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道科学》厚音卷

 ywm77 2014-11-23
《丹道科学》厚音卷

《厚音卷》包括《修德通真论》、《玉真通解》、《解缘道根》、《修真法悟》(《悟真篇》呈解)《易象归元》(《周易参同契》、《黄庭经》注讲)《双经合一》(《道德经》、《阴符经》金丹解);

关于明功和隐功,厚音先生论述云:
“如果涉及到炼丹人在整个修真界(包括阴阳两个方面)的存在和发展,明和隐的实质对大家今后接近和修持真正的高级功夫是很有帮助的。自从有了近八千年的修炼历史以来,在修真界一直都分成隐功和明功两大类。由于万物都负阴而抱阳(人也不会逃出这个规律),所以修行人往往只看到了明功的一面,难以明了隐功的实质,吾今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披露隐功端倪,诚切之意是希望大家在修行立志上有一个好的开端,吾愿完成“普度众生,德化人间”的宏志,宁为众人梯,不作补天石。隐功为阴而明功属阳。就像一棵大树,其树叶为阳,而树干为阴。树干处在下面而叶处于上。树叶虽多,各逞其姿,然而却难逃“一年一度秋风尽”。树干虽然只有一根,却是万叶之本,暗喻为众生之灵。树干决定了整株树的命运。道无形为隐,修真人达不到无形、隐形的功能态,就谈不上合道,“功成身退”就是这个道理。有形的东西,是百姓的基本要求,属阳性事物。无形的事物百姓不能理解,属阴性,这本身是一对大的阴阳。”
世人好显,在生活中听说哪里有个高人,就想尽办法要拜访,都是有所求心。张玉仙和孙储林的经历告诉我,隐功之师更多,有的是修成仙位的真人,居于高维时空而为隐,有的是住世明师,不显山露水而为隐,有的就隐身在网络空间,也许写博文、QQ聊天者、建网络道场者中就有隐师。只是,人心不平静,故而难以相遇。
关于如何做好事的问题,厚音先生说:
做好事的问题,人本能地以眼见为实的好事作为德行的判断标准。须知在修炼的高境界,做的好事都是隐德,其行为都在玄德的范围,所以修道人不能轻易下结论,对好事和坏事同样不能轻易下结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很多人世间的因果关系在慧目未开前不能明白。凭着人的一点人心去做好事,有时就容易收到坏事的结果,过去有句话很通俗地概括了这个问题:“医行四代无后”。说的是传统中医的救死扶伤,若是子孙的传承超过四代,其积办的好事一定很可观了,他们得到了生活的回报也保存了因果信息,长久的积累下来,当这种阴性信息到一定程度时就破坏人的生存状态。因而做好事也要无为而为,下意识为之,他知道哪该做哪不该做。靠主观本心的判断分析是无从做起的。这也就是德性的训练。
这段话很重要,因为,我经常被许多博友或朋友问及,某某人有重病,能不能找个高人治一下,某某人病很严重,我要给他找个人治一治。或者就是某君本人愿意给某某治疗。
我经常劝那些使用道术为人治病者,用于自疗和亲友疗,没关系,但用于更多的人,用于收费敛财,就会有极其负面的因果。我一些朋友中当年大量使用道术为人治疗者,结局都不好。这之中的原因,就是厚音所论,具体的例子我不讲,都是朋友,免得说人是非。
厚音说:“在金丹大道的修炼中,尽管元神炼成,金丹在握,其识神(心)的去魔增慧、体悟大道、明心见性的过程仍然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这是我非常信服的一句话。
关于文字与道的本质,厚音云:
道家修神炼丹术最重师传。尽管《道藏》洋洋千万言,看起来好像无有不成功的修行者,纵观青史,得其真谛者真可谓凤毛麟角。究其根本,难得阴阳相合者为因也!书者,阳性之精炼也。受其阳不得其阴,终会因阳性漂浮不定而难生根。其阴者,修行过来人,也即是写书人的内在感觉也。说不出来和不好说清是两种绝然不同的事情。说不出来是因为过程太微妙,是一种潜在的物与人的交流。其过程属阴性的一面,你不处于相同的状态就无法把握。《淮南子·道应训》里有一段桓公和木匠轮扁的对话,把这个意思说得最为清楚:
轮扁:“您所读的是什么书?”
桓公:“是圣人的书。”
轮扁:“那个圣人在什么地方?”
桓公:“已经死了。”
轮扁:“那么,您所读的只是圣人的糟粕罢了。”
桓公:“我在读书,你一个木匠竟敢讥讽我,你说得出理由则罢了,如若不然,要你的命!”
轮扁:“是的,我有理由。拿我造轮子来说,斧头挥动得太快了则感到很苦,而且砍不进去,挥动得太慢了则感到轻松,又做得不够完好。要挥动得不快不慢,得心应手,那才是至妙的境地。但这种境地我无法传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学到。所以我现在七十岁了,还要亲自造轮。圣人所说的话一样,事实真相说不出来,已被圣人带到坟墓里去了,所剩下的只是一些糟粕罢了。”
轮扁的意思是说:真正的精华的事物语言文字是无法表达的。反其推论,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那就不能代表所描述事物的全部精华。因此圣祖师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圣祖师只教人们无为、无我、无欲、居下、退后、清虚、自然……为的就是让人们在这样的修为引导下进入一种把握宇宙事物全貌的状态。这种进入的方法俗称之为德。因此说修德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进入这种状态的目的地是道。
不好说,是因为天机难泄。前辈们的丹经书籍大都象言假义,从不明说,一则是人心不古,二则是时代的局限性。作为第一点原因,后文中的阐述会交叉地涉及到。第二点作一简单的解释。历史在前进、事物在变,世界上也没有不变的事物。修神炼丹术同样也不例外。过去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都很注重内在性情的修养,特别是修行人更是很敏感于潜在运动的存在,只要稍加点化就易入道。然而阴阳的运转总是相反才相生的。你注重于隐性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却是明显的事物。反之则亦然。因此看起来那么多导人入道的著作似乎只要钻进去了就能大道在握。实际却相反。
 
尽管如此,熊氏弟兄,元青还是写了数以百万计的文字,也让我化了很多心血来编辑、校对、修订。文字既是糟粕,也是宝贝。阴阳之道,不外隐显。道离言难明,执言更难明。禅宗虽说“不著文字,尽得风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立文字,直指心性”,实际上禅宗留下的文字在佛门最多。
我有时也难过,做这些文字工作,会累及身心性命,不做,又不安心道书之罕见也。如何把握好做事与实修之间的矛盾,把做事,特别是点校、出版道书变成实修的指引,把实修变成对道书的验证。这个工作或修为有难度。但必须如此,才能做事而不误实修,实修而不忘做事。“修行路上,‘身与名难两济,功与神鲜亦全。支离其德者,苦而必安;用以适世者,乐而多危。’(《抱朴子·博喻》)德不可不重,身、功、德用以适世,可以给修行者带来快乐和兴奋,却同时也给人带来危及性命的结果。” “我们所要抱住的,是道之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靠读先圣的书就一定能得道。因为修炼实践过程本身也是阴阳所构成,先得道的师父们的口传心授是基础,是阴的一面;自己修炼的过程把握,是明显,是阳的一面。因此我们如果走一条与万物之象相反的修行道路,明理但不执着于理,重修炼但以师导为主,那我们的技术性可能才会有把握。”厚音此言真的需要反思了。
厚音论悔过与迁善:
悔过
古人云:“未至真空,阴神也难出”。何谓真空?当你心空及致无碍时,就是真空。当你心中为往事所累时,则不能使其得到解脱。消除所累唯有悔过。悔过,其实质就是向后看自己的一生所经历过的事情并对其中违背“道德”的事情予以定性。人的识心是活动的,属阳性。当其产生在现时空时,证明识神已经获得了定数的能量和机缘。向没有发生的时空(未来)运动,所获得的能量就耗散。向已经发生过的时空(过去)运动,则是在寻找相反的物质和相反的位置形成阴阳匹对。过去做的错事、坏事、歹念,这些都是处在阴性位置(过去)的相反物质(相比较于求道的规范)。就像一盒录音带录下来的错误信号只有重新输进一截正确的信号予以替换该错误的部分才能使这盘录音带取得完整一样,现在的阳性意识回忆过去所做的错事,明白了过去的错误之处,实质上就是确定了其性质而给予了置换。这种置换的结果是“德”的自生。阴神由此取得阳性(现在的识神之思虑)意识的补充而活动性增强。加上外来意识能量(暗示、导引、诱发等)——显态和隐态的师傅的帮助,你的阴孽就会由于你的悔过而消失致尽,阴神调出体外就是很自然的结果了。
阴阳的云层碰到一起会产生出雷电来,生物的阴阳相合能产生新的生命来,人的意识的阴阳相交能给人带来性、命的新生。世人很多疾患求医而不能断其病根,一旦能悔过迁善,其所患之病则不治而愈。其理不外乎药只能治病,而不能疗(了)心。心乃藏神之处,膏肓尚且难以施药,而况心中所隐乎!《黄庭内景经》务成子曰:“魄为阴神”。古语曾云:“魂望生,魄望死”。由此可知,阴神为魄并非望死,而是为罪孽所累死。绝其所累和除其所累,则魂魄得以相交而生元神,则去仙不远矣。读此言,学子一定会问:“我如果没有开天目,看不到出阴神的经过,我怎么能知道自己的阴神是否出壳呢?”这个很容易判断。“阳为灵觉虚玄,阴为梦想颠倒”,若一个练内功的人他做的梦不再像平常人那样是颠倒反复的(好的预示坏的结果,坏梦结果是好的),那他的阴神一定处在阳性的位置或者处在非常活跃的时期。阴神善御慧眼,因此当你空明无碍并把自己置于一个无事系心的境界时,你对未来之事会非常敏感。只可惜这种敏感的出现无连续性,非常分散地出现,这也是阴神的特性所致。很多神汉及神婆类的人修的是阴神。他们具备一定的眼功,能替人查病因查原因,却并不能帮助求治者在不动用法术的情况下根除,原因之一是阴神的能量很低,只能借助于法术解决问题。第二个原因是阴神主静,非运动性的物质组成。但是阴神却能客观地反映隐态与显态世界的联系。阴神的存储特性也容易给人造成很多幻觉。出阴神的练功人凭功能看到的各种景象和境界,就像一个人睡觉所做的梦一样,是很难达到全真境地的。因为阴神在外,它造成的信息场还会影响到周围,使周围的人接受到信号的暗示和同步而产生相同的幻境,这一阶段很容易使人掉到宗教迷信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大家尤其要注意突破假、幻,立足真、空。
迁善——随时的善念
   迁善,是使我们修真者的思想和行为往修道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上去想去做。迁善是提高自己修为的过程。但是作为随时的善念,那范围相当广大。定境、观心、止念、反省、观想的五转玄功是随时的善念的五个重要环节。吾对善念的定义如下:“无处不以道莅天下,无时不以上德对人间,修行中以无为去生活,做人至处下而无争。”人易随景而易其心。不易由反思而“德”其心。这是一个灵性的问题,也是人的本性问题,牡丹好孤芳自尝,公鸡好自鸣得意,狐狸好自作聪明,狡兔好穴住三窟,朽木好自怨自艾,人心向外,好完美至极。人如果把万物作镜子,实质就是常备道心。道藏于至朴至简的万物万象中,人却很少有留心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做到这一点,随时的善念就在其中了。 厚音云:
“修行者当在日常中首先化生活之舟为道场,悟万象之变为道机,待众生如同师颜,求真法于无相。师父常言:师不为师,众人为师。其所言所传也溶于道中,此即为真,谁自许自言为师者只可作吾之鉴,而非老子所言之真人也。”
这是在生活中修真悟道的真谛。
“新时代的一切都在进化和创新。古代先圣们创下的道理可以运用,但是过去的思想方法却不能直接引用。因为任何一种思想成果都具备时代性。因此说古人创造的修炼方法,特别是丹功的修炼方法在现代社会是不相宜的。纵观中国十多年来的修练热潮,尽管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众多的功法中,不乏显现出仙圣们根据时代要求严格创新出来的各种新的丹功修炼法门。我们知道,道不但化生了万物,而且跨越了时空,包罗了万象。我们人类生存的一切机会无一不是道所赐予的。因此作为修道的我们,若不从我们看到的微小变化中感觉和把握住其中潜在的玄的契机,就无疑将会失去一次又一次的开悟机会。”
当代社会,如何使古老的丹法丹经与时俱进地发挥作用,也许,《丹道科学》作者的努力就是应时顺缘之举。我之整理此书,也如此。
厚音谈到外丹时说:
“谈到修炼元神的技术可能,其根据主要是人身本体就是一个和谐的小宇宙开放巨系统,人体自身的阴阳全备,五行相生,唯一能打破这种和谐的因素就是人的本心,唯一能促进这种和谐升华的也是人的本心。这就像古人所说的:“本源自性佛齐修,迷悟岂拘先后”、“悟则刹那成佛,迷则万劫沦流”。人本身具备佛性,然而识心生垢,明镜蒙昏,见性者还当从识心下手修起。这种和谐和升华就是利用人身具备的开放系统中的精华——诸神,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其打通和维持与大的宇宙——天地间有一个永久的通道——外丹的形成。这个通道提供给人体一个能量供给,比较起常人来,修炼出通道的人就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当然此处所说的“取”和“用”都不是本心所为,而是圣人所云“无为”之治。治的是整个人体有形的一面。现代修炼人中出现的自然“辟谷”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厚音论元神在体外的妙用是说:
“内丹成后,身体上的每一处细胞都是此呼彼应,自成“一”趣。那个时候的体外元神会利用内丹这个通道与身体保持联系,其能量施放重点集中到体外的做功积德上,此种德就是隐德、玄德。例如某处即将要发生一起车祸,若按常人的想象,挽救避免车祸的方法一定要某大师亲临现场救助,其实不然。做这件好事的大师只需其元神施放一种场能的信号,使即将发生车祸的司机的思维受到一点干扰或暗示,将车子的油门稍松或紧一点,祸事的结果就会因此得到改正。当然这种祸事的规避也要符合同一个道的运转规律,即定数的大小。施放场能也绝非大师本身主观上去发什么功,而是性命系统的整体协调后有一个反馈信号回到主观(心)思想中就行了。这种说法好像太玄了。对,这就是玄德的范畴。众玄之门为妙要,唯一的区别是常人不屑去关心和观察玄门之内的事,自然就不会产生妙不可言的认识了。”
厚音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理论上讲得头头是道的人不一定所讲的就全部切合实际。对阴性事物的规律掌握好了,对阳性物质一定能了如指掌。不学而知是‘道生万物’的特征。” 
兴南子感叹曰:我是个理论研究者,正因为我知道这个道理,从来不敢认为自己真正懂得了“理”,那只是文字中的理、书籍中的理、思辨中的理,尽管是需要的、重要的,但不是最本质的。我见过一些丹道理论家,总认为自己已经揭开了内丹的全部秘密。实际上不可能,你的神不能出有入无,你怎么会知道宇宙万物是如何演化的?能出神进入虚空者,有可能就会看到万物生化的那个机关。
厚音论止念:
“止念:止念对于一个进入神修阶段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止念亦有心止和神止两类。心止者,初学修真,心猿意马,由心止而摄心住缘,顺缘而深达其性,所以谓第三乘功法为“缘法”,指缘中藏有本性“真种”之意。神止者,念不由心灭,而是自生自灭。心和神本来就是一对阴阳,此起则彼伏。初时心止念,是为了静极神动,次后神止念者是要修者心随神运。很多修真者当本性一现之后,(出神后)往往是气短神倦,感到气力不佳,有上气不接下气之感,思睡多困。有的人甚至酣睡不醒,为了“炼丹”不致有“误”,只得以头撞墙,强迫自己运气清醒,这些实质上是不明神修神止之妙,不能顺其自然地止念的原因造成。神修出之后,不但杂念不能产生,即使是你想用意守的意念也不能随随便便由你本心安排,否则功亏一篑,一生悔恨。例如当你看到修出去的神在体外遨游嬉戏无定时,你只需看定他,看定了他你就止住了念,看不到他了你就收功。有的同道却于此时固守下丹田,此法也不尽善,因为其神与肉身的联系是互为其根。当神送进能量时,明显具备调节的目标性,进到哪儿要顺其自然。其后,神如果要回返其肉身,所藏之处也非一般料想得到的。你过分着意于下丹田,其神就要花去相当能量化解你的意识圈。结果就是心与神争主,两下俱有伤。你用识神去衡量和判断及处理出神后的一切,实质上就是“我为主,他为宾”,你的肉身感到气短神倦就不奇怪了。顺其自然,并非漠不关心。止念当止在“一”处,唯“他”是一,唯本体是一,唯本性是一,唯其一念起处是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以神为王我为臣,伏首知命,修真前途自然变化无形而至正道。”
看来,念头止不住还是修炼不到位,是体内的阴神作怪,也是体内的杂质变怪。
厚音论观想:
观想:如果说定境、观心、止念、反省四个环节是修真之人清除自身障碍,扩充自我容量几种过程的话,那么观想法则是道家内功心法中获取小周天以外高能量的补充和调整的极好方法。观想亦分心观和神观两类。心观者,适宜于初学丹功入门者作为澄心静志去魔正缘之用。例如《初法一乘:接圣住心》等,均属于心观法之类,即使在高层次的功法中,也离不开心观为基础,因为修行者的魔缘非一日可断根,修于体外的神不断要用新的值年元神涤除魔识之根,基本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心观引导人的修炼整个过程不致会间断。神观,那就更加是神秘莫测了。然而你只要立志勤修,这种境地并不难涉足。要想达到神观,首先得明白“忘我”的真正内涵。
总的说来,不论是心观还是神观,其观想的内容一定要是良性的具备能量的来源。因为观想的实质就是在取得良好信号和交换信息。观想菩萨是常人用来修善祈福的一种方法,修行人观想三清则是在修德积功。观想年青人会使你具有朝气勃勃的气质。观想儿童会使你具备童心返朴。观想的只要不是由邪念而起,那么观想的结果会使观想者和被观想者均由此获益。观想者是取得,被观想者是施予。前者得在前面,后者得在后面。因此作为一个修真者若不立大志去舍,立志去为整个众生世界、整个生态环境、整个宇宙做出贡献,你即使在修行中获取得越多,你所欠下的债也就越多。到头来你将要失去的也是越多。因此观想者不能忽略被观想者的长久作用。
把外界所发生的一切与自己的修真炼丹连接起来,你就不会失去任何一个触发你顿悟的机会。因为你在注意参照物的同时调整了你向内(阴的一面)和向外(阳的一面)的位置,阴阳取反必然有类比,则万象自明。
(阳的一面)的位置,阴阳取反必然有类比,则万象自明。
厚音论神通:            
在修持道家金丹大道的过程中出现神通(即特异功能)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神通的出现倒值得怀疑是否得法。但神通没有佛识为本即是罪孽之源。很多人功败垂成就在于恋功而不守德。古语“贪天功为己有”用来形容这种结果的人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人在修道的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点功都是上天的。人唯一能长久拥有的就是“德”。因此德高功就必然深。为德不为功,永世用不尽。神通随人的素质、机缘、定数、识心等等因素决定了其存在的性质和长短,能够窥见神通缘由的属上根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者中根;自生自灭者为下根。有神通能随意而悟,随命而收者,持而不恃者,为上善之举;有神通而听天由命,收发不随意愿者,中善之为;恃神通为己有,滥用无度者,疲命之为下。神通初看是件喜事,“福兮祸所依”,其中暗藏蚀命的杀机,世人不了解其道,流于追求功名的弊端,如此则“妄作凶”。须知“‘功’成身退”是一条法则,除了是天公有意安排者外,违此法则的修道人没有一位能证得正果的。功成是指你具备了功能,身退,是指你的肉身要隐,要无为自静,不要为功所累而轻损其根(身为神根)。慧而不用是上着,要想达到六神通的圆满境界“漏尽通”,除了你积累的能量要达到一定的程度(积累大于施放)外,你在心性的修为上还要达到佛识自生的境地。事物往往是相反才能相生。有生就必然生杀。炼金丹之道吾前文所证,先修性后修命,先阴后阳的规律,修丹道总是丹成在先,明心见性在后。这就给人的心性修真设下了障碍。丹一成功神通伴其而生。此时神弱(定)力微百魔自然环生,不知成佛了道后方能成仙之理,自然会造成自扼其神的结果。因此有了神通后自己的肉身退居二线,只动口(悟)不动手(用),才能使仙业有成。这是修炼“隐功”的原则、证悟大道的必经之路。以上讲的是一种内源性特异功能的情况,是由于炼丹成功后而具备的神通。如果属于“客慧”(外源性特异功能),由于自控性更差(会不由自主),那更应该执行慎用、少用、直到不用的原则,将重点放在见性了命上,反客为主,这样才能“客”安“主”静助己修命。
