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转载

 johnney908 2014-11-25

艾滋病一列(此为台湾马光亚老中医验案)。
  吴某,38岁,台湾彰化县人。吴某患艾滋病已二年,已进三期,症状,关节疼痛,腹中自觉积粪甚多,坚如石粒,排出夹有菜叶未消化物,口中溃烂,背上红斑甚多。脉沉弦,重按无力,舌质淡嫩,苔白湿。分析为风寒之邪外束,脾胃虚寒,消化机能衰竭至极,HIV病毒呈现外使然,拟升阳益胃汤减黄连,另服自制蟾稣丸。
  处方:人参、黄芪、白术、陈皮、甘草、柴胡、羌活、独活、防风、半夏、茯苓、白芍、泽泻、上方服七剂。关节痛好转,但消化未能改善。
  二诊改用附子理中汤为主合(千金)内托散为辅,再增益气活血解毒之药,以温脾经之寒,和内托散解HIV外现之红斑和疮疡。
  处方:附子、人参、白术、炮姜、肉桂、白芷、防风、黄芪、当归、白芍、桔梗、木香、山楂、厚朴加用灸法,每次炙“身柱穴”三柱,功效更显。
  至七月初背发带状疱疹,医院认为难过此关。马老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木通、泽泻、甘草、半夏、苍术、砂仁,三剂,再进三剂而愈。认为免疫功能已恢复。
  后往荣民医院求验,结果反复检验HIV呈阴性反应,患者心上如解开了枷锁。如此突出的疗效殊难令人置信。但台湾最大的医院重复化验应该不错。况患者消化正常,红斑消退,溃疡收敛。身体渐复正常,体重增加,斯为铁的事实。
  按:马老用附子理中汤为主补其虚,温其寒,起衰沉,振机能,为治其本。如用苦寒芩、连,银之辈,必加重脾虚而腹泻不止,促其死亡。而参芪、肉桂、当归、温补之力甚强,令患者元气得以振起充实,病毒不在故也。此法为中医数千年传下之捷法。
  艾滋病已例为传染病,归西医治疗,中医接治的机会极少,今录马老验案(原方无剂量)以说明中医药是能战胜世界难题艾滋病的。另据报载昆明植物研究所罗士德教授由5味中药组成的复方SH抗艾病毒,在泰国完成一、二期临床试验,泰国卫生部疾控中心也重复验证同样取效。进一步说明中医药博大精深。

帕金森氏综合症。
  浙江金华市,董某某,女,53岁,06年7月25日初诊,患帕金森氏综合症5年余,曾在金华市、上海多家医院住院治疗, 一直靠服美多巴治疗,开始疗效显著,但药量逐年增加,近2年来深感乏力、出冷汗,全身冰冷,夜尿频,行走摇晃加重,多处求医服中药300多剂无效。今由他人介绍专车来龙求治,见整个脸部发紫,自汗淋漓,背部、四肢冰冷,颈后见一皮球大小的肿块,舌紫暗,齿痕多,脉沉细,重按无力。拟当归补血,四逆,麻附细加味。
  处方:黄芪125克,生晒参30克,当归30克,干姜30克,制附片45克,麻黄5克,辽细辛45克,补骨脂30克,枸杞子30克,甘草30克,肉桂粉2克冲服。五剂。
  二诊:基本情况同上,自觉精神好转,夜尿减少,腹泻水样便日2-3次,汗尿极臭。仍有冷汗,四肢、背部仍冷。拟上方附子增加至90克,再进五剂。
  三诊:一般情况好转,颈后肿块消失,脸已不红。
  处方:黄芪250克,生晒参30克,当归30克,干姜30克,制附片120克,辽细辛45克,补骨脂30克,枸杞子30克,甘草60克,肉桂6克,煎服。
  四诊:上方出入附子增加到180克,开始口舌发麻约10分钟左右消失,再拟附子减至160克一剂,巩固服用近三个月,脸潮红消失,肿块消失,冷汗止,背、四肢转温,西药美多巴减去1/3量。病情至今稳定。
  按目前为止美多巴仍为治帕金森氏综合症特效药,但只有5-8年的药效,且毒副作用大,中医药以益气血补肝肾对保护脏器减毒排毒作用明显,但还不能完全代替美多巴尚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徐某某,女,49岁,住金华市,07年10月20初诊。
  闭经半年,时有烦躁,舌淡紫,少苔,脉弦,尺沉弱,拟以温经汤主之。
  处方:吴茱萸20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白芍45克,党参30克,阿胶20克,桂枝45克,生姜5片,甘草10克,半夏6克,丹皮12克,麦冬6克。七剂。
  患者第三天来电诉:服第二剂月经已来,可否续服,嘱续服。如月经量少,第二个月可续服七剂。患者近日来电诉:自从服上方后月经已恢复正常。
  按该方为金匮温经汤原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促进性腺激素的分泌,促进排卵,改善子宫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等功能。重复验证几例均有效。

