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语文教学有一点“深度

 清新古玉 2014-11-24
                         让语文教学有一点“深度

      一、存在问题

由于课内现代文部分中考很少考,所以不少老师在处理课文方面出现了误区,他们对很多课文采用的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教学,浅尝辄止,缺少语文味,语文课被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或“百家讲坛”,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毫无帮助。为了应试,他们让学生做大量的训练题,“举三”才“反一”,浪费了学生的许多宝贵时间。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上学期听一位老师教何其芳的诗歌《秋天》,他的教学环节是这样安排的:

一、诗歌品味(主要途径是反复读诗歌)

二、研讨与赏析: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归纳诗中三个画面: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2、诗人眼中的秋是怎么样的? 

3、诗歌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心境)?

三、比较拓展:将本文与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刘禹锡的《秋词》以及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

如果光从三大环节来看,这位老师的课既有教学的深度,也注意了广度。但是听了他的课才知道,他的第一个环节只能算“初识诗歌”,并没有“品”的意味;第二个环节“研讨”是有一点,但没有赏析,充其量也就是“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感情;第三个环节向宽度伸展,拓展了许多与秋天有关的诗歌,但只是浅尝辄止,让学生读了一下便结束了课,并没有让学生知道老师为什么要选这些诗歌,也没有让孩子思考:同样是写秋天的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相同还是不同?为什么?

听完这节课,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有宽度但缺乏深度。这节课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是学生能从中得到些什么呢?也许过了些时候,学生什么也记不得了,语文能力啊,语文素养啊,一点痕迹也不会留下。新课改实行新的课程管理,给了老师开发语文资源的空间,这样可以使课堂更加灵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但是,如果无视教材,淡化教材,不经过筛选和处理,盲目收集课外资料,远离教材目标,这样的行为是很危险的。因为语文学科是我们的母语学科,肩负着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华而不实、喧宾夺主的花架子和假把式,不仅有碍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精髓和魅力,还会对学生个人情感的孕育,独立思考的形成,思维的空间和走向,认识理解的宽度和深度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追求语文教学的深度,这样的课堂才有语文味,才能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因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衡量教学是否“有效”,主要看学生是否获得了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而不是看教师讲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教师活动精彩不精彩。

另一位老师教授这一节课的环节是:读秋——说秋——品秋——绘秋

这节课先由学生谈秋天的印象导入,要求通过捕捉一些景物画面来表现秋天的特点。然后,教师总结导入课文的学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秋天是令人忧郁的季节,也是令人快乐的季节。总之,在同学们的心中,秋天是千姿百态的。那么,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心中,秋天又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秋天》,去领略诗人笔下浓浓的秋意。

第二步,反复朗读诗歌(及时纠正评价朗读,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该这么读,为什么不能那么读。)

第三步,让学生用比较优美精练的语言把本文描绘的几幅画面归纳出来,并说出理由。如第一幅图——农家丰收图的概括是这样的:

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第一幅图画怎么概括?

生:农舍丰收图。

师: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来是农家丰收?

生:肥硕的瓜果。

师:很不错啊,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词。

这个环节体现了这位老师能够紧扣文本,引导学生深度解读,富有语文味。

第四步,是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描写“秋天”的古诗文。

老师说,在文学家笔下,秋被描写得绚丽多姿,流光溢彩。王维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将秋写得清新明净;杜牧则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向我们勾勒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山村秋景图;在刘禹锡眼中,秋又成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比春天更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景,更是生机勃勃……五彩的秋景,真是美不胜收!

最后,在琅琅的背诵中,本节课的学习结束,然而秋天余韵,将会在师生心中婉转悠长。

从以上这两个课例可以看出,第一位老师只注意了语文教学的宽度而深度显然欠缺,第二位老师既有宽度也有深度,这样的语文课堂才稳健扎实,这样的语文课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有效。

二、语文教学才能怎样有深度呢?

