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yzsr273 2014-11-26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时间:2014-06-23

 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古已有之。

    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认为,中国过去城乡居民的粪便、垃圾、秸秆、绿肥和沼液都是农田宝贵的肥源,农家的畜禽、鱼、桑、蚕、蚯蚓、沼气和菜地、农田、鱼塘、树林、村落构成和谐的农村生态系统,轮作、间作、湿地净化和生物降解等时空生态位被充分利用,可更新资源在低生产力水平和小的时空尺度上循环,这些都可以归为农业循环经济形态。 但是,这种循环是封闭保守的,只有从农业小循环走向工、农、商、研结合,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融通的产业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城乡一体、脑体结合的网络型和知识型经济,“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中国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当前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探索。

    目前,我国诸多地区都已着手采取各种形式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体做法有:

    1)减量化生产形式。其主要是通过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农用资料,或者用新型生产资料、技术来替代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以达到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数量,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比如江苏省宜兴市试点实施的“太湖农业面源污控制”综合配套技术成效明显,在通过滴灌施肥技术降低氮肥用量2/3的情况下,仍可提高作物产量30%,并且地下水硝态氮含量降低了60%。同时,通过改造农田排水系统,建设生态型沟渠,在沟渠里种植鱼草、空心菜、水芹等植物既可有效吸收农田排水中的氮、磷等影响水质的物质又可用于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

    2)再利用运作形式。其主要是指将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比如,在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中,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加上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生态工程、粪便生物氧化塘多级利用生态工程,可将农作秸秆等废弃物和家畜排泄物能源化、肥料化,向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和生产能源,向农田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有机废弃物饲料化利用生态工程也是再利用运作模式的又一重要内容。南京市高淳县固城镇通过“秸秆种菇模式”,将农作物秸秆用于栽培食用菌,把种菇栽培的下脚料还田重复利用,形成了“稻草——蘑菇培养基——菇渣肥田——水稻”的循环经济生态模式。

    3)再循环链接形式。主要可分两类,一类是农产品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质量发生了变化,不能按原用途消费,可经过分类处理改变用途,既可减少农业通过最终产品向系统外输出污染物,又能增加可利用的物质与能量来源。如变质水果和蔬菜类可转化成肥料,次等粮食可加工成酒精;另一类是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将农产品加工成环保农业生产资料,如可降解地膜、营养钵、生物柴油等生物产品。

 

3.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中科院院士朱兆良进一步指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两个基本思路:一是要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二是要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

具体建议包括:

    1)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传统理念,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现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直接危及生存空间,必然导致经济停滞、下降。各级政府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要进一步强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

    2)打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以“四个方面”为主线,形成循环经济框架,即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水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水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原料,加工企业要采取先进节能、无污染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高企业的比较效益;以林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林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

    3)加快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的步伐,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一方面,搞好循环型农业工业园区建设。制订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内,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另一方面,做好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使农副产品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4)进一步探索农业节本增效新途径,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如实施“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战略,保持和提高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力,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矛盾;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发挥集约种植优势,提高规模效益;推广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技术,不断提高复种指数,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效率;做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配合滴灌技术,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