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智度论 白话译(87)

 办公用品专卖店 2014-11-22
   大智度论 白话译(87)
             卷第二十 释初品中 
三三昧 四禅 四无量心 四无色定   

    问道人

摘自中国佛教印经网

大智度论 白话译(87)卷第二十释初品中 三三昧 四禅 四无量心 四无色定 - 云中老歌 - 云中老歌的博客
 

如佛告须菩提:色、色相空,受想行识、识相空。  

(如佛告须菩提:色、色相空,受想行识、识相空。”)

问曰:众生空,法不空,是可信;法自相空,是不可信。何以故?若法自相空,则无生无灭;无生无灭故,无罪无福;无罪无福故,何用学道?

问:众生空,法不空,这可信;法自相空,这不可信。为什么?如果法自相空,就无生无灭;因无生无灭,所以没有罪没有福;即没有罪没有福,何用学道?)

答曰:有法空故有罪福,若无法空,不应有罪福。何以故?若诸法实有自性,则无可坏。性相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便是作法;若法性是作法,则可破。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

(答:有法空而有罪福,如果没有法空,不应有罪福。为什么?如果一切法实有自性,则不可坏。性相不从因缘生,如果从因缘生,便是作法;如果法性是作法,则可破。如果说法性可作可破,这事不是这样!)

性名不作法,不待因缘有。诸法自性有,自性有则无生者,性先有故。若无生则无灭,生灭无故无罪福,无罪福故,何用学道?若众生有真性者,则无能害,无能利,自性定故。

(性叫不作法,不待因缘有。一切法有自性,有自性就没有生的,因性先有。如果没有生就没有灭,生灭没有所以没有罪福,即没有罪福,何用学道?如果众生有真性的话,就没有能害,没有能利,因为自性是定实不坏。)

如是等人,则不知恩义,破业果报。法空中亦无法空相,汝得法空,心著故,而生是难。是法空,诸佛以怜愍心,为断爱结,除邪见故说。

(这样等人,则不知恩义,破业果报。法空中也没有法空的相,你得法空,因为心著,而生此难。此法空,众佛以怜愍心,为断爱结,除邪见而说。)  

复次,诸法实相能灭诸苦,诸圣人真实行处。若是法空有性者,说一切法空时,云何亦自空?若无法空性,汝何所难?以是二空,能观诸法空,心得离诸法,知世间虚诳如幻。

(又,一切法实相能灭众苦,一切圣人真实行处。如果此法空有性的话,说一切法空时,为何也自空?如果没有法空性,你难问什么?以此二空,能观一切法空,心得离一切法,知世间虚诳如幻。)

如是观空,若取是诸法空相,从是因缘生憍慢等诸结使,言我能知诸法实相,是时应学无相门,以灭取空相故。若于无相中生戏论,欲分别有所作,著是无相。

(这样观空,如果取这一切法空相,从此因缘生憍慢等众结使,说我能知一切法实相,这时应学无相门,用来灭取空相。如果在没有相中生戏论,欲分别有所作,著此没有相。)

是时复自思惟:我为谬错,诸法空无相中云何得相、取相作戏论?是时应随空、无相行,身口意不应有所作,应观无作相,灭三毒,不应起身口意业,不应求三界中生身。如是思惟时,还入无作解脱门。

(这时再自思惟:我是谬错,一切法空无相中如何得相、取相作戏论?这时应随空、无相行,身口意不应有所作,应观无作相,灭三毒,不应起身口意业,不应求三界中生身。这样思惟时,还入无作解脱门。)

是三解脱门,摩诃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缘故,说有三种。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名无作。

这三解脱门,大乘中是一法,以行因缘而说有三种。观一切法空,这叫空;于空中不可取相,这时空转叫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生三界,这时无相转名无作。

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若人入空门,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办故,不须二门。

(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如果入则从一门。一切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如果人入空门,不得此空,也不取相,此人直入,事办了,不须另外两门。)

若入是空门,取相得是空,于是人不得为门,通途更塞。若除空相,是时从无相门入。若于无相相心著,生戏论,是时除取无相相,入无作门。阿毗昙义中:是空解脱门,缘苦谛摄五众;

(如果入此空门,取相得此空,对于这种人不得称为门,通途更塞。如果除空相,这时从无相门入。如果对于无相相心著,生戏论,这时除取无相相,入无作门。阿毗昙义中:此空解脱门,缘苦谛摄五蕴;)

无相解脱门,缘一法,所谓数缘尽;无作解脱门,缘三谛摄五众。摩诃衍义中:是三解脱门,缘诸法实相。以是三解脱门,观世间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空、无相、无作,世间亦如是。

(无相解脱门,缘一法,所谓数缘尽;无作解脱门,缘三谛摄五蕴。大乘义中:此三解脱门,缘一切法实相。用此三解脱门,观世间即是涅槃。为什么?涅槃空、无相、无作,世间也是这样。)  

问曰:如经说涅槃一门,今何以说三?  

