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最人性的思想光芒

 容得草堂 2014-11-22

【天人相宜心灵修行微信公众平台——(中国唯一原创)

公众号:trxy123

始终坚持心灵感文的即时原创,用独树一帜表达对您的关注至真至诚的敬畏和感恩!因为,只有人生境界高的人,才会关注身心灵修行。

——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蓝色小字:天人相宜→再点击关注每天可收到一篇修心高人即时原创、一气呵成、写后不改甚至是带着错别字和病句的心灵感文。

—————————

明朝先贤大德王阳明的“心学”,是研究心之本、心之态、心之用、心之力、心之神,以提升个人修为,达到内圣外王境界的,最伟大、最纯真、最温暖的私人学说,是通过“心”的修行达到自我提升之道。由于王阳明对“心学”的研究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因此历史将王阳明奉为“心圣”。王阳明的思想深入人心,为海内外有德之士所敬仰。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最重要的核心成就之一。然而由于人们对习惯于从字面字面意义上去理解事物,习惯于用直观、肤浅的观察和思考去作出判断,因此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庸俗化了,遮蔽了“知行合一”的光芒,限制了“知行合一”在个人解放、个性建设方面的神奇功力。如佛家的般若,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儒家的“格物、致知”等闪耀着神圣精神光芒的境界,在肉眼凡思里竟然都是些可有可无近乎无色无味的东西。

很多人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仅在字面意义的层次上加以理解,于是得出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先知后行、知而必行、知行同步等等,实在是对王阳明智商的侮辱。王阳明会拿一个字面上谁都看得懂、意义仅在字面上的东西来作为其流芳百世的“心学”的旗帜吗?知行合一,对无知者而言,仅仅是不咸不淡的字面意义;而对知者而言,则是不折不扣的精神瑰宝。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伟大光芒,在于其特定的思想内涵。

首先,知行合一中的“知”与“行”,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的。阳明先生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与行,是一体两面,相互包涵的,没有单独存在的“知”,亦无单独存在的“行”。

其次,知行合一是提升个人修为达到“内圣外王”目标的基本途径。阳明心学建立在其三大思想发现之上。这三大发现为:一切天理均存在于人的心中,人心一点灵明,万事万物所有天理皆在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之本体上的知,是良知,即是道,道亦存在于心的本体,人们之所以看不到本存于心的良知或道,是因为良知被江湖红尘的欲望杂念给遮蔽了,故人需要通过修行去掉欲望杂念,拨开云雾见良知,这就是心学最顶峰的成就——致良知;通过知行合一的功夫修行,可以逐步接近良知——致良知,接近本心,成为内圣外王的圣人。

再次,知行合一是不折不扣的修行功夫,要解决的是是人生净化心灵,用心之诚意去欲望除杂念的问题,决非纸上谈兵的空泛思想探索,亦非无有诚意根基的枯燥行为。知行合一要下的,就是“拨开云雾见良知”的功夫,类似于佛家、道家的修行。如知行合一维度看个人孝顺品格,决不是看一个人有没有孝的想法,而是要看对老人是否时时事事关怀体贴,奉养得宜。如果只有孝的想法,而不懂老人究竟需要什么,如何才能做好,并把做好落实到行为之中,就不是孝顺。一个人讲孝顺不简单,需要下功夫。又如知行合一看一个人戒烟,绝不仅仅是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知和了解,而是烟瘾发了能忍过去的功夫,是决不再抽烟的事实。

最后,知行合一的适用范围,主要在于个人修为的提升。知行合一属于“心学”,“心学”是个人学问,在自我解放、个性建设以外,心学是不适用的。如在科学、工程、管理等领域,没有必要拿“知行合一”去生搬硬套。人们对知行合一的误解,如什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而后行”,“知行并举”等,实则是把知行合一用错了地方,闹出笑话。我看很多关于知行合一讨论的书,很多牵强附会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释,都在于不知道阳明心学是不折不扣的个人学说,是为个人服务的,只适用于提升个人修为、自我解放、个性建设。

在以排斥个性限制个人发展为主线的炎黄传统文化中,只有阳明“心学”旗帜鲜明地为个人发展、个性解放注入纯真、诚意、丰富的营养,这正是阳明“心学”,以及“知行合一”思想之所以亲切、伟大、人性,能在人的内心世界永放光芒的深刻原因。


(文/李从国。天人相宜心灵修行微信平台——中国唯一原创心灵感悟短文,公众号 ;trxy123)

如果您觉得文章触动了你的心,请传给亲们!

天人相宜:

以自然之物,养自然之人;

悟天地之道,行天地之仁!

明天精彩继续...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