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的点穴疗法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4-11-25
糖尿病的点穴疗法
先声明:一,这是我本人经实践得出的效果,所以对诸网友的提问一定尽力回复,二,这篇文章首发爱爱医网站,再发民间中医网,有几位网友问起所以发在空间里.三.这个手法对医者有一定的要求,也要患者的配合.(我在当地治疗后曾有一患者问我能包好否?我问你得病多少年了?中药西药吃了多少了?晚上打麻到几点?经常喝酒吗?患者无言而去) 西医所谓的糖尿病和中医的消渴症有些相似,本人利用点穴疗法治疗糖尿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下面将本人的手法介绍如下,希望大家批评指正。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种,一,喜食厚味,二房劳过度,三过度透支休力阴虚火旺。因此本手法在治疗上注重理三焦调脾胃,兼补肝肾,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尽量注意休息,节制房事,平时多吃黄豆类食品。

首先让患者俯床上,医者点压华佗夹脊穴三遍,
二、医者左手中指压大椎,右手拇指点拨左胰俞穴二分钟,再依次用右手拇指和食指点拨脾俞、胃俞、三焦俞和肾俞各二分钟。

三,左手拇指和食指扣压膈俞,右手拇指和食指扣压胆俞同时点拨二分钟,然后让患者翻身躺在床上做如下动作:

一.双手揉腹,压肚脐, 左右36次
二,双手拇指压左肓俞二次,右肓俞一次

三,压气海一次,左右天枢三次。

以上为一组.男三次女二次
四、左手拇指压巨阙.右手中指压揉阑门揉到气通为止,然后揉建里同上
五、左手大指和食指压左右梁门,右手中间三指顺揉气海
六、左手拇指扣右带脉,食指和中指压水分和下脘.右手中指扣左带脉拇指压阑门.跳动为止,
七、左手拇指压巨阙,右手拇指压阑门中指压章门,揉至气通为止顺势拧三次,并用手掌从左到右压揉三次
继上,右手拇指压右石关,食指压左梁门.揉至气通为止顺势拧三次
八、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压天突,璇玑,华盖,右手拇指压揉巨阙,气通为止
九、 左手三指扣腋下,拇指扣气户,右手拇指压揉左幽门,气通为止

十、左手拇指压巨阙,右手三指分压上脘中脘建里,气通为止
继上右手中指压揉阑门气通为止


十一、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压左右梁门,右手拇指和食指分压左右天枢,揉到气通为止
继上右手三指顺压揉气海,气通为止


十二、 左手拇指压巨阙,右手三指压揉阑门,气通为止
左手压右手先左后右再中间压揉,称为压三把


十三、左手抓建里右手抓气海,同时提起,再放下,然后左手压右手先向右揉36圈再向左揉24圈,



然后让患者坐起,医者站其背后做如下动作:

一、用双手中间三指扣压左右肩井,拇指压大椎穴一分钟
然后拇指依次压揉风门,肺俞,膏盲,天宗
二、拇指分压左右肩井,食指中指扣拨腋下,腋右.腋上的筋
顺式用左手握对方左手手腕,右手拉中指,再拨大陵穴.再用同样手法做右手


三、左手拇指压大椎,食指中指扣左肩井,右手食指中指顺脊柱左右1.5寸从上到
下做七遍,每次到下面都压肾俞

左手不变,右手拇指和食指依次扣揉肺俞,膏盲,脾俞,胃俞和三焦俞和肾俞
左手不变右手拇指从上而下压脊柱一次,再扣压肾俞,胃俞和脾俞


四、双手四指由肋向脊柱拢,同是拇指扣拨膏肓,顺势拇指顺肋骨向外滑,从上而下.
右手拇指压右肩井,左手从上而下推脊柱三次


五、用拇指和食指掐揪患者右手拇指两关节二分钟。



注意事项:前一个星期每天做两次,治疗前患者如是1型的让他减少注射量三分之一,2型的减少三分之一的药量。以后每天做一次,各减三分之一,半个月后完全停药,继续做二十天到一个月,各种症状就完全消失了。如果开始减药后,身体不出现不适情况,没必要做血糖检验,即使血糖偏高也不必担心。我统计过九成患者在开始治疗一星期后都有血糖升高的现象,这是因为排出的血糖里绝大部分是以前残留在组织里的东西.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恢复越快的人血糖升的越高.

艾灸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在中医也叫消渴病,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糖尿病久了就会有一些临床型症状,这里所说的临床症状是指糖尿病的神经系统病变,这主要包括周围神经病变、有神经性疼痛、复视、肌无力、肌萎缩、还有的患有糖尿病合并症等。如果患者没有神经系统的改变,这很好,这样的还比较好治疗。如果治疗得法,还会有痊愈的可能。
艾灸治疗糖尿病,糖尿病的病人可以用艾灸来治疗,糖尿病时间久了,体内的正气已经不足了,这个时候,了解艾条的使用方法,更适合艾灸治疗,用艾灸来扶植体内的正气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还可以治疗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后的肢体麻木,酸痛,指端肿胀。

我们在艾灸治疗糖尿病的时候的时候,可以艾灸中脘神阙,命门,关元,足三里,这几个穴位可以扶植体内正气。神阙穴是先天和母体息息相关的穴位。患有糖尿病就会免疫力低下,气血不足。同时神阙穴上有很多穴位,他是人体的一个缩影,是整体的调整。

