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一直在看罗荣渠先生的文集《美国历史通论》,对美国建国初期的“汉密尔顿主义与杰斐逊主义”这一章节颇有兴趣,在此与君分享所读所感。
“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人和以杰斐逊为代表的共和党人的斗争,实质上是关于美国未来发展的两条路线和道路的斗争”——这是罗先生的开篇之言。我首先简介一下罗先生所提的两位人物和两个党派。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美国首任财政部部长。他生于西印度群岛,父亲原是苏格兰商人,家道中衰。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当过驻法公使、美国首任国务卿和第三任总统。他生于弗吉尼亚的一个富裕家庭。
支持汉密尔顿和联邦政府的人就是联邦党人。汉密尔顿领导的联邦党虽然最早控制政府,却一直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
杰斐逊领导的共和党是反联邦党的大联合,与美国现今的共和党毫不相干。
自欧洲的英国和法国决裂以来,美国国内亲英的联邦党人和亲法的共和党人也几乎决裂,前者骂后者是无神论者、无政府主义者,后者骂前者是托利党、君主主义者。随着历史的发展,联邦党日渐衰微,使共和党一党独大,在一个时期内,美国事实上处于一党统治之下,史称“和谐时期”。人们把早期美国两党的存在称为“第一政党制度时期”。
关于汉密尔顿主义和杰斐逊主义,历史学家大多贬“汉”扬“杰”,但事实远不是如此简单。在我看来,两者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双鱼,有差异却又共生。
汉密尔顿是一个“性恶论”者,蔑视人民和民主,崇拜制度和秩序。他出任财政部部长后,有四大举措:由新政府出面承担和偿还大陆会议和各州在战争时期发行的证券、债券及其他有价契约;设立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关税;模仿英格兰银行,建立一个合众国银行,以20年为期,并有权在全国开设分行;发展制造业。他所奉行的经济路线代表了美国东北部新兴商人、投机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对广大劳动人民和农场主并没有什么好处。他的纲领是为巩固财产权服务的,通过牺牲农场主阶级或农业区域的利益来促进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要巩固和发展符合历史潮流的资本主义制度,一定要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英国在17世纪所采用的国债、保护性关税、银行、信用制度、发展制造业等手段,汉密尔顿几乎都采用了。熟悉美国历史的人知道,早期北美作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大量发展了种植园等经济模式,而很多移民在向内陆迁徙时,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成为很多中下阶层翻身的资本,因此,建国初期的美国,农业的发展要比商业和制造业成熟。美国的历史特殊性也使州、区域集团的利益和联邦的整体利益存在冲突,加强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无可厚非。汉密尔顿的经济政策扶持了一批富裕的有产者阶级,有利于强化联邦意识,巩固国家政权。
杰斐逊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崇尚人权、自由和心智发展以及地方分权的民主理想。他是美国广大农场主和下层群众利益的代言人,而不信任城市阶级。他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农业,主张重农抑商,用抑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办法来维持一种小资产阶级的农业社会主义。罗先生认为,杰斐逊向往的其实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农业社会主义。杰斐逊主义既符合当时美国所处的小农国家的经济基础,又符合美国立国所标榜的民主精神,因此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我特别喜欢罗先生接下来的分析:
从保护人民民主权利和纯粹民主的角度来看,汉密尔顿被划为保守派,但如果从资本主义的必然进程来看,汉密尔顿主义实质上是激进的,而杰斐逊主义实质上却是保守的。从政治上来看,汉密尔顿主张大政府主义,强化中央政府的国家机器,针对美国草创之初的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建立必要的资本主义秩序,这可能是当时美国政治生活中最激进的改革。从经济上来看,围绕建立健全的币制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巩固共和国的统一是必不可少的;而扶持制造业的真知灼见更是远远走在同时代人的前面,是美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必由之路,因此也应视为是经济领域中的激进改革。…只是在向西部扩张的问题上,他站在维护东部工商业利益的立场上加以反对,是缺乏远见的,在这一点上,他远逊于杰斐逊。
两者的身世和政见也存在一种交互。身世平凡的汉密尔顿醉心于英国贵族政治,而身世不凡的杰斐逊却是一个坚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杰斐逊一派为维护人民自由而作的种种努力,对汉密尔顿的贵族寡头政治倾向起了重要的抑制作用。但杰斐逊政府没有为废除奴隶制做过任何努力,也没有为保护印第安人采取过任何有效措施,杰斐逊民主实质上仍是贵族政治。
如果说联邦党人是代表工商业利益的英国式贵族政治,那么共和党人就是代表农场主利益的美国式贵族政治。而美国的农场主是一种资本主义式的农民企业家,本质仍有资本主义倾向。而在共和党人控制政府后,却几乎全盘接过了联邦党人的政策,有人就说“共和党人拥有‘比联邦派还联邦派的联邦主义’”。这表明,由于汉密尔顿主义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的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共和党人上台后在一定程度上执行着没有联邦党人的联邦主义路线。
罗先生总结道,汉密尔顿主义与杰斐逊主义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美国建国初期的两种对立的、相互矛盾的力量,它们表现为工业利益与农业利益之争、北部与南部之争、联邦权与州权之争、大政府主义与小政府主义之争、政府组织力量与个人自由之争。汉密尔顿与杰斐逊围绕美国发展的两条路线的斗争,相辅相成,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我想,只要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事物,终归要被认可。以杰斐逊为代表的共和党人,虽然与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人分歧严重,但在执政后还是采用了汉密尔顿的经济政策,促进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体现了杰斐逊等人具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精神,只要是对的,就为我所用。这也说明,美国当时的政党制度并不完善,政党概念模糊,否则很难想象两个分歧严重的政党,在一党下台后,另一党会如此大规模深程度地继续执行前一党的一些重要政策,而没有对政策进行任何改头换面的政治掩饰。我国西汉的“萧规曹随”竟然出现在数千年后的大洋彼岸,历史是如此巧合!
汉密尔顿主义与杰斐逊主义的斗争,在伟大政治家的掌控下转而相互融合和相互协调,实在是美国人民的幸运。罗先生最后引用了英国哲学家罗素之言,能使我们对这两者的影响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杰斐逊使美国变成民主政治的故乡,汉密尔顿使美国变成百万富翁的故乡。政治上的胜利属于杰斐逊,经济上的胜利属于汉密尔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