修出去了的神,其在外是明白一切事物发展的,没有识神直接干扰。任何用功需要的分寸元神掌握得非常准。万法聚于其一体,天、地、日、月、星辰之精能为其所用,色身则清静无为,法性自融,心空无纤尘,心一动则非我本体又能是谁?因此心一动则周围必然就有了发动的效应,并非需要你的肉身上前事事亲操法术之柄。就像一个病人由缘分决定站在你跟前,你根本就用不着去给他治病而劳动手脚,信息(神)会自动告诉你此人所患何疾,因何而起,让你展慧目追前视后,心一动元神已经操作完成,肉身识神验证其效果即可。初级功到达见性还真的层次后,一切都是透明的,那时已经没有了验证的过程。因此心动在后,心永远是被动的就好。“外其身而身存”,修出去了的诸神是一个“外其身”的整体,是一个系统。圣神、元神、玉神、阴神、阳神,这五神组成了虚空(高维空间)的一个五行整体,他们相生相存,有了这个整体,人体五行攒簇才能算真正完成。就像人的内五行(心、肝、脾、肺、肾)和人的外五行(眼、耳、鼻、舌、唇)关系一样。内五行的状态决定了外五行的生长情形。内五行是人生命的精华代表,其精华是深藏不露的,外五行只是一种表象和结果。因此人的修行要重视自己的精华所在,而不要被表象和结果所蒙。人肉眼是看不到五神的,因为五神是精华。人能用肉眼看到的只能是其表象和结果,由三维空间的五行组成的肉身。当人的修行达不到五行攒簇而五气朝元时,你就无法使自己的超意识系统(五神)超脱肉身而形成一个超时空的系统。完成“外其身”的过程是将人的精华放之虚空而形成一个大周天的循环。这样的人身才有可能做到长寿。因为这个过程不但使人的精神不再为七情六欲所累而损害其身;而且人的精华(五神)由体内(阴位)移到体外(阳位),本身就是以阴(精华肉眼不见)置阳(体外为阳)的决定性转折。反之则道之动,这种位置的相反处置正是与人的有生有死的存在状态是相反的。长生久视之道的关键就在于体外五行的朝元——外丹的形成。神在体外对一切都是明了的,神在外做功的一切为心(识心)所证,这就是心动的效应。到了内丹功的高境界,人的肉身只是镜子的作用,信息收集的作用。其肉体的作用不再是操持凡务,而是无为却能够实现无不为。这就是“佛眼通”。
厚音论智与慧
若修真的整个过程为大家的识心所知,那只能是祸不是福。“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因此历史上金丹修炼只传心法口诀,不见修持明细过程,原因之一是修持者的素质千差万异,不可同一而语。原因之二是口传心授为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是符合阴阳法度的。阳性的事物和阳性的方法修出来的功只能是智。为智日久是要衰亡的。智是形容一个人“日”日求“知”的积累,这种积同时也是一种累。累及人体,也累及精神,日复一日,人的衰亡即始于此了。慧则不同。慧字下面有个“心”代表的意思是一种元神和识神的共同体验。中间一个“彐”部首,其象正对应“日”字去掉左边一竖。左为阳,去其阳则是知其雄,守其雌。“日”去其竖成“彐”,象征着没有日子可言,可以进入了超时空的运动。上方两个“丰”左右分居阴阳。一合代表了在阴阳两种位置上的丰收。而不是一个位置(识神或者肉身)。是两对阴阳——识神与诸神,有形(肉身)与无形(清静)获得的丰收。因此“慧”代表的是一个修真在阴阳两方面同时也不同时中的丰收。这种丰收与心的关系至关重要。与时间却关系不大,因为“精神”的获得才是长久不灭的。因此炼丹的方法中,有两句话是值得遵守的,那就是:“动则炼智,静则炼慧。” 智代表是功,慧表现的是法。层次上智和慧也分有形(识神)的智慧,和无形(元神)的智慧。
识神的智慧对于一个常人来说,是指的他的知识修养的深浅和聪明程度的高低。对于一个炼丹人,则代表他功力的大小和他本心觉悟的程度。常人的识智可以通过学习积累达到很深的造诣,可要想改变其聪明程度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常人的聪明除了和家族的遗传有关外,主要影响较深的较长久的是与本性的遗传再生(本来信号——投胎)有关。心思灵敏为聪,自知者为明。此两者都是本性在规律影响下产生的效果。因此常人是难以干预的。因为常人不可能看见自己的本性遗传信息,由于阴阳之隔,常人很难反观内视看清自己思想和行为赖此依存的本性之活动方式及其内在联系。作为一个炼丹的人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修行人的识心(智)指的是一种功和功力的积累。慧则是指他对所修功的领悟程度,当其对一种功练得越娴熟,他的潜意识就对这种功的反映就越深,他的功力也就上长得很快了。这种潜意识对功的反映就称之为慧,表现在人心上就是领悟的深浅。因此刚开始炼丹的人一定要精一微妙。精一,修持一种功不离其手,直到对此功的修炼达到有一定功力效应,同时有创造性地领悟作为。微妙,在修此功时一刻都不要放弃出现的任何一种现象和环境联系。慧的表现就是法。有功无法,那是瞎撞。有法无功,变化无穷。过去武术界曾流行一句话“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到老样样全。”这句话中所说的拳就相当于内功的“功”;所说的“功”就相当于内功中的“法”,即炼慧。元神的智慧属于一种无形和智慧。人能够修出元神并非就此能达到见性明心的效果。人有形之肉身上的识神继续还虚合道是一个基本可体验的过程。人的元神在高维时空的学习和采炼则是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环节。其内外丹成之要务当首修元神出壳。元神一出壳,师尊即收入门内进行培炼。炼智者,教其掌握文功和武功。炼慧者,使其彻悟天机地枢之机,熟握虚实进退法度,实践外丹炼形之奥妙。因此修真不尊师重道者,末见有能够列入门墙内的。
厚音论智与慧
若修真的整个过程为大家的识心所知,那只能是祸不是福。“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因此历史上金丹修炼只传心法口诀,不见修持明细过程,原因之一是修持者的素质千差万异,不可同一而语。原因之二是口传心授为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是符合阴阳法度的。阳性的事物和阳性的方法修出来的功只能是智。为智日久是要衰亡的。智是形容一个人“日”日求“知”的积累,这种积同时也是一种累。累及人体,也累及精神,日复一日,人的衰亡即始于此了。慧则不同。慧字下面有个“心”代表的意思是一种元神和识神的共同体验。中间一个“彐”部首,其象正对应“日”字去掉左边一竖。左为阳,去其阳则是知其雄,守其雌。“日”去其竖成“彐”,象征着没有日子可言,可以进入了超时空的运动。上方两个“丰”左右分居阴阳。一合代表了在阴阳两种位置上的丰收。而不是一个位置(识神或者肉身)。是两对阴阳——识神与诸神,有形(肉身)与无形(清静)获得的丰收。因此“慧”代表的是一个修真在阴阳两方面同时也不同时中的丰收。这种丰收与心的关系至关重要。与时间却关系不大,因为“精神”的获得才是长久不灭的。因此炼丹的方法中,有两句话是值得遵守的,那就是:“动则炼智,静则炼慧。” 智代表是功,慧表现的是法。层次上智和慧也分有形(识神)的智慧,和无形(元神)的智慧。
识神的智慧对于一个常人来说,是指的他的知识修养的深浅和聪明程度的高低。对于一个炼丹人,则代表他功力的大小和他本心觉悟的程度。常人的识智可以通过学习积累达到很深的造诣,可要想改变其聪明程度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常人的聪明除了和家族的遗传有关外,主要影响较深的较长久的是与本性的遗传再生(本来信号——投胎)有关。心思灵敏为聪,自知者为明。此两者都是本性在规律影响下产生的效果。因此常人是难以干预的。因为常人不可能看见自己的本性遗传信息,由于阴阳之隔,常人很难反观内视看清自己思想和行为赖此依存的本性之活动方式及其内在联系。作为一个炼丹的人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修行人的识心(智)指的是一种功和功力的积累。慧则是指他对所修功的领悟程度,当其对一种功练得越娴熟,他的潜意识就对这种功的反映就越深,他的功力也就上长得很快了。这种潜意识对功的反映就称之为慧,表现在人心上就是领悟的深浅。因此刚开始炼丹的人一定要精一微妙。精一,修持一种功不离其手,直到对此功的修炼达到有一定功力效应,同时有创造性地领悟作为。微妙,在修此功时一刻都不要放弃出现的任何一种现象和环境联系。慧的表现就是法。有功无法,那是瞎撞。有法无功,变化无穷。过去武术界曾流行一句话“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到老样样全。”这句话中所说的拳就相当于内功的“功”;所说的“功”就相当于内功中的“法”,即炼慧。元神的智慧属于一种无形和智慧。人能够修出元神并非就此能达到见性明心的效果。人有形之肉身上的识神继续还虚合道是一个基本可体验的过程。人的元神在高维时空的学习和采炼则是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环节。其内外丹成之要务当首修元神出壳。元神一出壳,师尊即收入门内进行培炼。炼智者,教其掌握文功和武功。炼慧者,使其彻悟天机地枢之机,熟握虚实进退法度,实践外丹炼形之奥妙。因此修真不尊师重道者,末见有能够列入门墙内的。
厚音论元神的两种修炼法:
元神在历史上一直都存在两种修法。脱离肉体的修炼,这种方法能够使大家获得大智慧,取得超常的能量,修上仙之道非走此路不可。但这种修法要依赖于高智慧的提携和扶持,且离不开圣祖的亲自点化。元神本身的实质是携带能量的意识体。当其修出肉体后,肉身将不再能与其保持同步。这种不同步一直要持续到玉形修成、羽化登真才会结束。因此每隔一段时间,体外的元神就要分神化气,分一个形到肉身上来,一是调节肉身继续修炼,二是提供修行中所需超常的能量。三是使人体与道保持高度一致。当其消耗将尽时,会自动有新的元神更换,也称其为“值年元神”,实际中并非每年更替,而是全自动地炼丹、用功、调整、消耗、更换。这里所说的只是元神体外修炼的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是更妙极至道的修炼法,那就是:圣神、元神、玉神、阳神、阴神等五神的五行相生修炼法。除了体外元神修炼法外,另一种就是体内——不脱离肉体的修炼法。这种不脱离肉体的元神修炼法就是不断地积累自我体内的能量,这个积累过程只要你能摒除七情六欲对识神的刺激,加强守一归元等意识的调整和训炼,能量会越来越高直到最后时刻的施放造成神和肉身的共同升华,像藏密功中虹化、道家功中羽化均属此类。这种元神体内修真这一般能进入上神道。 
厚音论虚实:
“虚”体现在神所处空间的验证效应,“实”则体现在人身体的调整结果。实际中虚和实的效应都能在生活的具体过程中找到佐证的根据。山人有一个弟子,他曾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修理各种无线电设备。一次在修理一部进口录像机时遇到困难,该机没有随机图纸,社会上亦难寻同型产品,几千个零件无从下手,只得搁之一旁近数月。一天在炼丹过程中看到一位老太太走近前来,他即见自己的元神赶忙走上前去搀扶,并施之以礼,交谈中方知老太太乃是云南人氏,于一百七十年前羽化,当时天年一百又四十,是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上仙,细谈中偶及修理之道。问到该录像机症结所在,该老太太详细给出了损坏零件的方位和数字。该生定中反应清晰,谢过仙师后即出定按法检测,果然如其所云之零件损坏,更换了即恢复了录像机的正常工作。当时交谈后即由其元神请教过为何熟知修理之道。老太太云:“道无巨细,法无格定,慧及环宇,有自无生。”那种妙的内在感觉只有明心见性者方能自显。虚空中的真我这样的际遇多不胜数。这种智慧的取得是实的验证性的。不过阴中一点阳,阳中一点阴。不变的连续事物中可能就有某一点是可变的。一百件真实的历验中有一件可能就是虚幻的。因此修行需要在长期实践中去实证时悟。而不能在虚实的任何环节上执着。
丹经书上记载的大部分都是实体修炼的效应。而信号上的效应非常多(阴覆阳),练功者即使经过了也看不到或者记不下来,涉及到微妙的感觉更是说不清楚。丹经书所记录的“还丹”过程实际仅仅是阳性的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大部分的事物都要玄界中所把握。因而沉溺于卦象或丹经的修炼者是找不到成功出路的。
讲药象而不讲心象者不成,讲练功而不讲修心者难证,讲玄象而不讲本性者迷失,讲方法而不讲无为者难成。守弱者以观象为导引。相本无相,有相则称无中生有。所以在观想的过程中一定要达到看见其象,挥之不去者即是实质的变化。这种相的观想顺序也要合于阴阳先后行的道性。
生命的开放(炼神至虚)则长久;修炼的开放(自然、无心、忘我)则功成;传道的开放,(民以自化)则民归真(家);合于常道则成真(功成身退)。
厚音论生活悟道炼丹、把握火候:
百姓日用而不知,修炼用之颠倒省(醒悟)。见性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定法四乘“万法归空”和宝法五乘“意明心动”来促进。功法中对功理已经讲得很详细了,在此仅谈谈修炼中的连续性问题。炼丹中信息的连续性是从筑基炼己到功成圆满都需要解决的问题。“真常须应物,应物性不迷”,这个不迷是靠修炼的连续性来完成的。情是生活的直接反映。现代人不可能远离生活去谈道,离开了生活,修炼中性命的意义也就没有了。白天要吃饭,晚上要睡觉,平常要工作,生活要操心。要保持信息的连续性,实际意义就是保持对修炼中主观(后天)识神对道性修炼的警觉。这个警觉也是基于弱者一面而提出来,外在的得失相对于心理上的德失,后者是弱处,所以应该守住。矢是指心之弓张满尤如射箭,有结果就称为德,任其自然就为失。有人在修炼丹法的筑基阶段,为了抓住身体中的一点淫佚之精,或者为了防备尸虫到玉皇那里去告状而守“庚申日”,都是想靠回避睡觉这个常情而达到进步,于是“炼睡魔”以求达到炼精化气的目的。“不知常,妄作凶”,炼去炼来人的精华——神就受到了损伤,而元精又要补充这个损伤,循环下去,得不偿失。其谬主要是守来守去守在强者上。这里的弱是元神,而不是淫佚之精。过去形容淫佚之精有“水满则溢”之势,治水有堵截之法和疏导之法,历史证明堵是没有出路的。事物的变化是逐步完成的,真正的不漏是元神对性命调整的不漏,非主观上控制的不漏。这也是一对强弱。识神强,但是不可能长久,古人说:“死心容易降肾难”,元神弱却可以做到潜移默化,由它关闭“生殖系统”这个根,方可以长久。在此仅仅是举睡觉这个例子,在修炼之中还有很多的违背常道而不知“守弱”的例子。大家可以自己去一一体悟,总结到自己的心中来。譬如吃饭这个常情,人们为了驱除三尸九虫而要“辟谷”,当有目的想通过修炼达到这个目的时,就产生出很多的理论和方法。譬如说辟谷可以“阴籍削名”、“驱除九虫”,从而服气餐霞,服食药饵,现在称之为“调整丹”。这些事物的出现也忽略了一个守弱的问题,用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理论去判断,无为而治才是弱者。自身元神的调整和乞求外丹的调整相比较,前者当然也是弱者。将这些简单的道理返回到修炼实践中时,人们当然也是“负阴抱阳”,忘记了自己位置的阴阳属性而重方法不重道性。外五行对内五行进行调整也有显隐。显的一面是医院医生的行径,隐的一面是修真者的根本。这个隐就是依照万物皆有气的道理,从潜在一面采来调整自身,这比药物调整的意义要长久得多,因为阴性是不易消散的。这些问题从连续性来说就是悟道。道本身只用两个字来体现,这就是阴阳,从方法上说可以简化到“知白守黑”这四个字上,这整本书无一处不是在宣导“知白守黑”的“楷式”,这“楷式”是在教人钓鱼的方法而不是教的吃鱼方法。修真是一件很简单而又困难的事情,简单是因为大道至简至易,越朴素的事越接近于道;困难是因为人心难免要坠入常道,负阴抱阳。要掌握常执警觉的善念的确非易,“圣人常难故无难”,关键是警觉的连续性要还原于生活这个常中,因此山人曾提出:“睁眼悟道,闭眼炼丹”。万事万物都因为睁眼而显于神中,悟之,则师父无所不在;万事万物也因为闭眼而还之于虚,虚则实之,以有意去对应,表现形式就是修炼的方法与过程。练功中要睡去,自然也是调神之必要,一个念头在睡前,这是阳守一;神在睡后的活动则显灵,悟梦就成了修道的神修起点。落实到平常的修炼方法上:“兴奋时导气,疲劳时炼神”。可以作为基本要求确定下来。兴奋之时神返于阳,显态难以控制入静,以气导之,则称为“冲气以为和”,深长细匀的调气可以使其神自然归依。这时如用意念强行抑制则难臻清静。疲劳时神归于阴,外虚内实,大脑皮层的抑制性增强,以一个良性的意念取代,潜意识很快就可以突破平常难以摆脱的识心约束而表现出来。神归于阴,以意念导之则称之为阳动,交叉运功,奥妙无穷。这个时候人是极易进入功态的。
厚音先生论丹的本质:
若不能将气化成丹,则在人与自然交换的过程中终究会消失殆尽。一定要化成丹!丹为何物?历史上众说纷纭,吾懒得去理会那么多,我的理解只有一个:丹——是连接两个不同能量级别空间的桥梁或者通道,有了不同级别丹的炼成才有可能使人的修炼层次不断地提高,最终达到“了却死生,位登真仙”的目的。如何才能聚气成丹?太极生两仪,两仪之合自然、成圆、成一、成丹,“一”有赖于拆除两仪之隔墙,这要靠能量与一定的技术相配合,二是有赖于高功师父的远距离遥控加功和调整,天下修真的人尽在仙师的观测之中,修德是获得其赞助的基本条件。
化气是通过丹这个通道将连接起来的人、天两个宇宙的能量予以合理的调整,使真气充实于全身的每个部位每条经络,并且改变其内在的素质结构,人这个碳水化合物的结构是可以改变的。练功的采气是向内的过程,聚气成丹是向外的过程,化气调身又是向内的过程,气化则又是向外变通的过程了,这两对变化恰好说明修真的过程正是阴阳交替演变和逆行的采补和变化。不宜一味地向内采,或者是一味向外放。其效应的有无,或者丹的成功与否,都要以实际的身体变化来衡量,要落到一个实字上。比方说,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这些初期效应,是在自己身上发生过并且稳定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化气的基本作用做功,使得人的全身得到了一种异于常人的强化,人体得到了高能量物质的补充,这个高能量物质的转化、释放、净化、自控过程的完成就是气化。气化能够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功能,最明显的莫过于消除了物我的界限,如特异现象中的使嚼烂的名片恢复原状、穿墙过壁,传统道术中的五行遁术等等均属于此。过去描述成仙的境界时有一词名曰:羽化登真,亦称白日飞升。还有一词名:尸解,说是只见人死如常,却不见尸骸,随他五行,皆可解去,说的也是以气化为基础的离尘之法。这说来也正是性命双修的高妙之处。有了气化这个基础,成仙有望。
按照通俗的说法炼丹就是要得到“身外有神,神外有身”的境地,当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元神送出本体后,其在外若结得好善缘,继续修炼(当然需要肉身的配合),高功师夫就可能专门对其进行调教,从元神身上再炼出一颗丹来,这丹才是真正的金丹,只有这金丹才能广泛调动宇宙间的高能量物质为“我”所用。
厚音论某种特殊状态的食素与食荤
根据看得见的人描述,他们的元神在外运动时,肉身得不到好的调整,元神能量的光能就减弱,绝对不配合,元神还可能被磨灭。如修炼中的食素问题,很多人在性命双修时处理不好,贻误火候。食素都是依元神的要求而办的。当元神还在体内修炼时,因为元神最讲清静,尤恶荤腥,此时食荤则元神易为业障所包,使其终难解脱。若是元神修出体外,食素与否也要完全按下意识来办。短时间内恐怕不会接近荤食,因为此时元神在宇宙间获取的能量还很弱,还不足以分散和化解荤食所携带的信号。一旦元神在肉身的配合下经师尊的培炼获得了极大的能量,元神就反过来帮助完成命的修炼,有时为了调整肉身的物质平衡,元神会通过信息让你食荤,吃一些经过煎、烤、炸等再制过的肉食,这时你如果不能随机而动,一味强调克制而不是自然,那你的修命的炼丹火候就会错过时机。这里所说的信息,可能是炼丹中的图像、言语通知,可能是练功中的下意识动作,或者可能是梦境中的暗示;或者是练功同伴的行为语言的启发,再可能是自己炼丹中悟到一定境地时的灵机一动、不一而定。过去讲法无定法,却按照一种模式去修炼,成功的只能是恰好逢缘的人。失败的却是多如牛毛,凤毛麟角者实际是因德而开悟者。食荤本身也是一种法,济公活佛吃狗肉喝烧酒自谓炼心不炼口,实际上是心口都炼并无“分别心”。一则是满足心,一则是满足口,若非分别心,两者为“一”清。“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万物皆如此,食荤能独例外吗?