(问:如经说涅槃一门,现在为什么说三?)

答曰:先已说,法虽一而义有三。  

(答:前面已经说了,法虽一而义有三。)

复次,应度者有三种:爱多者,见多者,爱、见等者。见多者,为说空解脱门;见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无自性故空,空故诸见灭。

(又,应度的有三种:爱多的,见多的,爱、见等的。见多的,为说空解脱门;见一切法从因缘生,没有自性,没有自性所以空,空所以一切见灭。)

爱多者,为说无作解脱门;见一切法无常苦,从因缘生,见已心厌离爱,即得入道。

(爱多的,为说无作解脱门;见一切法无常苦,从因缘生,见后心厌离爱,即得入道。)

爱、见等者,为说无相解脱门;闻是男女等相无故断爱,一异等相无故断见。佛或一时说二门,或一时说三门。菩萨应遍学,知一切道,故说三门。更欲说行余事故,三解脱门义略说。

(爱、见等的,为说无相解脱门;听到此男女等相没有而断爱,一异等相没有而断见。佛或一时说二门,或一时说三门。菩萨应遍学,知道一切道,所以说三门。因还想说其他的事,三解脱门义略说。)  

四禅有二种:一者、净禅,二者、无漏禅。云何名净?有漏善五众;云何名无漏?无漏五众;是四禅中所摄。身、口业是色法,余残非色法。一切不可见,无对。

(四禅有二种:一、净禅,二、无漏禅。怎样叫净?有漏善五蕴;怎样叫无漏?无漏五蕴;此四禅中所包括的身、口业是色法,其余的不是色法。一切不可见,无对。)

或有漏,或无漏:有漏者,善有漏五众;无漏者,无漏五众;皆是有为。有漏者色界系,无漏者不系。

(或有漏,或无漏:有漏的是善有漏五蕴;无漏的是无漏五蕴;都是有为。有漏的系属色界,无漏的不系属那一界。)

禅摄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是非心,非心数法,非心相应;禅摄受众、想众,及相应行众,是心数法,亦心相应;禅摄心意识,但心。

(禅包括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众行,这些不是心,不是心数法,不和心相应;禅包括受众、想众,及相应行众,这些是心数法,也和心相应;禅包括心意识,只是心。)

四禅或有随心行非受相应,或受相应非随心行,或随心行亦受相应,或非随心行非受相应。随心行非受相应者,四禅摄身业、口业。随心行心不相应诸行,及受。受相应非随心行者,四禅摄心意识。

(四禅或有随心行不和受相应,或受相应不随心行,或随心行也和受相应,或不随心行不和受相应。随心行不和受相应的是四禅包的括身业、口业,随心行心不相应众行,及受。受相应不随心行的是四禅包括的心意识。)

随心行亦受相应者,四禅摄想众及相应行众。非随心行亦非受相应者,除四禅中摄随心行,心不相应诸行,余残心不相应诸行。想、行相应,亦如是,四禅中、三禅中、二禅非随觉行亦非观相应。

(随心行也和受相应的是四禅包括的想众及相应行众。不随心行也不和受相应的是除四禅中包括的随心行,心不相应众行,其他的心不相应众行,想、行相应,也是这样,四禅中、三禅中、二禅不随觉行也不和观相应。)

初禅或有随觉行非观相应,或观相应非随觉行,或有随觉行亦观相应,或有非随觉行非观相应。随觉行非观相应者,初禅摄身业、口业,及随觉行心不相应诸行,及观。观相应非随觉行者,谓觉。

(初禅或有随觉行不和观相应,或观相应不随觉行,或有随觉行也和观相应,或有不随觉行不和观相应。随觉行不和观相应的是初禅包括的身业、口业,及随觉行心不相应众行,及观。观相应不随觉行的是觉。)

随觉行亦观相应者,觉观相应诸心心数法。非随觉行亦非观相应者,除随觉行心不相应诸行,余残心不相应诸行。四禅皆有因缘,亦与因缘。四禅中初禅,或次第非与次等缘,或次第亦与次第缘,或非次第亦非与次第缘。

