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银行股必看之二

 伟伟561 2014-11-22
炒银行股,你懂银行么?(第二节) 不同的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即使企业做得很好,也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他们的大饼被来自同行业的竞争者,有话语权的供应商,有谈判能力的买家,虎视眈眈的替代品给撕得七零八落。

  有一句话叫“男怕入错行”,正是这个道理。如果入错了行,企业利润都无法实现,高薪酬又从何谈起?

  在本节,重点来回答上一节留下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银行之间不能做到充分竞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个银行的专用术语(指标),叫资本充足率。虽然在一存一贷的过程中,银行起到的是媒介的作用(中间人),但是空手套白狼可不行。万一右手边的贷款人无法偿还贷款,那银行拿什么还给左手边的储户呢?这中间产生的损失怎么办?

  同样的道理,如果储户不相信你银行有这个兑付的能力,我凭什么要把钱存在你这里呢?我不如找个塑料袋包好,埋在床底下?(注意防鼠防白蚁)。

  为了防范这个风险,也为了打消储户的疑虑,全世界最精明的银行家们坐在一起开会,开发出来“资本充足率”这个东东(可百度“巴塞尔”)。主要的意思就是说,右手倒腾出去了100块钱,不能全是从左手拿过来的,你还得从自己口袋里拿出几块钱。

  自己口袋里的这几块钱,有一部分真是自己的,叫做一级资本(分为核心一级资本,其它一级资本),另外有一部分也是找人借的,叫做二级资本或附属资本,主要是通过“包含减记条款的公司债券”来充当(以前是次级债)。

  目前阶段,减记债很容易就能发出去,所以根本的制约还是核心资本。目前普遍实行的权重法,就是将核心资本扣除掉扣减项以后的资本净额,除以风险加权资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所得的数字。这个数字普通银行不能低于8.5%,大型银行不能低于9.5%。而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分别不能低于7.5%,8.5%,也就是说其他一级资本(优先股)在核心资本充足率中,只能起到1%的作用。

  ======================================================

  上一节中好多人说我那个没讲到,这个没讲到——你看为了讲清楚这些东西,又把事情讲复杂了。上面这些专业名词,看不懂的童鞋,先把他们忘记吧,下面我们来讲银行这门生意。

  =======================================================

  继续

  假如说一家银行想抢占市场——简单说就是左手、右手之间倒腾更多的钱。那么这家银行很快就会发现,艹,资本金不够啦~!就像汽车跑着跑着发现没油了一样,银行这时也需要加油(也就是融资,增加资本金)。

  很多人担心市场利率化以后,会有多少银行破产之类。又例举了美国、台湾等许多例子。只知道翻教科书,不知道分析具体问题是不行的哦~!各国的的经济形态不同,监管政策不同,完全不能放在一起嘛……

  假如存款利率完全放开,不管哪家银行想从市场上抢存款,都得掂量下自己口袋里有多少钱。等到自己口袋里没钱的时候,自然就没必要再继续拉高存款利率。而且银行还必须以更高的利率把钱放贷出去,这个贷款利率还必须覆盖坏账风险、运营管理费用等。所以利率市场化以后,存款利率很大程度上是由贷款利率拉动的。

  我们对比券商。券商的经纪业务(就是开户交易),由于没有资本金的限制,券商可以不需要本金的保障就能把客户数量做上去。也因此,券商用不断下降的佣金来吸引客户,最低已经达到普通客户万2至万2.5的水平,这个在除去交给交易所的规费以后,几乎是亏损的。

  再反过头来看银行,银行在抢客户,抢存款的时候,一只叫做【资本充足率】的手,就会过来掐住脖子,高喊道:“别抢了,给其他银行留点饭吃吧~!”

  于是大家就都有饭吃了,而且还吃得不错哦~!

  前面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算是银行间不能充分竞争的第一个原因。再来说第二个原因,就是“牌照”这个东东。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周星星电影里,奉旨乞讨的金牌了。

  简单说吧,银行不是你想开,想开就能开。这需要“牌照”!如果一家餐饮店生意非常红火,那他旁边不久就会冒出第二家餐饮店。如果生意还是很红火,就会有第三家,第四家……最后变成美食一条街。美食街名字是好听,但是相对来说,其中的每一家店,都只能获取到平均利润。

  银行不同,开分支机构,是需要银监会批准的。完全开一家新银行,甚至需要国务院批准。而新银行的批设,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过了,最后一家大点的银行应该是1996年批准的民生银行。此后有不少城市信用社升级为城商行,农村信用社升级为农村合作银行,此外在大银行参股作为条件,新开了一些村镇银行。最新说要放开民资开放银行的门槛,批了几家类似企鹅银行的民资银行。目前据说都还在筹建。不过,相对于目前160万亿的银行总资产来说,这些新开设的银行在短期内都无法冲破1.6万亿的总资产(不到1%的新进竞争者。)

  最后,谈一下第三个原因,做为结尾。不得不说,银行间无法充分竞争,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银行股股价低。

  四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只有广发、渤海等几家没上市)基本都上市了,如果需要增加资本金,除了留存利润,就只能通过股市。不管是定向增发,公开增发,配股,都要通过股东大会、银监会、证监会三层批准。而在熊市中,一谈融资大盘就开始变色。现在低于净资产,要融资更是千古唾骂。每次融资后,“有关部门”的人员肯定要交代:这次批了这么多融资给你,几年内不要再来找着要了哦~!

  所以呢,银行的资本金都紧张,大家紧巴着用吧,别瞎抢存款!

  超过两千字了,补充几句吧:

  近年来银行不断融资,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 核心资本充足率由老办法的4%提升到最新的8.5%至9.5%,相当于资本金要求增加了一倍多,因此而需要大笔融资;

  2、 贷款减值损失覆盖率由100%提升到150%以上,再加上贷款拨贷比不低于2.5%,一定程度上消耗了许多利润,减弱了利润滚存资本金的速度。

  3、 新办法加大了同业资产的风险权重,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了0.5%至1%左右。

  只要银行资本金规划合理,按现有的速度(别脑残,割肉抢客户)发展,是可以做到不需要融资的。

  下一节预告:银行股投资第一课(三)神奇的利润调节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