厚音《玉真通解》序言节选:
度人之难难在度人之人本身也在被人度;说理之严严于说理之理本来亦将遭理说。修真之道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然而世人好术,百家功法争流而不失其机宜,简单自然变成复杂。金液还丹原来只是修道之开始,由于常人不知仙道阴阳之造化,故将起点作目标,演出千年性命之争。度人之人,其善心可谓真,然而真心之中难辞其假,未合道者阴阳难全,只因为吾有其身。故圣祖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要从这真中看到假,并非否定一切,只是要明白做人活动的特性。人道未悟透,何以见仙道?理之再严,亦有挑剔之处,事物总是在相对中发展。新理总是代替旧理,然而依道德做人之理却几千年未变。因为人之本性向善。大道无言,故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求理者不要误入一家之说,还当“无中生有,自性生理”。求师不如求已,因为师在心中,心在德中,唯有道理德严,方能招来真师显圣,除此之外希图吾身而见真者,亦是憾事一件,皆因我等均为圣祖所度。求理不如悟道。道生万物,唯其不变,故悟道能生理。常人惜非常而弃常,唯吾抱常,因为常中自有道非常。气功大潮数十年,传统文化换新颜。在大潮之中众多的修炼者都在寻找自己理想的真道,却往往走上了假道。原因是求在实处的愿望容易破灭,说在虚处的诺言不容易兑现。大部分人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练功资料,学了许多的功法。从法的角度来说对法的阴阳都已经了如指掌,谈起来则如数家珍。然而以此能够进道的人却难以找到。道本无情,常人离开人情则难为其人,众人不能弃未求本,却不知人本性命,道本阴阳,交叉适应,劳而有功。
法已不少,唯缺理也。此理本为阴阳造化之理。明此理,非以脱离生活所能得道,而是在万物的造作之中。故圣祖曾戏言他是一个“老说教派”,希望传道弟子都成为“小说教派”。说教者,说理教化也。相比较而言,“玄德”之教化中的玄理玄德更多于玄法、玄功。实际上修炼者的整个形势也受到限制,因为天道要靠天理来明白,功法要用德性去运用。穷理、尽性、了命三点,大家把精力和时间花到了命这个阳性的举措上而放松对理和性的把握,不能不算是一种失误。这个问题也是造化之机。多年前云游四方,见过很多高僧高道,对气功之潮的看法不一。映象最深的是曾有一道长的谈到严新功法时说该法是“想象功”。“想象”者调心进道的方法。然而“想象功”在熟悉传统丹道的习练者眼中好象很不入流,因此有“想象”这样的形容词,实际上“想象”的意义从阴阳道性方法论述要比那些妄用抽添、空闭尾闾的方法要高明得多。“说教功”与“想象功”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首先从心灵深处要发掘出“真我”来。
性命双修的“神修丹法”一道是“玄灵修真德道功”的高级部分,但也是最简单的部分,比起那些命功修持的有为法来要朴素易持得多。但是石头与金子比起来永远是占多数的,执着于命功修炼而不知返的学子也是一种定数。从古至今丹经汗牛充栋,可谓易遇吧。过去说丹道中的金液还丹是难遇而易成。现代社会已经不存在难遇的经典,为何学之众而成之寡?可见难遇的事物并不是假传的万卷书,也不是假传的有形人。真机不著文字,真人不显异象。难遇者,己之灵性也。人的灵性稍纵即逝,常人只知守其心,而心乃藏机,机乃多变,所以遇之甚难。“神修丹法”一道,说难亦难,说不难亦至易。难者:修心行所欠缺。不难者:“遵师悟道灵性通”也。难遇是因为非德行至善则不足以得仙师玉身亲自点化。易成则是仙师隐传道法,明传玄元,得之者则根基备,智慧通,神通成。“神修丹法”是几千年来修隐功的人赖以成功的基础。有阴阳莫测、变化无方、神奇自证、修德自成、玉成性命的特点。
厚音论灵、玄之妙:
没有隐态下的物质运动呈现玄灵的性质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要想真正深入领会传统的阴阳学说和神仙修炼方法那是很困难的。没有对阴阳的开悟要想明道也是不可能。道就是用阴阳属性在万物中展现自己。“众玄之门为妙”,道家学说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众生打开道玄之门而进到至真无上的妙道而设立的。玄灵功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引导无数的炎黄子孙在修炼的实践中重德、守德,以此步入道门。灵学一直都是人类进入多维时空的敲门砖。灵的内容很多,基本上分为四类作为修真的进程:灵通、灵圣、灵台、灵性。“灵通”是开始修炼的人在进入特定状态时获得信息的条件,有了灵通的条件,修真人就可以依此沟通多维时空及玄界的联系,并取得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来训练自己,这就是信号训练阶段;“灵圣”是在信号训练阶段中体悟出来的符合于大道的思想,有了这种思想,才可能在体内的性功修炼上打好基础,通达于圣人的境界是意识训练阶段的指导依据,这一关一定要明白做一个修行的圣人应该怎样去思考问题;“灵台”是意识训练阶段的成绩,灵台是靠两部分组成,阳性的一部分是识神对圣人思想在体悟上的掌握,阴性的一部分则是元神在意识训练中逐步体现出来的灵感或潜意识训练实践;“灵性”则是人的思维系统进入真虚状态后所取得的结果。人的修炼如果能够通于灵性,那么人的修行很容易从本质上把握真的成果,也不会脱离以正修道的方向。灵性也代表了修真人性功的成果或者练神的境地。真虚是人的潜意识在显态下运用的成功。这个运用是通过神的控制完成的。所以真虚阶段可以取得很多的智慧信号,譬如已经过世了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他们的信号你也可以取过来(或说请)化在自己的思维系统中去体会他们的智慧。没有妙境也就谈不上真境,没有妙境也就没有道的存在。妙也是可以分为五类让修真者逐步深入的。这就是微妙、玄妙、奇妙、神妙、仙妙。
厚音论五妙:
“微妙”是修行之人在实践过程中接受到的微小的区别于常道的变化信号。这是给人以意识训练的条件,是修的过程;“玄妙”是多维时空的物质运动在修真观察中的反映,玄妙体现了德行的深浅,是修德心的大好机会,玄境的增多可能使人心失常,所以在信号训练阶段人是很难通过的,要想将德行的结果化解到德心,一定要无心去求正,有心去验证玄景的真假会失去灵性,所以这一阶段体现了修真人德的积累;“奇妙”是修行中显态物质运动受潜在信息作用的结果,玄境中把握住守“空”,事物的受控变化就会很明显,这就是“奇”,有了奇妙的体现,说明潜在信息(所有的神之类)做功有了存在的反应,主观识神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可有可无,而是应当体悟其中的缘因和结果,要将事物的反映肯定下来,悟得错和对没有关系,你若悟了,思维的存储作用会将此阳性的信号与阴性的内在联系予以比较,这就是培养真意识的过程,对和错没有关系是因为道性在真意识的成长过程中是需要阴阳(对错)两方面对应发展的;“神妙”是修真者的意识作用到显态物质和隐态物质中后产生的统一效应,这里说的意识也是多重性的,既有真师的意识,也有自身体外元神的活动,还有自身识神的信息感应,这个时候的元神是强大的,其神通的体现充分反应了人的真虚训练阶段有了具体的成绩表现,相对于个人来说神妙是在体用神通,相对于外界来说,神妙体现了仙师们在训练神道之人过程中的表现;“仙妙”则是自身进入“不神而神”的境地后的反映,是自身正果的证明,仙妙充分体现了大道性质在修真人身上的体现,仙妙使自己感到对环境来说有一种围绕自我运转的现象,如果说神妙是调整环境,那么仙妙就是控制环境了,仙妙的全自动控制过程在外界看来就像圣人的表现如同常人,让人无法窥见其行藏,仙妙是由虚合道的表现,仙妙合于常道,不离常情而又具备天性。
厚音论弱为强母:
古人善为道者,其表现和内涵分阴阳之一对。外象柔弱则内存刚强,何以至此?都是因为其神之故。“不神之神谓之圣”,常人不明其象,不通其理,用凡心度圣意,将圣人以愚之,此为“心之愚拙者,妄援圣人之愚拙自解,殊不知,圣人时愚时智,时巧时拙”。以此修道之人则不可不知圣人处世的阴阳之理,如此方不至错过内练的火候和接引,外练的点化与求证。圣祖曾描述过古代善为道者的外象:“古人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之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善于按道行事时,犹豫之中含谨慎,就像冬天涉水过河一样,审慎之中含小心,就好像四邻都是强敌,严肃之中含庄重,如同登堂作宾客,行为上随和中藏生机,就像冰块在环境中溶化;敦厚朴实中含镇静,就好像素材无华不为人识,其宽广若谷且呼之有应,如同我们求之于神,其表现浑沌愚昧而不露锋芒,就好像有人存心扰浑了水一样。为什么修成的人显得这样柔弱丝毫没有一点大将风范?为的是要合于道性。形体为阳,其神为阴,阳性的形体若表现为刚强,那就是阳性处阳位,终致转阴,此即阳极生阴之道,天下莫不畏,圣人能明此理而求反。阴性的神如果没有形体的柔弱相合,那么性命的精华就会被形体所夺而得不到正常的生长、发展;就像怀抱中的婴儿,其母的天性就是对孩子的容忍,如果怀抱婴儿的母亲与其子逞强凌弱,那这个孩子无疑是在灾难之中。这是母强子弱时的情况,将来孩子长成,成了母弱子强的局势;其母也只有常抱其弱才能服子,否则强服其子则为强子所不从而致分离,这在现代教育中不乏其例。神为何物?古人云:“阴阳不测谓之神”。神是通往“道”的唯一出路,是人和于道的根本条件,人无非一性一命。此中阴阳之节律对于人心来说,尽数都藏于“居下、退后、无欲清虚、无我、自然、无为”之常道中,而常人莫能知,莫能为,皆因人心好强而鄙弱也。此弱者之道并非性命都弱,而是仅弱其命的存在状态。性强是因为人弱,人弱是因为明理,明理则容易得造化之种,有种就必然有生,有生就能呈真强。
1、  至人是常,居廛市尤卧深涧,进深山如同曝形于众听。故众人为师者当静我而待人,修心而承教,前者可以把握住一切福缘而不致错过,后者则可以省己利性,神形共成。过去所言,阳教阳会、阴教阴会、不教自会的三种情况在此已非三种而是数种之传法了,总的说来,大隐谋面靠悟性,传法则赖德性。
2、  人人皆备之长生药,不但能自成大丹,且能自医医人,逢缘省福者,自当得法了道,不将人生作儿戏,逢缘自弃者,亦可以自生自灭,枉抛人生,非佛不度人,而是佛等待度人,等待迷徒自省也。
3、  大丹有成之后,仍需明心见性,何也?以心修命,魔识易生,神强在外,制内则是碗中调羹。
4、  日用中存常道,颠倒中溯真源。不将做人修仙的奥妙位置调整到阴阳合道的位置上,谈颠倒自然成妙是非常难的。
5、  世人只知休妻以保不漏,岂知真精不在浊水中。积累有形,不为元神所负;枉作死心,肾气难平。休妻即如休去了圣基,至人总与凡人相溶。妻如影,家似琴,日拨三弦对影呤,若能应得心似水,外无扰兮内无虫。更教有形识真铅,说破好笑夫妇同。现今一大批丹道爱好者,特别是年青之人,动辄曰出家修行为真,却不知在家修行为真功。出家者,家庭不允,祖宗不允。其根自被无形牵,休想见得真铅汞。铅汞本非命中求,性受于命待成人。人不成,童心蒙,何时方明真意动?劝君穷取生身处,成家立业修真衷。阴阳相隔同性斥,道化万物本一同。
6、  绝粒即今之所曰辟谷,其现象打破了科学武断的一面,证明人是可以不依赖食物而存活下去,这是具积极的一面。人如果执着于辟谷,就是坠入了辟谷消极的一面。很多人认为辟谷是一种功夫,那更是大谬!辟谷只是神修金丹法中的一个过程。既是过程,有开始就应该有结束。从无意始,亦要终于无意。有一种人饥肠饿肚而不知缺什么,此可曰意识中断,耗的是元神,不是坐化“升天”,就是衰竭殒命,还强之名曰过关。有的人关是渡过去了,可其培炼出的精华——元神将不复为生,更不要谈什么功能。另一种人是自然辟谷,不饥不饿也有精神,天之助也,然而此中也有天数。天不助无道之奉,德不扶难明之人。人的意识中若出现信号需定数中止辟谷,执于有形而不服无形之数者,盛阳少阴。强夺天源是罪一,喧宾夺主是其罪二,自罪其神是罪三。人本有形有质为命,有形无质为神,炼神进入一定阶段,清理身体浊质是自然,故命功当以存形去质来顺应而辟谷,一旦达到一定净化程度,元神远于命,命当复自然,方不致耗去元神采气补元的精力,并为下一步修炼大丹在命功中重新调整作好准备,故需外五行(营养食品)来补内五行,色身是不能遁于顽空的。长期赖于父母者非孝子,无止境依赖元神者非明心。至于说到服食、烧茅之举、餐霞饮露之为,合日月行吐纳,静观想导意识,在总体上都不是顺应大丹的生发机制,只能起到扶本执末的作用。人在朦胧中浪费修行时间,这也是修真者成千上万,成就者凤毛麟角的原因之一。
7、  此乾坤既是指头部的泥丸宫和腹部的下黄庭,同时也指天地的无形相应。没有天地之精华,单靠自身不平衡的机体来完成大丹的冶炼,那是不可能的一种设想,正如实际中很多炼丹人只在自身寻求金精玉液、元神元精,几十年都过去了,很可能身体调至健康的水平也难做到,关键就是没有把自己的系统向外开放,首先是没有在思想(识神)上向外开放。
1、  元神的潜藏飞跃,并不是谈丹功的抽添运用。元神的任务是帮助圣、玉两神的修炼成功而真正成就仙道。圣神处卦外,元神处卦内,固元神无圣神则不得见性,获得大智慧;无玉神则不能出有入无,修化肉身。
2、  得道之人谈丹道,本来无主也无宾。后学之徒言宜慎,静用其左动右军。我本不屑万卷言,他善从圣奇用兵。世人不信睁眼看,非魔即幻为妄人。吾怜天下修丹客,劝君忘我先修神。
3、  《阴符经》曰:“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火本为阳性之物,强意驭之则莫不灼手或自焚的。故炼丹整个过程中,不亦作火炼而只宜水念常存。上善若水,水几近于道,故得水之精者犹得道多助也。元精善伏元神者,以水克火,以柔克刚也。很多学子在进阳退阴时,强以火发妄行,若能周而复始者本无大碍,然人之三关九窍若未能开放,不能借大天地以佐小宇宙,则一旦某关受阻就使得火发不能收,此时又忘了肾水之妙用,使得火燎上田,苦不堪言,实际上只要识神(阳)一归于水(阴)百恙均一念即解。
4、  元神之所以不能立即主宰而且今后也不能轻易主宰人体,主要是其能量的增加和成长还赖于元精的发展。所谓水涨船高,就是指在元神得生命之元气滋长时,其识神也在走从无至有、由小到大的过程,明显地居于其阳性的位置,因此尽管元神炼成,金丹在握,其识神(心)的去魔增慧、体悟大道、明彻真机的过程仍然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5、  真意能载其成,假意则毁既得,千万在此须谨慎。
6、  修持力并非只是定力或功力。在道家内外丹的修炼中,常人都知“有意炼功,无意成功”的道理,而容易忽略的就是这无意。谁也不知道这火候该何时可以运用抽添,人之识神在此是无能为力的,这一点不同于还虚或禅中大定,古人所言抽添者,是站在道的高度来说的,其话语针对大药中的元神而言。丹是有生命也是高级智慧的产物,人之识神在此若不能慎而悟之,轻则延缓,重则尽弃前功,因识神与元神的位置本已颠倒过去,得道之助,返回原状就意味着弃道背德。常人修丹功时指望在定坐中以调动元精元神,而元神好动,元精难行,当内外还未合时元神已动,元精却迟迟不至,导至人之精华不能合于神。元神出之过早,人体精之未至,故两头难以兼顾,终至药蚀神消;出之过晚者,人识心之做作足以使元神和元精不得归于丹窍,终会隔于天河两岸,永远不得相见也。故修丹者,特别是针对“神修丹法”者,当以主宾先分清,不可丝毫差误,只宜勤悟道缘,善体自然。“希言自然”。何为自然?在天为四季更替,月之圆缺,在人则为生老荣辱,吃喝睡思。无一不是火候在自然中的反映。人离不开衣食住行思,特别是现代人,为红尘蒙本心,在修行中不是遁入空门,进山逃俗,而使所炼之丹为孤气,就是在俗尘中辨不清真我,悟不透和光同尘的根本,辛勤耕耘数十年而难明修真之门。
7、  历史上有了金丹之道以来修炼成功的人,他们在物理空间对于人来说是可以出有入无的,但是他们对金丹大道的传授一直都以玄空传火候,实在言常情。空能传真,实不言玄,也从不演玄。这也是符合阴阳颠倒之规律的。没有口传心授,谈火候就是虚言,特别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阴阳两端凝集,人们对传统的承袭已经到了非常贪乏可怜的地步,古今已经相差非常悬殊,今人修丹却执古而非今。历史在进步,古人之神修丹法传授也在适应今人的思维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如果不承认这一点,言成真者自然是妄言。
8、  历来丹经上都讲抽添火候之运用,却不知此说均是高屋建瓴地对元神而言非指识心也。然河车运转,气化于神,阴阳皆得益,元神激发,识神亦为蠢蠢欲动,难以自制也,非那种在日常中即已能情如槁木、心如死灰、意不妄动之人而不能生危。
1、  对于火候进退的问题,吾对后炼之人只有一句话可以相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此中却非中庸之道,而是执两用中。两者,阴阳两面的表象;中者,太极两仪中的一根弦也。常于识心守中窍,不愁三岔路不通。德者,当以伏观以侍;刑时,前行(预先的一种意念)以候通融。实际的炼丹经历中若有妄以为心意即真意者,难免祸起萧墙,功亏一箦。故古人有云:“盖金丹未结之前,非沐浴不能凝珠呈象。而仙胎既结以后,非沐浴不能达出神入化。沐浴为炼丹之总括妙用。”何为沐浴?休假也,谁当休假?主观之识神,毁丹滞道之祸根。然而强灭凡念也不是正道,当以善诱至空,不识其位为主要方法。
《周易参同契》曰:“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日月为天地之太阳、太阴,故为雌雄,他们在一个月内有一次相逢,然而他们所传递出来的太阳与太阴二气却每日子午都在地球上的每个角落起着作用,互相更替,往复不停。明白这个道理,丹功中对于时间上就可以用一日之功夺一月之造化,因为人身自有大周天,真正通日如一年。
2、  神仙只在人间走,劝化本性为同尘。卓异本领凡人爱,难见三清太上翁。
3、  吾等也应看到,人之初生,本为纯阳,为外物所侵方才生魔,人是一个无所不溶的巨系统,修持得法,则百病身中即有百药应。需要调动的就是人身之内药。在进道以后还当拒外扰方能安内攘外,造成一个修真的内外真境。三尸虫实非人体内所故有,其中间宿主可以是人,但是来源却始于谷类。三尸虫善食人之真气,破坏人的真本——元神。因此,修真人于庚甲之时受命于天而行辟谷之时,即为驱尽三尸之时,这种辟谷非同于一般之辟谷功法。这种辟谷乃是夺天地之机,运命火之窍,杀三尸之弱处而一举成就。故炼丹人当应重视辟谷的作用和起始过程,
4、  圣祖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与天地相关是肯定的,不要离开了此点去寻找什么体内的玄牝。“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其运转状如天地,终行而不殆,周运而无始。
5、  鼻口之门是天地元气与人相接之处,故古今之人学吐纳之术,行导引之功,这些并不为错,只不过是所处的修行位置不一样而已。修人道者,口鼻作为,行而不殆,可以长寿;修神道者,用心作为,修意入空,可以用神;修仙道者,丹金作为,修性至明,长生久视,神用无止境。这三种境地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修人道者,尚可理解,只此认识,不能入玄,勤而不舍,换取长寿足矣。可怜者是修神道者:有其缘而难闻大道,有其福而难谛真诠,有其愿而难酬大志,有其性而心障难遣。呜呼!急于心上省自我,常在德内求不迷。唯有圣祖赐金丹,重道尊师是玄元。
6、  任何事物的成功总是有得有失的,损是失去,益就是获得。修炼金丹之法,在形方面损去的是识神,得到的是本命真神。在质方需失去的是色身空浮的快乐,而得到的却是生命的长生久视。在性上面要做到众德所归;在命上面却要做到真气归元,返朴至真。圣祖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里的一,可以代表真一之气,在人身即紫金丹,因其与天地之造化相通,故灵奇妙甚。
7、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可见有为是基础,人靠学而知道方能入门。然而进入丹道的修持,情况就大相径庭。其有为部分相当短暂,与通俗导引没有多大区别,其变化主要发生在体内,其境其景莫不由心性而生,至于形的动静却很少有人感到神奇的。故人难见。可是一旦修丹功者进入到无为状时,信息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金丹的作用要发挥出来,周围环境的一切,包括人们的生活、思维、物质的运动都要受到其控制和调整,因此由玄妙进入到了无为奇妙之境地。玄妙还停留在悟道的阶段,奇妙就是效应的生成了,微妙则是有为与无为的交界处所产生的效果。放弃了微妙,人的功态就不易进入无为状态,玄妙无法悟,而奇妙就出现不了。故这些有作到无为的转化过程是符合天道及万物发展之规律性的。到了无为,并非就走到了终点而可望飞升,此后对人修行的要求更高,因为这时的主要修真要求是明心见性,对人身体的修炼要求远不及对心性的强制性改变。此时此刻的人之心理状态的改变带有一种不可控性,原因是本心的后面支撑对象是真神而不再是受魔识不断干扰的元神了。
8、  在修真炼丹的实践中,很多人由于不求天道之理而妄言,妄解古人之火候,进阳而退阴,起则不知其妙,止亦难合其机,至使十之八九伤身殒命,其败不在法度,而在于德;众德易得不易守,皆因人心为阳火,知它不能守,观其不能用。只能重下、汇德、守水方能保金丹大道万无一失,事半功倍也。
9、  精、信相依而相存,精为真实居阳所,信附其后将阴分。只将金丹等闲看,忘我自有好光景。丹田火炽验始效,恍惚如醉语难明。
1、  对于火候进退的问题,吾对后炼之人只有一句话可以相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此中却非中庸之道,而是执两用中。两者,阴阳两面的表象;中者,太极两仪中的一根弦也。常于识心守中窍,不愁三岔路不通。德者,当以伏观以侍;刑时,前行(预先的一种意念)以候通融。实际的炼丹经历中若有妄以为心意即真意者,难免祸起萧墙,功亏一箦。故古人有云:“盖金丹未结之前,非沐浴不能凝珠呈象。而仙胎既结以后,非沐浴不能达出神入化。沐浴为炼丹之总括妙用。”何为沐浴?休假也,谁当休假?主观之识神,毁丹滞道之祸根。然而强灭凡念也不是正道,当以善诱至空,不识其位为主要方法。
《周易参同契》曰:“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日月为天地之太阳、太阴,故为雌雄,他们在一个月内有一次相逢,然而他们所传递出来的太阳与太阴二气却每日子午都在地球上的每个角落起着作用,互相更替,往复不停。明白这个道理,丹功中对于时间上就可以用一日之功夺一月之造化,因为人身自有大周天,真正通日如一年。
2、  神仙只在人间走,劝化本性为同尘。卓异本领凡人爱,难见三清太上翁。
3、  吾等也应看到,人之初生,本为纯阳,为外物所侵方才生魔,人是一个无所不溶的巨系统,修持得法,则百病身中即有百药应。需要调动的就是人身之内药。在进道以后还当拒外扰方能安内攘外,造成一个修真的内外真境。三尸虫实非人体内所故有,其中间宿主可以是人,但是来源却始于谷类。三尸虫善食人之真气,破坏人的真本——元神。因此,修真人于庚甲之时受命于天而行辟谷之时,即为驱尽三尸之时,这种辟谷非同于一般之辟谷功法。这种辟谷乃是夺天地之机,运命火之窍,杀三尸之弱处而一举成就。故炼丹人当应重视辟谷的作用和起始过程,
4、  圣祖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与天地相关是肯定的,不要离开了此点去寻找什么体内的玄牝。“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其运转状如天地,终行而不殆,周运而无始。
5、  鼻口之门是天地元气与人相接之处,故古今之人学吐纳之术,行导引之功,这些并不为错,只不过是所处的修行位置不一样而已。修人道者,口鼻作为,行而不殆,可以长寿;修神道者,用心作为,修意入空,可以用神;修仙道者,丹金作为,修性至明,长生久视,神用无止境。这三种境地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修人道者,尚可理解,只此认识,不能入玄,勤而不舍,换取长寿足矣。可怜者是修神道者:有其缘而难闻大道,有其福而难谛真诠,有其愿而难酬大志,有其性而心障难遣。呜呼!急于心上省自我,常在德内求不迷。唯有圣祖赐金丹,重道尊师是玄元。
6、  任何事物的成功总是有得有失的,损是失去,益就是获得。修炼金丹之法,在形方面损去的是识神,得到的是本命真神。在质方需失去的是色身空浮的快乐,而得到的却是生命的长生久视。在性上面要做到众德所归;在命上面却要做到真气归元,返朴至真。圣祖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里的一,可以代表真一之气,在人身即紫金丹,因其与天地之造化相通,故灵奇妙甚。
7、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可见有为是基础,人靠学而知道方能入门。然而进入丹道的修持,情况就大相径庭。其有为部分相当短暂,与通俗导引没有多大区别,其变化主要发生在体内,其境其景莫不由心性而生,至于形的动静却很少有人感到神奇的。故人难见。可是一旦修丹功者进入到无为状时,信息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金丹的作用要发挥出来,周围环境的一切,包括人们的生活、思维、物质的运动都要受到其控制和调整,因此由玄妙进入到了无为奇妙之境地。玄妙还停留在悟道的阶段,奇妙就是效应的生成了,微妙则是有为与无为的交界处所产生的效果。放弃了微妙,人的功态就不易进入无为状态,玄妙无法悟,而奇妙就出现不了。故这些有作到无为的转化过程是符合天道及万物发展之规律性的。到了无为,并非就走到了终点而可望飞升,此后对人修行的要求更高,因为这时的主要修真要求是明心见性,对人身体的修炼要求远不及对心性的强制性改变。此时此刻的人之心理状态的改变带有一种不可控性,原因是本心的后面支撑对象是真神而不再是受魔识不断干扰的元神了。
8、  在修真炼丹的实践中,很多人由于不求天道之理而妄言,妄解古人之火候,进阳而退阴,起则不知其妙,止亦难合其机,至使十之八九伤身殒命,其败不在法度,而在于德;众德易得不易守,皆因人心为阳火,知它不能守,观其不能用。只能重下、汇德、守水方能保金丹大道万无一失,事半功倍也。
追究这件事的根源(《火记》的所谓失传与隐传)只能说隐态的事物与显态的事物是共同作用于事物的。如果一本书将隐态的事情都说光了,那显态还有必要存在吗?所以贤明者认为不可轻易著书立说给天下的读者,在信息上是逃脱不了惩罚的。如果在书中尽是真言,又担心泄漏了天机。魏伯阳在犹豫与叹息之中,抱定了一个简单的想法,修炼者陶冶自己是应该有法度的,事物的掌握也只有一步步地来。一本书中不可能将所有的真机毫无保留地记载上,还要将精华留到隐态去传播,因此显态只能粗略地介绍修炼的总线。这称之为提纲挈领,若想知道详细的真机,只有安排到平常的生活中去体会修炼。(窃以为厚音此言恳切,想通过文章泄露天机者,当慎重。莫招天谴,何况我等初级学人,有何资格谈天机?)1、  伪德连下德亦不及,更为上德所不齿,伪德之作为犹如掩耳以盗铃,画饼以充饥,自欺欺人也。伪德即非己之得,犹望此以换真种,不亦妄乎?
