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工业4.0体会系列一“改变”之一------人

 老黄兄 2014-11-24








学习工业4.0体会系列一“改变”

制造5要素之变---人

最近制造业比较热的词汇是【工业4.0】,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新材料等新技术的支持下,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中国两化深度融合等都将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笔者很强烈感受到一个词“改变”。本系列将结合制造五要素“人、机、料、法、环”谈改变

“人”

在工业4.0中提到 CPS:(Cyber-Physical System-
人机物融合系统)。第一要务是人的改变。笔者体会企业人员的改变有以下几个方面,请指正。

(1) 现场操作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结构将发生调整。原来对操作工的基本技能要求比较高,新环境下,大量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融合进生产和设备,现场操作人员的原有操作技能要调整,要学会操作自动化设备,而不是直接操作机器。原来一个机台一个人操作,很辛苦,现在一个人可以监控多个机台,并且很轻松。所以现场操作人员将减少,自动化维护人员将增多。响应的现场操作人员的薪资会降低,自动化人员的薪资会增加(自动化维护人员的重要性在增加,替换成本在增加,而一线的操作者的技能可以降低,替换成本针对较低)

(2) 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将更容易工作。以前技术人员获取到的生产一线数据有限,有时候为了技术改进,要特意到现场做很多实验,并记录数据。现在人机物融合系统中有大量的生产、工艺、设备、能耗、质量、安环、视频数据,技术人员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数据,结合自己的专业,改进工艺,发挥自身的价值。

(3) 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更专注。在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将专注于管理异常。其实生产管理或企业经营管理应该是管理异常,正常的情况下定时看统计分析报表就可以了,企业运营好坏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企业不同管理层次的领导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权限不同,现在的各种异常可以通过APP直接发送到各级领导手机上,领导根据经验决定自己处理还是由下面人员处理或报送更高级领导,使问题能及时解决恢复正常,提高生产效率。

(4) 信息化自动化人员:信息化自动化人员地位将提高,新技术条件下对信息化人员的要求会大大加强,要求信息化人员要会信息化知识、自动化知识、企业生产工艺知识、部分管理里知识。

为制造企业服务的信息化公司的人员变化: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的变化。常规的财务供应链人员的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制造业客户对信息化公司人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做数字工厂信息化的人员需要:

(1) 要有生产工艺的知识,做生产制造的人员,一定要了解生产工艺和工业工程,生产工艺和工业工程是生产的基础,建议大家看看工业工程IE方面的书,推荐一部《工厂物理学》。还有一本《冶金流程工程学》适合冶金化工行业顾问学习(这是笔者博士期间课题组研究的方向,笔者从中学习收获很大)。

(2) 要有信息化知识,特别是信息化整体规划

(3) 自动化知识:自动化知识很庞大,至少要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搞清楚接口模式。

(4) 要有网络知识,在CPS环境下,人机物融合,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以太网、现场总线网、无线网络,以及部分工业现场物联网的特殊网络。

(5) 管理知识:生产领域涉及到的管理知识知识包括:生产计划、线性规划、图论、约束理论、排程算法、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设备管理等

(6) 对新技术的熟悉:要对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云技术等新技术要主动了解,熟悉,并在某个领域有较深入的体会,并实践。

(7) ……,请相关专家补充


后记

人员的改变最核心的是人的思维和认知的改变,如果您能主动适应变化,自主改变,你的世界将会更精彩。只要方向对,方法对,道路曲折点没关系,定能到达目的地。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图提供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