神阙,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那么中脘在神阙的上缘四寸(我在视频里面说三寸是错误的),关元是神阙穴下缘的三寸,这几个穴位都可以治疗糖尿病.在施灸的过程之中,总体时间不要低于40分钟。在灸的过程中,您在哪个部位感觉特别热的时候,您就可以做移动艾条。

在足三里施灸的时间,不要低于15-20分钟。当您做了一段时间的艾灸,您在验血糖的时候,您会看到指标在降低,最主要是您的身体状态有一个上升。正气足了,免疫力就会提高了。
艾灸神阙穴可以改善胰岛细胞功能,使糖尿病患者空腹及糖刺激后血中C肽及胰岛素均增加。而且,胰高血糖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用艾灸治疗糖尿病比单纯吃药打针效果好。单纯药物治疗,停药后病情多有反复,而糖尿病患者灸至正常后停灸,病情基本稳定,临床症状不再出现,所以初步认为灸法属治“本”之法。根据有关资料报道,糖尿病病人如果采取针灸和艾灸同时治疗的话,针灸,既能调节胰岛素分泌水平功能,也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功能,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增强体质,明显提高免疫功能。

糖尿病的艾灸疗法

一、从西医来看,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造成血糖增高引起机体代谢紊乱的代谢内分泌全身性疾病。从中医角度分析,糖尿病属于消渴症,分上消,中消,下消,乃五脏皆虚。而中医认为,糖尿病是气血,阴阳失调,五脏六腑,胰腺功能紊乱,微量元素失衡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治疗法则:荣养阴液,清热润燥。

  取穴:肺俞穴、脾俞穴、大椎穴、神阙穴、足三里、关元穴。

  灸法:可以用艾条温和灸或用多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艾灸。如果能配合针灸,效果更好。

  每日一到两次,每次20-40分钟。每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后继续第二轮的治疗,三个疗程统计疗效。

  经三个疗程后,患者多饮多尿、易饥等症状均有改善,体力普遍提高。

  艾灸可以修复受损胰岛细胞,激活再生,逐步实现胰岛素的自给自足。服药一天比一天少,身体一天比一天好,彻底摆脱终生服药!

  艾灸可以双向调节血糖,使血糖老老实实地锁定在正常的恒定值范围。

  艾灸可以改善组织供,对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视物不清、眼底出血等视网膜病变及早期肾病病变及早期肾病病变有明显治疗与改善作用,还可改善病人消瘦无力、免疫力低下、低蛋白质血证及伤口不愈等现象。

  艾灸,尤其是化脓灸可以明显改善症状,有很多初期病人,通过化脓灸可以达到痊愈的症状。

  典型病例:胥某,男 28岁。突发烦渴、多饮、多尿近一年,惊吓后排尿频数、量多。24小时尿量达8000毫升,患者头昏,全身乏力,情绪躁动。一年中经各种治疗间断有好转。化脓灸百会、肾俞穴、关元穴;相隔三日后取肺俞穴、脾俞穴、中级;第六日取足三里。每穴均用黄豆大艾柱直接灸7状,共灸三次。灸后皮肤焦黑,三日后出现浆液性水泡,一周后化脓,用无菌辅料包扎,一个月后灸伤可形成瘢痕。初次灸后,患者当日夜尿500毫升,口渴减轻,饮水减少,灸三次后,病气逐渐好转,一周尿量趋于正常,随访11年未复发。(这是我摘自中国针灸1977年3期174页张进成的方法)。

  上述方法虽好,但是一定要慎用,因为糖尿病的病人如果有伤口,很不容易愈合。当然艾灸和伤口是两回事。

  艾灸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这在很多资料都有报导。艾灸使病人的营养能得到有效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防病能力,防止了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真正做到综合治疗,标本兼治。

  艾灸可以:“虚则灸之,使火气已助阳气也;实则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二、【取穴】

  (1)常用穴:①足三里、中脘;②命门、脾俞、身柱;③气海、关门;④脊中、肾俞;⑤华盖、梁门,⑥大椎、肝俞;⑦行间、中极、腹哀;⑧肺俞、膈俞、肾俞。

  (2)备用穴:口渴甚加金津、玉液、内关、鱼际、少府;易饥加大都、胃俞;多尿加然谷、涌泉、复溜。

  【用法】每次选常用穴l组,备用穴随证加配。也用隔灸法。艾炷直径为1.5厘米,高2厘米,重0.5克。鲜姜片厚3一4毫米,直径2厘米。每穴灸治10一30壮,每次治疗时间约为210分钟。备用穴中,金津、玉液用毫针或消毒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亦用灸法。常用穴轮流选流选组;隔日治疗1次,50天为1疗程。

常用穴亦可用黄豆大艾炷作无疤痕着肤灸,但须注意避免烫伤造成的感染。因感染之后,重者可在以灸痕为中心直径3—5厘米范围内出现溃烂,很难治疗,应严加注意。三、

  穴位:(l)气海 关元 中脘 足三里;(2)身柱 肾俞 脾俞 脊中;(3)大椎 华盖 梁门 肝俞;(4)行间 中极 肺俞 膈俞

  操作步骤:每次用1组穴位,轮换使用。将生姜切成0.3厘米厚姜片,放在穴位上,然后置艾绒点燃,每穴3-5壮,每天2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