(随觉行也和观相应的是觉观相应众心心数法。不随觉行也不和观相应的是除随觉行心不相应众行,其余的心不相应众行。四禅都有因缘,也作因缘。四禅中的初禅,或是次第不与作次等缘,或次第也与作次第缘,或不是次第也不与作次第缘。)

次第非与次第缘者,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次第亦与次第缘者,过去、现在心心数法。非次第亦不与次第缘者,除未来世欲生心心数法,余残未来世中心心数法,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第二、第三禅亦如是。

(是次第不与作次第缘的是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是次第也与次作第缘是过去、现在心心数法。不是次第也不与作次第缘的是除未来世欲生心心数法,剩下的未来世中心心数法,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众行。第二、第三禅也是这样。)

第四禅次第不与次第缘者,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及无想定若生若欲生。次第亦与次第缘者,过去现在心心数法。

(第四禅次第不与作次第缘的是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及无想定或生或欲生。是次第也与作次第缘的是过去现在心心数法。)

非次第亦非与次第缘者,除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余残未来世心心数法;除心次第心不相应诸行,余残心不相应诸行,及身业、口业。四禅中摄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是与缘非缘;余残亦缘亦与缘。

(不是次第也不与作次第缘的是除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其余的未来世心心数法;除心次第心不相应众行,其余的心不相应众行,及身业、口业。四禅中包括的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众行。是与作缘不缘;剩下的也缘也与作缘。)

是四禅亦增上缘,亦与增上缘。如是等,阿毗昙分中广分别。菩萨得禅方便,及禅相、禅枝,禅波罗蜜中已广说。

(此四禅也是增上缘,也与作增上缘。这样等,阿毗昙分中广分别。菩萨得禅方便,及禅相、禅枝,禅波罗蜜中已广说。)

问曰:是般若波罗蜜论议中,但说诸法相空,菩萨云何于空法中能起禅定?

问:此般若波罗蜜论议中,只说一切法相空,菩萨云何于空法中能起禅定?)

答曰;菩萨知诸五欲及五盖,从因缘生无自性,空无所有,舍之甚易。众生颠倒因缘故,著此少弊乐,而离禅中深妙乐。菩萨为是众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禅定,系心缘中,离五欲,除五盖,入大喜初禅;

(答;菩萨知一切五欲及五盖,从因缘生无自性,空无所有,舍去它很容易。众生颠倒因缘著此少弊乐,而离禅中深妙乐。菩萨为这些众生而起大悲心,修行禅定,系心缘中,离五欲,除五盖,入大喜初禅;)

灭觉观,摄心深入内清净,得微妙喜,入第二禅;

(灭觉观,摄心深入内清净,得微妙喜,入第二禅;)

以深喜散定故,离一切喜,得遍满乐,入第三禅;

(因深喜使定散而离一切喜,得遍满乐,入第三禅;)

离一切苦乐,除一切忧喜,及出入息,以清净微妙舍而自庄严,入第四禅。

(离一切苦乐,除一切忧喜,及出入息,因清净微妙舍而自庄严,入第四禅。)

是菩萨虽知诸法空无相,以众生不知故,以禅相教化众生。若实有诸法空,是不名为空,亦不应舍五欲而得禅;无舍无得故,今诸法空相亦不可得,不应作是难言:若诸法空,云何能得禅?

(此菩萨虽知道一切法空无相,因众生不知而用禅相教化众生。如果实有一切法空,这不称为空,也不应舍五欲而得禅;因无舍无得,现在一切法空相也不可得,不应作是难说:如果一切法空,如何能得禅?”)  

复次,是菩萨不以取相爱著得故行禅;如人服药,欲以除病,不以美也。为戒清净,智慧成就故行禅。菩萨于一一禅中,行大慈观空,于禅无所依止;以五欲粗诳颠倒故,以细微妙虚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诸毒。  

(又,此菩萨不因取相爱著得而行禅;如人服药,想用来除病,不因为它美味。为戒清净,智慧成就而行禅。菩萨在一一禅中,行大慈观空,对于禅无所依止;因五欲粗诳颠倒而用细微妙虚妄法治。譬如有种毒,能治一切毒。)

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慈叫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他们;悲叫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叫想使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叫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修慈心,为除众生中瞋觉故;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修喜心,为除众生不悦乐故;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

(修慈心,为了除众生中瞋觉;修悲心,为了除众生中恼觉;修喜心,为了除众生不悦乐;修舍心,为了除众生中爱憎。)

问曰:四禅中已有四无量心,乃至十一切处,今何以故别说?  

