《汽车司机见到了毛主席》是当年电机厂小分队的拿手节目,伊文思拍了一遍又一遍,也特别感兴趣。

【同期声】潘波清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他(伊文思)老是“滴滴”。碰到我们打招呼的第一个就是这个动作。
【同期声】黄鹤桐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他在洗片子的时候,他也跟着一起,“车轮滚滚奔向前方”,跟我们一起哼,他也很开心的。
【同期声】潘波清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他哼的,这个熟得不得了。他一边弄一边拍,跟着一起唱。

【资 料】伊文思《上海电机厂》片段
“我们驾车,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同期声】糜伟民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伊文思他也特别喜欢我们跑跳步,他这个脚还踮踮踮,还在踏刹车。这时候我感觉,很奇怪,很莫名其妙的一种激动。

【解 说】
伊文思的老电影留下了文艺小分队的历史镜头,也保存了文艺小分队的历史记忆。

【解 说】
   上海的中老年人都记得,小分队兴起于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一种群众性的文艺团体。在文革初期,小分队的文艺表演主要是配合政治运动而起到宣传鼓动的作用。而伊文思在中国拍电影的1972年,已经进入了文革后期。在民间、在基层,那种暴风骤雨式的政治运动已经过去了,老百姓希望过上安稳舒心的日子,也希望看到小分队形式活泼的演出。

【同期声】沈嘉禄 《新民周刊》杂志社主笔
   这个时候的演出节目跟文革初期的演出节目不一样了。不是什么“造反有理”之类的东西了,把口号弱化一下。比较普遍的形式就是男女声小合唱,一些快板,还有一些器乐曲。
【资 料】
“炊烟袅袅把手招,白帆点点归。”

【解 说】
   上海电机厂职工自编自演的《汽车司机见到了毛主席》就是创作于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的七十年代初,并因其独特的表演形式红遍了整个上海。

【同期声】黄鹤桐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我们这个《汽车司机(见到了毛主席)》当时也是,属于上海群众文艺里也是王牌节目。上海许多的剧场,我们小分队都去演出过,最大的就是到文化广场。当时整个文化广场蛮轰动的。这么大的舞台,我们只有八个人在那唱,而且唱出来的声音非常洪亮,伴奏人家也很吃惊的,想想只有这几个人,能够把这么好的节目演出来。

【同期声】房嘉瑞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我们甚至于有一次表演唱,被底下观众要求再来一遍。这个我们好像从来没有看到过。我们没有办法,再重跳了一遍,那时候是满堂彩。

【解 说】
   2012年岁末的一天,上海电机厂里又响起了原小分队熟悉的歌舞声。过去那些年里,小分队在工厂演出那是常事,如今难得一见了,电机厂的工人们既有些记忆,又感到新鲜。

【同期声】上海电机厂职工
曾经看过的,这一批老一辈基本上都认识的。
【同期声】上海电机厂职工
进厂的时候,他们是刚刚退休,所以看是没看到过,但是我们都听说过。
【同期声】上海电机厂职工
我们现在这一代好像还不及他们这么热闹,这么活跃。
【同期声】上海电机厂职工
如果我还早几十年进厂的话,我也想加入这种文艺青年。
【同期声】上海电机厂职工
我曾经在第二批小分队的时候,我是报过名的。但是水平不是很高,没被录取。

【解 说】
   在此次演出中,上海电机厂原小分队还邀请了原国棉25厂小分队一起同台献艺。其实早在四十多年前,两个厂的小分队就同台演出过。如今是久别重逢,也倍感亲切。

【同期声】闻国金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今天我们特别开心,几十年前的老朋友又碰到一起了。
【同期声】钟爱群 原上海国棉25厂小分队队长
今天我们和电机厂(小分队)碰在一起,我们真的很激动的。“激动的泪水流出来”,激动得不得了。又想到当时,我们曾经也年轻过,又回到我们年轻的时代。