2、  别人的修炼理论和经验终属身外之物,要修就要立求自身的不死方。不死方:修炼金丹的要领。其药方的组成是精气神,其药引却是“真心”,真心的结构就是:重德——立志——吃苦——悟性。正所谓“不求真心,难寻大道。” 在丹道修炼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便宜可捡,将别人的修持经验当作自己的方法去依葫芦画瓢,那结果将是东施效颦。
3、  常人只知事事争,不能退让怎分明。得有富满为今欢,难晓奇妙万年同。修真不拒俗尘扰,只为用心有分寸。本性无有难为善,均莫对攀他人行。
4、  修金丹之道首当炼性在前,修命在后,因为性属阴当在前行(阳)方为颠。故炼丹在前而明心见性(心性彻底圆融合一至道)在后。因此在金丹修成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为的是炼心返形,只此方合自然大道。
5、  遭殆辱实为上天之谴责。故圣人曰:“争先者亡,退让者光。”此言不仅指人道,修行神道、仙道亦不离此规,故修道之人当顺其自然,变通善应,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6、  人身呱呱落地以来,边长,其身上的所有细胞就不停地吸收环境和父母的后天信号,造成其离道不可能接近,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元神的调控下让全身的细胞有机地有限制性解体即死亡,假死亡一次信息就退掉一层,直到纯真方能打通这死门而成为真正的神门。这个杀机的掌握,唯有圣祖方能彻解,历来修真之士在其过关之时均得到过圣祖之暗助,故大恩大德吾不敢丝毫有忘。若在危险时去埋怨自己或埋怨众人,那就证明人的修行离悟道还差很远,更不要说得道了。因为人的祸福、荣辱本来就是相伴相生的,只要诚心修真,矢志不渝,累德积善,天必佑之,圣祖必助之,至此方明害中有恩之意。
7、  内炼金丹谈火候者,有一年而成者,有一月而就者,也有一日而登真的上根之人。此上根之人并非要智术超群,相反却是难得糊涂之人,糊涂者无为也,只知晓起昏寝而知己在何为足矣。
8、  曾有一弟子再三叩问吾修炼金丹的作用,吾答曰:“飞升之前做个常人,无事能扰;飞升之后是个至人,了却生死,冲虚清静,出有入无。”
1、  金丹的完成是色身的一个升华,是将来飞升冲举的基础,而在明心见性之前,却是用来积德行功的无穷来源。男子先修内丹,坤道先修外丹,这个过程也是适应天道运转的过程,内丹本身就是性命共同作用的结晶,而古今有人在此问题上一直认为伯端所言均是命功范畴,此皆因人不经实践的原因。金丹之中本来就有人之本性的提炼。所谓恍惚、杳冥之中所现之事非人力所能为,且非色身的某种现象,故此金丹为性命内外之和。内者,潜在遗传信号的阴阳两面;外者,金精、木液之谓。此处所言于性上究真宗的问题,指的是明心见性的过程,人心要在性内求得和一,就当在丹成后有个炼神还虚的过程,这个虚并非要在面壁中度过,“行住坐卧何止九,全凭心意用功夫”。这一切都只要在深刻领会“顺其自然”的原则上下功夫,入世修行的“闹处炼神”之精华都包容在其中了。炼心只有至自然而然的状态,修真方才能趋无生无灭的境地。 
2、  我所要提醒大家的是,性命双修之法讲究的是重性贵命,停留在玄象上执于着迷者是当今修行者一大误区,当人们实在于玄景中寻找不到答案时,就将注意力回归到“宗教”概念上,进入迷信而糊涂的深潭不能自拨,丹道难遇而易修,古时难遇,今天却不同,大家见则有缘,遇当有份,唯一靠的是悟性。不悟,传真法则会误为旁门,认贼子作己父。
3、  “道之为物,至简至易,在身上和身边无处不有。”总之是体现在生活与日常间。就像俗语与常言一样,尽管没有斑斓的文采,其中体现的通俗哲理却能合于至道。这种哲理的发现,一定要在深思勤悟中获得。认识日用之理与利用日用之理来指导修真的实践那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前者往往只能就事论事,学而知之,后者却可能举一反三,不学而得知。其中关键是一个颠倒而求己的问题。人我的颠倒可以自知,老少的颠倒可以年青,心神的颠倒可以通灵,性命的颠倒可以修真,心肾的颠倒可以得药,水火的颠倒立见真精。强弱的颠倒可以搦强,功德的颠倒方能成圣。圣祖曾云:“反之则道之动。”一言而代千理。“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在整个天地间,没有任何人或任何物是真正为废弃的对象,在圣人眼中所有的一切人和物都可以找到他有利的归宿,即对宇宙万物有用和有益的一面。“道不远人人自远”,与道有没有缘不在天上,而在自己的心中。只要每个人重德而修,人身的宝藏就可以发掘出来,而达到却生死、了大道的目的。
4、  他人修的好,于我眼中不可少,修真只求自正果,且莫随人妄言跑。绝学无为并终日,归真返朴方致妙。无为体自化,好静心自高,心中无事珠自现,有欲返朴遥。
5、  身为生命之基础,心为性命之根本,修之易难全在于先后之行,先修命则强身健体,先修性则夺天地之造化。实以肾为根,虚以心为凭。
6、  这口传心授也大有奥妙,口传为阳所以在无意中为真;心授为隐,因此师父之神要作出全面的导引(阳),这样的口传心授这一对阴阳再合在一起完成天道传玄机的整个过程。前者之口传要靠平常悟性训练自己的灵性,这样师父出现在无意之中的真才可能被你所捕捉到,后者的心授需要修炼中用德行德心去积累自己的德性,以此达到万象归一窍的客观物质条件(包括药物和玄景),这口传心授之要,无心者一定能够记住,有意者一定会茫从。
7、  重视消极因素的作用并学会在修炼中去证悟,正是人们生活与修炼中最容易忽视的朴素。丹功在历史上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路,随之带来的是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和包括佛道两家在内的各种修炼流派。利弊也就都成了维持存在的一种动力。所以对古人和今人的修炼方式我们都不可以动之以情,只能晓之以理,因为情动则根移,理生则法随。仅谈谈我们对丹功的认识和修炼方法让人们去自己实践。
8、  从功法上说历来就存在明功和隐功两大状态。文化革命摧毁了明功的传承体系和发展顺序,而隐功却一直作为功夫界的种子在延续和发展。现代人再想通过经典的孤修寡炼而获得大成已经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了。这其中的原因是人如果在修炼中没有处理好“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必将要受到隐功的制约半途而废。因此,再像文人那样去考证经典,像传统那样潜修默炼是不能成真、没有出路的。要开放性地认识古典,开放性地去修炼是当务之亟需。
9、  《黄庭经》是一部谈修炼认识论的经典,其中很多的认识从整体上剖析了人体存在的奥秘,也说明了人身体中所有物质和信息统一起来的难度。知道了这个难度,依照《道德经》的精神,“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所以在治理身体这个大国时应该不以智识为法,而应知道“异于常人而归于常态。”异于常人是指在认识和方法上都要与物相反,归于常态是指在表现上不能与“天下相争”。
10、              逃避存在而单纯法古,就处理不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就象一个人他想修炼成功,没有他父母的信息支持和理解,同样完成不了真种子的采集一样。成功者是“以百姓心为心”的,环境信息的支持则是新生命成功的摇篮。守道常无为则能无不为,万物将能自化。其治理身体这个性命整体的过程采用无为即称之为朴,用朴之初将不欲,即没有任何目的来干扰无为的运动。
11、              《黄庭经》教我们知人守中,通过虚中带实,以臻紫微妙境,《参同契》从易象阐法理,归于朴素能圆觉,圆觉则能做到民以自化,何乐而不为?现代修炼者拼命在复杂的经海之中寻妙谛,并以难理解为高级,却忽略了真正的高级在于朴素。
1、  现代修炼的焦点性问题逐渐集中到了意识和能量的协调问题上,很多功法门派都以能量修持作为诱导,而“神修丹法”将永久性地坚持以意识引导作为主导方向,涉及到意识的问题仅仅存在修心与修德这对关系。传统丹经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将直接深入到意识与能量的关系协调上。古人的教导和教训汗牛充栋,从具体的方法上去吸取的人难见其成,从抽象的原则上去把握的修炼者将实现自由王国的夙愿,愿天下的修炼者都能重视玄德的修炼,不争而善胜,无为而善成。 
2、  真正明白道理的修炼者,即使他很有本领,大功告成,他也会深含不露,以保持和修炼的内景同一。如果将修炼的精华外扬,就像有些炼功者还未功成,处在积累阶段就发外气,施神通,抖元神,这样向外的修炼不是道家思想的继承者,而是不安于静净的狂夫。
3、  圣人为而不争,所以隐退的后面是广大的分布,这个分布是元神作用,分化出去各负其责,各据其位,太乙真气采撷之时近似于白色,在内丹的造化中却呈现出红光,表现在感觉上也是吻合的,真气在外的感觉是凉的,到了体内却发热,这说明炼丹的周围之象与真实的内在一定是一对阴阳,重外表而不重内在的变化那是容易失误火候的。
4、  有的修功者则以战睡魔为荣,以不睡时间的长短来衡量自己的功力。所以这样下去,尽管从月末到月初都可以不卧,而身体却一天比一天疲倦,没有精神,恍惚显于外状如同痴呆,由于人的元神以清静为本方能神强而活动主宰人体,人在主观上一旦不能归于休息的阴性状态,也就扰乱人的阴阳平衡,元神不活动,则主宰人体这个有机体的真君就被扼制,致使百脉乱行,鼎沸难归心,至此则不得安宁了。还有一种设静室、立祭坛,早晚叩拜、祷告、念经,因念而生阳,由阳而感应到一些阴性信息的到来,或梦寐或炼功中看到鬼神的形象,就以为通过祈祷必然能够获得神明保佑而获得长久,却不知这一切都不能解决长久的根本问题,最终还是成为短命人,形体终究腐烂在泥土中而不知所归。
5、  黄老之学说劝告人们以清静为修道要旨,为道日损,讲的就是后天意识的降低,先天元神的再现。意念过度、知识过度、方法过多,只会产生干扰过多。知识和经验不能不要,要的是抽象的“厥旨”,其意思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原则”,经常在修炼的实践中省悟古人总结的修炼原则的人必然有成功的希望。因为他没有方法的执着,信息上随潜意识(元神)而动,旷达虚无,了然真空,因而知晓事物的来龙去脉和缘由,其道理不在复杂而在于简朴,无形的智慧相通于朴素,今人有言古之大成者皆饱读诗书、通达古今之说实在是有误后学。
6、  到了功德圆满之前,仍然要坚持隐功玄德,不可张扬外露,(因而明师炫煌者,假不可去)因为阳性的功德是要消耗天地间精华的,那是逆道而行,故不可取。
7、  心中元神如流珠,是靠肾水养育的。因此相互含育则必须要解放诸多相关的影响,肾水以脾土为克里。所以后天意识过头的人要想修通周天则显然不可能。土克水,土旺则水(金精)难以运动,因此有时连身体都调不了,更不要说炼丹了。心神为火,也是精华,但是妄动则伤及前后,只有平静恒常就能掌握胜负的主动权。
8、  现代的入世法修炼,方法是次要的,而认识则转到了主导地位上,先成佛觉,后成仙道。这是从觉悟到掌握方法的必然过程,不要视这个先阴后阳的过程作儿戏。因为金液还丹这个事物太神奇了,它带给人们的是夺天地造化之机,了长生久视之愿。所以没有觉悟不行。
1、  背道而驰却又顽固不化。本来出入正念却蹈于邪路上。思维不开阔是见识不广,凡心执着。心无空则谈不上获得天地人的支持,更谈不上得高人点化。抱侥幸心理想遇到高人点化那是无德的行为,而圣人早就知晓每一个诚心修炼者的情况,只不过圣人也是神用和用神都在无为中罢了。 
2、  追究这件事的根源只能说隐态的事物与显态的事物是共同作用于事物的。如果一本书将隐态的事情都说光了,那显态还有必要存在吗?所以贤明者认为不可轻易著书立说给天下的读者,在信息上是逃脱不了惩罚的。如果在书中尽是真言,又担心泄漏了天机。犹豫与叹息之中,抱定了一个简单的想法,修炼者陶冶自己是应该有法度的,事物的掌握也只有一步步地来。一本书中不可能将所有的真机毫无保留地记载上,还要将精华留到隐态去传播,因此显态只能粗略地介绍修炼的总线。这称之为提纲挈领,若想知道详细的真机,只有安排到平常的生活中去体会修炼。
3、  应该朝夕警惕,不可粗心大意,更不可盲目自信,应日趋谨慎,如果让修炼的过程有违潜意识的要求,就会逐渐改变成功和失败的比例因素,要慎终如始,否则即使你丹药在握也将还原如初。当然,表面的初和内在的初是两回事,成功者保持了表面的初而内在的一面却有了巨的进展。
4、  修炼金液还丹,须以内外无分别,功法无执着,成为不为我主的心态处理之,否则易误会古人好意,而致邪行。
5、  宾非主也,祥于午时当退隐。所以在功夫阶段展现的神通状态都应当谨慎。人的识神归属于宾,主已生,即元神。神主于阴而识神之宾也当服于阴,阴才是真正的主人。因此元神逗留在人体内时可逞强服众,但毕竟被束于内,不会长久。有形为阳,元神当居阴位,元神应该遁世,识神应该空出主位。这就是换鼎。
6、  至三阴在下的否卦时,阴阳不交,闭塞难通,刚萌发的事物生长一定很困难,唯一的方法是阴伸阳屈,即调整事物发展中的阴阳关系,使其都颠倒过来,成交叉状。而首当其冲的是隐姓埋名,不可张扬。
7、  要想长生,必须养性,性是“外其身”的基本因素。要想回避生死之期,必需要考虑长生的方法,将修炼放到生死的问题之前来处理。人的身体本来是一无所有的,因为能量因子元精的信息分布,导致太乙真气参予到性命之中,形成了有形和无形的遗传生机。有阴有阳,魂魄也是一对阴阳,阳神被形容成太阳之魂,阴神被形容成太阴之魄。这说明天人合一的重要性,也说明没有开放的修炼,没有熔化自己到大自然中,要想出阴神也很困难。魂魄是父母遗传的信息,可以结合先天的遗传信息,他们是相对的,相互之间是对方的房屋。因此一开始可以分别修炼阴神和阳神。阴神是由元精结合魄而成,阳神是由元神结合魂而成。丹道之性即神之性即人的意识系统,主要的代表是元神,修炼后的意识系统是统一的,性确定了性命所能涉及到的范围,这是内在的一面。人的情感筑成了性命的外在体现和发展,这是外在的一面,这一对阴阳就像生命这个大国的城邦一样,有潜在系统,也有外在统一。国家之器完整了,人民才有完全。这里的人民指身体中的细胞。
8、  从修炼观察到的一面来看,金丹的形状在体内的某个阶段开头就像鸡蛋,其颜色黑白相混,近似灰色,纵横方向的尺寸为一寸,这是初始的状态,俗称为圣胎。胎之为物,与人无异,四肢五藏,样样具全,筋骨先生,后填真气。如人胞要经历十月之期方能瓜熟,圣胎也当模拟这个时间,以虚代实,十月期满方能落蒂。蒂落胎出,脱去其胞,骨若可卷起来一样柔弱,肌肉的质感滑润得好像饴糖一般,这个胎儿有两个出体之法,一是脱胎而出号称圣婴,再次返回鼎中仍称为胎,由隐性的换鼎过度到阳性换鼎,此种冶炼之法,高出世法数层,皆因天人合冶的原因。
1、  精、气、神既然是关键,就要轻松自如处于静室之中,大志要归虚无,不要为具体的欲望所干扰,以无念作为修炼的常态。玄实交接处,如人间的烦事一样扰心难安,却总可以找到转化的机窍,这一切都在由元神调整。只有元神她才通晓生死的转化,荣辱的契机。
2、  世上修炼的人难以逃脱负阴抱阳这个运动形式的影响,所以对于旁门小术特别感兴趣,总以为道是可以走捷径的,放弃足踏实地地一步步开始,而去追求那些尽快能眼见为实的功夫。拜了多少师,却总得不到真实的验证。这就像盲人走路没有拐杖,耳聋的人却去欣赏音乐,钻到水中去捕捉山鸡,跑到山上去搜索鱼龙,种下麦子却妄想收获稻谷,用圆规来画方形,竭尽努力到老,劳费精神到终,年岁日近昏暮却终究没有搞明白丹功的义趣。因为这种人的行为首先违背了“道向内求”的规律。实际上内丹的服食之法是一个非常简单而平常的事情。
3、  不明常中道性,玄内真机,谈修炼内丹术那是难获成功的。就是耗尽家产,使妻子贫穷挨饿,那也难达目的。
4、  元神的活动如同鬼魅的隐藏,真龙的隐匿,有意去找她根本就无法寻到踪迹。如果想要制服她,唯有从体内与其相亲的物质中去寻找,这就是元精的信息黄芽,用它来引出元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黄芽是玄象中元精的信息,也是玄象中元精的阳性代表,将其作为吸引元神这个阴性的基础是能量与信息的有机结合。
5、  《参同契》中很多处谈到情性相合,物需相类,提醒的就是注意事物的相互依赖和作用,不可单独地强调丹功的方法和过程。金木水火四象,末了汇合成为两家,两家分别主导性命的精化:元神和元精。元精和元神号称龙虎。龙阳是奇数,其形为坎;虎阴为偶数,其形为离。接下去述说五脏五行的俯属关系,已涉及到信号与物质的关系。肝是藏魄,是父系遗传,肺是藏魄是母系遗传,心火中的真阴元神为女,肾水中的真阳元精属子(能量因子)。父之慈爱,唯女为甚,母之体恤,见子尤甚,此中伦理,常道普观。俟至子时一至,五行发动,相生成因,类相成缘,脾藏所居为中黄。中间真意为宗祖,五行化成三物,三物归至一家,纳于中黄鼎中,中央戊己,方觉真实不空。
6、  过去的得道圣贤们,怀揣玄理,胸抱真一,炼成了至尊无比的九转还丹。他们将自己的形迹化去,如蛟龙隐藏深潭,使人们再也找不到他们的来龙去脉,“真人不露相”可谓如此。他们饱含天地精华,养化先天诸神,其德行已经象日月星三光一样普照大地,其精华逐渐溢流于皮肤表面,如鹤发童颜,肾气充盈,筋骨反复调整得坚硬。一腔正气,邪气不能干扰,逐渐积累中,阴性的功德越来越大,阳性的精华愈修愈强,肾水的能量日渐增加,达到一定的能量。当信息的积累可以达到平衡全身这个大国的变化时,能量的发出也就能改变身形的存在状态而进入仙境了,这个时候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处于自由王国的人。
7、  历史越长久的书,人们修改和译注得越离真机。而求道学法的人得到了这类书籍,还将其珍藏在匣子中以伴终身的修炼,而后父志未酬,子继父业,孙子则仰观祖宗,将其视作传家宝流传下来,其中给修道炼丹中带来的种种弊端迷惑了无数的人,而世人却丝毫看不到这一点。随着人们欲望的升级,其谬误的毒害逐渐显现出来,当官的不做官了,务农的放弃耕耘,商人丢下生意不做,都去按图索骥的希求神仙,结果使得大多数的有志修真的人士家贫如洗,实在是因为不明白“生活就是道”的真谛。这就是古人所言“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修炼金丹大道,其最重要的一种效应就是“调整环境和改造环境”。单纯以相说象,实在是误人害己。
8、  写文章的要务首先就是在顺理成章的前提下揭示修道成真的精华部分。精华是不可见闻的,要靠潜意识去掌握并运用,而主观识神只可抽象神化,把握精神,有了这个前提,治大国则若烹小鲜,很容易做到身体这个大国四海升平。宣讲出来的东西是要提供给人们指导和验证的,即使是经历万代也不失其真意,作为指导修炼的开始,做起来并不繁锁。黄帝和老子的学问是谈清静的自然之道,导引人们向内注意心性修为,养育先天元阳,首先要学那怀中童子的怀德之厚,不求外道,常向内守,使修炼完全进入无为和无不为的自动化状态。这样才能谈得上在常态下归于道根还致本元。道根和本元都近在心中,不劳你远离自己向外求取。只要抱住向内求的“一”不放松,则可以长生久视。这个“一”是指要自知。知状态还要知心情,知玄象还要知命象。
9、  肾属水,主骨,开窍于耳,这是外象定义,肾神名玄冥,说明肾乃通玄的根本,其字“育婴”,说明肾脏与炼神密不可分。虚而不绝为冥。冥上之玄根,主理全身的水源,水火既济的场所,大药所生的源泉,两耳鸣叫肾气荡,津液旺盛心易平。皆因上善为水之故。真精若龙,盘于水府则生,所以当见到有龙蟠于肾窍上时为三花聚顶之前兆。
10、 过去传说神仙都是碧眼方瞳,以喻外圆内方之说,实际上进入更高层次以后,已没有碧眼方瞳这种外象,而是无瞳,其外内合一,外圆内圆,视之不见其深浅,睹之不见其神采,此即深藏不露,其类似于婴儿的眼睛外貌,湛湛然无邪无欲无做作,平易自然。百恙之中急切存想日月内照,先从隐态一面作好导引,真正打通了丹道的大周天——神阙与命门,长生久视之道并不是很难。
11、 脾神主调五味百谷之气,勿使“后天”有意受损,没有虚劳羸瘦,则面部气色华泽润美,其光彩足以代表此人修炼善居中宫,行无为之治的结果。上中下三丹田阴阳调和,生生无限,则长生久视有了一个极好的基础。当代流行的辟谷食气之法多属有意引导,加上有意摄入五味不平之气,至使脾神虚弱,直接影响到内五行的平衡,与那种内气充沛,外通虚空宇宙之象的自然辟谷比起来,很容易伤及“真意”致使攒簇五行受阻,不言炼金丹,就是健身长寿也将成泡影。
12、 胆神所现代表了阳性六腑的精华,是后天识神中支持修炼稳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俗语谓有“胆识”即此寓意。五藏真气扶“先天”,六腑精微“后天”全,表里如一肝胆照,修来成果长久远。
13、 有《道德》五千言作则,得无治乎!常无为即真命不离矣!
