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修志与修身

 千秋志 2014-11-23

修志与修身

                                                            

2005年到2009年,我担任了《周至县教育志》(1990——2005)的主编。四年多的修志经历,我有了一个深刻的悟道:修志须得修身,修志又是修身的具体历练和涅槃,虽不能说是“浴火重生”,但起码也是对人格的一次完善,生命质量的一次提升。

修志历来是个坐冷板凳的事情,一无权,二无物质享受,多的是仰人鼻息和不理解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又往往被世俗所不齿,经常会受到斗筲之器的不屑一顾和白眼,没有精神上的源头活水是难于干好这个服务当代、泽及后世的工程的。因此,使自己具有一定的生命定力,具有淡定的生活态度,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自身修炼的需要。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的传统道德理想。在这个递进式的理想人生平台上,修身是基础,是干好一切的基本条件。这里的修身,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学到一门技艺,拿到一个什么文凭,关键是要通过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建立起明晰的内心价值系统,有能力把社会给以的压力变成为一种生命的反张力,可以做到从心所欲的那样淡定从容。就象孟子所说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东岳泰山有一副对联,“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它讲的是山川对自我的提升。就像大海到了尽头,对自己是一种拓展;人登上了山峦的顶峰,高山提升了我的高度。古往今来,生命的高度是以事业作为标尺的,古迹的流芳是靠文学传世的。曹雪芹如果没有写出《红楼梦》,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若果没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滕王阁只能是历史的烟云。作为一名修志者,如果仅把修志当做工作,不能算作是最高境界,只有把修志当做事业来做的人,才能跳出个人的圈子,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个人的人生坐标放到一个宏阔的社会大背景去考量、去定位,这样会是自己的生命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

处于后工业时代的今天,社会给每个人提供林林总总的多项选择,大到人生走向、职业理想,小到商场购物、家长里短,很多人经常陷入选择的迷茫之中,找不到通往自己宏大理想的那条切实的道路。其实一切的高远理想,都是建立在朴素的起点上,不积小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讲的都是这个道理。修志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静下心、沉下气,对于有些浮躁的人来说,或许这是他的一个新的起点,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可能会是他今后不会过多地在意于外在的羽毛,更专注于内心的风骨,变得深沉、理性,趋于成熟。

人不同于其他的动物的标志之一,就是人还会追求一种物质生命以外的东西,那就是对精神生活地追求。当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生存的需要以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会把精神生活的追求放到首位,漠视被财富异化的价值观,专注于某项有社会意义的工作,乐此不疲,甚至使其高于物质自我的存在,成为生命的支撑点。

史圣司马迁因替李陵说了句公道话,而被残暴的汉武帝定为“诬上,下到大狱,由于无钱赎罪,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实现他自己的夙愿,司马迁选择宫刑,忍辱负重,为了《史记》而苟且地活着。而当《史记》完成后,司马迁选择了离开,他是怎么死的,身葬何处,已成为了千古之谜。“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传》这就是史圣的生命支点,他对中国历史的担当成了闪耀在世界东方文化天际上的恒星。

让现代人热爱修志有些苛刻,但作为已经从事了这项工作的从业者,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才能抵御诱惑,甘于清贫、安之若素,才能坚持下来修得圆满,方有可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今人,对得起后人。

 

                           2012年8月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