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是轮子滚出来的(上)

 pengxq书斋 2014-11-25

城市,是轮子滚出来的(上)

本期内容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上海曾经是一座“有舟无车坐轿子”小城,直到1843年开埠以后才有了车轮,从独轮车到黄包车再到三轮车,车轮滚滚,各种形式的车辆无疑都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本集节目通过一些非机动车的趣闻轶事来回味上海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各种车轮当年的风采,其中拍摄于1898年的上海街头的镜头尤为珍贵,这也是上海现存的最早的影像历史资料。

【解 说】
这是一辆早已退休的有轨电车,停泊在上海街市的一角,它诉说着一座现代化城市的由来。

上海已成为了一座车轮上的城市。现代化的交通是现代化城市的命脉,也为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这些老人是上海交通发展和变迁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们常常会聚在一道,谈天说地,而交通的变化常常会令他们开启记忆的闸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同期声】
黄包车英文名字叫“RUSHA”,R,U,S,H,A,RUSHA,喊黄包车叫喊“RUSHA,”这样黄包车就过来了。
(拉)黄包车有句口头语,大世界去伐?大世界去伐?结果弄得八哥也会得叫了,看到人就:大世界,大世界。

【解 说】
中华路和人民路是上海最早的环城道路,而城墙围起的老城厢方圆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1840年以前的上海在中国的版图上只是一个三流的江南小县城,隶属于江苏省松江府。

这19世纪的某一天的上海影像,一条客船靠岸了,百姓步行上岸,富人和官员则坐上了轿子,这就是当年上海人的出行方式。概括地说,当年的老城厢内外是“有舟无车坐轿子”。

【解 说】
1843年11月7日上海开埠,这既是上海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开端,也是上海建成一座近代化城市的历史起点。


【字 幕】 马 车
【解 说】
上海开埠以后,外国军舰和轮船开进了黄浦江。离船上岸的不仅是洋人,还有他们的巨大的行李,这就是西洋马车。

南京路以前叫作大马路,因为最早筑路不是为了开汽车,而是为了走马车,后来有了汽车电车,但是上海人叫马路叫惯了,也就不改口了。
 
最初坐马车的是一些有钱的外国人,后来很多中国的达官显贵也坐上了西洋马车,而坐马车去郊游更是成为上海人的一种休闲方式。每到春天,龙华寺前就会停满了前来看桃花的马车。

薛冬泉老人对儿时随父母坐马车去龙华看桃花还记忆犹新

【同期声】薛冬泉
龙华当时是郊区,这里统统是农田啊,现在是高楼大厦了,过去都是农田啊,是坐马车来的,到郊区都是坐马车来的,当时有一首歌叫啦啦啦,骑马到龙华,,还有,到龙华看桃花是很出名的,龙华的桃花,也有一首歌的。

【字 幕】周璇歌声
上海没有花,大家到龙华,龙华的桃花也涨了价。你也买木兰花,他也买桃花,龙华的桃花都搬了家。路不平,风又大,命薄的桃花断送在车轮下。

【解 说】
西洋马车后来成为上海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1906年,上海登记在册的公共马车有711辆,后由于电车等大型机动公共交通工具的出现,马车逐年减少。

【同期声】
有,解放后还有。我就坐过从北站到天通庵。

【解 说】
马车在上海街头消失是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对最后的14辆马车业主和工人作了安置后,结束了这一交通工具在上海的百年历史。

【字 幕】独轮车
【解 说】
上海开埠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移民城市,其中有些外省的农民坐着一种叫江北车的独轮车来到了上海。这种独轮车把人运来了,自己也留下了,成为上海的一种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