14、 正果先需下种,人寿男女相通,七返九还要中空,只此雌雄为用。外有道气父母,内有师下真种,丹玄之乡是恒中,存想即是妙用。内外本无分别,师道分述有性,虚空当由守黑通,数对阴阳果成。这里存想一说是关键,常人日用而不知,我辈拿来作妙功。想与做,不一般,想能调动真神,做则侵神害命,合于自然有生化,无非颠倒为用。
15、 五脏之气调平,六腑之象随生,精气神三宝的精华聚于昆仑顶(脑),则目睹其光如日月星之象,此即为性光。荡涤九窍之阴气无所不及,因此恍若在天的日、月、星运行。五脏则如洞观火,焕焕然映照八个方位,使太极球的存在有可能被观察到。凡心常存天性道性,则能伴体内真机遨游八极,其主动权即在于斯,守一不久则可由此聚神还虚。
16、 心中凡念要靠深居简出转化,既非肯定亦非否定,用以观其详。这是意识训练类。由神而修,调形调身自有妙方,只将后天的魂魄纳于其衷,元神自然能够衔玉而成。其灵由肾中真精所养,哪得散漫,自然久长。
17、 灵台居于黄庭线之中,人之心主宰心气经脉运动,这是讲的阳性物质的一面,而黄庭经所讲的却是阴性的一面,即人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到黄庭中脉的气脉,脾神化真意而影响修炼中的五行之合。人的上、中、下三个丹田的隐性位置很为重要,上是性线和黄庭线交点,中是壮力线与黄庭线交点,下是修命线与黄庭线交点。其三田关联到营卫与玄受的显隐协调,玄受与洞房产真的炼神步骤问题。太上真君告诉我,心中元神发号令是主,魄含元精是本,产婴当然要在最高最敏感之处,洞房玉室育真全,上清即元神再生的法号。
1、  中黄丹成在玄宫,却需肾气频频上行滋养,为什么要安排在两眉之间的上丹田孕育成功呢?因为天象尽在昆仑中,大脑之外有双目代表日、月,有七窍以喻七星,泥丸九宫代表了还丹指挥的行辕,天地尽在脑部列星宿。所以古人未将脑作为脏腑的成员,只称其为六阳之首,可见炼阳至精在头部生化,合道还虚仍须回归下丹田,再孕太清,上清先出,太清其次,玉清最难最缓。有了上清元神的成功,长生久视之道,由此可证。
2、  意识训练阶段当以恬淡虚无引导自我,这时候要注意动静思悟化中的那一个化字功。调形先调玄中形,无中生有,此化即能真。室内莫让凡心去主宰这个“无”,只待灵性作主人,心无其心即是基础。入世修行,念不及物而言则是妄言,物物平凡,念无所滞,内真(方)固,即登云路,可见百事并无忧,逢缘利于修,藏精并不难,心空神自谋。
3、  真虚要藏虚,真假都要隐,精气开口散,调形人不知,其中紧要处,凡心守虚无。炼神在内景,无为后调心,此即上德举,久行上清(元神)居,得一得天下,三清是我神,隐功尽是假,验来处处真(正)。
4、  三清圣境之道君,广施玄元一气化生于万物万事,我等得先天元性入体,即备元神元精,此中恩赐,扶持我等修真了道,成仙登大罗,飞升转乾坤。如果真能修至七日思之无瞑昏,则证明可修之与天齐寿。修行不是仅靠炼功积能就能达到契合自然之目的,既要求精一诚挚,又要求心专志至,这样方能达到调动深层次的精华进行修炼。显态不争,虚无态形成后的无疑和不争,恬淡忘我,自然能够不神而神。
5、  知道古人所言各种功象所显现的含义,一旦见到自己修炼中玄景的变化,却一定要谨守其要。明白此变化来自于阴阳的对应,守住了雌,雌会以静伏雄,所以要在炼丹自始至终清静无为。
6、  目视有两类,阳观阴视。开目而视为见阳,闭目而视为知阴。人生难得见之物,阳气一足,阳神必被激出,见所未见称之为贵,能见自己受邀于三帝,席于清凉世界,五色云气之中,此时返观内照则能正补于内。用玄象补性命还需自尊自崇元神为主导,丹道周天的开启(大周天),需要七窍配合恰当,不可妄用,脐门一开,神阙不空,前后洞启,玄根在此深植,天道不远矣。
7、  生化之机旺盛莫如木者。下种、迁插、稼接,生生之法非限于一类,所以木气的运用对修炼中的返老还童作用很重要。哪怕你已近一百二十岁,返老还童犹可言之,过此甚难,因一百二十为人生的大劫返,人生在此前未修则至此无新的细胞置换。所以圣祖曰:人开窍需一百年,即细胞不竟,智慧难圆,既要长生久视,又要开窍达慧,实在难,唯有及早修出饱含地、水、火、风、空、日、月、星辰这八气精华的九转金丹,方能保证既能长生,又能开窍(久视)。人只要精一抱元,守好七窍,木气的自然发挥就可以使人常保年青,使日月也会为之显出残老,这都是人之元灵在东王公那里有此一株灵源花树,得生生之机的人就知修炼中借形御形,无心而有真意。
8、  当修炼者调气养神,视听皆收入体内杳冥之处时,则可以使肺之所藏之魄引动肾中元精真气,达到调理五藏精华,使牙齿和头发都显得异于常态。此时的肾气由肺魄所引动化生为水滋润周身,要冷要暖皆可随意(中黄),更应该常将玄膺之处的可控水(金津玉液)用一定数目纳入到玉池之中,以沟通有形和无形之间的联系,这样血脉自然充足而无阻滞。
9、  肺开窍于皮毛,其脉开通者皮肤自然光泽如金玉,金能生水,肺脉通则肾水旺,因此肾水所主的齿、发自然坚固和黝黑。此时的效果都是由阴神所至,当首先重视其作用,不能落而忘返。肺魄是人生存中的阴性物质存储地,固当知雄守雌,常常回忆一下使玄宫(脑)有其席位,到了众神会聚玄宫时(金丹孕育之时),还将要再进一步地挖掘这个宝库。
10、  天性在人,人心在机,心脏于华盖之下,却役使大脑应付常情。所以收心于华盖之下,定情于天性之内,则常享人天之乐,故曰知心(太阳)乐相呼,知己在于明心。神明来自于心清净,能显八面之威风,采八卦之光来照亮中堂,所以说“心情一好,脾胃就开”。脾胃居中黄,是调谐先天和后天基础的基本脏器,要从心至胃,从胃至肾,有肾强,则有命旺。人之灵根——肾要想不枯竭,只有谨守命门开阖,打通神阙保玉身,使先天通道“脐”再次沟通天地,方能保证自身圆融无碍,得(德)不至损,体内所有细胞的信息得以长养不竭,生生不息,永远不会有衰减亡失的到来,这都是将中宫之用相当重视所形成,所以脾神字魂停,因为黄庭中脉相对静止,阳性物质的魂入中黄为静。
1、  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简应繁。人之修炼不可以不对自身的生理解剖有一点明白。要明白,但不是全来自于学习,而是有一半要来自于玄界之师的传授。否则,极易为俗念所扰而摆脱不了认识上的习惯。因为人体有关解剖上生动的有机部分是从常态了解不周全的,要借助于玄界的帮助。所以修炼不能执着。人的存在分成身形和诸神,也就是常说的:心、神、性、形、身这五种基本划分。身体内上有黄庭,下有关元,前有命门,后有幽阙,此乃四象和合之地,虚空凝象之所,阴阳交换之域。人的感觉在上,作用却在下,枢纽在上,基础在下。所以将呼吸导于丹田,肾水返于虚窍而养先天,长生久视就并不困难。
2、  口为玉池,当肾水上行旺盛之时,即无异味为清水,此时肾气壮实,心肾相交则灵根得滋,坚固来自于滋养。人的元神居于丹田,保持心不外驰,内敛精气神,则重在修心,心念之体现在脑,所以要将人脑所存储的信息重新排列与修理,这是解决认识基础的问题。舌根之下为气、精、神交合之所,不可忽略。丹材的产生一靠河车搬运,二靠日积月累地有作,阴阳不可偏废,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精华物质的积储和转化上。纵欲了,则水枯肾竭,不复言生命长久。
3、  性命不仅仅只是识神的存在,其生命最基础的物质是元神居于心。所以后天识神的一切都要心性行合一,不要欺心,而应洗心而洁心,勿使污染他。五脏为先天元气所藏之地,只可视其节律度数而重微妙悟合,六腑乃后天意气造化之所,当使其内洁外净,素白无瑕,此乃顺应阴阳之道,扶先天净后天,如此可至虚无自然之境。天癸不至,水火不济。后天不生,先天不循。
4、  修真达道,则应深居简出,溶于常人,故曰常人不识,其心已经知道性命长久的位置在受到虚无的支持,所以主观上常抱无为,客观上思虑若水,流动不停。如此则“先天”茂盛,元神翼丰,“后天”平衡,丹就仙成,长生久视之道只于此处显现,翱翔于有无尤如闲庭信步,此乃至真之态。
5、  识神要知晓人体的基本存在形式,对于人体之中何为根本,何为基础要先明白。人的本性为根,命体为基础,其精华丰彩的提炼要顺应天地之间的规律(道)。因为道对人的有为积蓄是有阻挠和破坏作用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要内养真我,以主换宾,如此方能积蓄起精华来。人之昆仑乃九窍之极处,其貌亭亭,精华皆由其焕,如果尊重了大脑深层细胞所代表的元神系统,则人的元神、圣神、玉神三清的培养可以成功而获长生。如此方可言及火数之内炼五行,也即五神相推相胜可以成功。
6、  世上万物,本以静制动,雌以静伏雄。所以人之修炼当先炼养体内三阴,养好三阴则三阳自附之,即成道形,长生之修行方可言及。天性在人,人心在机,所以肝魂与心液相合为上天,即称阳神,魄阴与元精相吻合为入泉皆因肾为水地,阴神生之犹如金入泉。此时阴阳二神的产生皆非人意所为,返魄还魂都是随着它们在体内的性质所决定而吻合到一起的,绝非有意,纯属自然。
7、  一旦神由气化成功,则圣婴育成在体内哺于玄宫,长于东海,主于中堂,号曰真人,即为元神,又曰金丹。其负甲有法力,执符有权柄,七窍开阖由君定,这个时候人只需闭关修心,以俟同步。此神不是人身这个大树的枝叶,而是性命的主根,此神即为虚空五行的中枢,众神都要绕其旋转。如果修炼者常存思于此则长生不虚。
8、  白天明白是靠悟来,夜里安全是从修来,昼夜自然流畅地去生活修炼,就不存在让人耽心的问题。渴了就喝水,饥饿了就吃饱,循于阳性的位置时就收藏沐浴于过渡时期,当阴性的物质刚刚萌发时,刚从人生最深幽之处激发,体现在功法上也就是兴奋时调气,疲劳时炼神。呼吸通会阴,得功常省己,久久这样把握则不知老为何事。
9、  人之精液,含两类。一类曰金液,一类曰玉液。前者是先天大周天的循环产物,是送出元神和转化虚空的必需,后者是先天与后天在修炼中和谐的产物,也是水火既济的结果。无论是金液还是玉液,她们都在鼻这个由阳入阴的交界处显现。玉液醇香,金液还乡(送药入窍),舌下之物对于丹法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它包含了明堂之中传递出的控制信号,所以称明堂为玄宫,也是元神的办公地点。由于元神对精液的如此控制,所以元神的修炼既可调心也可炼命,以上之言源于此。
1、  灵为体外生命系统,根为命精体肾。上中下三个丹田能够相互呼应相互补益之时,则命门开合,真精主命,人体由先天主事,则困扰人心的五味,皆远走而善气环体,实际上是民以自化的善气。此时大道坦荡,尽管凡念之源由日常所生,此时之心也无须去担忧和控制了。因为一切都在虚无中有定数和定因,而体外的系统元神是可以借助于人修为的功德改变这一切的。所以在日常中越是恬淡无为,顺其自然,无拘无束地去生活和修炼,越容易使人达到长生久视。
2、  古人说“始于有作人不见”,性功在前靠有为来完成却存在于内象。“及至无为众始知”正好说明无为的修持在外作为德行的表现反映了修真人的心性特点。性功是虚的为阴性,如果不是有为的技术性方法与其相配, 也就算不上是“反之则道之动”。命功是实的,为阳性,假如不是阴性的无为修持与其配合,即不在心性修为上下功夫,事物的推动就做不到“相反相成”。
3、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修真的方法如果是以道修德, 则获立地见性、顿悟见真的目的,如此则道大人亦大。如果是以德修道,则能广积阴德, 渐悟通玄,日修至空,方能返本还原。
4、  有形之物,包括文字在内都是一团糟粕, 这是圣祖在讲解《道德经》时对修真人的一种告诫。执着于有形的说教对本性的开发很不利。如果一个人在修真时不能做到万物归空,而入“无中生有”的境界, 那么要想达到成就自己正果的志愿就不容易实现。
5、  道家文化不是宗教灌输。道家文化之目的是为了整个大宇宙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大的方面。道家文化的另一个目的是使百姓都能够明白性命双修的过程是使人们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是天清地宁的最佳世界观。因而作为道家文化经典支柱的《道德经》和《阴符经》是性命双修的必读之书。
6、  宇宙是有生命存在形式的,道也就可以将其认识为人格化, 历代修成大道的高功师父们都是道的人格化代表。我们修真离开了他们是谈不上成功的。《双经》的本来含义就是揭示一个修炼隐功的人应该走的修真方法和原则。方法一半靠体悟,一半靠隐态中由师父传,原则是验证过程的标准, 很多人修到玄境的高级阶段就没法从书上或人世间的师父那里找到可靠答案依据, 这一点《双经》中就说得很清楚了。要尊师悟道。尊师了, 我们从玄界才有可能发现《双经》中无法描述的境界是由空间的高师展示的。这个展示本身也是一个传功和传慧的过程。仅仅传而不悟,就做不到内外合一,心性合一,道德合一, 因此尊师和悟道本身也是一对阴阳,这是读《双经》的基本要求,当然是对修真人的要求。做到这一点,心智和灵性就会沟通, 我们就不难去体会一个练隐功的上仙所应该有的内境和外象了。我们在任何的情况下都可以通得过师父对我们的任何考验。
7、  道因万象而显,也因此要用万象阐述。修真之人要想进道、得道, 也只有从可以说得清楚的常道之中进入到难说明白的非常“道”中去。由于万象是随时间的变化而进化的,所以在平常事物中说明的道理也会因时而变化其属性。如果修真人执着于常道而不忍弃,无疑将会在变易其居中而不自知,终坠无常以致迷失本来,更不要说进入到奇妙难言的非常道中去了。实际上无论常道和非常道,皆为我形之母,实为我心之子。在生活之中修道则易,离之则难言其真。皆因相生与相克,均因其在之故。
8、  圣祖的“道”包含有宇宙万物的源头、生长、变化、归宿、规律的意思,是非常玄妙并且无法用任何文字和语言来说明的。因为任何说得出来的都是糟粕之属性在起作用。人要想涉足于道的境地,一定会牵涉到人的本来——灵性的问题。但是于常道之中对迷失本性的大众说道只有强之以名而应凡心。故圣祖曾垂教曰:“五千真言亦糟粕,得之躬行启灵性”。这是圣祖在开宗明义之首告诫后人:不要着相于语言文字的外在含义,而要用其去当作开启每个人“真我”大门的钥匙。窥见了本来,真如才能对应于常道,本性才会通晓于智慧,无为才至于无不为,假我方能修至真我(正果)。
1、  有形的事物其气质的内涵会因为人们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名不尽意。道是抽象的,要想表达它不知道会困难多少。这也如同禅宗所谓:“说是一物即不中”的道理,既然从肯定的词语正面不能言中其意,那就从万象的本来,即事物的属性中去隐示其本。这其中体现了一个万物“负阴而抱阳”的本质为我所用的思想。这一用恰好是德道之用。
2、  人不至虚而难窥其性, 物不至虚而难为造化(例如:特异现象中的搬运、飞物和其他一些改变物质常性的过程)。用“无”来形容万物的本来,用“有”来表达事物的演化, 由此而概括两者共同存在的代表:“道”,这就是《易经》中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的由来。这里所说的道,特别不能排开人这种包含万物属性的生物。人的无和有在修为中的把握,也恰好是修真进道的通行证。故常无(空),可以窥测到“道”所施用的奥妙。这一切的实现首先就要做到无欲,欲望是人的后天残余信号的结果,欲覆盖了本来的真如之性, 道心为其所蒙而不见妙窍。佛家讲四禅八定而入空明,道家讲清静无为而入慧真。
3、  道家讲究从生活中悟道、体道、修道、得道, 其妙用就在于求取道的过程中将无欲和有欲的运用放到一个被动的环境中去选择, 这就是“德道功”的“神修之法”的理法源头。
4、  道是宇宙的本源,万物万事由其而生, 那么道也就将自己的性质融化在万物万事之中了。万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发现不了道之属性的绝对性, 只能被外表的阴阳相对性所左右,分别出一些相对概念来。如美和丑、善和恶,这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识将其剖判出来的。这证明人的主观上总是将浑朴的道华凿碎而去追求事物阳性的完美。所以人类的纷争迭起,诡诈丛生,生命的进化过程也是扰攘不宁,自割其命。人对道体的评判就远离了道的观念,人主观上的属性也就是背道而驰的。任其发展下去,人的修道只会离道越来越远,进化之中面临的是步步杀机。
5、  很多修道的人,在听到人家传递概念时说:出阴神对身体不利,于是讲到阴神则谈虎色变。奋力去追求那远道而去的纯阳之体。却不知阴阳本是相对概念,没有阴神,哪儿有阳神?没有阴性物质作为基础,阳性的形质何以得到滋养和生发?常人只知驱阴而附阳,与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共性不谋相合,所以世上多见人执着于邪法而以为正道,将歪理抱终生而自以为正念。皆因人好“正确”也。
6、  人在有形的身体上不可能马上取得很高的位置去适应道的变化, 但是在无形的精神境界却可以先到达合道的境地,从短暂来说这就是开悟,从长久来说,这是一个修真人灵性的发现和培养。
7、  声和音,他们是互相依存而表现的, 可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却使他们分开来出现。很多练功的人在进入到信息训练阶段时容易接到类似于语言的信号, 这个语言的表达并没有像音一样通过耳膜的振动达到大脑,而是心灵的感应或者是意会神领所知晓的。人在修行中执着于这类有声无音的语言, 就会由于声的阴性影响产生幻听(并非坏事)。这时听到的声有时并非来自于外,而是自己的魔意识在产生干扰造成。当声和音同时在心和耳上产生效应时, 那就说明有一外来的物质能量已经通过肾的外窍——耳(肾开窍于耳),达到并影响了人的身体(命由精生,肾藏精),那么这种声音就可能是道的反映, 是真人的呼应。
8、  世上多真人而欲学之成功, 宇间多真元而欲采之为己,世上多功派法门使修炼者眼花心乱,无所适从。当知道那些有功夫的人士功德很大时,就想一蹴而就到达真的位置,为的是追求其外在的名,而不知内在的实。这个实可能正是因为“佛不是佛而为佛”。宇宙间,天底下名山大川,风景名胜, 不知道暗藏有多少太乙真元之气。练功人竞相去采撷也不见有减弱。然而正是有了这种取为己用的心才使得人们互相采盗而成笑谈,这也是欲望在驱使人们。很多生存的树木(特别在城市公园)就被一些炼丹者采得殃殃待毙, 然而也不见谁人能够了悟真常而无心无为。相反还积累了不知多少的罪孽,如此下去连治病强身的效果也难稳定, 还能谈得上修真了道吗?人的身体与天地间万物无所不应,则万物之元气无所不能为己所用,众生的智慧无所不是我的精神,所应该启动的唯有自己的灵性,灵性可为贵人之举,灵性可得万物之珍,灵性可是没有分别心。然而欲动则灵性不通,皆因一己之观念,所以修真重在明心。明心则在于自知、自省、自证。灵种本来在己身,何劳三山五岳求?明白了,自己就是佛,何劳到处烧香和磕头。
9、  无知无欲则民得以清静,身心清静则智者(人身体之中的孽因和各种信息体)不敢为,也无由为矣。进入了这种无为的状态——用性不用心,身体这个大国则无所不能和谐,自然也就无所不冶─冶炼“精气神”合一而成丹了。
10、    天地有情,天地也会因情而衰老。圣人用仁而不体道,圣人也会远离自然,背道自殒。所以修行人的虚怀若谷,一定是能够容得下所有的人心。圣人不仁,并非无视百姓的疾若,而是要按道的规律去拯救。道是以阴阳来体现的,所以圣人总是将自己的拯救用到了阴的一面。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救人, 圣人要救的是人心,人心都善了天地不就安宁了吗?圣人不仁,并非纵容人去作恶而不顾,惩恶扬善同样是作在阴的一面(作在阳的一面叫争斗),这也是顺应自然。圣人好清静,道家好无为,这里表现的是形体的无为,而无形中的有为。
11、    道家的无为是无心,有为是用神。这一点是不能否定道家有情的,正是由于这种情是由神而运动,才得以使道家的文化有生机,有无穷之神妙和仙妙。
12、     风箱的中间尽管是空虚的却能生风不已。天地廓然空虚,反而能够生化万物。人体之所以修道能成,无生无死,也都是因为冲虚清静,虚心实腹用以化神所至。由此可知,在外露的形迹上修行人的一切都要合于常情。多所作为,有心多言反而招致错误和失败,不如心守清虚,形静无为。
13、     现在修炼者流行一句话:“利他利己”。很多人练功者有一点成绩就发放外气去为他人排疾除患,说是利他,为的是换来功德而利己。到头来很多人得不偿失。不是人家的效果不稳定,白耗真元,就是自作自受,将人家的罪孽转到了自己身上,这都是不明白有为造作的坏处所引起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发功者都是这种结果,这其中还有各式各样的缘分在起作用。
14、    无私的事物它们自有公道来弥合与滋养,所以他们能长生。而有心于私的事物尽管互相取盗,自以为有补益和得天时,则总是取之于阳而还之于阴,终为道之所损而返还于天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天地、万物、人,只有天地是无私的,所以天地为道所护而得以长久,三才之一的人要想得道, 该怎样仿天地无私而效长久之法呢?明心体道之人都会还心于天地而忘我无为。圣人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会在做人时处处谦虚退让,处下无争,结果总是为百姓所爱戴和尊敬。在修炼方面则总是冲虚清静,还心于天地─炼神和虚,他们的生命形体才能为道所补益而得以长存(此非小说创意,而是众多现实能佐证的)。以此,不正是其不自私的原因而造成了大大利己的结果吗?谚语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说的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互利道理。人与万物之间的互利道理又该如何?人与天地之间的互利道理又是怎样?这些都是修真的至要之处,不可忽视啊!