施某某,女,68岁,杭州,07年元月11日初诊。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癌骨转移,现腰痛、腰困如折,周身疼痛, 耳鸣、心悸,夜尿7-10次,畏寒,四肢冰冷,舌紫暗,苔淡白,脉细结代,双尺无力。拟附子理中,青娥丸加味。
  处方:生晒参20克,云伏苓20克,炒白术45克,炒白芍45克,制附片20克,干姜15克,桑寄生20克,补骨脂15克,大核桃5枚(打),肉桂粉3克(另冲服),甘草30克。五剂。
  一周后,患者来电诉:服第二剂后欲眠,饥饿感,原有糖尿病,今餐后血糖为6.1,夜尿已减为每晚1-2次,就是想睡,嘱不用怕,想睡就睡,有利呵护阳气,饥饿时稍吃零食。
  二诊:原耳鸣,心悸,尿频,畏寒,乏力已明显好转,腰已不痛,但右侧肢体仍感麻木,舌青紫,苔淡白,脉细结代,双尺弱,仍以原方出入。
  处方:生晒参20克,炒白术45克,制附片25克,干姜20克,桑寄生20克,补骨脂15克,大核桃5枚(打),肉桂6克,甘草30克。七剂。
  该方服后口唇发过一些水泡,余感觉良好,08年春节前随访病情稳定。

邵某某,女,47岁,03年8月30日初诊,肩凝经常左肩不能抬举后展,项强,仰卧则下半身麻木,不能转动。脉沉细,近年发胖,寒袭督脉,正虚不能抗邪外透。当用大辛大热扶正气以驱寒湿。
  处方:生黄芪120克,粉葛根120克,附子30克,川乌30克,防风30克,桂枝45克,白芍45克,细辛45克,甘草60克,徐长卿30克,加黑豆60克,黑木耳30克,生姜60克,蜂蜜150ml。柒剂。
  按该方以师父李可先生桂枝汤、葛根汤加味,服后约五分钟开始左患肢有一股热流从颈肩部向手指放射约2分钟后消失,一剂见效,三剂已能伸屈,七剂后至今已五年无复发。后验证几例也有良效。

细辛作用广泛,走头面,可医头痛、口疮、喉痹、牙痛、眼目诸病;入少阴,通督脉,可治寒疝、阳萎、小便不利;走四肢,达皮毛,可疗风水咳嗽、风湿痹痛;入脏腑,上能开肺,中能暖胃、润肝燥、益胆气,下能温肾通关。具有良好的镇痛、止咳、强心等功效,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由于受“细辛不过钱”剂量的束缚,从而限制了它的用量,限制了其高疗效的发挥。

,“细辛,性温、味辛。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功效

后世沿用此说,近医亦多证实细辛确可引起毒性反应。如用散剂吞服治疗寒性疼痛[2],从1g开始,每日增加1g,至4~5g时,发现有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与历代医药学家所描述的“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是基本吻合的。而目前有不少临床报道,在煎剂煎煮服汤中重用细辛10~30g,最多者用到180 g,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入汤剂可适当加大剂量。但必须加入复方汤剂中,并煎煮30min以上。现代临床大量报道,用细辛10g、15g、20g,甚至60g或更多,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屡起沉疴,并以此证明细辛可以大量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大量的事实说明[6],在现实条件下,以细辛3g入复方,实为“隔靴搔痒”,药不能尽病而反令细辛倍受责难,一般多用至10~15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