已经退休的工艺美术师赵启明老人用绘画记录自己的身世,在他的人生组画中,有一幅就画了独轮车。


【同期声】赵启明
我不是真正的上海人,实际上我是江苏的,因为我小时候要到上海来读书,外公就推着独轮车送过来,后来到了上海后再也没有坐过这样的独轮车。

【解 说】
赵启明退休前是上海印钞厂的高级工艺美术师。他曾经刻制过的一幅作品,每个人都会放在自己的钱包里。这就是10元面额人民币上的《长江三峡图》。

我们在上海郊区一处“农家乐”的旅游点里找到了一辆独轮车。要把独轮车推着走,需要掌握平衡的技巧,不然就会东倒西歪,甚至把人摔伤。这是原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1907年去美国留学时的护照,上面的特征描述是:“右眉上有一疤痕”,据知情人说,那就是宋庆龄小时候与小伙伴坐独轮车玩耍时由于推车人的失手而摔跤留下的。

独轮车带来了一个移民社会和近代城市,从19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独轮车就成为上海最早的TAXI。而且还包揽了上海的货运业务。

【解 说】
独轮车的价格很便宜,当时许多工厂女工会结伴乘坐独轮车上班,有一个外国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述上海这一道风景。

【字 幕】
他说:太阳刚刚照天空,纺织姑娘去上班,她们坐着独轮车,吃吃地笑……归来已是黄昏,她们面向家门,年轻的脸上露出倦容,独轮车慢慢滚动……

【解 说】
也有的外国人也会坐上独轮车,或者是因为好奇,或者是经济拮据,不过独轮车超负荷地驮起他们肥胖的身躯,就没什么诗意了。

上海开埠不久就开始坐在车轮上了。尽管这车轮还是靠马腿或者靠人脚来拉动,但是轮子的转动使得上海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了,短短二、三十年,城区面积就扩大了一倍多,人口也翻了一番,轮子推进了近代上海的城市化进程。

独轮车不仅载人,还运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独轮车在货运物流方面唱了独脚戏。上海无论是筑路还是建楼,很多的建筑材料都是独轮车运来的。后来上海出现了一种拉货物的板车,上海人管它叫老虎塌车,因为它的载重量更大,装运货物更多,逐渐取代了独轮车的货运功能。

拉老虎塌车很劳累很辛苦,是他们拉来了城市的繁华,担当起城市的物流,1927年,有一位外国的摄影师通过一个拉车工人在路边喝水时所看到的情景用蒙太奇的剪接把一个享乐至上的冒险家乐园和一个苦难深重的底层社会摆在了世人的面前。一道篱笆分隔了两个上海。


【字 幕】 黄包车
【解 说】
这是一段上海最早的影像资料,拍摄于1989年。地点是外白渡桥南边的桥堍。当年的上海已经是一座车轮上的城市,有独轮车,西洋马车,还有黄包车。

黄包车最早出现的上海街头的年份是1874年,是从日本引进的,所以也称东洋车。如今如果去日本旅游,还能够看到日本街头用这种人力车载游客兜风的风景。

在上海很快就有了东洋车的出租车队,为了区别于私人包车,当年的工部局就要求把作为公共交通的东洋车都漆成黄色,这就是黄包车名称的由来。后来这种车也从上海出发,流转到了全国大小城市,在北京叫做拉洋车.著名作家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就是一个拉洋车的车夫。

黄包车的年代距今已是十分久远了,我们也在坊间寻找当年的上海“祥子”,因为他们的记忆就是上海交通的珍贵历史。

在桃浦新村的一小区里,我们找到了王绍幼老人,退休前他是闸北区体委干部,长期担任篮球队,游泳队和长跑队的教练或领队。而解放前他的职业是拉黄包车和骑三轮车。王绍幼老人说解放后他之所以能从事体育运动倒是得益于拉黄包车练就的铁脚板。

