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年夏季读书活动)创造性思维可以培训吗?

 小林个人图书馆 2014-11-26
 本帖最后由 hym137 于 2012-8-6 13:08 编辑

    很幸运,我又兑换到会计视野第二期的赠书,此次兑换的是(美)蒂姆 赫森著,张猛译的《不换思想就换人》,当时兑换的时候对该书一无所知,以为是一本关于新思想、新方法的书籍,并没有想到会一是妙趣横生的创意思考训练书。730日在视野论坛上兑换,81日下午就收到赠书,感慨视野办事之效率,当即就翻阅起来,由于有书评的任务,所以看得比快,想想自己现在都没有一本书能在几天内就看完的,就算是小说也是没有这么大的动力。现在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和本人的一点读后感。

     

    一、书的主要内容。关于创意思考是每个人最关键的竞争力,知道什么并不重要,会思考才是重点为。作为一本创意思考训练书,该书提出“Think创造性思维模型”,指出在公司、专业、个人生活上取得成功这个问题上,如何去想,比知道些什么更重要,同时指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任何人都能够学习和发展的技能,能学会更好地利用你的大脑。然后从四个部分14章对“创造性思维”进行分析,对“Think创造性思维模型”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是背景,从阿基米德(坐在浴缸里看到水位随着他的移动而升降时,运用了意外关联,认识到可以使用转换的概念来查清国王王冠的黄金纯度)的发现开始,引出为什么要改变思维这个问题,然后讲解人脑包含的“猴子心性、鳄鱼脑子和栓象索”这三种思考方式,讨论了为什么在多数时候我们不能非常有创造力地思考,或者说不能有效地思考。
    第二部分是原则,讲述优秀是卓越的敌人,介绍并对比了创造性思维和重复性思维的概念,提出在组织变革上可以应用这两种思维;提出矛盾是创新者的出路,要保持质疑,探讨了匆匆得出的结论,而不愿花时间充分研究问题的倾向;提出三分之三奇迹,要清空自我,释放智慧,对比了有效的头脑风暴和无效的头脑风暴,解释最有创意的想法为什么通常来自头脑风暴讨论会的最后而不是开始。
    第三部分是理论,从创造性思维模型的整体设计开始,分六个步骤进行论述,第一步对现状如何,第二步什么是成功,第三步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第四步形成答案,第五步打造解决方案,第六步调配资源。
    第四部分是实践,对“创造性思维模型”进行回顾,提供了模型各个步骤和工具上使用的一些技巧,强调创造性思维强化训练的重要性,做到吸收融化,应用于实践。
最后附录还对书中指出的案例按照模型提出的六个步骤进行详细分析,证明创新思维的成果。
    二、本人的感想。
        1、这是一本适合于职业培训的书籍,重在于想创新思维,更新观念、对于正处于改革创新过程的企业,对于那些从事动漫行业等开发工作的人更适合。本书对“创造性思维模型”的六个步骤进行详细论述,很流程化,可以是一本工具书,其培训程序按章行事,但都对每一步骤都进行详尽的分析,基本都采用了发散式、创新性思维和收敛批判性思维两种方式进行,在展开想象时,无限扩展,“异想天开”在这个环节是提倡的,可以说只要想得到,就可以当作一个想法、将所有的方法列在清单上。后部分才对一些想法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价值的进行思考。这个方法很好,也很容易理解,掌握。以前都知道有些人思维活跃,创新无限,没有想到,原来创新的思想也可以能过培训而拥有,而本书所提供的“创造性思维模型”却是如此简单易学,而且切实可行,有效的。想到自己,一直以来,我不缺乏上进心,学习勤奋,工作努力本份,但思想比较保守,观念陈旧,步步为守,虽无大错,却是固步自封,太多的是温水青蛙生活,时至今日,人生大半却沦落成边缘化,濒临淘汰。没有更多的动力和激情,什么激动的思想,超常的思路,我只是理解,但却不热衷,是不是我我应该也可以试试这思维的创新方法,不为提升,而为生存?
        2、这是一本创意教训书,内容丰富,用妙趣横生的方法慢慢道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书中提到的很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如“三分之三”问题分析方法,I3方法,在分析现状如何时,用来选择适合创造性思维模型的“未来目标”,代表影响力、重要性、和想象力;DRIVE,在成功是什么中用来找出成功标准的工具,代表完成、限制、投入、价值观和必要成果,它的目的是全面列出成功的解决方案必须完成什么,必须避免什么。C5,在创造性思维模型的多个步骤中都使用的一个工具,是协助组织和筛选大量想法,代表挑选、分组、组合、澄清、选择;EFFECT,在调配资源中用来找出资源需求的工具,是精力、资金、自由时间、专长、条件和物资,它的目的是列出最终项目计划中的所有步骤所需要的资源。这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工具虽然是在创新思维中应用,但也可以用在其他方面研究中使用,如项目的选择评估,财务分析等。
