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益龙:社会学要走出经验主义的困境

 心恒112 2014-11-25
经验之外无研究的倾向,即认为任何一项社会学研究都必须有经验考察作为基础,否则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社会学研究。 

    
热衷于经验和实证,可能是作为一门移植的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一个过程、一种选择。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社会学被移植到美国时,具有欧洲传统的实证主义很快被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改头换面,发展出一种经验主义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就是这一流派的典型代表。芝加哥学派曾倡导社会学研究者走出书斋、走出图书馆,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去观察、去记录、去测量、去计算。 

    
经验主义执信经验和真实,似乎只有经过个人经验获得的材料才是真实可信的,只有被真实材料证明的假设才能构成真正的理论。诚然,任何认识都离不开实践,但是,又绝非获得任何知识都需要经过自己的经验。再者,真实并非是绝对的,个人经历和体验的事实也不是绝对真实的。例如,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事实,也不过是相对的真实,因为我们几乎无法知道被访者回答的究竟是真是假。但是,研究者总是把真实作为前提来进行推导,这难免会给研究结论和理论的建构带来局限。 

    
经验主义那种过于依赖经验的倾向,把理论灵感和知识的获得完全寄托于实际经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学的视野和范围。诚然,在实践经验中,人们可以学习和掌握许多知识。但是,科学研究和知识的获得又是人类的智力活动过程,人类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或先验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来创造知识体系。很显然,直接的经验并不必然产生科学认识,科学发现和创造也可以不需要自己直接经验来证实。哥白尼的日心说、托普勒的天体运行轨道学说的提出,显然不是直接经验的结论,他们的理论是个人感官经验所无法证明的认识。因此,如果把社会学局限在现实经验的范畴之内,无疑会约束它对社会世界以及自然世界的一般性理解和认识,同时也限制了社会学知识范围的拓展。 

    
事实上,置身于社会之中的研究者,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他们都要经历、都会拥有许多社会经验。研究者在运用经验材料建构理论,或者从经验中获取知识时,有时候没有必要专门去证实每个具体经验是否真正发生,重要的是从经验中抽象出一般道理或规律。例如在经济学中,诸如木桶的短木效应,囚徒困境等理想型的提出,并不是通过经验调查,寻找现实中究竟有多少木桶有短木,有多少囚徒会面临困境。这些具有分析意义的概念是根据人的社会经验进行的抽象和虚构,可这种经过抽象的一般经验,有时比琐碎的具体经验更具有概括性,更具有解释力。 

    
过于追求绝对的真实,过多追求证实,也可能陷入宁信度不信足的认识误区,从而导致人们拘泥于形式,制约学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制约人的智慧的发挥。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常识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学者在其研究中,通常可以充分发挥常识和先验想象力的作用,而不需要专门的经验来加以证实。比如说人几天不吃就会饿死,这是不能用经验来证实、也不需要用专门经验来证实就能明白的道理。通过此例我们可以看到,对有些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既不需要专门经验的证明,也不能用事实来加以证明,因为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研究人的活动,它受到社会伦理规则的限制,人不可能随意用人来做实验。 

    
经验主义通常忽略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把科学的方法片面理解为类似自然科学的方法,似乎越接近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科学性越强。事实上,社会科学中的经验实证方法的局限性常常是无法克服的。为弥补这种不足,就需要研究者发挥人类智慧和理解力的优势,加强逻辑思维和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当然,认识经验主义的局限,并不是说社会学的经验调查和研究没有意义,更不是要排斥它。把经验研究和理论建构结合起来,把实证技术锤炼和思想理论关怀结合起来,不仅能真正弘扬社会学的科学精神,而且也将促进社会学学科内部的良性互补和协调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