王绍幼老人带领我们找到了曾经的黄包车行,青年时代的他就是从这里领取租用的 黄包车,开始一天的奔波。

【同期声】王绍幼
我当时每天送一个老板,他住XX路,每天早上到他家里接出来,送到XX路,下午再去接,当中有活就干,没有就回家。

【解 说】
在老王的记忆中,当年的人力车夫社会地位很低,但是拉车的收入还是能养家糊口。

【同期声】王绍幼
轮子一转,钱就来了,养一家四五人没问题。

【解 说】
但是同样在旧社会拉黄包车的程德旺老人的记忆中,黄包车夫的生活是很苦的。

【同期声】程德旺
我们一部车子要有几个人,大家混口饭吃吃,就是什么呢,晚上人家做到七八点钟的时候给我,叫打野鸡,打野鸡就是不是固定的,我是没生活,人家给我一点。--过去叫车夫是“二只脚的马”
【解 说】
解放后作为三轮车工人的程德旺全心全意地为乘客服务,而成为响当当的劳模。成为新时代的楷模。

邵作海老人没有拉过黄包车,不过他第一次来上海坐黄包车的经历是终身难忘的。

【同期声】邵作海
我16岁出来学生意的辰光,我妈妈再三叮嘱我,要叫黄包车,你刚到上海,路不认识的,过去这里叫麦根路麦根里14号。现在叫泰兴路七百零三弄14号,黄包车一直拉,拉到麦根路麦根里,伊(车夫)讲:到了。哪里到了?伊讲麦根路麦根里,我讲还有14号呢,伊也没有办法,从这里再拉进来,讲:到了。我讲:还没到呢,还有亭子间呢。伊光火了,侬这个小人,哪能这么憨,亭子间哪能拉得上去啦。

【解 说】
黄包车进了上海,就逐渐地取代了独轮车,因为与独轮车相比,坐黄包车更舒适,也更安全,优胜劣汰是市场的规律,到20世纪的30年代,黄包车成为上海主要的客运工具,有六万辆的黄包车在上海中心城区大行其道,而独轮车就散落到了城市的边缘,因为一个轮子更能适应郊区泥泞狭窄的小道和田埂,靠一只轮子吱吱呀呀地行走在郊外的田埂上、泥泞狭窄的小路上。

【同期声】邱健康
像我小辰光到我外婆家里去,外婆家那时在住在法华镇的,那家里就是农村,黄包车坐到那里,要下来了,黄包车不好拉,都是田埂了,田埂很窄的,那么独轮车,一家们四个人坐着独轮车从小中上吱吱呀呀推过去,到了,付点钞票,就是这样子,只好坐独轮车的,因为黄包车不好过去。

【解 说】
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2月,上海还搞了一次黄包车皇后的比赛。但是真正比的不是黄包车皇后的美丽和风情,而是黄包车夫的腿力和速度,到了终点,跑了第一的黄包车被戴上荣誉的花环。

这是黄包车最后一次的风光,因为上海城区的地盘越来越大,从徐家汇到杨树浦有20多公里,跑上一个来回,就等于跑了全程的马拉松。黄包车工人实在跑不动了,而取代黄包车的就是三轮车。

【字 幕】三轮车
【解 说】
虽然说黄包车和自行车都是国外引进的,三轮车却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1923年,南京路上同昌车行的一位技工用黄包车身和自行车做了一下拼接,就造出了三轮车。

日军侵华战争时期,对汽油进行管制,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更是发布公告,规定私人汽车除特许发给通行证外,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在内一切机动车全部停驶。

【同期声】樊雄敏
英商的车子是用铝皮做的,日本人把它拆下来去造飞机。

【解 说】
上海交通日趋紧张,出行不便,三轮车的生意红火了起来。许多出租汽车公司因为没有汽油,也被迫改为出租三轮车了。
三轮车的兴起还派生出一个副业,叫做“推桥头”。

【同期声】薛冬泉
我推过桥头。那时的桥比现在的要高,三轮车踏起来很听力,我们小孩子上去帮他推一把,这样,每天可以赚三、四个大饼钱。

【解 说】
薛冬泉老人的话让我们想起了《三毛流浪记》。

到1943年上海有3000多辆三轮车,而到1948年三轮车的拥有量达到了到32000辆。

陆春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的笛子演奏家,曾经也是一个三轮车工人。陆春龄老人找出了一枚图章,这是他三轮车生涯的一个纪念。