(问:四禅中已有四无量心,乃至十一切处,现在为什么别说?)

答曰:虽四禅中皆有是法,若不别说名字,则不知其功德;譬如囊中宝物,不开出则人不知。若欲得大福德者,为说四无量心;患厌色如在牢狱,为说四无色定;于缘中不能得自在,随意观所缘,为说八胜处;

(答:虽四禅中都有此法,如果不别说名字,就不知它的功德;譬如囊中宝物,不开出人就不知。如果想得大福德的人,给他说四无量心;患厌色如在牢狱,给他说四无色定;在缘中不能得自在,随意观所缘,为他说八胜处;)

若有遮道不得通达,为说八背舍;心不调柔,不能从禅起次第入禅,为说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缘遍照,随意得解,为说十一切处。

(如果有遮道不得通达,为他说八背舍;心不调柔,不能从禅起次第入禅,为他说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缘遍照,随意得解,为他说十一切处。)

若念十方众生令得乐时,心数法中生法,名为慈;是慈相应受、想、行、识众,是名心数法,起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是法和合,皆名为慈。为慈故是法生,以慈为主,是故慈得名。

(如果念十方众生使他们得乐时,心数法中生法,称为慈;和这慈相应的受、想、行、识众,这叫心数法,起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众行:这些法和合,都称为慈。为了慈生出这些法,以慈为主,所以慈得名称。)

譬如一切心心数法,虽皆是后世业因缘,而但思得名,于作业中,思最有力故。悲、喜、舍亦如是。是慈在色界。或有漏,或无漏。或可断,或不可断。亦在根本禅中,亦禅中间。

(譬如一切心心数法,虽都是后世业因缘,而但思得名,在作业中,因思最有力。悲、喜、舍也是这样。此慈在色界。或有漏,或无漏。或可断,或不可断。也在根本禅中,也在禅中间。)

三根相应,除苦根、忧根。如是等,阿毗昙分别说。取众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诸法实相故无漏。以是故,无尽意菩萨问中,说慈有三种:一者、众生缘,二者、法缘,三者、无缘。  

(三根相应,除苦根、忧根。象这样等,阿毗昙中分别说。取众生相所以有漏,取相后入一切法实相所以无漏。所以,无尽意菩萨问中,说慈有三种:一、众生缘,二、法缘,三、无缘。)

问曰:是四无量心云何行?  

(问:此四无量心如何修行?)

答曰:如佛处处经中说:有比丘以慈相应心,无恚无恨,无怨无恼,广大无量,善修慈心得解遍满东方世界众生,慈心得解遍满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世界众生。以悲、喜、舍相应心,亦如是。慈相应心者,慈名心数法,能除心中愦浊,所谓瞋恨悭贪等烦恼。

(答:如佛处处经中说:有比丘以慈相应心,无恚无恨,无怨无恼,广大无量,善修慈心得解遍满东方世界众生,慈心得解遍满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世界众生。以悲、喜、舍相应心,也是这样。慈相应心是指慈是心数法,能除心中愦浊,所谓瞋恨悭贪等烦恼。)

譬如净水珠著浊水中,水即清。无恚恨者,于众生中,若有因缘、若无因缘而瞋,若欲恶口骂詈、杀害劫夺,是名瞋;待时节,得处所,有势力,当加害,是名恨。以慈除此二事故,名无瞋恨。无怨无恼,恨即是怨,初嫌为恨,恨久成怨,身口业加害,是名恼。

(譬如净水珠放入浊水中,水即清。无恚恨的人在众生中,或有因缘、或无因缘而生瞋,如果想恶口骂詈、杀害劫夺,这些叫瞋;待时节,得处所,有势力,当加害,这样叫恨。用慈除此二事所以叫无瞋恨。无怨无恼,恨即是怨,初嫌为恨,恨久成怨,身口业加害,这样叫恼。)  

复次,初生瞋结名为瞋;瞋增长筹量,持著心中未决了,是名恨,亦名怨;若心已定,无所畏忌,是名恼。以慈心力除舍,离此三事,是名无瞋无恨、无怨无恼。此无瞋无恨、无怨无恼,佛以是赞叹慈心。