15、    处世先得立地,立地就要讲求保存自己的安全之地。“善地”指低下的地方,卑下之处人人厌恶,所以没有人去干扰和竞争。在卑下之处(阴处)却能接到各种阳性的能量。圣人的强大正好被“卑下”的善地所掩护。真正的师父出现在你的面前决不是华彩异常而眩耀他的形象,而是谦卑贫寒、举止无状而引发你的本心。很多学道者在这一关上往往为高师所验而不得其真,主要是人心总是想往上走而不合道性,显赫荣宠肯定不是善地。
16、   心善渊。心深空虚故能容事,水深清明故能容物。能容故能藏,能藏故能彰,能彰故能明。修道之心不能容物则接受不到阴阳正反、 好坏两方面的信号,没有完全的比较,没有比较自然做不到心明眼亮。
17、  正善治。修行之人好以正自居,却不知自以为正时则谬误多。自诩为正道、正功、正法、正传等等,不一而足,却忽视了正与邪的依存关系, 他们是没有严格明显界限的。一念之差就可能以正居邪,所以圣祖劝诫要正善治。“正”不可以妄定,要站在道的高度而定。“治”不可以妄行, 可以阴阳相胜之序而行。这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过程,但是也并非要动心去学才行, 只需水性而治:满则溢之,亏则补之。正通政,宜可言人之政体的治理要清平。表面上看起来无所事事, 内在系统却无时不在自动控制的范畴。这就是充分利用物质阴性一面的活动而达到炼阴培阳的过程。
18、   有些人的神通并不能完备, 能兼顾六神通的人很少,就是因为他们在培养道性时伤害了自己。这个伤害就是动心。
19、   水的动静变化,随时都能顺应时势, 丝毫不会在机遇上有什么滞碍。而人却不同,遇事都喜欢用心去想去判断, 不知道有多少的良机被错过。特别是金丹冶炼中的火候稍纵即逝。若待你推算甲子,暗运《易》理,即使是轻车熟驾,也不免“人算不如天算”,一失足也成千古恨。岂不可悲!人要去其心机而入玄机。玄机者,太乙元神之权柄也。要去掉人的后天意识(识神),让人生像水一样由元神调控,则火候之窍无不中的。人的感触灵活是来源于先天的灵气。人的后天思维的发展推进了人的衰老过程。古语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可见时务之重要,时务的争并不在于有形,要靠无形的自在。当你能够法于阴阳而用其神时, 事物的造化之机就会在你手中掌握,这也是道家对于命运再造的技术方法之一。
20、  人心如果能做到不争而善应(悟),那会有什么过失呢?功成不居,会有什么危险?忘我无为,人生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21、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修行人既然知道了这个道理,为什么会去追求丰满,行为上锋芒太露?这都是人心不易满足,希图完美, 背道而驰的本质造成。明白了这种天道和背道的人心,在修道者内心上就常常应该保持知足知止,谦虚退让。我们以水为道,把自己当作盛水的器皿,只有保持常常不太满,才可能获得道的常益。
22、  丹道的原理都是根据道德之理演化出来的, 当练功的人在采集自然界的真气之时就不可以有盈满之念,有了盈满之欲,采得再多的真元也会为天道所损而失。心存善念,无欲于足,本性就会顺道而动,自动调整身体的盈亏,使化气难变成化气易,实际的效果也就是满足了。
23、     功成身退是体道之人的首务,天之道不可违, 违则必致祸殃。身退并不等于神退。大起尘劳的修行人不一定有上德, 功成身退的人也不一定无德,这就是隐和明的功德所在,谁人明白并实践了这个道理, 那他真可谓功德无量。
24、    练功人在清除杂念之后能够返观内照,在特定的功能态还能透视、遥视,观前进行预测,观后进行查信息(追眼),这些特异功能态下观察到的称之为“玄览”,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心体玄妙造成,心尽管能够览知万事,却包含有很多假的成份,这就是需要涤除,通常称之为“筛选信息”。人只要在与外界交流,他的魔意识就会因此而滋长,人心分阴阳,玄览也不离阴阳,当你无论如何筛选时,你能够说自己的信息就百分之百准确没有任何的疵病吗?你能够肯定自己完全还真了吗?人在修炼成就达到万分之一的不准确时还要继续努力。这就是真意识的不断训练。
25、            无知并不是坏事,一张白纸可以绘精凝玄,由性炼命。丰富的后天修行知识也并非好事,盘根错节的干扰, 杂乱无章的约束也不知道何时能够理清而归一。
26、            一个人修到知人知已,明达四方,但他能够做到形体上的无所作为吗?这里指的无为也是一种高的境界,他的功德来源是得之于玄界,这是常人很难理解的。很多人认为达摩面壁有何功?陈抟鼾睡有何德?看不到他们的无所不为之处。
27、         人的修行为的是在玄界能够还原出一种生命的存在形质并能够蓄取灵气用以滋长他。但是这种新生命形质培炼成功的原则就是:培养出来后却不据为己有,他(我)来自于天地,也就还原于天地;有所作为但不夸耀其能。这里的“有所作为”是没有后天意识中积累的原则、标准和要求的作为,为而不恃就是这个意思。既定的知识和规范是会影响和阻碍自然变易中的发展的,这第二点最难煞人处也在此。要分清主宾之间的关系,他为主,我为宾,决不可自恃其主而为主有作伤神。新的自我(他)是由形(身)而生,由清静而长的, 不去主宰这“自我”才是修行的福缘。这三点如果做到了才能称之为玄德。否则,还会在知识和欲望中挣扎,何时得进外其身而身存的境界呢?
28、      人体这个“器”一样,当你追求他的充实时,他就会给你带来生活烦恼与乐趣,当你明白他的空虚之妙时,清静无为就成了修道者的必须,也就找到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和长生久视之道的源头。身体就像人精神的房舍,精神的丰满是靠房舍的净洁和空灵带来的。人要守住这个“空”,才会有体外之神这个“我”的器用。要以神为主,假“我”为宾,中空虚灵,修炼的结果就有保障了。
29、       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要开始修炼到忘我无为的境地。这是我们成功的基础。人要忘我,要爱身。爱身以炼身,炼身以化身,化身以致还原于天下,天下无所不有其神,无所不在其身。
30、 “隐显之道”在真人或至人看来始终至关根本都是要居于隐的一面。古时候得道的人,精微、高妙、玄奥、通达、深邃到常人无法认识,他们内外皆不着于相。他们没有异于常人的非常之举, 使人无法区别认识。
31、 得道之人立身行事的风度:谨慎小心如冬天涉水过河;恐惧戒慎如同周围有人窥伺一样;恭敬庄重如同登堂的贵客;心性开融, 随俗而应就像冰块在高温下将要溶化一样;其表现淳厚朴素就像没有经过雕琢的素材;胸襟宽广,态度谦下如同引人进入了幽深的山谷;其表现浑沌愚昧不露锋芒,如同混浊的水一样不引人注意。什么人能在混浊动荡之中,安静下来就像浊水慢慢地澄清?什么人能在长久安定静止中,活泼起来而慢慢地生动?能够把握并运用这种道理的人是因为他在做每一件事时都没有在精神上自满,行为上就自然总是留有余地。这也是“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的写照。因其适可而止,从不盈满,所以能够隐蔽退藏,而不表现任何的特殊之处让人认识。“功成而身退”是个总原则,也是立天之道的妙蒂。很多人以立地之道来衡量这个原则,认为其可有可无。有人则以立人之道来看待此原则而不屑一顾。修真之人不可无志,不可无大志,这大志当在于立天之道而为环宇,不可为区区人之凡心所作为,应该修天心以超三界,炼五神以离五行。世之显名无真师,何况争名奔利之人,践性忘源之徒。尽管欺师灭祖之举可用拜虚之为而蔽,真师亦可任其自然,许其自生自灭, 然其背道之举不知将要怡误多少学道之人的前程。真师永远都是显名之人的后盾。这个后盾对于你的善恶、慈凶、舍取、贪省都有辅助作用。并非只是助你为正,这才是道的上善之举啊。
1、  修道之人进入了一种特定的生理状态后所感觉到的奇妙。然而这种奇妙也会给人带来很多副作用。因为人心的作用, 恍惚之后就将导人进入各种景,这种景也是万物之象的缩影。怎样去对待和转化这一切呢?那就按下面的内容去参悟吧。人在修炼之时进入虚寂明镜之时,我们的神就开始活动并完全表现。当意念宁静到灵待自生时,则精盈气足而滋神运,使体内之神有足够的能量观察体内的一切,并将身体内贮存的景缘以万物之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这时就能看它的由无到有,再从有返回到无,以此反复,概括万物。万物虽然繁杂众多,可是最后总要回复到根源且复归本性。所以在我们观景之时情欲也会因心而生。然而这确是我们要注意除去的事物,我们的目的是为神凝气聚而生灵质,我们的目的也要像万物一样复归于根——本性上。只有培炼出自我的灵质——元神,才能向本性的开启迈出基础的一步。万物争春,百花齐放最后都要回复(报)到它的本根上。因为这根是“静”,“静”是支持任何生命运动的基础,这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中阴的含义。万物依靠阴来滋长这是事物的常道,通晓这个常道并运用到修真的实践中, 那么我们对于玄关这个问题就很容易明白其妙理,对于玄牝我们就并不难以彻悟。对这个常道的忽视是常人修行中的一大弊病。前人在概念上与现代人的区别(理解不同),使得很多人误入歧途而不得正果。例如“纯阳”一词就很耐人寻味。从道的境地来说,阴阳合一方至无极, 那么纯阳又怎么与纯阴合一呢?不知道阴滋(生)阳长这个常道,在修真中轻举妄动必然会招来灾祸。认识到这个常规,心性上就能够包容一切(理解人之生命与万物、众生一体,天人合一的实质),形体上所产生的一切能量也都会归于玄窍而明珠永不灭。这时的包容是回复本根的成就。万物的本根是相同的,修真者的“容”才是真正的为天下之“公”。有了这个公,真人就有了控制一切(包括自我)的权柄,因为真人的无不为是代天而行大道的,所以能够做到无所不能为。替天行道,功成不朽,尽管到一定定数之时他们的身体有形质部分隐了去, 但是他们的功德却无时无地不在。佛家的观世音菩萨已经是数千年前的人物了, 可是现代人的修真实践中仍然常常看到她的慈容并得到好的帮助,而其形象千面一心。历代人所看到的观世音实际上并非一个修而合道者, 而是很多修真者的“公”在起支撑作用。观世音这个名称谁都可以用,只要你合于道性,对众生的慈悲就是公德了。
2、  人常病于思病则无病之忧,人常想到了未病之躯的保养,并且知道养生的道理在于常处其阴, 则人体的纲章就不会打乱,还可能因其造化而取得再生的机会。世人因病而知修炼,因修而知常理,因悟而领非常道, 这都是走的一条由生活而明白大道的逆过程。这个过程如果是逼出来的,那就是因祸而生福,如果是主动去真(争)修的,那就一定会因福而至贵。贵者,非一个人的成功而是众人受其所荫护者也。
3、  常人修行只知诚心之拜而外视,却不知自性之中早就富含每位圣人的智慧和德性。圣人是以天下为己,以己化于天下,我们何不在自己身上去寻找这个“圣”根。既然圣可内以省得,智又何必去外求。世人将修真与治国、齐家、平天下分裂以论,固修真亦有讲究以才取人,以智分高下,却不知大智若愚者有贵源。所以世人好术:易、相、理、法贪望集于一身, 却忽略了自性中无所不能生(这个论点已为功态下的作为所证实),到头来精衰力弱,不复为证(实)矣。人在修行过程中如果能够放弃对智术的执着追求, 就容易获得对性命有利的结果。
4、  修行人最易执着的无过于“正道”。世人都好以正自居, 却不知仁者无心,义者无意,用心和用意在主观思维上时都做不到仁义的宗旨。所以“正道”不正。道本无正邪之分,却不知人的本来之中就能自动分别举止,自动合于“道”动。当人们弃绝“仁义”时人天然地就会恢复体查天人合一的身境和体现出慈善普惠的反应来。在修真的道路上以机巧和获利作为自己修炼的方法和目的之人是存在的。有机巧之心,就毁掉了本性的反应,获利的目的就将身境由盗取天地之灵的角度转移到了被万物盗取的角度。故俗语曰:“舍得,即为舍方可能德”。所以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以文字来说明其不足处相反容易让人困惑, 只有让其有一个简单的原则把握,修行要表现纯真行为,内在却要保持质朴,尽量减少用心,降低任何的欲望。
5、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修道人在本心主动明白这个天理之后,放弃对智巧和术法的追求,依本性灵光的指引而晓起夜寐,其效不就是日夜在修证自我的本性吗?学问是没有止境的,道则是至朴。学问不是修道人应该投入全部精力的地方。真正合于本性的人,则与人之智慧相通,人智即己智,人心即己心,又何劳去求去感应?
6、  荣和辱、善与恶都是大道所包容的一切, 均为大道存在的表现形式。道之未动而人却在生死,人所畏惧的事情我们也不可不去重视。畏惧才会有重视,更何况特立独行是显露锋芒的一种表现,是不可取的,所以有和光同尘之说。
7、  众人是那样的安乐和高兴,就像在享受盛大的酒宴,又好像春天登高眺远。然而实质上如同居于巨大的牢笼而坐以待毙,如春天之美景,好梦难长。而对这一切,唯有我恬静淡泊,心胸纯朴,摒弃情欲,就像还不会笑的婴儿。外表看来是那样的无牵无挂、逍遥自在。世人都以满足为欲,什么都想得多余, 唯有我总保持去妄念的内象,存不足的外象。我保持有愚人般的一颗心,无知无识,显得是那样的浑沌难辨。世人都好像清清楚楚,聪明外显,只有我貌似糊涂。因为我知道智慧只能内隐。世人都明明白白,将精神潇洒外露而我却颠倒其用,表面上浑浑噩噩,将灵通用在隐处。我恬淡宁静若江海之深沉,使人莫知其穷处。然而又像大风一样,既没有起始,也没有归宿,静不可测,动不可量,这都是道的体现。众人皆以有作为、能者是用,而我却固守鄙陋,朴实藏华(所以世人所崇拜的神通,在真人看来只可藏而隐用,乐于其成者非归真的外相)。所以世人都竞逐事物浮华的外象(阳性的一面),只有我在这一点上保持与众不同的作为。在内重视人之本性的作用, 在外表上则总使自己归于阴性的一面。因为万物莫不遵阴阳之道而生。在内重本性则使本心归其母,在外善抱阴则使本行归其母,这个母就是万物的道性。有了这个道性的辨别,不可捉摸的大道就有了可以修至的方向。
8、  大德之人的包容性和表现是以道性作为标准的。尽管在常态看来,“道”这个东西恍恍惚惚不可捉摸,难以确定其形质。然而当人在进入到一定的状态之后,即恍恍惚惚之时,却能够用肉眼以外的感觉收集到一些道所影射的形象;在惚惚恍恍之中可以知道其存在的物质性。无形之中的有形代表了万物的法象,太乙主化,因气形质。它既具备了宇宙形象,又涵盖了天地万物。在深远而昏暗之中,它包含了一切物质存在的原理和精华。物质这种精华的存在是处在人眼不见的空间中,它是真实不虚的。当你在特定状态捉摸到这些时,它就表现出非常信验真实的效应。自古到今,道所表现的这一切都存在,一直在反映出万物的活动始终。
9、  人之修炼不可以随意地否定来自阴性方面的信号信息,信中有精,其精是不容否定的。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德,长自己的功,就一定要集累这些“信”。真正的大德,是要能够包容一切的。就像道能包容万物一样,主观上包容不了一切,客观上就观察不到能显示万物原理和精华的“道”。这就是修真的方向。道家讲清静无为,佛家讲空明定寂,都是为了使人能清理包容一切的障碍,做到这些,就能够观察到万物的存在原理和共性,用道性来指导自己,道也就不难得了。
10、       欲望少一点则实际上可以多得;位置低下一点则天能助其成功。立志抽象一点则成功一定会很具体;心少用一点则神的活动空间就越大;能退让容忍则必然能够做到进取无量。
11、        先炼神而出神,将天地合于体内的精华(神)还之于天地,则人体只遗其糟粕(值年元神),故其位置为“洼”,由此能够得天地之补而盈。其效果是“敝”,因而能够取天地之精(元神乃太乙之真)常补(置换),若能再辅之以心(识神)归一至空,则形可调,丹可聚,身可炼,大丹不在话下,真人即是尔身。
12、            圣人以众心为己心,众目则为己目,故能明察万象。修真人首先否定自己,故能自知而明达。圣人从不肯定自己而否定别人,所以得到百性的拥戴。修真人常能思己过而归善道,他的精神才至于饱满而有光彩。圣人德化人间,分形于世,然而从不自夸,故天下莫不显其功。修真人亦当有功之时而归于圣祖,则其德莫不守矣,其功也常在。圣人从不自贵自大,故而不显,所以能够保全自我而获得长久。修真人如果依此而做到忘我,则会明白隐功和明功的真正含义,长久而安全的成果就像深藏在体内一样,人修行就是因为他没有私心才能达到修成真身这个“私”的结果。凡事不争的结果就是没有谁能与之争,因为事物的循环结果在道中。常保持“一”式则“得道多助”。此即弃末求本之举也。“委曲者反而能够保全自己”,这一点并非虚言,要常人去经常地处于被动地位,那确实是太难了,我们修真者又怎么去保存自己呢? 
13、            天地无言,少说话也就合于自然。修真人修道离不开生活的常道。仿生学是利用生物外象而达妙用,修行人则是窥见非常于常性。人在修真要应常。只要本性于红尘不移,则尤如沃土培新芽,甘露滋正果。
14、              世人因神通显世而趋之若鹜,却不知区别客慧与自性之明。好高骛远而不注意实修时证。修真者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若能勤俭刻苦,自然其心无欲无求,修为上以空为镜,以无为作本,则自然清虚至道,德性昭彰。圣人不在于说,而在于其精神的流芳。修真不在于强求,而在于自省自知,这都是将其精华守在了阴性事物一面的缘故。
15、            好表现自我的人,其自知的能力就会变差;自以为是的人,他会因自我的张扬而不易发现自己的阴暗面,所以其心为“是”所蒙不能归于朴正光明。自我夸耀的人,从来没有想到苍海一粟的道理,总是将天地不言之功归于己下,实际上无功可言。自大自满的人其心中之“信”亦随道而运,道损有余,故其再想进步一点都很困难,其制约的因素不在外而在人自身。没有进步,又何以取得长久?像“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行为对于体查大道的人来说,都是些剩饭赘瘤,没有丝毫的益处。人的本性是非常厌恶这些举止的,人都是由于欲望的驱使才使自己迷失“真我”,事物的道理如此,把握道的修炼的人当然会远离这些。修行者将自己看得太重,这是一大障碍。修真者要轻于心而重于性,尊重先天而谨防后天(尊先恐后),取于隐而舍于显。然而这些,若对“真我”的认识处于轻视的立场,而只是看重了自身的这个“假我”的成功与失败,那修行的结果很可怜。当“假我”的成就时也就是真我的泯灭时。“假作真时真亦假,”何为真?“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这些才是寻找“真我”的明智之举。         
16、            人本性中的精华若依道德之理送到体外,那人的本性就不会受到干扰而动其心了。因为性为命根,性能生心,真正的神修上完成得很理想的人他行动将随缘而定,其心的产生受本性的制约,他头脑中出现什么念头都是符合神修之要求的,神身上所携带的信号洁净与否至关成真的关键。重神静心这是基本的修行方法。万乘之主的心君尽管有主宰全身阴阳活动的权柄,若一味逐欲循情,则性命不保,终失其君位,如佛家所言:“终究色是空”。道家讲性命双修,其意义同样是法于阴阳之道,而使两者都来一个超升。因为性命两者的关系是互为依存,性命两者的超升就是因为重视了阴阳颠倒之道而成功的。
17、            “上善若水”,为师者能做到像水一样无不处下,无坚不克,这两者才是道性的相应。对师的尊重要放到内心,认真去体悟为师的隐衷,即师不为师,众人为师。从大众和万物的对立面中去体查大道之为师,同时对所获得的任何教益都要若即若离,不可偏爱,只可无心而应,这样即使你心中知道很多的事情和要窍,可是你的外表却仍然迷迷顿顿,谓为大智若愚,这才是修真者求师问道的玄妙之蒂结,谁能解否?圣人为善但不勉为人师,但是常人不解真心。未合大道即好为人师,并以资人有智为趣,却不知无常善变,常处其阳者必然要趋至阴。此大道损之必然。真师无言,善者无心,这才是常界的真实写照。如果到了玄界,事情是不是该来个相反呢?我想此道未离“反之则道动之”的意境。
18、     知道雄飞的道理,却又能守柔弱处下,安于雌伏,则可以作为天下的溪壑,使众心如流水归来而静者无不能受。这样与无所不在的德就不会分离,其精神境界就像纯朴的婴儿一样。知道事理明于白昼,却安于韬晦默默暗昧浑同,则可以作为天下人修真的基本模式。当修真人按这样去做时,按照大道去行世的举动才不会存在任何差错。以此方能达到合和阴阳、混沌无分、复归无极的效果。既能知道显荣光耀的好处,却能安于卑辱的地位事事隐忍退后,以此方能达到天下投奔如流水入山谷,虚无不容。至此则众德所归,纯备无缺,得到了各方面信息能量支持,返朴归真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19、            得道理从事修炼之人不要于内外有争。于外有争则有违“不为天下先”的原则,于内有争则有违“清静自然”的原则。
20、             当有了这个丹之后人身的自我调节功能和调整环境的功能(特异性)会大大增强,但是这并非人修炼的终结,还要使阴阳均有正果。这个时候的果强还要转移,因为物壮则老,神修之丹长期停留在体内,则表面看此人强壮无比,实际上却受制于形(体)而终至衰竭。形神合一是短暂的(此神指元神),因为此态不合于道性。不合于道性的事就如同飘风骤雨,很快就会消失。修真之人其果在身之时,不应自高自大,更不应自我夸耀,尤其要防止自满骄傲。自高自大则容易导致入魔,自我夸耀则引火烧身(招到反信息),自满骄傲则做不到众德所归,而形不能归真。所以有特异功能的人要少用、慎用,直到不用功能为上。大智若愚者才是正道。真正的得道“至人”外在的表现一定会溶化在平常的百姓之中而使你丝毫不能查觉,这才是大道的作为。“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谁又能安心于常呢?