【同期声】陆春龄
一次到虹口纱厂,我拉一个日本人去,到了,伊钞票也不给,我向伊要,伊不但不给,还要打我人。后来一看,车子上有只图章。

【解 说】
程德旺老人是踩着三轮车进入新社会的。上个世纪50年代,三轮车工人程德旺被评上劳动模范,这是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既显示三轮车工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人民当家作主了,也表明了在解放后的很长一个时期,三轮车还是上海很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海人出行离不开三轮车。而程德旺就是数以万计的上海三轮车工人的一个杰出代表。

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人民广场举行的国庆大游行,在游行的队伍中,我们看到微型小汽车的方队开来了,当年人民政府就要用这些国产的小汽车来替换三轮车。

很多三轮车工人都去学汽车驾驶,这是上海公共交通史的一件大事件,而他们就是上海解放以后最早的一批出租汽车司机。而程德旺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解 说】
这是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拍摄于1993年的纪录片。(纪录片《上海最后的三轮车》),那年,上海还有26辆三轮车,27位三轮车工人。上海的三轮车已接近了它们行程的终点,这些风里来雨里去的三轮车工人也都老了。

据市志记载,到1995年底,注册的营业三轮车还有9辆。

我们回望的是三只车轮所驶过的漫漫长路,是上海交通沧桑巨变的年代。

【字 幕】自行车
【解 说】
说近代上海是一个开风气之先的城市,自行车的的引进是一个证明,说近代上海是一个时尚引领的城市,自行车的普及也是一个证明。

这是1868年11月24日的《上海新报》,上面有一则有关自行车的新闻,不过从这条新闻中,我们得知当年人们骑自行车是坐在车上,靠两条长腿蹬地的推力来驱动车轮的,和现在青少年玩的滑板车是一个原理。

到1885年,一个英国人将链条传动装置整合到自行车上,而这种自行车的出现使得人们真正可以双脚离地地行驶在路上。

这种新型的自行车很快由外国侨民带到了上海,很快就成为上海街市上一道时尚的风景。最早骑自行车的多是外国人,还有在洋行上班的中国人。1898年4月1日的《申报》就说预言“脚踏车将来必盛行”。

不久就有上海的青年人中骑自行车的多了起来。还有一些科学家和文化人也都成了自行车的爱好者,他们中间有后来创办上海医学院的颜福庆教授和曾代理复旦大学校长的唐露园先生,最早骑车人都成了上海的新闻人物。

上海人把时尚的旗帜插在自行车上,用时尚这只看不见的推手来推动自行车的普及,推动城市交通工具的变革,体现了上海乐于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城市品性。现在有些上海人热衷于收藏一些老牌子的自行车。

【同期声】赵文涛
“兰羚”的商标像凤凰牌样的,上面是一只鸟,这车子好,踏起来老轻的。三飞,后头的花鼓筒是三飞,是可以变速的,慢档、中档、快档,这车子踏起来适宜的,轻得不得了。呵呵。

【解 说】
葛云老人是自行车的爱好者,曾经收藏过多辆名牌自行车,收藏过某某牌某某牌,这辆是他最喜欢的。

【同期声】葛 云
这部车年纪至少有70年了,还是这样样好,按现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价格,这部车子至少是多少万。

【解 说】
在上海人骑上自行车的100年后,即20世纪的7、80年代,上海也成为一个自行车车轮上的城市。而自行车也几乎成为上海人的第一出行工具。还记得吗,自行车凭票供应的年代。

有一个上海农民因买不到自行车,而自制了一辆木头的自行车。

还记得吗,那时候如果拥要一辆名牌自行车,那就和现在拥有一部名牌小汽车一样的好感觉、好心情。

在上海已进入汽车时代的今天,自行车并没有过时,在闵行,在张江和市中心的一些地方,免费自行车正成为政府扶持的项目,而骑自行车也成为低碳经济的标志,成为节能环保的需要,成为一种新的都市时尚。

友情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