【解 说】
   国棉二十五厂的小分队当年在上海的名气也是响当当的。他们厂地处曹家渡,在三官堂桥的附近,正因为有了一支出名的小分队,这家厂也被称为是大桥下的文化工厂。

【同期声】薛宝琴 原上海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我们厂里的领导也蛮支持我们的,曾经跟下面的一些工人说,我们厂里的生产要像我们小分队一样出名就好了。
【同期声】钟爱群 原上海国棉25厂小分队队长
这对我们评价属于很高了。我们有时候也很骄傲的,正因为出了我们小分队,人家才认得你们三官堂桥,生产你们有什么地方出名的吗?那时候我们很忙很忙的,他们说我们就像专业的一样。

【解 说】
   当年,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与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都是名气响亮的群众文艺队。四十年之后,当两个重量级的小分队再次同台演出,相互间的交流也特别风趣。

【同期声】钟爱群 原上海国棉25厂小分队队长
那个时候你们都是帅哥。因为我们厂里都是女的,我们那时候很希望男的和我们同台演出。
【同期声】糜伟民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她们纺织女工的一个舞蹈,我们印象深得不得了。她们就像纺织机,很形象的。像织布一样的动作。
【同期声】钟爱群 原上海国棉25厂小分队队长
预备,起!
就这样接头,她们(演的)就是车子,我就是接头的。
【同期声】黄鹤桐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今天特别开心,好像回到当年一样的,我们这些老朋友碰头真的是千载难逢。回忆起当时我们演出,现在是历历在目,好像还在眼前一样。
【同期声】陈大钊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小分队对我来讲,实际上就是我的青春。

【解 说】
   回首往事,他们还是难忘小分队,更难忘在小分队里度过的青春岁月。

【同期声】黄鹤桐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每一次,无论是到农村也好,到工厂也好,到部队也好,都是非常受欢迎。而且我感觉到我们小分队,出去演出都有一股热情,一到台上就会爆发出来。

【同期声】房嘉瑞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那时候我们到上海汽车厂去慰问演出。在车子上,负责我们小分队的人就给了我几个材料,就是几个人的先进事迹,让我开场前面写几段东西。因为这个习惯都是我写的,那么我就在去的车子上就写了。

【解 说】
那个年代,小分队到一些单位去演出,还会收集这个单位的好人好事,即兴创作并上台表演。
【同期声】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潘波清:你们车间里有什么好人好事,有什么突出的东西,现场马上就编。这样很亲切的。因为什么,“讲到我了,讲到我了!”

【解 说】
有时要即兴表演了,演员们会临时准备一张纸,把表演节目的关键词和内容写上。上台后一边看提示,一边演出。

【同期声】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房嘉瑞
到临上场了,要穿工作服了,我一摸口袋里那张纸头没了。
【同期声】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陈大钊
一摸,纸头没了。脑子就紧张了。“轿车车间里有个张老头,张老头在轿车车间里”。
【同期声】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房嘉瑞
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脑子嗡一下子就昏场了。我想你们后面应该帮我接下去了,这帮人一点也不帮忙的,我回头一看,两个人都蹲在地上了,笑得都蹲在地上了。
【同期声】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黄鹤桐
大家都捧腹大笑了,轿车车间里,轿车车间里。
【同期声】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陈大钊
我一看不对了,这怎么行呢。我就把他的东西读下去,是不是救了他了。
【同期声】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房嘉瑞
大钊出来救我,我一生一世不会忘记。我跟他最要好。

【解 说】
   如今再说到这段台词,房嘉瑞反倒倒背如流了。

【同期声】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房嘉瑞
轿车车间里面,热气腾腾举榔头,革命冠军冲云头,有个张老头,请了病假,病假单放在口袋里面。虽然那时候是个小插曲,不是最愉快的小插曲,但是这个创造了我们一生当中的快乐,我们每次碰头都哈哈哈笑笑。

【解 说】
   那个年代,小分队里一直都洋溢着欢声笑语。而能成为一名小分队队员,也是件荣耀的事情,他们是众人追捧的对象。

【同期声】薛宝琴 原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队员
尤其在曹家渡那里,特别认识我们,走在马路上,你是(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的吧?我们又不认得。人家一看,就等于像现在明星一样,“啊,你(是)明星!”有当初点这种感觉。

