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士龙:加快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haosunzhe 2014-11-26

近年来,有色金属再生利用对增加资源供给、节能减排、降低环境负荷有着越来越显著的重要促进作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低碳经济产业发展。而在再生金属领域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新挑战和新思维呢?2014年11月24日,中再网总监张莹与行业分析师由红霞来到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CRMA),对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李士龙先生进行了专访,李会长朴实专业的对国内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CMRA)副会长李士龙

2014年前三季度再生金属行业面临那些问题?后期解决措施?

李士龙:2014年整个国内国际经济宏观层面并不是很理想,处于调整期。首先环保政策方面的不断完善,使得再生金属企业在技术、工艺、设备、环保和产业规模上投入比较大,在环保频繁的核查中,企业老板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企业生产能够严格按照达标的标准排放,这显得我们再生金属企业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有了显著提高,有的企业在环保的压力下处在被迫情况下的提高。其次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贸易商互相竞争,在外哄抬价格,导致国内货源价格反而比国外还要高,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近年来,另一个突出的问题,企业社会成本明显提高,主要是劳动力成本高,银行贷款利息高,融资难,生产和流通领域利润微薄,再加税赋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今年年初协会协助财政、税务、工信讨论的再生金属部分产业50%的退税政策目前仍在等待中。

再生金属行业是“朝阳产业”,是国家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应该是税收政策扶持的对象,然而在我国再生金属行业依旧纳税过重。再生金属企业目前困难重重,在困难甚多的情况下,很多再生金属企业家经营这个产业有十几年、二十几年对这行业有深厚的感情,不忍心因行业低迷便选择离开;我们再生金属企业家大部分有着社会责任意识,在低迷中仍在坚守着,并愿意为国家承担,为社会负责,希望尽快走出目前的困境。

金属市场产能是否过剩的问题,实际上是个市场问题,不是国家行政部门判断决定的问题。从目前市场的产销状况来看,中国的消费市场很大,产业拉动也较快,再生金属走向产业高端,很多材料可以用在国家战略,国防、电信、家电、汽车等方面,基本是能够消化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新环保法影响再生金属行业?

李士龙:新环保法出台之后,将会对再生金属企业的环保生产上要求更严格。但从现在情况来看,我国规模较大的再生金属企业已经按照新环保法的规定来要求约束自己,即使不完全达标的企业,也会按照国家环保标准改进和规范自己。而且协会也已经跟环保部提出一些建议,再生金属大多数是民营传统企业,所以我们应该给企业一个自我提高,自我升级过渡期。比如一些企业原来用的是反射炉,现在要求用竖炉式,更先进的炉型,有些工艺是比较复杂的,那么这就需要一个改造更新的过程。我相信相关部门及执法部门对于再生金属企业在发展过程遇到的具体问题会有具体办法的。

对于新环保法的出台,我觉得:在再生金属企业来讲有些影响,但是影响不大。法律既然已颁布,那就必须按照法规执行,这是硬道理。我们的企业也是能够按照法律条文认真遵守的。现在最为突出的是“二噁英”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在我们再生金属类别中,如再生铅行业产生的“二噁英”就很少,而且是在一定控制范围内,这就需要制定新的规则和标准。

再生金属属于国家新兴产业,不属于两高一资行业,企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可控的,比如废气、废渣、废水、粉尘等完全是可控的。不像原矿那样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控的。多年来,澳大利亚、智利等国的铁矿、铜矿出口到中国,在中国分选冶炼成钢铁和粗铜之后,剩下很多废弃物留在中国,严重污染我们的环境。我们在进口原矿的同时给这些国家的GDP做了很大的贡献,却污染了我们自己家园,很痛心。我认为国家应该鼓励进口废钢、废铜、废铝、废旧家电等,只要监管到位,就能实现以废变宝,再加这些物资运输方便,而且进来之后进行简单拆解就可以直接利用,最关键是得到了资源减少了废物排放,国家应该多开放再生金属进口的品种,鼓励国内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尽量少开矿、少污染,实际上我们再多进口些再生金属和利用好国内废旧资源的产业链就能支撑起国内工业发展的资源链条。

对于再生金属行业在2015年的进出口的新政策导向?

李士龙:近些年来国际BIR、ISRI、中东回收局等行业协会和国内很多进口废金属企业都与我们反应比较强烈,在进出口问题上普通存在质检在海外的质检机构不作为,实际上是光收费、不认真查验,责任心不够,导致企业损失较重,对行业发展方面影响比较大。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再生金属产业能否做到有序健康发展,非常希望国家在简政放权,减少审批手续等方面给予我们再生金属企业便利和重视。

再生金属行业方面技术的薄弱环节在哪里?

李士龙:近些年来,通过国家对再生金属行业的技术开发和研发的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再生金属在很多关键点已经走上了高新技术领域,有些再生金属企业已属于国家高新企业,同时我们的企业也很重视技术的提高,很多企业重视科技投入,重视研发,有的企业承担了国家863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有的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研发了很多新产品、新成果,产品附加值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再生铝企业,跟汽车制造厂合作,用废铝生产汽车变速箱,汽车零部件;再生铜企业用废铜生产高品质铜箔、漆包线、阀门、水龙头等零部件;提升了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也达到了提升企业自我创新的能力。

目前再生金属行业最薄弱的环节应该还是在对装备的研发方面。而在这方面我们是以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是从国外引进,另外一方面提升自主创新。事实证明,我们在对装备的研发,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已经跟国际先进水平距离越来越近。

对互联网电商平台应用到循环经济产业中的看法?

李士龙:现在我们的生活很多方面都跟互联网电商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对于再生金属行业方面,我认为行业内首先要考虑的是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以及相关部门对平台的监管力度。另外,对于再生金属的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应用,也要从了解到学习,到实施一系列的过程,才可以得到认可。

对再生金属行业的希望:

李士龙:我国再生金属行业方向是让大企业做大做强,适当控制小企业,这些在准入条件里都有了。目前我们再生金属行业内的较大企业不但规模大,而且技术强,同时注重自身形象的提升,多考虑参与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我国很多较大的再生金属企业通过这些年努力,在很多方面无论是技术、工艺、环保、设备和规模等方面已可以和世界发达国家比美,企业面对再生金属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企业老板一直在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困难很多,价格不稳定,政策不稳定,周围环境不稳定等等客观困难存在。最主要的很多人对再生资源行业的认识还是比较传统的、比较片面,没有提升到对再生金属是一个国家战略物资和国家安全方面的认识上来,有些人不太看好这个行业。然而中国很多有识之士看好这个行业的态度是肯定的,看到这个产业逐渐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目前我们应认真理性的认识分析,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新方向和市场环境,积极应对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加强全球同行业交流与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CMRA)副会长李士龙与中再交易网运营总监张莹合影

文章来源:中再交易网

备注:如有问题可致电:+86(0)13341055942 由红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