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停车后接打车软件单 的哥称“自律才安全”

 ereader 2014-11-25
日前,有网友称家人在乘坐一辆出租车时遭遇车祸而受重伤,原因是的哥在行驶中使用打车软件。有媒体经过调查后发现,不能确定这起事故是由司机使用打车软件造成的,但的哥在行驶中用打车软件的情况非常普遍,对交通安全构成隐患。

  的哥们对此事有何看法?记者昨天通过微博账号“上海差头群”采访了多位的哥,他们告诉记者,即便这起事故因为打车软件而起,也不能简单地一味归罪于软件本身,因为真正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的哥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一位的哥告诉记者,在的哥圈子里擅长使用软件的“高手”,都是在停车后再用的,因为只有集中注意力分析单子的质量,才能接到潜在的“好单”。

  乘客指责“的哥”

  玩手机导致车祸

  事故发生在11月4日上午,市民刘先生打算到上海虹桥机场搭乘飞机到深圳出差,用打车软件叫了一辆出租车。刘先生说,的哥在行驶中一直在操作打车软件,他曾提醒的哥不要边开边玩手机。在杨高南路立交桥的大转盘驶进外环A20的道口发生事故,车辆撞到了高架三角护栏上,刘先生和司机都受了伤。刘先生伤势较重,头部、面部共缝了17针,鼻骨骨折,眼角膜划伤。

  刘先生称,车祸是因为的哥操作手机导致车辆失控。而的哥王师傅则表示,自己使用打车软件是在车祸发生之前,事故是由于车速过快造成,与手机软件无关。虽然不承认在事故发生时使用过打车软件,但王师傅也承认,如今打车软件已成为出租车司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司机在行车过程中不会操作打车软件,但偶尔会下意识用眼角余光来扫一下,这已经是出租车司机的通病。

  司机应加强自律

  接单后安心驾驶

  上周,一辆大巴因为司机捡手机导致车辆在东海大道翻车,造成6死数十人受伤的惨剧,边开车边玩手机的“低头族”司机已经成为了威胁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差头群”的多位的哥粉丝。他们认为,边开车边操作手机肯定不是好事,应当严加管理,同时司机也当加强自律。

  的哥姚先生认为的哥都是专业驾驶员,能判断自己的行为会否影响行驶安全,他自己也使用打车软件,但车上有乘客时不用,空载时也尽量不会在行驶中使用。

  “有时候接到客人后,打车软件还是叫个不停,客人听得心烦,我也心烦,听到‘好单’心痒痒又不能接,肯定会分心,所以索性就把软件关了,安安心心做好一单生意再打开。”姚先生说,就在两周前,他使用的打车软件推出了一个新功能,在的哥接到客人后软件会自动屏蔽掉大部分单子,目的地周边的叫车单会显示,但已经少了很多,不会再叫个不停,好让司机能定心开车。姚先生觉得这个功能很不错,但即便没有这一功能,许多的哥也是会按照规范操作的。

  经验丰富“高手”

  向来停车接单

  另一位司机孙师傅则告诉记者,边开车边接单其实效率并不高,一边要开车一边还要盯着打车软件抢单,其实是件很累的事情,而真正会用软件的“高手”并不会这么操作。

  孙师傅说,打车软件对于的哥而言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非手快就能抢到好生意,许多时候要用心去分析。例如他经常在晚上休息前看看有没有次日早晨预约去机场的生意,如果能接到一单,一天的生意压力会小许多,心态也会轻松不少。

  平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常常会把车停在工业园区、软件园区等等容易出“好单”的地段,仔细分析周边出现的叫车单,找到其中潜在的“好单”,这样效率又高,又不会影响行车安全,这是边开车边用软件所无法做到的。

  “现在这种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哥的认可,接到客人就不碰手机,做完一单停下来再看软件,这样其实不会比不停看手机接单差多少。”孙师傅说,随着管理部门对“低头族司机”监管越发严格,的哥自身的安全意识日趋提高,而软件本身也在升级,相信哥们会在“效率”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