【解 说】
   那时青年工人的工资收入都是一样的三十六元,家庭经济条件也相差无几,高考还没有恢复,所以也不看文凭学历,小分队员外形出众,又会唱歌跳舞,显然要被刮目相看了。

【同期声】薛宝琴 原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队员
纺织厂女工多,男工是少的,他们看到你们小分队的人这样,又想跟你好,又不敢跟你好,都是这种心态,好像高攀不上,有这个感觉。小分队的两个小姑娘眼界也蛮高的,还看不起你,好像自己一个厂里的人,你有什么好,有点看不起人家。

【同期声】潘波清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我爱人就是因为看我是小分队,这个小伙子蛮好的嘛,就跟我谈恋爱了。当时我老婆也蛮喜欢文艺的,厂里有演出,她场场要到的,场场要看的。正好实习的时候分在我一个车间里,那么更加接触多了,那时候不好谈恋爱的,那么暗地里就谈恋爱了。我有时候到上海(市区)去演出,那时候还没结婚,丈母娘一家人,带着椅子,在徐家汇,带着椅子来看我,“小潘!小潘在表演!”我因为小分队也很自豪。

【解 说】
   当年小分队的走红,客观上也为青少年学习音乐、爱好文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沈嘉禄那时候正在上中学,他知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过去了,而能掌握一种乐器,说不定就能弹奏出美妙的命运交响曲。

【同期声】沈嘉禄 《新民周刊》杂志社主笔
好在当时也没什么作业,下课以后,大家各自在家里练。因为我拉得比较勤奋,琴弦一直断。有一次我还跟同学吹嘘,我说我拉断的琴弦比恩格斯的胡子还多,确实是比他的胡子还多。当时被老师听到以后,就觉得你对伟大领袖不恭敬,还批评我了,弄得我很灰溜溜的。

【解 说】
   如今,沈嘉禄常听的《苗岭的早晨》和《金色的炉台》就是当年他练琴的热门曲目,它的作曲者就是创作了《梁祝》的陈钢教授。据陈钢回忆,当年的上海曾出现过一个奇特的现象。

【同期声】陈钢 《梁祝》《红色小提琴》系列曲作者
全民小提琴,到处都是小提琴的声音。根据上海小提琴厂的统计,一年造十万把小提琴。
【同期声】沈嘉禄 《新民周刊》杂志社主笔
我有时候喜欢在各条弄堂里串来串去,抄近路,经常在弄堂里听到,某一个窗口,它流出这种琴声。
【同期声】陈钢 《梁祝》《红色小提琴》系列曲作者
到处都叽叽嘎嘎都在拉。我记得夏天出去,上海的阳台上,小孩子赤了膊在练琴。有一次到杭州,山洞里面,点了个手电筒,也是在练琴。

【解 说】
   那年代宣扬的是读书无用论,上大学这条人生之路是走不通的。于是很多青少年只得另辟蹊径,学声乐、学器乐、学跳舞,走艺术之路,奔人生前程。

【同期声】陈钢 《梁祝》《红色小提琴》系列曲作者
生存的需要,因为小提琴拉好也许不要上山下乡了,可以到文工团,再好一步到样板团。
【同期声】沈嘉禄 《新民周刊》杂志社主笔
所以我有几个同学在家里拼命拉,练得非常辛苦,几乎每天拉八个小时,手上都是茧,老茧都出来了。
【同期声】陈钢 《梁祝》《红色小提琴》系列曲作者
这个背景后面,有很多眼泪,很多无奈。当时大学都没有,上山下乡,一看有文工团、小分队,因为拉得好可以去,所以实际上那一代很多人也是被,像现在琴童一样的。
【同期声】沈嘉禄 《新民周刊》杂志社主笔
毕业之前,确实是有部队来招兵了,我有个同学就这样招到昆明部队去,他改变自己的命运,给自己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解 说】
通过文艺改变命运,这是当年很多青年人的梦想。当年小分队的演员在唱唱跳跳中,也走出了许多大人物。胡晓平原先是国棉二十五厂的挡车工,后来经过努力考入音乐学院深造。1982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声乐比赛中,荣获唯一的一等奖和歌剧特别奖,成为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在国际大赛上力压群雄的中国歌唱家。

