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们活不到领养老金的年龄 延长退休年龄在西方已成为大势所趋。欧洲媒体近日发表文章称,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法定退休年龄将被“模糊化”,所有人都要被迫工作更长时间。但是,这不一定是坏事。 在19世纪末的西方,伴随着工业化,德国、瑞典和丹麦最早建立起养老金制度,希望借此提高雇员的忠诚度,避免罢工的发生。从事养老金制度研究的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布鲁诺·巴利耶说:“自1929年经济危机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养老金制度的设定,都旨在能保证年老或失去劳动能力的居民获得一定收入。要么像瑞典那样,所有人领取同样金额的养老金,要么像法国那样,按照工资比例发放。” 19世纪末:平均寿命45岁 值得注意的是,当德国著名政治家俾斯麦在1889年首次为超过70岁的老人引进养老金制度的时候,普鲁士人的平均寿命还只有45岁。到了1935年,美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规定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65岁,而当时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62岁。也就是说,过去大部分人都活不到领取养老金的那天。 本文关键字: 老龄化 责任编辑:老年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