        3、书中很多观念,既新鲜又自然,有些观点似曾相识,却记不得在哪里见过。书中用“行军虫”的群体无意识行为模式的例子,讲述沿着习惯性的东西可能是错的,指出要学会思考,创新,改善空间。分析“意外关联”的力量,“意外关联”是用新方式观察旧事物,在熟悉的事物中看出最初奇怪,后来明显的联系,这些道理看似简单必然,却是必须在人们思想创新发现后分析的结果,生活中的很事物,很多都是这样的,没有发现,或者说没有点破之前,不觉得有什么,一旦点拨了,就显而易见的必然了。特别要说的是书中提出的“优秀是卓越的敌人”这个观点好像在哪里看过或者听过,但却无太多印象,书中分析了改善和革新的区别,提出改善主义是创新最危险的敌人。优秀是重复性思维优化已知知识的一种方法,目标是提高效率,而创造性思维是产生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它的目标是得到新的认识。重复性思维只能对先前的事情做渐进式的改良,即企业所谓的改善,而创造性思维却与重复性思维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仅会改变我们所做的事,还会改变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书中用“重复性思维能够使马车日前完美,但却只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形成汽车这创意”说明重复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区别。本人觉得,改善是企业必然的,也是日常的工作之一,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在进行不断的改良完善,对产品,对管理方法,对业务分析方法等,都是以改善为主,不断改进,保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人也一样,积极保持自有的知识,技能,以其在职场中生存和发展。我并不反对创新,创新是推掉一切,从新开始,一切又从头,对于工作多年,身处不上不上,或是中上层的员工,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积累,平时更重要的是扎实基础,稳固提高,努力提升,只是如果可以,能以更快的速度,力度推进改良完善,力求优秀。当然,如果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当濒临破产,产品面临淘汰,销售额急剧下降,对于个人来说,所在的知识技能都无法应用,或者都没有生存的地步,此时创新就应该提上桌面了,刻不容缓的事。可能这也跟我是一个传统的人传统思想的原因吧。我倒是比较认同追求优秀,对于卓越可作为人生的最高的理想吧。书中分析新思想发现之前,要清空自我,释放智慧,把原先脑中的东西归零清空,闲置空间用于装入新的观点,新的思想,这种论述,联想起以前在视野职业版中很多前辈的总结中都经常提出,在取得一系列成绩后,在新起点上,会先将自己清零归空,当时看感觉不太理解,现在看到这本书,豁然开朗,原来如此。优秀的观点优秀的事例书中还有很多很多……
        4、由于个人能力水平所限,书中有些东西不尽理解,也在此提出。
    一是书中第三章在解释创造性思维时,提到,创造性思维包含两个不同的思维技能: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总体原则是:必须将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开。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点是富有创造力、不做裁判、扩展性。随后却说到: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一阴一阳,也有着与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相反特征即,分析性、批判性和选择性。创造性思维将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开(书中第4041面)。本人认为这里所说的创造性思维应该是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才与批判思维有区别,有着相反的特征,而创造性思维是包括创新和批判。
    二是书是关于Think创造性思维模型中的第三步,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中,指出,最严重的错误不是答案错误,真正危险的在于提出错误的问题。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出项目、产品、革新失败的最常见原因,就是提出的问题是错的,他强调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要求提出的问题是正确的,“提出问题”可能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目的是要提出正确的问题。其实按其模型的步骤是第一步的开始,特别是头几个步骤,要是竭尽所能地想出各种办法,各种问题,既然如此,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正确,提供天马行空式的问题,应该扩展性地提出,后面才用收敛式思维将其批判分类筛选,所以我觉得在此过分强调提出问题正确性的重要有些矛盾,与本身创造性思维相违背,当然这可能是本人理解的问题。
    三是本书原名是Think Better    An Innovator’s Guide to Productive Thinking.这里翻译成《不换思想就换人》,更有煽情性,可是如果不看到书本就不知道其实是一本创意训练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