【解 说】
2012年岁末的一天,我们走进了胡晓平的家。她正在练歌,唱的正是当年获奖的歌剧曲目。
【同期声】胡晓平 著名歌唱家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这个奖就是第一名了,可能他们认为我唱得比想象当中的还要好,所以再给我一个这个奖。
【同期声】记者
这个是特别奖。
【同期声】胡晓平 著名歌唱家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特别奖。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我是第一个(获国际大奖的)。

【解 说】
胡晓平用歌声证明了她的实力,从工厂里的小分队员到世界级的歌唱家,半路出家的胡晓平成为享誉欧洲的“东方飞来的百灵鸟”。

【解 说】
   这一天,胡晓平家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她们都是原国棉25厂小分队的队员。

【同期声】胡晓平 著名歌唱家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薛宝琴,王承玲,钟爱群,李秀芳。李秀芳变成这样子啦,越变越漂亮。

【解 说】
   她们还一起观看了1982年上海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大桥下的文化工厂》。

【资 料】织布机旁飞出了中国夜莺。

【同期声】胡晓平 著名歌唱家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牙齿怎么这个样子的。

【解 说】
   看着镜头里自己曾经工作过的纺织车间,胡晓平感慨万千。

【同期声】胡晓平 著名歌唱家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挡车工的责任很大的,你一个人要管四十台布。
【同期声】记者
就这样的机器
【同期声】胡晓平 著名歌唱家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四十部,它一直在织的时候,我要快点抓住看有没有坏布。要四十部车子,所以要走,又要走得快,又要仔细,又要看得好。真的像两万五千里长征,有时候我们做十六个小时,两班连着做。这个真是,真的是很苦的,极其苦,这个回忆永远也不会忘记。又是一个很开心的,认识这么多朋友,又是一种记忆,就是自己曾经做过纺织女工,但是光荣的,我们是工人嘛。

【解 说】
   胡晓平是1968年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棉二十五厂的,很快她的好声音就传遍了整个车间。

【同期声】胡晓平 著名歌唱家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就是喜欢唱。我独唱、领唱都是在国棉二十五厂开始的。其实我当时织布是不大好的,质量也经常有错,因为很多人要叫我唱歌,这个人走过来,唱一个歌。
   “千万个笑脸迎着红太阳。我们衷心祝福您老人家,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解 说】
   作为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的队长,钟爱群还记得当年胡晓平报考厂里小分队时,唱的就是这首歌。

【同期声】钟爱群 原上海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队长
那个时候说她唱得很好,但是可能一个是(因为)刚刚来,到新的地方来,好像有一点害羞,再一个就是可能也紧张,那时候唱到后面,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的时候,这里抖得很厉害。我和胡师傅说,唱得这么好的人怎么这里也抖得厉害。后来到我们小分队来锻炼。
【同期声】胡晓平 著名歌唱家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小分队是一个有唱有跳的地方,哪怕在排练也是很开心的。那时候的演出很多,因为毛主席指示下来,当天就要背歌了,就要写出一个歌来唱了。
【同期声】胡晓平 著名歌唱家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我们演《海港》,那么她站在前面,像李丽芳一样的。她是领唱,站在前面,我们后面排着。蓝的工作服穿好,白的毛巾挂在这儿这么唱,她是领唱。唱得蛮好的。
【同期声】胡晓平 著名歌唱家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小分队是我主唱的,我就是唱,外面领唱也是,独唱也是,很开心的。不像我们做工,每天就是三班倒,我们小分队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可以脱产嘛,这个时候。