(又,初生瞋结称为瞋;瞋增长筹量,持著心中未决了,这样叫恨,也叫怨;如果心已定,无所畏忌,这样叫恼。用慈心力除舍,离此三事,这样叫无瞋无恨、无怨无恼。此无瞋无恨、无怨无恼,佛用这赞叹慈心。)

一切众生皆畏于苦,贪著于乐;瞋为苦因缘,慈是乐因缘。众生闻是慈三昧,能除苦能与乐故,一心勤精进,行是三昧。以是故无瞋无恨、无怨无恼。广大无量者,一心分别有三名:广名一方,大名高远,无量名下方及九方。

(一切众生都畏惧苦,贪著乐;瞋是苦因缘,慈是乐因缘。众生听到这慈三昧,因能除苦能与乐,而一心勤精进行此三昧。因为这个原因无瞋无恨、无怨无恼。广大无量是一心分别有三名:广叫一方,大叫高远,无量叫下方及九方。)

复次,下名广,中名大,上名无量。  

(又,下面叫广,中间叫大,上面叫无量。)

复次,缘四方众生心是名广,缘四维众生心是名大,缘上下方众生心是名无量。

(又,缘四方众生心这叫广,缘四维众生心这叫大,缘上下方众生心这叫无量。)

复次,破瞋恨心是名广,破怨心是名大,破恼心是名无量。 

又,破瞋恨心这叫广,破怨心这叫大,破恼心这叫无量。)

复次,一切烦恼心,小人所行,生小事故名为小;复小于此,故名瞋恨、怨恼。破是小中之小,是名广大无量。所以者何?大因缘常能破小事故。广心者,畏罪畏堕地狱故,除心中恶法。大心者,信乐福德果报,除恶心。无量心者,为欲得涅槃故,除恶心。

又,一切烦恼心,小人所行,生小事而称为小;又小于此而叫瞋恨、怨恼。破此小中之小,这叫广大无量。为什么?因为大因缘常能破小事。广心的人因畏罪畏堕地狱,除去心中恶法。大心的人,信乐福德果报,除去恶心。无量心的人,为了想得涅槃而除恶心。

复次,行者持戒清净故,是心广;禅定具足故,是心大;智慧成就故,是心无量。以是慈心,念得道圣人,是名无量心。

(又,修行的人因持戒清净,此心广;因禅定具足而此心大;因智慧成就而此心无量。用此慈心,念得道圣人,这叫无量心。)

用无量法分别圣人故,念诸天及人尊贵处故,名为大心;念诸余下贱众生及三恶道,是名广心。于所爱众生中,以慈念广于念己故,名为广心;以慈念中人,是名大心;以慈念怨憎,其功多故,名无量心。 

(因用无量法分别圣人,念众天及人尊贵处而称为大心;念其它各种下贱众生及三恶道,这叫广心。在所爱众生中,用慈念广于念后而称为广心,用慈念其中的人,这叫大心;用慈念怨憎的人,其功多而叫无量心。)

复次,为狭缘心,故名为广;为小缘心,故名为大;为有量心,故名为无量。如是等,分别义。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为修。非但爱念众生中,非但好众生中,非但益己众生中,非但一方众生中,名为善修。

(又,相对攀缘狭小的心,而称为广心;相对于攀缘小的心,而称为大心;相对于有量的心,而称为无量。象这样等,分别他们的义理。善修行的人,他的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称为修。不但在爱念众生中,不但在好众生中,不但在有益于自己的众生中,不但在一方众生中,称为善修。)

久行得深爱乐,爱憎及中三种众生,正等无异。十方五道众生中,以一慈心视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知识,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隐。如是心遍满十方众生中,如是慈心,名众生缘,多在凡夫人行处,或有学人未漏尽者行。

(久行得深爱乐,对爱憎及中三种众生,没有差别。十方五道众生中,用一样的慈心视他们,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知识,常求好事,想使他们得利益安稳。这样的心遍满十方众生中,这样的慈心,叫众生缘,多在凡夫人行处,或有学人没有漏尽的人行。)

法缘者,诸漏尽阿罗汉、辟支佛、诸佛。是诸圣人破吾我相,灭一异相故,但观从因缘相续生。诸欲心慈念众生时,从和合因缘相续生,但空五众即是众生,念是五众。

(法缘是指众漏尽阿罗汉、辟支佛、佛。这些圣人因破吾我相,灭一异相,只观从因缘相续生。众欲心慈念众生时,从和合因缘相续生,但空五蕴即是众生,念此五蕴。)

以慈念众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乐。

因慈念众生不知此法空,而常一心想得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