21、          道虽然常在我们之中,却不能明确地去认识它,朴虽然小,天下谁也不能支配它。修真人的心如果能够心存道理不失其权,则民将以自化,人身所有的细胞都会同步于一个信号。天地阴阳二气相和自然会降下甘露,人心并不需要去指挥它,它就会均匀地滋润全身。人身阳阳二气的出现才会找到药物的真种,真种的运动结果就是天地合而甘露降。这一切都不需要有为的操纵。刚开始炼神修金丹之时可能有很多的名称和规矩,大意既然已经知道了,有心的了解就应当适可而止,只有适可而止方能保证在修丹之时没有危险,故《悟真篇》曰:“未炼还丹须速炼,炼了还须知止足。若亦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说的就是道之名不可以为真,丹之实不可以尽传,修之路不可以尽知,法之妙全在于无心(为)。人之心旷达之若江海,无知却有潮信。合于道体尤如川谷之源,如自然相溶而合于道规。返朴归真易,要人无心难,自作有情孽,万般皆是缘。所以朴小而人之难自应,道大其形难名。人于文字上自寻烦恼,却不知自修实证。毛泽东说“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重还是实际大?“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此真诠不在理论而在联系实践。                  
22、           对别人的了解,那只是一种智巧,因为心要外驰,不免招来额外的干扰,自己对自己阴阳两个方面的理解,才能算是清虚明达。能够战胜别人的人只能说是有力,能够自知并能克服自我惰性的人才能算是强大。自知且知足的人,知道名利之富不可长久,谨守于事物母性的一面,才是真正的富有。自强不息者精神充足。神足可以明理,精壮可以藏志,有志者其德必丰。不失道德之本的人,其行止不离常道之性,能够获得长久。炼神而死心的人,将自己的意识系统放到身体外边而让全身自己由神来调整(民以自化),达到外其身的境地,故神不亡失者很容易做到长寿。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者必然能够知人,修炼者的自知是从自我的小宇宙中找到宇宙万物的共性。
23、                炼丹者知道有“分神化气”,到时候元神越分越多,遍布三界,其功无量,其德可满。这一切都只能像大道一样,给养补助了万物而从不去主宰。其修真人的功力能达到此程度是因为从来没有将这一切看作是自己的功德,浑然不居却又心中澄明。如果谁的功德能达到分神化气主养万物,但他的识心却又津津乐道,那真是不可想象是啥样子?在神修丹法中经过五神的修炼过程,“神妙”的境地中会让你知道“分神化气”之结果。在修炼中保持无欲无求的状态是一种小而简单的修持方法,可是当修炼的人取得万物信息归身而不去用欲求干预时,那可就是大的功德。修炼有成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至始至终都不会为了获得大的功德去干涉万物,他们才会成就大的功德,这也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结果吧。
24、            很多人在修行之时希望广积功德,传言积三千功德者可以为上仙,却不知有心于目的之德是算不上上善之举,终致于失德。上德之举有很多修真人想达到这种境界,却不知该如何做起,实际上德描述是修炼者当在培神成功后用全力训练自我的意识(识神)使之与元神的活动同步,这种同步只有无心、无欲、无为才能做到。这就是“常无为,万物将自化”。             
1、  人的功都是天地所赐(人本天地所生)。无欲的德则合于天道,有欲的德则夺天功为己有;过分的追求事物的圆满,在主观上想达到洁白无瑕的境地,那就像在修行中自取其辱,因为道性从来都是双重的,你只需要守住浅淡不鲜明的一面。
2、  用心去评判“真人”的意境,没有不改变其原貌的可能,因为真人溶于常道,后天的分析和判断在先天的“真”面前没有不过头的。就如同世人对至人的形象,不是将其描述成文学中的神佛,就是否定其仙妙的存在而大笑一样。在矛盾着的双方之中,本身就隐藏着道的运动。过去说修道之人要外圆内方,如果能修到外圆内也圆,那不就合道了吗?真正的内方是没有棱角的,那没有边角的方不就是圆吗?事物的变化都有自己的过程,过去修道人称为“道器”,其功成圆满不是一蹴而就,而要经过长久的磨练方能成“大器”;真正的大声音人是听不到的,就像大道的妙谛在语言中无法传递一样,但是它又和合于万音之中,细观至无我之时则万象自明,这就是观音自在;合于大道是没有形象可以概括的,合道之人纯朴浑同,无由能致其衷;道的隐微无法用心去判别,这是共性。但是只有道对万物不但能够创生,而且长养其成。这些也都是真借假而存的普遍现象,人为什么不在修真之中长效之?
3、  水是天下最柔弱的物质,它却能够穿透最坚硬的金石。“道”之虚无,却无所不在。炼神的玄虚,能够兼顾修行中的每个环节和火候,我因此而知道在修炼的立场上无为总是最简便的法门而且能够带来益处。不用言语来传教而在隐态中道法之传,这才是道中之道的传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均能无为而为之,那结果一定会超出常人的想象。这两者的道理天下人尽管不难理解,但是却很少有人付诸实践”。人不为弱则不为道所用,道之不用则无以成为器,大器不成则无以成正果。人在修行之中的要点就是善抱其阴,善处其弱,善立其下,善守其中。
4、  我们理解了“神通”,从“神通”反映的一些信息就能窥见万物的现状。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是受“神通”持有者的心性修为影响的,只要我们清静无为,无私无欲,反观内省,获得的信息肯定是“甚真”的。圣祖曰:“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我为什么知道万物的性质以及它们活动的始终呢?也就是依靠这个“道”所办到的。
5、  人的主观意识的学习是大脑皮层的一种活动。人修真的炼丹则是力图激活大脑深层乃至于整体细胞的运动协调,这种激活的条件是两方面的,阳性的一面是靠全身经脉的打通和隐态物质的激发。阴性的一面是潜在高级信号的支持和主观意识的换位(无为),过去是主,现在作宾,过去是有作,现在要无为。这种无为相对于性命系统来说并不是什么都不干和不发生。作用于人体意识系统的阴阳两个方面包括表层意识和潜意识,为道者按“反者道之动”的原理调换一下表层意识和潜意识的现状,让阳性的表层意识(识神)进入无为的阴性状态中去,那么就可以称之为得道性而获得多助。这个帮助的源泉——更高一层信号就会通过潜意识作用在人体中,调动元精——身体中的隐态物质,从而达到合和阴阳(炼丹)激活整个大脑(觉悟、开悟)的目的。真正的开悟不是智巧的积累,也不是心智口辩的敏捷,而是人生性命两个方面阴阳合一、结晶升华的结果。人修真只有将自己的主观识神放到无为的境地,潜在的意识(元神之类)才能发挥作用,并达到涵盖万物无所不施、无所不为的效果。
6、  性命双修的仙道之举,应当首先保证本心中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造成干扰。有干扰了,性命双修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古人云:“心中无事即是佛。”圣祖曾曰:“未证佛道,难以入仙道。”说的就是心中无事以取天下(性命双成)的原则。
7、  知道了无为的缘由和原则,在现实的常道中还要学会德行的积累,这个积累主要是信号和信息的积累,不是识神中知识的积累,这个积累就是常道中的德。
8、  世界上事物存在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的,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对人对物及其性质的判别也只能抱定“一”这个天下式,“信”就容易接受到该事物所存在的信息,不信也就排斥了这个信息,对于“道”的包容性来说,“信”更容易包容一切。现在修真人的“信”很大一部分是针对来源于阳性的信息渠道(文字传播),这样的“信”很难得做到“无心”。一个修炼的人在进入一种特定的状态后看到、听到、感到的各种信息你是信还是不信呢?不信不行,半信半疑也不行,而要全信,因为信与否还是接到信息后心的变化过程,而不是神(性)的决定,仍然要抱定一个“信”,但也要“无心”。就是说无论是“善”也好,“信”也好,都要常无心,只有无心之德善和德信才是上德。否则善信的作为对修真的结果就起不到促进作用。这其中的玄妙关系也只有修炼者才有机会体验到。
圣人在天下(社会、宇宙中)谨慎收敛,为的是取得信息的支持。要取得性命的双重成就,首先就要浑朴自心。百姓对天下事物的态度都是想用眼睛和耳朵接到的信息去判断清楚,分析明白,圣人却像个不懂事的孩子,抱元和己,无是无事,纯任天然,这就是圣祖在五千言中反复提到过的修真心态。    1、如果我们修道者于此时贪天功为己有,那也是没有向道修持的行为,而且是违背天理的行为,是很危险的。当炼神阶段一定要谨持“无为”。如果我们从信息反馈中看到很多的环境因素因自我的修炼朝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方向运动,而我们心无所动,泰然处之,那才会体会到深奥莫测的“玄德”之真正意境。
2、民好抱阳而恣情纵欲,到时百病缠身而本心始萌发本性求助的意念,这种情况不可轻施其教,更不可明施德能,只可先劝其心向善,善积其德,然后晓之以理,大道之尊则于彼心中方能自生。
3、修真者所修的道德是无形的,修真者把握的是事物隐态一面,成功者把自己的信号分布到天下万物中,这也是众生佛性的源泉之一。合于道的人与道同在。真正能够受到子孙祭祀、世世永享的人是因为子孙心中永远离不开这个祖先的形象及生活中离不了祖先能量的影响。“性命双修”是道家学说中的高层次实践,离开修身而谈道德,那只是对性功的执着,性命一对阴阳是得道的基本因素。用道来修炼自身,其德才是真常不虚伪,推及至家庭,其德就有富裕;推及至乡村,其德就更加容易增长;推及至国家,其德就更加广大;推及至天下,其德就如日之辉,普天下都有其“佛光”了。
4、明白大道的人,知晓天理的严谨,也就会看到道本来就是用话语说不清楚的,圣人“行不言之教”,这才是知强守弱的举动。那种自我炫耀、成天喋喋不休的人,是因为他没有领悟到天理的精微,才会逞强多言,而不明白“弱者道之用”的奥妙。“道”作为天下万物的本源,它的特点就是不露任何锋芒,人不可能从识神上去破解它。“道”自然无为,却能消除本源之中产生出来的任何矛盾,也能使科学从任意角度都找得到自以为合理的答案。“道”隐藏了光芒,使人看不到它的端倪,但是却用光与人们作着各种各样的游戏。“道”混同朴俗,无所不在,人们却将其当作神明祈祷,却不知它就在自己体内。因为“道”已经将其溶化在万物万象之中,万物莫不尊贵“道”。而圣人亦不轻言。因为道在玄境中总是与万物同行。当修真人明白了大道的“玄同”之道理时,不可以在修炼中有意地去亲近“道”,因为你看不到“道”。不可以有心去疏远“道”,因为“道”无所不在。不可以抱取利的目的,因为你无处可取。不可以抱害人的意图,因为“道”能使其事好还。不可以将其贵处,因为道无所显示之处。不可以将其贱待,因为“道”无所不能包容。因为道能在“亲疏、利害、贵贱”中平衡一切事物的阴阳发展,所以“道”才是天下最珍贵的。 
5、用正道治理国家,这个原则用在修真上就是用正道来治理人的身心。佛家有八正的概念(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但是这些个“正”并非要用什么条条框框来约束身心,只是让修真的人保持“无为”、“好静”、“无事”三点足矣。做到这三点则无事不成正。
6、世人好求,尤民多利器,人的修真若一味用法术在人世间扶正济贫,就像一个国家不安于和平而好外伐一样,使得国家(人身心)受到的潜在信息影响增多,则无一刻有清明的机会(反观内省)。人多伎巧尤如修炼的人爱好太多,心往外驰则外魔自入,低级的信息附体,实际上是人心不静,外驰邀魔造成。法令滋彰尤如戒律繁杂,使修真人日日沉念于防违之中。越防,越加强了应戒之物的阴性潜能,至使人心难入自然,难免一朝破戒而长久懊悔。因戒而生盗是因为事物的高下相盈性质造成。所以圣祖在告诫我们修真的人,要想成真只要“无为”、“清静”、“无事”。便可获得成功之上德。我心中抱定了无为,则全身的细胞自己就会按修出去元神发出的统一信号进行进化。我心中清静自然了,全身细胞就受不到任何信息的干扰而正常聚散(气化)。我心中无事了,全身的细胞才不会有大起尘劳,当然能够各得天地之灵气而自养自富自成。但是他们又都受一个统一信息——炼虚合道之神的指挥,决不是本心的识神。
7、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圣人的行为方正却从不强人所难;与世推移却从不割伐;律己廉洁却与世无伤;正直处世却事有忌惮、不露技巧;光明无量,却隐含锋芒,智慧却不显聪明。人心糊涂,却能聪明应世,那是因为本性自醒;人心聪明,却终有算计之失,那是因为无德以应天道,固不会长久。修炼的人也是这样,入魔如果能够自省则是天大的福份;学法能够自净则是求真的根本。人都希望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完成修真大业,却不知道各人的福缘为孽障所蔽,孽轻者可以悔过迁善而释。孽重者当蹈祸置福,祸亦非祸,福气相伴者也。很多修炼者一旦失常则家人惶惶,社会惶惶,醒来之后人心也惶惶,实际上都是正常。只要善于反省,忘我自净,则由祸得福。有因就必然有果,如果我们事先悔过彻底,则轻罪可免,如果我们省己自知,则德化重孽(道无不在),无为而治,民当自化。这是方法,所以能够因祸得福。民心求福之意已经由来日久,修真人却不可得道而传福于民,传福者,传祸也。很多人善行不够而得福则消受不了(不能平衡气运),所以转为祸端。民只能赐其复善之念,善念人人本来有之(人之初,性本善),可惜为阳世贪欲所蒙。劝善者,以阳合于本性之善也,此为正法,不可不行。
8、性命双修而求真于道,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收敛信号、爱惜精神。只有注意道向内求,心不外驰,积累良好的信号,慧而不用,爱惜精神,这才是对道的及早修持。对道性的及早的修持称之为重积德;重积德的修真人心无欲念、清静无为,常处在万物之母的柔弱之处,能得助于自然而无事不能克服。这个时候的环境是在围绕他的性命运转的(不是围绕他的识神运转,而是围绕他的性命运转),常人根本就不可想象这种人的能力到底有多大(无不为之),过去就称这种功夫为“隐功”,区别于明功的最大特点就是“真人不露像”、“无为自然”。由于他无法测定的能力,证明他在隐态的环境中有了一个完全按道性运转的巨系统,这个系统的名称为“元神”。元神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两个的信号。由于这个系统非常庞大严谨,就像一个国家的各种机能都具备在其中,这个“国家”的来源是与道有着母子之缘,道始终都是这个系统运转的枢纽。有了道作为元神系统的后盾和源泉,性命的长久就有保障了。这就是根深蒂固的方法和成果,按这个方法去修持而获得相应的成果,才称得上是长生久视之道。深根固蒂这个根,一定要看作是根。修真的人却一定要求得到这条根。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之中都有这条根,佛家称之为佛性,道家谓之真我,如果我们修炼中都能清静无为,真我也就出现了。但是真我不一定在体内出现,也不一定是自我的形象。在信号训练阶段这一点是最让人着难费解的。当很多的外来信息进入体内时,很多人就惶惶不可终日,却不知道有缘来相会的都是“道”这个根的巧妙安排,正邪善恶都在道中,我们又该怎样去领悟“道”的游戏呢?
9、先全其神,后炼其命,神不全,命成也是空屋。这个神不是阳神、阴神,而是元神。元神就是能够借天地之太乙而能自生自化的系统。
10、 我们在用道性指导修真一样,任何的鬼怪在我们的范围内都会各安其所而失去神通的意义,并不是这些鬼怪没有神通,而是他们的神通在道的面前不愿意伤人(在道的眼中没有鬼怪)。并不是其神通不能伤人,而是因为这个大国的君主(性)像圣人一样,明白了大道,包容了一切,他丝毫没有防御抵杀的想法,因为圣人无伤的念头,其鬼(阴性信息的代表)也就自然会感应到圣人(识神)的信号。由于两者和平共处,各得其所(其鬼可以帮助圣人治理天下,圣人可以用道来超脱其形),所以圣人(识神)也就获得了大量的信息,积累了阴阳、隐显、玄真交会合一的德。
11、在修真的实践中,人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治心练心和静心,总想做到一心一意地去修真,却不知道心中所藏之物也是大道的影子,存在着一阴一阳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先天阴性的元神,另一个方面是后天阳性的识神,而修真人首先当分清谁是大国,谁是小国。当人的肉体还未气化使之还原于太空时,人如果不是绝对静止,那他就存在识神的活动。这种活动受制于先天却源于后天,存在一个与先天元神的关系问题。先天不过是想统一天下,把一切都归在其领导中而完成“天人合一”与“形神合一”的目的;后天识神的初衷也是在修真的过程中完成“天人合一”的大业,并使识神与元神形成一个整体,也就是使自己归于元真之中;这样两者的目的相同并能实现各自的愿望。但是元神始终都处在隐敝和谦下的位置,这就是识神能够对人整体起到釜底抽薪作用的原因。元神的修炼成功,就像在体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就像一个大的国家,但是这个大国虽大却如居下流,始终都处在隐蔽的位置。正是相对于显态的隐,使得天下之信莫不交归其中(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这种系统),而元神真正是玄牝的沟通者。阴胜阳以安静,静止的谦下总是动态的归属。所以元神在修真的过程中总是处在识神的下面作为基础,很少去取代这个位置,因而元神终究会兼并识神这个小国;小国要想归合于大国,识神要想进入元神的境地,就必须处在其对立面下更静止的状态。法曰:“定能生慧”。以此为缘故。元神以谦和爱护和深沉的智慧取得识神的归附融同,识神则以礼下明达和清静取得了与元神的同步和归真。
12、  人的修为如果获得了道的源奥,任何有罪之身都可以获得天理的赦免,并避脱因果的灾祸,紫阳真人说:“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则立超圣地”。所以“道”历来都成为世人所追求的目标而受到贵重。善和不善都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对立存在。人们的本性中都知善之为美,所以世人对道都想知晓,当未知事物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如特异功能),人们就想去了解它,当修炼大潮在人们面前展现时敏感的人就想去实践它(生病削弱了人的阳气,阴性的本真也就敏感了)。在绝大部分的修炼教理中都是劝人向善的,如果我们通晓了“天性在人”的道理,就知道我们自身是微不足道的,越竞争也就越卑微。只有握住天道,知之修炼,方才能谓之圣人而立于天地之间获得长久。现在天地怜世人之愚而坐进此“道”,我们为什么不去求道却在善和不善中纠缠不休呢? 
1、得道虽难,因为道至简至易,所以修持之法当以易为宗。道大且巨,无以整观,却是由无限细小的阴阳所构成,所以我悟道当重微妙,从细微的德开始积累。天下的难事,必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必定由细微开始。所以圣人始终都不为大道之事所愁,而是少私寡欲,才能获得大道。轻易许愿而答应人家者一定缺少信用,将事情看得容易的人必然要遭到困难的对应。因此圣人在处事时谨慎而不敢轻视任何困难,所以圣人在处理难事时也就像容易的事情一样平常了。 
2、道理之中有原则,原则之中有方法。非常道都是由常道来表达。当我们在修炼的时候,明白了常道的现状,却以非常人所能接受的观念去立定自己的德心,那么非常道也就展现在你体外元神系统的运动中。这一切都是针对圣人的条件而立言的,常人既不理解,也不可能完整地实践,所以很多修真的人停留在性功的基础上徘徊。元神这个巨系统是在人的内丹完成之后而圆满的(男子先内,女子先外)。很多修真人想在命功上追求而达到掌握大道之目的,那更是南辕北辙,越走越远离大道,因为“执者失之”,这是必然的“道性”。
3、有心于作为的人,终究是要失败的。不识时务而执着不悟者,得到了也会丧失。圣人无为而其神为之,所以他符合大道而无败事。圣人没有欲望故无执着,所以他就不会失去什么。常人办事,常常是接近成功时失败。从开始谨慎坚持到结束,则没有失败的事情。圣人的想法总是和常人的习惯与愿望相反的,起码来说圣人将常人看得很贵重的名利看得很淡薄,他所要学的就是放弃对知识的依赖,以弥补众人离道失真的过错,以辅助万物发展的自然,但是又不敢有所作为。
4、“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里的玄德是指炼神境界之玄德,“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这个玄德是指练形所需把持的境界。玄妙无比的德是深奥、远大、与万物的运动趋势是相反的,所以其结果才会顺应大道的存在。古代善于修道的人,对于身形的修炼并非是要明确具体的方法,而是要越糊涂、越模糊对待越好。身形的调整之所以困难,是因为人身形上的每个细胞都记录了历世以来的干扰信号和智识信号。由于身形与天地全息相应的位置不同,不同躯干所具有的信息态也不一样,要想使所有的人体细胞统一在一个信号下是相当困难的,因此道家“神修丹法”在功成圆满之后还要在无为之治的情况下积累大量的玄德,这些工作大部分是通过元神完成的。同时还要由里向外,由下向上地由元神控制反复多少次地调整身形的细胞信号以臻统一。这个时间很长,相当于人长成的相等时间。达到气化飞升的结果要靠心与神的合一、性与命的结合、细胞与整体的合一。
5、人在修炼的过程中如果用本心所学到的智巧方法去调整身体的形质那无疑是在挖东墙补西墙,只会破坏身体全息信号的整体性而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这是指在神修上具备基础的人)。因此很多修炼者在通过灵动关由元神调整了身体的不平衡(例如疾病)以后,转而修持有为功法时,往往越练问题出得越多(所谓的出偏),实际上是本心的作为像一个大的盗贼搅乱了整体调谐信号一样,其结果是鸡犬不宁。因而不以智巧来治理身形这个大国那才是人生中的一大福惠。知道用智和不用智的对象和区别,按照阴阳的对象而有所取舍,这也是修炼中的一种模式。像有作为在看不见的状态,无为却在清醒的常态中(出无入有),就是这种模式的运用。
6、修真人的德大而进道,但是作为修真却并非要炫耀德,相反为了保存自己却要佯装愚顽。那些自诩其德才或者是张扬其神通的修行者,实在是一件非常的危险的事情。“道”的包容为什么不包括自己的张耀之心呢?真正的大德之人入世修行的整个阶段内不会主动地张扬和炫耀自己。如果时势所造,大“道”之命将自己推上“名人”的角色,也有三个法宝可用来保护自己。这三件法宝,修真人得而宝之,则可永趋真境,众人如果执而宝之则天下为公,其民如果贵之则福寿双全。第一件是慈善,第二件是俭啬,第三件是不敢领先于天下人。慈爱者心中有百姓,百姓的心中就支持他。他因信号的支持而常备正气故能见义勇为。俭啬者体心于常道,修真于生活,故能广采博取万物的信号,方能在内蓄精积德,才能称得上其德广大。不敢为天下先者,无众人之神扰,有百姓之拥戴,无欲求之耗散,有真常的长大,自身之道器得以成就。三件法宝之中,慈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修炼或者是生存福气要求。有了慈爱之心,则万众莫不感之,天地莫不应之,因为天性在人也。人发天性则天人和应,天人和应尤如天人合发,故能万化定基。自古以来天人合发都指的是潜在信号的一种运动,并不是有为之举。慈爱足的人,进则能取,守必不致失,原因就在于他胜在无为,守在无形(阴)。其胜是因为天以大救小,以大补小,因而必胜;其固是因为天心人心均慈,合发之力无不能克,所以固是必然。这些都没有离开玄道而言常情。故未修大道者,笑之于三宝,而修真者视三宝若性命。
7、身中有道为性,身外有道为神,此二者合一则为真。然而人心可畏,故难见其神,更难见其性,此理得之于心者故躬,得之于行(形)者则轻命,请大家慎之。
8、很多人,特别是现代很多通过修炼而有些神通和灵通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注意。功者,上天之功,若据为己有,则难逃“客慧”之虑,到头来万事皆空。上德之人借下德,大德之行则用无德,这就是“道性”,也是天理!
