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蒙时期 71】美国的这段历史,可以带给个人哪些启示?

 襄子的箱子 2023-02-09 发布于上海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每一个历史的转身

都在风中徘徊了很久、很久

这是【西方大通史】第 391 篇文章

启蒙时期】第 71 篇文章


杰斐逊与汉密尔顿斗了一辈子,他们两个之间主要的分歧,在于美国未来的路线之争,以汉密尔顿为首的核心主张是要发展工商业,尤其是制造业,而以杰斐逊为首的核心主张是发展农业。杰斐逊认为,美国地大物博,土地肥沃,天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所以从经济上说是没有问题的。美国刚刚建立的时候,95%的人口都是自耕农,拥有自己的土地,因此,发展农业也有利于政治的稳定。(由于汉密尔顿的政策沿袭联邦党人的传统,所以他与自己的支持者成立了联邦党,而杰斐逊和麦迪逊则在18世纪末成立了民主共和党)

汉密尔顿的观点恰恰相反,他认为如果美国继续当农业国的话,那么美国始终只能接着依赖英国或其他欧洲国家。1791年,他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是对美国工业化道路的一次宏达的设计,从关税、到政府补贴,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杰斐逊一生主张自由,他认为,汉密尔顿的这种路线很容易就将美国带上“暴发户”之路,虽然后来的确如此,因为要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政府必然是首当其冲的第一推动力,效率很高,但也会造成中央权力的快速膨胀,这样下去的后果,就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民主与自由会崩溃。

比起国家富强,个人的自由最重要。

虽然,在两派的争论中,汉密尔顿始终占据上风,联邦政府的强势风格也真的如杰斐逊所预想的那样,开始膨胀了,在第二任总统亚当斯的时候,国会竟然通过了四部压制人权的法案,其中最严苛的是《煽动罪法案》,禁止带有任何反对政府意图的集会和出版。后来,杰斐逊当上总统之后,便将这四部侵犯人权的法案都给废了。

汉密尔顿的上风并没有持续多久,华盛顿卸任后,同为联邦党的亚当斯当了一届总统,1800年的总统大选时,杰斐逊当选,政治的基本面一下子就发生了根本变化。杰斐逊并没有一上来就全面废除汉密尔顿的政策,在发展道路上,他一面强调农业,另一面也吸收了汉密尔顿的部分主张,在第一年的总统国情咨文中将农业、制造业、商业和航海业并称为四大支柱。

这让我想起了宋朝的王安石变法,虽然也有两党的相争,但往往都是一党上来就将对立党的那一套全部推倒,新党旧党轮番上场,就像手抓饼一样翻来翻去。

有人跟我说,斗争的最高境界是妥协,可能也是应了那句老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际上,如今的美国政界可以说是完全忘记了当初的“杰汉之争”。

联邦党后来成了辉格党,在19世纪中叶的时候就瓦解了,而民主共和党在日后又分成了民主党和共和党(其中共和党吸收了瓦解的辉格党)。华盛顿是美国总统中唯一一个无党派人士,他认为党派的斗争不利于团结,因此一生也没加入某一个党派。

最后来说说汉密尔顿的结局,虽然他是一位奇才,但性格却不是完美的,一生争强好胜,动不动就对别人口诛笔伐,这也为他招来了不少的敌人,他和华盛顿之后的三任总统,亚当斯、杰斐逊和麦迪逊都公开闹翻,导致自己人缘很差,声望直线下降,因此,他根本不可能去竞选总统。

1804年,汉密尔顿49岁,他与曾任美国副总统的阿伦·伯尔发生了争执,两人相约在第二天展开决斗。不幸的是,第二天,汉密尔顿有意将子弹打歪了,而伯尔的子弹却不偏不倚地打中了汉密尔顿的右胸。

临终前,他要求纽约特尼提教堂为其举行圣餐礼,但却遭到了拒绝,为什么呢?因为他违反了基督教教义,与人决斗是被基督教禁止的。

汉密尔顿解释道,他当时虽然答应了决斗,却在答应之后因基督信仰而故意将子弹打偏。最终,他说服了教堂方面,为其举行了仪式,他说,他已经虔诚地忏悔,并愿意与所有的人和解,包括伯尔。

这位伟大的开国元勋,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有人说,若是没有汉密尔顿,美国今天很可能会变成像阿根廷这样的农业大国。

整理汉密尔顿的遗作时,人们发现他决斗前一天晚上写的日记,他在日记中说,自己明天不会开枪。

没有人知道,那一晚的汉密尔顿,究竟想了些什么,这一切,在今天看来,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同时期的美国词典编撰者、政治家诺亚·韦伯斯特曾这么说道:“汉密尔顿创建的金融体系,是美国繁荣富强的神奇密码。他叩开信用资源之门,财富洪流立刻汹涌澎湃。美国人民满怀感恩之情,世界人民满怀敬畏之心。丘比特拈花一笑,智慧之神翩然而至,那是我们钟爱的希腊神话。然而,汉密尔顿创造的金融战略比希腊神话还要美妙、突然和完美。他那不可思议的大脑灵机一动,整个美国金融体系就应运而生。”

在美国,韦伯斯特就相当于字典,1789年,他出版了《论英语》,1828年,他出版了里程碑的著作《韦氏词典》。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一样是由人所设计出来的,美国宪法,至今仍旧是一部神圣的法律,没有人可以撼动它的地位,前前后后两百年,只有一些修正案,而没有修改过宪法中的任何一个字。有人说,如果美国总统想在他的任期内通过一部宪法修正案,简直比登天还难。不过,也有些人认为,这样的宪法就像宗教一样,不容更改,是不是也太僵化了呢?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斯巴达。是啊,斯巴达的法律是神圣的,但随着世界的发展,人们在时代中滚滚向前,不容更改一个字的东西是否会阻碍人们的前进呢?美国一路走来,没有动过宪法,但修正案出过不少。要通过一部宪法修正案,在美国如今的政治环境下,又有多少可能性呢?(美国宪法修正案共27条,最近一次通过是在1989年,其中前十条是一次性通过的,即梅森推动的《权利法案》)

毕竟,两百年的时间,看起来很长,但放在人类的历史中来看,又显得十分短暂。冷战之后,美国的国际形象一步一步滑落,似乎很多人都等待着美国的衰败。如若某一天,美国真的不再风光无限,又有谁能想起那昨夜的星空,曾照亮了地球上的某个角落,仅仅依靠人们的理性,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庞然大物,耸立两百余年而不倒。

如果说这些政治、历史问题是你所不关心的,那么,“杰汉之争”是否也能给你启示呢?还有那终生反对新宪法的乔治·梅森。如今,我们多少人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反对而破坏,为了破坏而反对,跟他们相比,我们是否显得过于幼稚呢?

写到这的时候,终于松了一口气,其实在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写美国的独立战争,也无从下手。我尽可能将更多的事实摆在大家面前,而不是只选取我想让各位看的。西方史写到这里,其实才是真正的开始,别看还剩下两百年,这两百年的内容,甚至超过了之前的两千年。接下来,继续吧。

《希腊那些神》已上线,精美装帧,值得收藏:


西方大通史系列

▲ 【希腊神话】

▲ 【文明之初】

▲ 【光荣希腊】

▲ 【伟大罗马】

▲ 【基督世界】

▲ 【征战十字】

▲ 【黎明曙光】

▲ 【文艺复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