【解 说】
   胡晓平在厂里没几年就被调到了上海乐团,师从高芝兰教授,专门学习声乐。通过几年的刻苦钻研,她终于在国际舞台上一举成名。

【同期声】薛宝琴 原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队员
实事求是讲,假如不是文化大革命她可能就是考进音乐学院了,因为文化大革命分的,分到我们厂里来了。
【同期声】胡晓平 著名歌唱家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只是你不去农村,就去工厂,工厂也没选择的,不知道哪个地方,大概什么地区的学校的学生全部分在这个地方。就分在国棉25厂了。这个是我文艺生涯里最早的一部分,不可能抹煞掉的。
【同期声】薛宝琴 原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队员
那么至少后来她有这个机会是不错,很好的。那么她自己也刻苦练了,你不练,也不会达到这一步。这个顶峰要靠自己去努力,自己唱。
【同期声】胡晓平 著名歌唱家 原国棉25厂小分队队员
文艺、文化永远是无止尽的。

【解 说】
   正是原先小分队的文艺尖子们走向大舞台、成了大气候、见到大世面的1980年代,小分队自身却渐渐地风光不再了。改革开放以后,电视普及了,专业文艺团体复活了,舞厅、卡拉OK开门营业了,老百姓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了。文艺小分队那些业余级别的表演自然就不吸引眼球了。原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也想求变求新,跳起了芭蕾舞,薛宝琴至今还记得当年的芭蕾动作。

【同期声】薛宝琴 原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队员
那时候为了排这个节目,我们脱产大概要一个月。
【同期声】钟爱群 原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队长
他们就笑我,一直笑我,说二十八岁开胯,因为跳芭蕾舞都要开胯的,不像以前跳民族舞。
【同期声】薛宝琴 原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队员
一般性年纪大了跳芭蕾,脚尖总归不是最好的。所以有蛮多人都是脚上泡,皮都擦掉,血淋淋的,那么要演出也没有办法,拿棉花包起来,到医务室去拿点纱布包好弄好,再上台。

【解 说】
   那时候,上海的产业结构正在调整,很多工厂关停并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于是很多工厂小分队也就纷纷解散了。

【同期声】薛宝琴 原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队员
后来我们小分队也没了,因为老的(队员)走掉,一点点就解散了,什么道理,胡晓平调出去了,那么小分队就无形之中一点点解散了。

【解 说】
小分队终究成了昨日黄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了。

【字 幕】潘波清、陈大钊表演《安全生产》

【同期声】潘波清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安全生产
【同期声】陈大钊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人人记牢
【同期声】
掀起生产新高潮

【解 说】
看来青年时代参加过小分队的人就是不一样,如今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还是那样活跃好动,精神奕奕。

【同期声】邹行可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今天是不谈了,因为什么道理?太开心了,我已经(返老)还童了。
【同期声】陈大钊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像我身体也已经不是很好了,(心脏)已经装过个支架了,但是感觉今天跑来一跳,全部忘记了,真的忘记了,感觉到舒服得不得了。
【同期声】糜伟民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一、二,我们明年再相会好不好?
【同期声】电机厂和国棉厂众人
好!
【同期声】糜伟民 原上海电机厂小分队队员
再来相会好不好?
【同期声】电机厂和国棉厂众人
好!

【解 说】
   2012年,67岁的薛宝琴和女儿、外孙女参加了电视台的《妈妈咪呀》节目。当年的小分队队员又在电视荧屏上秀了一把。

【同期声】薛宝琴 原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队员
   同样是妈妈,有什么不可以?老年人也要展示展示。

【字 幕】《妈妈咪呀》节目片段

【同期声】薛宝琴 原国棉二十五厂小分队队员
不管人家说好不好,我至少有这个勇气,代表我们老年人,代表妈妈也去参加,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不管才华和以前比不灵,那么我说也好的,也展示展示。

【解 说】
当年在小分队里培育的文艺细胞,如今在他们的身体里活跃着,燃烧着,迸发出活力的火花。文艺小分队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也是许多人精彩晚年的快乐源泉。

友情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