9、谈到办事的主宰,常人主心,修者重神,大则重道,小命贵德。
10、                                                圣人总是穿着朴素而怀中却藏着美玉。为的就是深藏不露,处下不争。由于不争所以没有人能与我争,谁又能知道“我”几千年以来到底“争”到的是什么呢?
1、玄真之处找“无言”,平常修炼我扯谈,戏言之中藏真机,道貌之人尽岸然。世人之言“口传心授”者,文字上是看不到的,传一定要找一个特殊的环境和场合方能言及。若夸夸其谈者,不是“生病者”就是“郎中”。圣祖曰:“当年五千言尽皆糟粕”。然无糟粕则无以肥田,田不肥则无以生谷,五谷不丰则无以饱众生。所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只要内在、潜在、隐态的效应存在或发生了,为什么要去追究那空洞不切实际的学识呢?
2、你不能有意地约束形体,使“百姓”们不能安居乐业,生养自化。有的人在修炼“神修丹法”时强迫自己的形体双盘练功,耗费掉大量的精神,实际上,无为之中,元神对身体的调整已经很苦了,但那是“百姓”自身协调的苦,而不是君主有为压迫的苦,所以性质应该区别。修真者对国中的民众更不能逼得他们难以生存,如:在“神修丹法中”苦炼睡魔,这都是要不得的举措。睡魔一炼,形体上本来接受到元神的调整信号反弹回去对元神不利,而身上每一个细胞感受到的疲劳信号都会由空间渠道反馈到元神身上,使其受到伤害,甚至于消亡,因为阴阳之间要平衡。当识神兴奋时,元神就抑制,识神柔弱时,元神就强大。陈抟老祖深谙其法窍,故能一眠数月,实际上他的大功德也都在“梦中”展现。识神这个“ 国君”不给“百姓”造成痛苦,“百姓”才会不厌恶而发出良好的信号给识神,使识神获得更大的威信,即接受信号的敏感加强,很多的信息都能感受到。这就是功夫界所说的“五眼”功能的增强,而且很多的觉悟都能实现,这就是“六通”的神通增加。由于以上原因,修真人当在修炼的过程中始终都要保持高度的自知状态而不要去自我表现。自我表现出来的东西都是假的而不是真的,原因是真我的作用需要假我(识神)的忘我配合才会完整。在过程中珍惜自身这个大国中的百姓,而不是君王的自贵自大,盲目地发号施令,那就是修炼的最佳选择了。因而要去彼取此。
3、做人不可无勇,无勇则无慈,无慈则无性,有勇之后当归其于阴,要勇于立志,勇于剖析自我,勇于认识自我,勇于改造自我。勇于向内则稳操胜券,勇于向外则杀机难逃。人有欲有情,好自作聪明,当其严于律己时总可以找到宽解自己的理由,当其宽于待人时总能抓住别人致命的毛病。所以严己并非是制己于困地,只是要做到“忘我”。
4、天网的目眼再大,谁也钻不过去,因为其网在人心,以此修真要善于省己。最可留心的倒不是疏而不失的天性,因为善恶自有其报。最让人难防的是不召而自来的特性:你为正,天道就正帮;你为邪,天道就邪帮,所以人们对姗姗来迟的报应就不解其意,很多自为自争之人如果以一时的效应判断自我的对错而不是从无为无争的角度自修自证,往往得出的结果总是心安理得。这也是道的善应:“将欲废之,必固定兴之”;善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5、对外就像人修炼之时遇到邪气歹人,也不可自命为“正道”而要“替天行道”、“惩恶扬善”,对于邪气和残余信息,他们能够来到我们修行者的身边,说明我们身上有某种信号与其相应。如果自以为“正”则放弃了认识自我欠缺的机会。那么这个时候要自省自爱,不可自争自为而去斗杀。他们自有天道制天魔,不劳我们分毫精力,天道自能在我无心情况下很快平熄外缘。对于遇到歹人,更应该检查自我,搜寻弱点和因缘,很多事情违法者并不是主观上都清楚的,就如一个人思维中的灵感一样,稀里糊涂地来到。更有甚者,很多神不足的人还容易被他物附体和控制,这些都与自身的修为有关,事情出现了也只可谨守于内而知于外,勇于反省自己的人很快就会敏感到其根缘。至于违法的结果自有法律的制裁而勿用我们的形体去大动干戈,逞强赌胜不是修真人的本色。
6、身形这个民众的饥渴,是因为上面的心君不能清静为本,心往外驰浪费得太多,所以身形中好不容易积累的能量都会因为不清静而白白耗散。身形这个民众的调整治理困难,主要是上面的心君总是行有为之法修炼太多,使得到处气数不平,气运不合天道。如此则身形之中没有一个统一而准确的信号支持运转,心又只能顾其阳,因此千疮百孔,七上八下,难以和真,故有为则民难治。
7、圣人为民众的生息做了大量的好事却不居功自傲,功成圆满却不愿意显露自我,他深深知道天理之性“损有余而补不足”,积累在阳性的一面也就是损害自己,因此圣人他永远也不会表现自己有多大的才德。“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我们修真者所以要守弱处下,特别是在性命双修这个问题上,性功的修炼可以使其返回到道性中去,但是命功却不同,当能量在积累的过程中没有心君的谦下,则采不进能量。能量采到一定程度又要用丹的形式返回到天地间去。如果一味在身中屯积,则没有好的结果。丹法的修炼是个必然出路。人身的能量要返回虚空,并在虚空中积蓄,而人体所需要的是信号统一。虚空的能量是靠神和丹气转化的。人体的身形之命功一定要保持清静无为,否则欲盈气满则是天灾降祸的根缘。
8、柔弱到能够承受一切垢浊,莫过于水。修真人若能至此,则道在其身,就自当能破浊生清。人是莲藕,神似莲花。神这朵莲花采来的日月精华和风空浊气,都要转到藕的身上,大量的浊气都要从肉体上排除。所以人在炼神的阶段是要受很多苦的,当你接触了病人浊气之后,病气不可能在神体上停留,需要从身形上排出来。男士则走上通道,靠呕吐排出,女士则行下依靠月事排净。很多女同道在修炼斩赤龙(断月经)功法以后,身体状况不容易稳定,变得对旁人的病气很敏感,很容易将人家的信号吸收过来,其缘因就是身体内的阴性物质太多,排不出去就容易召来信号的依附,所以对旁人的疾病信号很容易吸收。因此,一个真正想修大功德的人首先就要想到为人排除信号上的痛苦,这时候在自己的身上就要保持排浊气的渠道,并维持一段时间(不是永久性的)。那种不想为此做出牺牲的人连自己的调整都不可能彻底,更不要说立大德、成大器了。身形是人修炼的整个系统中能量和智慧都较低的角色,但是高度空间的信号只会向低度的身形流动。能够承受得了生命这个大国的灾难之人一定能够承受生命修炼的重任,也一定能够承受得了性命整体向高度空间跃迁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这样的人也就一定会成为生命的真正主宰(天下王)。
9、圣人不论是对过去已经存在的怨恨,还是没有发生的将来他都谦下守弱,只是手执代表软弱和等待索取的证据随时准备以德报怨,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去责怪对方的立场和态度,更不会与对方讲条件谈索取。因此有德行的修真人,在对待与人交往的过程时,就像在柔弱的立场手握因果的契约一样,只给与人而不向人索取;而没有德行的人在与人交往中总希望施恩图报,就像掌管税收一样,一定要向人索还什么,而不愿意无偿地奉献。天道是无亲无私情的,但是天道却一定会帮助只奉献不索取的善于修德和善于体查天理而运用此法的人,并将在潜在的生存面补足他所奉献的一切。因为天道的特性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10、                                                严新先生在全国和全世界做了大量有利于民众有利于科学有利于宇宙的好事,很多人愿意送钱给他,他却至今一身清,从不收受,得之于民又还之于民。依我看他才是按圣祖的话体行大道的真正好弟子,他由此而获得了民众真正宝贵的东西——信息能量的支持,并使他自己无愧于“中国当代圣人”的称号。我想每一个修真的人当自己在修真路上前进很困难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对照一下自己是否能够像他一样去理解和体行大道,那样或许你的前途会柳暗花明。 
1、我们修真者的主观识神所据有的形身这个小国家,对待他就要像对待孤独者一样,要十分地注意其状态和行止,不要让他轻易受到外来的信息干扰。在真意识训练阶段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闭关过程,即使你的生活中有很多方便的仪器和工具都不要去依赖性地使用。要使自己的身体内部有足够的静止环境,重视死亡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爱惜生命,保养精气神,清静中不要大起尘劳、四处奔波。虽然有神足通的神通,外出不用车辆和船只,也千万不要有心去运用这些神通。虽然身后有雄兵百万的元神大国之器,也不要去有意观察和参与其活动。要使自己返回到最简朴和容易的生活方式方法中。就像古人结绳而用于生活那样朴素。要吃得好但是没有欲求,满足于现有的装饰,对元神所安排的环境要心安,对修炼中出现的条件和要求都要乐于服从。对于别人家的事看到眼里,听到耳中,却不要往心中存放,保持无事状态,就是身体上出现一些变化,也用不着不熟悉的人参与,民以自化,所有的事情元神都会安排信息自动处理的。因此为了保证信号的统一和完整,不要让非修行的人进入到你修炼的环境中,这一点也只需要你去体悟微妙,而不用费心费力,因为自有元神做功留下的效应。 
2、真实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真实。善心待人者,不会用言语为自己强行辩解,爱用言语自辩的人,行为不一定良善。真知大道之性的人不会去博求万法,智识广博者不一定有真知。圣人尽管不积蓄不保留,他奉献的越多,自然他所获得的就越丰富。这个结论不仅仅是从思想境界下的,而是从物质的范围,圣人越是把自己的一切置于忘我并给予他人,越付出,道给他施加的补报就越多。天道对万物无情无私却有利,天道对万物都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所以天道对万物不会有意造成伤害,伤害的现象都是万物在逆道而行中所自生。圣人的道理就是有所作为,但从来不会为欲望去争夺任何的利而只去奉献,这就是对道理的朴素运用,因为利多必然生害,那么舍多就必然生德(得)。
3、五神并不是人为创造的事物,而是万物之灵的人由天所赐的根本,也是一个物质系统所应具备的基本属性。只不过人在生长的过程中为后天所障,少有可能在有生之年还原出五神的信号来作为形体的保护者。
4、要想立于天地之间而长生久视,首先在于对人本身的认识和把握,不可以离开人的性命去谈大道,也不可以执着于人心而坠入常情。“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已心”,无非是圣人从更广大更深远的角度看到了民众的整体意识反映出来的天地趋势,以至于“无遗身殃”,所以说民众随机的个体思想中有必然因素在起作用,而民众的整体思维却可以用来观天下。我们正是从此处知道天意而勤加修炼的。
5、人要想回归自然则不能将天性的巧拙在人的表面张扬,人的巧智都是天性作用的结果。人要想合道就要像人的本性一样深伏智巧,显现拙愚,这样天性的灵巧才会在阴性(神)的一面充分地得到发挥。尽管人的本性在表面看来有区别而分出了巧和拙,我们如果能够认识到本性的巧拙是由于遗传的过程中随人心机而伏藏的,那我们就可以明白人心的巧才使本性伏巧显拙。如此,人心的修炼中藏巧显拙则有利于明心见性,“大巧若拙”才是行为的正确修持。巧可以生拙,拙可以藏巧,这也是道性的必然存在。
6、离开了生活而修炼出来的成果不是真常之物性,终究要受到常道的影响和破坏。人之修炼无非由动入静,由原来的负阴抱阳转变到现在的负阳抱阴。在人的主观上无非是调整动静与神形的相应配合,达到保存三要的积累过程。因此动静的作用性质相当广泛,在修炼心、神、性、行、身这五个不同对象的过程中都可以在动静这两个字上做文章。心可静,神可动,行可静,性可动,身可静,形可动。由此还有三个修真之要可以动静而求:“性可张,心可省,行可守”。
7、性可张,要打开本性的大门,让其自由地展现其灵敏、灵通、灵台、灵圣,直到完整地请出自己的本性;心可省,心不可以让其恣纵,要时刻注意反省其活动,这样才可能做到常使心明而归真静。不醒则不静,这是相反相成;行可守,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知理而善为者方为圣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也是其三要之举:有作为但是无以为之,没有欲望却顺理成章地办事;有事情可做却从未被事情所累,也不以心计事,一切静观自然;万物有美则目观而心未观,万物有忍而目见心不生厌,这样才能无执无着,心归淡泊,神领妙心。
8、在人的性命系统中,“含德之厚,比如赤子”,没有任何阶段的德行能够与初生的婴儿相比,那是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受的教育、影响、知识都成了身体中的干扰因素,这些干扰因素正是破坏生命这个系统阴阳平衡的罪魁奸雄。这个奸雄是以识神为代表的。故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还应当损之又损,但是一般的人舍不得损此奸雄以益生,损此奸雄以积德,损此奸雄以见性。人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立志于大德,人生的修炼一开始,这些奸雄就会暴露形迹,溃败无遗。所以说现在修炼而注意修德的人都是中国的现代圣人。
9、人知天道之生杀,晓窃盗之利弊,当知之修炼且不失其时,要“动善时”,识时务者为俊杰。天欲夺人之好,必先与之。天如果想要夺取人的欲望和爱好使其归于天性,必然先要满足人的欲望和奢求。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资生活的日益高标准。思想理念的不断更新,新文化现象的日益推出,都证明社会太极的旋转向阳阴两极运动日趋集中。久分必合,这种分离不会长久下去,合则是非常痛苦的历程。在大的方面,识时务者肯定会积极地进入修炼并日益增强对大道的渴望。在小的方面,识时务者一定能够法于阴阳,无心而治,动善其时,百骸应百日,调理应天理。大的方面是越早越好,从眼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小的方面是越清静无为越好,上善若水,心善包容,行善不争。如此,则动能合天机,静能立造化,如果针对人身这个大国来说,全民的自化自生,则能安其形而统一天下,使全身的细胞都能得到统一的修炼。其机在目,目能藏神,所以修炼的机关在于见形与见神,此一阳一阴的共睹,是生化的源泉,因此说天机不可泄,神器不可用。
1、圣人的作为却不同,他们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如顽似鄙,为人们所弃于目,完全没有任何神通的表现,但是圣人对环境的调整作用和控制作用却无时不在发生作用。这其中的神奇原因很少人能够知道。鱼不可脱于渊,脱离了深渊而游于水面就不免遭来杀身之祸;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圣人所修炼成功的神形为性命系统这个国家的利器。这个利器上可通天,下可彻地,然而中不可让人知道,不是不让人知道其神的存在与活动,而是不让人知道这些神奇赖以依存的形,也就是圣人如凡人,至人即常人。圣溶于凡则像大海藏蛟龙,至人作常人则像深山隐明珠。 
2、圣人生而不恃,功而不显,成而不居。神明朗朗如日月,德佩天地,为万民所敬仰,正好与日月之辉形成了一对阴阳。阳的一面,百姓受日月之普照;阴的一面,百姓承大道(圣人)之恩泽却不知。天性在人,神明也在人,人只要修,则其功莫大,作圣作仙均可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寿。
3、天下则不可公有其盗机,否则,乱传非人,必然天降其罪。人只有靠炼神还虚才可能接近这个道机,所以神修金丹之法是不同于其它功法的修真秘宝,其阳性的一面大家可以见诸文字,可以恣其想象,同共玄谈,无伤其真,其实质至朴至简。你复杂化只不过在衍化其主干的枝叶。其阴性的一面却要留待口传心授,口传心授的条件是要考验各人的德行。功有大小,果实有数,然德无尽头。德于上德者自能由常入玄,由口传而证真。君子得到了其隐性的道机,自然会身体力行地去积德成真,而小人如果得到这个道机,非以正念去看待,而是从邪念以验其真,纵欲贪成,不免要“其事好还”,自遗其咎。
4、天之道要损其有余之私,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因此没有人能够与其相争。原因就在于其作为大公,他把自己的神分散到宇宙间万物的身上,每一个人身上分一个神还有所余,所以圣人最后所得到的信息反馈就越大,其德也越大。
5、古人云:“气者,天之机”。圣祖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掌握了气就会明白阴阳变幻之机,掌握了气就可以化气为神,因为万物都是气化而生。有了神就可以无为,可以使神自化于万物之中成其“公”。既然付出去了,神又与人有着紧密的信息联系,付出后而显不足的人体就必然要得到天地、大道的滋补,那么成其私的结果也就达到了。故曰:“禽之制在气”。禽:把握,抓住的意思,通擒字。制:制约的机关枢纽。
6、世人修真,不可以没有具体的方法和准则,否则求不到真常,也不会有正果。如果修行中以天经、地义、文史、常理作为做圣人的标准,我说那才是最愚钝的修行:天经也是人造,地义离不开人为,文史莫不错踪,常理则无不变迁。这些我们如果都抱定了去修真,我们的自性永远得不到解脱,更不要说超凡入圣了。天地知而不言,圣人传不言之教,所谓的修真依据和证据都是愚行所造,自为多情。所以不可当作证道的根本。天性在人,则天机在人;人心在机,以无为守一则能归真。所以我以“实修时证,物性归道,文言求反,常理入微”来完成心明眼亮,自立哲思的过程。这样方不失我自身之正果成长的机会。让元神系统从大的整体上去把握天地性命,其次让我的识神从小的微妙常理中去证悟大道,我以为这是必行之路。
7、有人认为圣人的说教和行为都是愚蠢的做法,并在修为中以自我的判断来衡量圣人;我却对圣人无为损己、常善予人的说教不敢有丝毫的违背,并在修行的实践中对圣人大智若愚的表现保持高度的悟性。常人总希望从表现神奇中寻找圣人的踪迹,而我却总是从“众人为师”、“至人即同于常人”的道理中去寻找我能吸取的教诲,并在没有神奇的环境中去发现圣人的踪影。相反却又从他平常的表现中体悟微妙的神通。
8、国之利器,不可以让人知道,这个利器就是修真者体外元神系统。此系统合于道性,能够生化万象、滋润万物。所以修至此境的人其德乃普,其德行很广大,其德行也极玄妙。但是这一切都要深藏不露,大智若愚,无为而治,不要争先。八卦甲子之术,神藏鬼伏。常人只知其用而不知其所以能用。所以就用主观识神去驾驭而不得要妙,却往往自罹其害。因此八卦甲子与阴阳相胜术比起来要复杂得多,为什么不从简易适应复杂,而要用复杂去算计复杂呢?阴阳相胜之术,无非是在体查万象的过程中以阴阳两种属性来判断其结果。这就像现代最复杂的计算机也同样只是用零与壹的变化来判断和计算复杂事物一样,万象之中没有不能被模拟、万物之中没有不能被计算的,这是非常简单明了的。在修真之中以“阴阳相胜之术”来指导自己的修持才可能在纷纭复杂的修炼现象中不迷失方向,永保清明。
9、世人好术,行者好功,智者好法,德者好道。修真之途不可不抛弃一些东西,抛弃了才能得到。抛弃并不是浪费,而是一种转移。圣祖说过:“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修真中一定要做到三抛:第一步:抛财物;第二步:抛功力;第三步:抛智慧。
10、修行的正道也正是由无到有,又由有返还于无的一个平常过程。眷念于非常的人,他的功德肯定达不到非常。财物不抛,修真人就达不到利己之目的;功力不抛,修真人就达不到无不为的境地;智慧不抛,修真人就见不到自己的本性。这些过程的存在都是“道”在修炼一个成功者的正常现象。圣人不积。因此到后来,修真者的一切都要有一个转移出去的过程让他自己验证。
11、财物是信息赚来的,神的信息系统当然可以拿回去还于民众。识心可以干扰,但终究是德服从于“道”。“功力”是神身上具有的,神一走则玄德增多,其反馈信息使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有。百姓有等于自己功成。“智慧”是灵性的产物,舍弃一点则更生一层。调整和控制整个环境的来源正是“智慧”之用的减少和无为状态的增多。这些内在因素的转换都是在“神修金丹”这个基础上完成的。过去将炼神还虚的过程认为是人体有为的技术手段,其实还虚也是一个无为的过程。炼神还虚如果还是在识神的控制下进行,那这个炼出来的神一定达不到元神状态,进入不了太虚的境地。
12、 我们要想去认识道,就一定要从立体上去窥控阴阳的平衡运动。这种平衡的内容当然不仅仅是指可见的物质,还应当包括不可见的物质,例如思维、功力、德行、神境等等。圣祖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可见人心总是与道背向而驰的。既然有了问题的缘因,就必然存在克服问题的方法,知道修炼的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主观上越是抛弃得多,客观上就一定会得之愈多,因为太极球要维持运动的平衡。在识神上抛得多,元神在阴的一面就越丰满,其正果就越大。人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就越强。
13、 “争先者亡,退让者光。” “猪怕肥,树怕壮,人怕出名遭祸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