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彩石风物之饮食习俗(二)

 悠悠往事书屋 2014-11-23

西彩石风物之饮食习俗(二)

(2012-10-30 18:31:26)
标签:

杂谈

                                                  饮食习俗(二)

西彩石人饮食喜咸酸苦辣诸味,且口味厚重,具有典型的山东人饮食特色。一般是中老年人咸酸苦辣均可,年轻人对苦和辣比之老人稍有逊色。这一生活习俗与过去长期所处的困苦生活环境有关,由于日常饮食中菜品极度缺乏,百姓们主要靠咸菜以及辣椒、大蒜、大葱等辛辣蔬菜佐餐,久而久之形成了口味偏重的生活习惯。旧时西彩石农家食用的咸菜都是自己腌制,鲜有从集市或商场购买者,村人偶尔进城(去济南)买回的咸菜被尊称为“府咸菜”。 “府咸菜”属于咸菜中的上品,多数农家人终生难得一见。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西彩石家家户户均备有一腌制咸菜的瓷缸或瓷坛子,俗称“咸菜缸”或“咸菜坛子”,每当秋收季节,家庭主妇都会把收好的萝卜、胡萝卜、辣疙瘩等用大颗粒原盐腌制起来以备一年之需。春夏之际如遇咸菜接续不及时,也会临时腌制一些譬如香椿、白菜、黄瓜、茄子、芸豆之类小菜予以接济。辣椒是中老年人的喜爱,这一层次的人群几乎餐餐离不开辣椒。西彩石人吃辣椒不像湖南、四川等地把辣椒作为炒菜的辅料或调料,而是直接食用。早期多是用“卡爵(音 qiǎ jué,石制蒜臼)”将干辣椒砸碎,然后用盐水或酱油和成辣椒酱佐餐,七十年代后则多从村中供销社门市部直接购买成品辣椒酱。村人普遍喜生食大蒜、大葱、韭菜等辛辣蔬菜,从市场上买回的上述蔬菜用水简单一洗甚至用手捋一下不用水洗即直接食用。西彩石村旧时还有腌制肉类的习俗,除冬季腌腊肉外,春夏秋三季肉品常温下不宜保存的阶段,农家便将生肉切成馅料用盐和酱油腌制起来,这样腌制的肉馅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用腌肉做出的菜品或调出的包子馅料咸味浓重,每逢此时村人会开玩笑说“一定打死卖盐的了”!意思是将卖盐的打死抢来的盐不用花钱买,菜中多放盐亦不吝啬。

旧时西彩石农家炒菜用油普遍较少,做出的菜“清水寡淡”缺少香味。这主要是农村生活困苦,食油属于稀罕物,难得放开手脚敞开吃。有句俗语曰“春雨贵如油”,客观反衬出油在生活中的贵重。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家家饭屋(即厨房)的灶边都放一椰子般大小的盛油小瓷罐,村人称之为“油罐子”,罐内挂一汤匙状勺头扁平几近板状的细梗油勺,每次炒菜视人口多少放一勺或两勺油。农家食用的油品主要是豆油和动物油脂两类。豆油在解放前多用产自本村的大豆去油坊榨制,民间传统榨油是通过油锤打击木楔挤压的方法制作,故榨油在西彩石又称之“打油”或“挤油”。时村东谷家湾北有一王氏家族开办的油坊,秋季收获大豆后农家便去那里打一槽(槽,榨油计量单位,每槽油约10斤)或两槽油以备一年炒菜和掌灯之用。五十年代国家对粮油实行统购统销后农村基层建立了“粮管所”或“粮站”,农家吃油不再去油坊“打油”,改为去粮所或粮站“换油”。“换油”是用农民自产的蓖麻籽和芝麻等油料作物换购豆油和香油,此时农村已经普遍推广煤油灯(也叫“洋油灯”),所换之油已不再掌灯,而主要是食用。西彩石周边地区历史上无大面积种植花生习惯,也不出产花生油,故农家食用油品以豆油为主。此外,少数农户还利用土法熬制蓖麻籽油,蓖麻籽在西彩石俗称“麻籽”,制出的油叫“麻籽油”。由于土制麻籽油有害成份得不到提纯,用以炒菜或炸制菜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症状是上吐下泻若重症痢疾,村民认为麻籽油“滑肠”,故食此类油者极少。七十年代一段时间粮站曾短期供应过从外地调入的“棉籽油”,即用棉花籽榨制的食用油。但“棉籽油”的“油度”不够,同等重量的油做不出同等数量的菜品或所做菜的色香味打了折扣,村人称之为太“暄”,亦不和人们的胃口,不久便销声匿迹。动物油脂主要是猪油,俗称“大油”,农家从市场上购买猪肥肉和花油后熬制。在食用油供应紧张的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猪油曾一度成为西彩石一带农家食用油的主体部分。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得到迅速提升和改善,九十年代后期动物油脂退出了人们的餐桌。

