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人五大三粗是哪“五大”哪“三粗”

 日月明书馆 2014-11-23
 


男人五大三粗是哪“五大”哪“三粗”


(一)五大三粗是哪“五大”哪“三粗”:
传统的五大三粗:
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腿粗,腰粗,脖子粗 
搞笑版五大三粗 :
五十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是; 
饭量大,力气大,嗓门大,拳头大,脚板大。 胳臂粗,声音粗,肉皮儿粗 
七十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是:
脑袋大,贡献大,脾气大,年纪大,牢骚大。 感情粗,心思粗,食物粗
九十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是:
排场大,胆子大,面子大,房子大,大哥大。 言语粗,品位粗,链子粗
二十一世纪“五大三粗”男人是:
学问大,架子大,规矩大,门路大,精神头大。 腰腹粗,脖子粗,喘气粗

(二)七情六欲指那“七情”那“六欲”:
七情就是人的七种感情、七种情绪。七情的说法,各家差别不太大。什么是“六欲”?六欲就是人的六种欲望、六种需求。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情与欲是不能分开的,没有情哪来的欲?没有欲又哪来的情?没有情,没有欲,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儿女情长,没有悲欢离合,这样的人不是尼姑、和尚,就是神仙、鬼怪了。
有意思的是,儒家和佛家都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中医理论稍有变化,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今人所用‘七情六欲’一语,泛指人之情绪、欲望等 。
 一般地说,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
 佛家说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
 中医说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
 一般地说,六欲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
即“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意欲”。
佛家说的,六欲指的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
相关知识:
佛家说的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佛家说的六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


(三)六亲不认指的是哪“六亲”:
当今“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
一据《左传》说,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
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
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四)五毒俱全指的是哪“五毒”:
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为五毒,人的五毒是吃、喝、嫖、赌、抽。

(五)十恶不赦指的是那“十恶”:
指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把这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说法,所以说隋唐“十恶不赦”其实原来是出自于《齐律》的“重罪十条”。它的主要内容有
 1、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2、谋大逆。指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
 3、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
 4、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
 5、不道。无道。
 6、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误犯食禁。
 7、不孝。指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
 8、不睦。
 9、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
 10、内乱。指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唐《永徽律》所列举“十恶”与隋同。
此后,除元代将“十恶”改为“诸恶”之外,明、清两代均将“十恶”列入刑律名例篇。
现今“十恶”多为泛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