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下人不言谢

 文苑折枝 2014-11-23
 
 
 

乡下人不言谢

 
 

 

 

多年前,我爸去世了,留下母亲一人在老家。虽有人照顾着,但总觉没尽到心,多次想把母亲接到城里来,每次去接,总是抱希望而去,失望而归。

 

母亲曾也来过城里一两回,可住的时间不长,就要走。是吃的不好,住的不舒服……物质生活上,没有不如乡下的哇!

 

后来,我问母亲:“在这里哪不如意呢?”

 

“哪里呢,我是乡下人,乡下过惯了,来城里,话听不懂,出去走走,上下电梯的,不方便;再说,老家,出门就是地,踏实!逢人熟,有说有笑,一天过起来,快!”母亲数老家的好处,没得停,眼里闪出满足的光。

 

无奈,我只有间或去看母亲,猜想她需要什么,吃的、穿的、用的……间或送去。

 

她总是说:“城里有的,电视、自来水,乡下也有了。乡下比城里还好,空气是清新的,蔬菜是新鲜的,四周山野、田地、房屋都是新明的……有钱,不出村口,什么水果、牛奶等都买得到……”一边说一边折着手指,如数家珍,“不需要你们从老远的城里提来了。”

 

她说话的时候,已有李婶送一篮蜜橘来了。一见面,就说:“文化人回来了,看娘吧!放心,乡里也一样,我们也常来看她老人家,她呀,有百岁命,硬朗着呢。”

 

我一边收下,一边连声致意:“谢、谢谢……”

 

“你不是送过了吗,还有柚子、柿子,红枣、蔬菜,没吃完呢!”母亲回李婶,似乎很平常。

 

奇怪,倒是李婶对母亲感激有加:“这算什么,近年来,您老,大恩大德,帮得我家的,多着呢!”说完转身走了,留下一篮蜜橘,里面还有十来个鸡蛋。

 

我还想上前言谢,母亲却说:“乡下人不言谢!”

 
 

 

后来,母亲告诉我,李婶丈夫有病,一个孩子在读书,家里很穷,你拿的钱有多,近年来都周济他家了。

 

这时,我才回忆起来,母亲早几年的时候,总是把用得有多的钱还给我,反复说:“你不要拿那么多钱,老人身上不存钱。”近年没说了,拿多少,收下多少,我还以为大抵觉得我比以前宽裕了,用钱也就不紧手了。

 

乡下人家无常有,他们时常缺东少西的。然而,他们有他们的法子来互通有无:

 

“大婶,我家的线用完了,你有?

 

“大叔,你家的犁?我把东头的地犁犁。”

 

“今天来客炒几个菜,不够油,先给我倒点儿,等下过来喝杯酒,陪陪客。

 

对方绝没有丝毫的犹豫,忙把东西找出来,送到人面前,还要说上几句体贴的话。

 

,不够,还有。”

 

只管杠去,别误了农时

 

茶油刚,有的是。是为儿子说媒的吧。多炒几个菜,还有烟的,酒的,外场上显出什么都有。等下过来,帮你张扬。

 

乡里人家,还,有与无,彼此接济,挺大方的。嘴里没说,内心的感恩存下了。

 

母亲说:“城里人,言,‘谢谢’,以为有‘礼;乡下人,那样说倒是生分了。乡下人亲热,有事,你帮我,我帮你的,不用‘请’来,不用‘谢’。”

 

这使我联想起乡下的红白喜事来,确实比城里热闹:那家娶媳妇了,热热闹闹,张灯结彩,喜喜庆庆至少有三五天,这才叫“喜”;那家人老了,吹吹打打、披麻戴孝、跪跪拜拜,至少一周,这才叫“孝”。

 

民风古朴啊,还是数乡下人。

 

这到底让我悟到母亲不愿来城里的缘由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