1、文本解读“深”

文本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者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潜心编制的,是众人智慧的结晶,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它负载着人类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时代精神、现代意识,具有典范性,它的教学价值是丰富多彩的,吃透文本,才能真正地用足教材、用好教材,最终让学生从文本中汲取营养。

怎样才能吃透文本呢?要细细品味文本中的语言因素,抓住关键词句,寻找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研读字词句章,品析、讨论、领悟、内化,弄清文本的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背影》一文的教学。该文的生字词相对来说比较多,但大致上可以归成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家境衰败的,如“差使”、“交卸”、“祸不单行”、“狼藉”、“簌簌流泪”、“变卖典质”、“惨淡”、“赋闲”等;二是表现父亲的关爱的,如“踌躇”、“蹒跚”、“探身”、“攀”、“缩”、“微倾”、“拭”泪等;三是表现父亲的颓唐老境的,如“颓唐”、“触目伤怀”、“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琐屑”、“惟”、“举箸提笔”、“大去之期”等。就连“天无绝人之路”也可以归入第一方面,该词语暗含家境衰败,还表现出父亲当时心气未泯,与下文“老境颓唐”照应对比,更有利于表现对父亲的怜惜、感激、怀念之情。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找出文本中的这些词语,并理解体会这些词语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些词语,而且可以从词语的实际应用上来把握文章的思想意义,接受情志濡染。接下来再从句章的角度进行提炼概括升华,那么文本中的语言因素就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

再如,一位老师在教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刷子李》时,她紧紧抓住“刷子李奇在哪里?”这句话分析刷子李的形象,引领学生轻松学习。学生最容易找出的是“手艺奇”——匀匀实实一道白;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刷墙的手艺高超;于是她便更深入地问“手艺好”顶多算是个好刷匠,不能算是奇人,那么为什么说“刷子李奇”呢?这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学生再次探究课文,很快找出:规矩奇——“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一天只刷一间屋子;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此外还有为人奇——“你以为师父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这位老师抓住关键语句“刷子李奇在那里”,让学生充满乐趣的去对课文内容深入探究,从而对刷子李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丰富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

文本可以是阅读教学的素材,用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文本也可以从积累运用的角度教,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文本还可以从写作的角度教,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写作资源,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服务。如一位老师教授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就注意了文本中的写作因素。他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可是写鸭蛋只用了两节文字,其余的篇幅写什么?”学生回答说“还写了有关端午的好多民俗”,老师又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呢?作者为什么不把笔墨局限于家乡端午的鸭蛋呢?这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发呢?”原来,鸭蛋只是个引子,代表着家乡的风土人情,象征着童年的美好生活。我们写作时也应该选准着眼点,将自己丰富的情感巧妙地聚焦在可感的形象上。

2、教材使用“活”

新的语文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度巨大的空间,这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提供了基础。

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鲜活的素材,是课堂充满灵动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上)“民风民俗”这一单元,所选文章基本上都涉及到我国部分地区的民风民俗,应该说是具有人文性和文学性的作品。从课文的选取来看,第10课《社戏》——绍兴地区的社戏,第11课《端午日》——湖南的端午节,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家乡的春节,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中秋节。我国各地的民风民俗难道就只有这些吗?当然不止。其实还有很多淳朴的民风民俗可以作为补充延伸,比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琦君的《春酒》等何尝不可以带给孩子们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呢?所以,我们可以超越教材内容篇目,补充延伸鲜活的内容,给教材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这样提取人文传承价值,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精神元素,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重组教材。我在使用人教版七(上)这本教材时,就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灵活处理教材的。为了引导学生写好叙事类的文章,我打乱编者的单元编排,按照文体将第一单元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和第五单元的《风筝》《羚羊木雕》《散步》放在一起教,强化学生对叙事类文章写法的认识;将第一单元的《紫藤萝瀑布》和第二单元的《春》《济南的冬天》相对集中起来教,强化学生对写景类文章写法的认识。以上这样处理主要是运用课本为写作教学服务,如果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教学,还是编者的单元编排更合理。

文有文法,教有教法,分析课文不一定按照文章顺序讲,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选准切入点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更轻松地教学,获得意外收获。如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我从第6段切入,将直接写藤野先生的部分和与藤野先生有关的文字清晰分开,文章的思路轻松地被理清,明暗两条线索鲜明凸显,让学生轻松领略作者的匠心;我教《怀疑与学问》一文,从文章第6节的事实论据谈起,轻松找出文章的分论点“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从而不难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让学生领悟到作者的严密的思维逻辑。

需要说明的是,活用教材,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的编写思想有明确的了解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对自己和学生的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这些也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深厚广阔的文化知识背景和社会生活阅历,否则是很危险的,教师的教学水平越高,危害越大。

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必须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教学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方式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这样的课,将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会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使学生陶醉在你绚烂多姿的课堂里而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点燃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