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子平真诠评注》【五】rainnot

 johnney908 2014-11-26

原文:

甲乙在天,故动而不居。建寅之月,岂必当甲?建卯之月,岂必当乙?寅卯在地,故止而不迁。甲虽递易,月必建寅;乙虽递易,月必建卯。以气而论,甲旺于乙;以质而论,乙坚于甲。而俗书谬论,以甲为大林,盛而宜斩,乙为微苗,脆而莫伤,可为不知阴阳之理者矣。以木类推,余者可知,惟土为木火金水冲气,故寄旺于四时,而阴阳气质之理,亦同此论。欲学命者,必须先知干支之说,然后可以入门。

徐注:

天干动而不居者,如甲己之年,以丙寅为正月;乙庚之岁,以 寅为正月也。地支止而不迁者,正月必为寅,二月必为卯也。论气甲旺于乙,论质乙坚于甲者,甲木阳刚之性,乙木柔和之质,其中分别,详下附录《滴天髓》论天干宜忌节。大林微苗之喻,本为纳音取譬之词,俗书传讹,而无知之人妄执之耳。学命者先明干支阴阳之理,察其旺衰进退之方,庶不致为流俗所误也。

诠释:

这段话,总结了天干地支阴阳的区别,阴阳之别,即是动静之异。甲乙在天,为阳,为动;寅卯在地,为阴,为静。甲乘旺即成阳刚之性,乙临弱即成阴顺之义。这是五行阴阳之理,学习八字命理的人,必须完全掌握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入门式的学习。否则,则流于世俗讹传,而被误导,虽学无成。

原文:

四时之运,相生而成,故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复生木,即相生之序,循环迭运,而时行不匮。然而有生又必有克,生而不克,则四时亦不成矣。克者,所以节而止之,使之收敛,以为发泄之机,故曰“天地节而四时成”。即以木论,木盛于夏,杀于秋,杀者,使发泄于外者藏收内,是杀正所以为生,大易以收剑为性情之实,以兑为万物所说,至哉言乎!譬如人之养生,固以饮食为生,然使时时饮食,而不使稍饥以待将来,人寿其能久乎?是以四时之运,生与克同用,克与生同功。

徐注:

“生与克同用,克与生同功”二语,实为至言。有春夏之阳和,而无秋冬之肃杀,则四时汪成;有印动之生扶,而无煞食之克泄,则命理不成。故生扶与克泄,在命理之用,并无二致,归于中和而已。

诠释:

“天地节而四时成”————出自《易传·彖·节》,意思是说阴阳相生而相克,所以有四时之变,即春,夏,秋,冬。沈孝瞻在《子平真诠》中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即是想阐述一个八字命理中极易使初学者误导的概念,就是五行的生克,只是阴阳变化的一种代名词,并不是相生就是好的,有用的;相克就是不好的,无用的。无论是相生或是相克,都要有节制,也就是说要恰到好处。相生太重,就要以相克制之;相克太过,就要以相生扶之。所以,最后一句沈氏作了点睛之笔:“生与克同用,克与生同功”就是说,五行相生和相克,在八字命理的批断中,都有着相同的地位,相同的作用。并不是一看到食伤生财,便是富有;官受财生,便是权贵。要总体结合整个八字格局中五行的力量来进行判断。

这样,沈氏就为我们引出了一个判断八字命理的基本法则,即是,五行贵在中和。他在最后还作出了形象的比喻“譬如人之养生,固以饮食为生,然使时时饮食,而不使稍饥以待将来,人寿其能久乎? ”意思是说,五行生克之节制,就好比人保养自己的身体。人不饮食固然没长久就会饿死。但是如果人时时刻刻不停地饮食,没等饿了就吃,这样下去寿命会长吗?

在《滴天髓》里,任铁樵也有相关的论述:“命贵中和,偏枯终于有损;理求平正,奇异不足为凭。”意思是说,八字之贵在于五行中和,若五行出现偏枯,对于命主来说,最终有所损害。命理追求五行平正,奇格异局皆无好命,不足以作为判断命局好坏的凭据。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一个容易引起误读的概念,即,“偏枯”。很多朋友都觉得“偏枯”就指的是五行不全,这个理解是错误的。

偏枯,其实是两个词,即偏和枯。偏,指的是在八字命局里,五行的力量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例如:身强财弱,而财无生助;煞重身弱,财生煞而无制。这样的情形都属于偏的概念。而枯,指的是命局旺其一气,或是只有相生而无相克;或是只有相克而无相生。例如:从财格,从杀格,润下格等等。这样的格局都属于枯的概念。而不是很多朋友认为的,八字命局必须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缺一五行,便是偏枯,就要想办法在名字上或别的地方补回来。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例如:日主甲木,身强煞重,干上透食制煞,本是贵格。难道就因为四柱无水无土,便认定是偏枯?如若给此命局加上水,则枭神夺食,使食不能制煞,成破格之造。如若给此命局加上土,则财生煞泄食,煞重无制,也是破格之象。所以,大家不要一见五行不全就认为是偏枯,要搞清楚偏枯的含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