和全国各地一样,西彩石农家一向也有饮酒之俗,凡男婚女嫁、孩子生日娘满月、开业志喜上梁大吉,以及逢年过节、孩子升学参军升官等喜庆事宜,亲朋好友必设宴聚在一起痛饮一番。逢喜庆饮酒必猜拳行令,轮流把盏敬酒,从中午一直痛饮到上灯时分为止。但办理丧事一般不饮酒,既使丧礼结束后“丧主”答谢众乡邻帮忙也不饮酒,偶尔少量饮酒亦不猜拳行令,以示对死者的尊重。旧时西彩石人摆酒待客都是宴设家中,主人对酒席安排非常精心,一般都会提前十天半月开始策划和筹办。亲朋赴宴曰“坐席”,席间座次非常讲究礼数,按老幼尊卑依次而坐,不能乱了次序,否则便是失礼或不懂规矩。那时的农家宴席菜品远不如现在丰盛,但也有一定规格和程序,一般席面会有四凉、四热、四炒、四炸、四大件之类的讲究,总之七碟子八碗的眼花缭乱,非内行人谁也分辨不清楚。但有最基本的一项,逢席必须有鸡、鱼、肉(亦称“肘子”)、丸子四个大菜,曰“四大件”。每个大菜要带四个、六个或八个不等的盘子,整个酒席至少要二十几道菜以上。“四大件”都是名字非常吉利的菜,鸡象征吉星高照或万事大吉,鱼则是年年有余,肉(“肘子”)应该是周全和美。“丸子”一般是宴席的最后一道菜,“丸子”即“完”的意思,上了该道菜暗喻上菜程序完结,酒席宴也该结束了。九十年代开始农家凡有喜庆之事陆续改在酒家或饭店宴请宾朋,在家中设宴者已经鲜见。

旧时村人宴席间饮酒氛围非常热烈,一场酒宴下来要大致经过共同项目、个人项目和敬酒三个层次。按规矩开席后要先进行共同项目,即席间宾客共同喝酒。共同项目由内中年长者或主陪提议举杯共饮,俗称“带酒”。“带酒”要每人都喝,一般是带三杯酒,多者要带六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农家饮酒普遍使用一种碗状白瓷小酒杯,俗称“酒盅子”,大者三杯一两,小者六杯一两,村人戏称小酒盅曰“豆皮盅子”。斟酒要用锡制酒壶,俗称“酒嗉子”。不论酒盅大小,三杯酒要分六次喝完,每杯两次,一次曰“一气”,三杯便是“六气”,取“六六大顺”之意。然后由陪客(旧时农家设宴主人都会委托族内或村内一位见识广、酒量大、会说话者陪客人,曰“陪客”。“陪客”的责任是陪客人喝酒聊天吹牛,不至于冷了酒场)或副陪再如此这般“带酒”一次,共同项目即告结束。个人项目类似乒乓球男子单打的循环赛,席间所有宾客不分老幼依次分别对饮一轮,俗称“找官”。“找官”按例也是由老至幼依次排列,年长者先开始。“找官”者为“官”,有权和被找者约定酒令规矩,即可划拳,也可猜拳,甚至可以玩“老虎杠子鸡”之类的游戏,只要双方认可即可,别人不能干预。“找官”时找者和被找者两人三杯酒,行酒令输者饮酒。若有的“找官”者酒量小可找他人替喝酒,不会划拳者也可找拳好者代劳划拳而自己喝酒。若酒令不精酒量又不大者,还可以将权利出让或委托给与之相熟的“拳好量大”者,俗称找“替官”,替人者则称作“替官”。还有另一种情况,“找官”者自己不胜酒力,又找不到“替官”代劳,那就只有自饮三杯,放弃“找官”权利,称作“卖官”或“埋官”,但通常情况下席间宾客不会轻易让人“卖官”,必须经过公议认可。“找官”依次轮流,至席间全部宾客都找一遍“官”为止。“找官”结束后便进入敬酒环节。敬酒亦是按礼数依次而行,如果席间有第一次上门的女婿、侄女女婿等“新客”,则不论长幼次序集中力量先敬“新客”,亦是每人敬三杯酒。敬“新客”时要看“新客”酒量和神态见机行事,如果“新客”酒量大且木讷,则敬三杯、满三杯、端三杯、捎三杯没完没了地轮流折腾,让其喝饱喝醉为止;如果“新客”不胜酒力且嘴又甜不住喊哥叫爷地告饶,三杯酒可以象征性点到为止,不一定喝个杯底朝天。敬过“新客”后众客人便相互敬酒,晚辈先敬长辈,随后同辈之间互敬,最后长者对晚辈亦可象征性回敬一下。相熟亲朋敬酒比较随和,可以单独敬,也可以一次敬同辈间数人,酒可以喝三杯也可以喝一杯,可以喝干也可以少咂一口,全看平时相互间的关系和感情了。敬酒环节过后整个酒宴基本完结,一般情况下席中长者或主陪会招呼主人准备饭菜用餐,也有少数酒没喝足或不明事理者之间继续开始新一轮划拳喝酒,名曰“划爱拳”。但此时“划爱拳”已经是不招人待敬或有酒中瘾君子之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