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微卫星空间 2022-05-01 发布于河南

        晋城青莲寺位于泽州县东南17公里的硖石山麓,下临丹河,背依高山,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分为古青莲寺(下寺)和新青莲寺(上寺)两部分,相距里许。上寺始建于唐太和年间,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御赐名为“福严禅院”,明复称青莲寺,为三进院落,天王殿、藏经阁、释迦牟尼殿、大雄宝殿由南到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两厢罗汉楼、地藏楼、施房、僧舍左右对称,十方堂错落有致。建筑结构多为宋代风格,彩塑多为宋代所作。彩塑、碑碣、宋建筑、无影塔、乳窦泉、子母柏堪称青莲六绝。青莲寺自创立之时起,就从各宗之说中吸取营养,弘扬佛家真理。北宋开始开设佛学讲法道场。至今这里仍有各个佛门宗派在宋代同时留下来的遗址遗迹,如弥勒净土宗留下的唐朝佛像、受戒律宗的戒台、天台宗的五百罗汉碑、密宗的舍利塔、华严宗的佛像、禅宗的祖讲法建筑等。因此,把青莲寺称为佛都,应不为过。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山门又兼天王殿

寺院前面是一个坪台,坪台东西建有对称的两座阁楼。山门两侧各有掖门,左右是高达三层的钟楼、鼓楼。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藏经阁创建于唐代太和七年(公元833年),藏有从唐至元历代佛经 700函5000余卷,惜经兵燹火灾,散落殆尽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藏经阁四周有精美的砖雕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寺内现存很多唐、宋、明、清诸代碑刻,真、草、隶、篆各种字体齐备,是研究寺庙历史及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释迦殿在前后院之间,面阔3间,进深六椽,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是古老的建筑风格。殿顶的正脊、垂脊、吻兽都是用琉璃制作的,富丽堂皇。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殿前的明间有一些构件不是用木料,而是改用了石料,特别坚固,表面上还有线刻的花卉纹饰,雕刻得特别精细。石柱、石门楣上有石刻题记,证明这座殿宇创建于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殿内宽大的佛坛上,保存着四尊宋代彩塑。目前正在维修,殿内都是脚手架。释迦佛居中,手作拈花印,结跏趺坐在莲台上。莲台下砌成须弥座,束腰部分的四角塑着四个力士,作负重状,极为形象。东部的莲台之上是普贤菩萨,须弥座束腰部分塑出一个白象头;西部的莲台之上是文殊菩萨,须弥座束腰部分塑出一个狮子头。另外还有阿南站像一尊。整组塑像表情自然,比例和谐。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乳栿通檐用三柱,斗栱单抄单下昂五铺作,昂与耍头均作批竹式。补间无斗栱,只作隐刻。斗栱用材合宋《营造法式》六等材。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大雄殿于日军入侵中国时被烧毁,现已修复。院内有1400余年的古银杏树两株,一雌一雄,躯干粗壮,高大劲挺,荫天蔽日。这株位于东面的为雄树,周粗5米,高约25米。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西边的为雌树,周粗4米,高与雄树相同。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大雄殿前生长着珍奇的“子抱母”古柏。母柏早已干枯,子柏紧紧缠绕母柏,生机勃勃,枝叶繁茂。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青莲寺外左侧石崖下有一天然水池,名曰“乳窦泉”。池水清澈晶莹,水位常年如一,涝不增,早不减,不取不增,多取不减。其上石壁,陡峭如削,直插云端,上有约20多米宽的岩石,有经水多年冲刷、侵独留下的痕迹。再看峭壁上的石刻,上有“瀑布飞泉”及“山吐天边月,溪流石上云”的字样,据考证这些是北魏时期遗留下的。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原创】隋唐佛都——晋城青莲寺(上寺)
 

 

附录:山西晋城青莲寺史考(李会智高天/文物世界,2003,No:1 24-32)

        山西省晋城市,古称泽州。位于太行山南端。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和经济都很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古建筑星罗棋布,遍布全市各个村落。其中宋金遗构之多,居三晋之首。晋城青莲寺无论是寺院规模、建筑时代,还是寺内所遗存的彩塑及碑刻等艺术珍品,均为晋城地区古建筑之代表。
       青莲寺,初名硖石寺。坐落于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的硖石山腰。这里山峦起伏、群峰兀立,立于硖石山巅,东观浮山,群山拥列;南望珏山,双峰拱翠;丹河于深壑中飘然而流。青莲寺建置于此,与周围环境自然而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典型的中国北方园林化山野建筑。
一、青莲寺创建时代考
        青莲寺,分上下两院,坐北向南,依山面水。下院,建于丹河北岸的硖石山隅;上院,建于下院北偏东500米的硖石山坳。考方志、碑文及寺内现存遗物,两院同为北齐天宝年间创建。
       下院弥勒殿内现存唐宝历元年(825)《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碑载:“硖石岩岩,灵气膺候千载之□不□。详其志,自北齐周隋物接耳。远公之居,以成其道”。清《泽州府志·寺观》载:“青莲寺,在城东南三十五里硖石山。北齐建,宋赐名福岩院”。《山右石刻丛编》所录,金大定三年(1163)《硖石山福严禅院(钟识)》载:“始自北齐天保年中,昙始禅师创立道场,距大定之岁年将六百”。这些文资料中,关于青莲寺下院创建时代的记载,大都是历代文人墨客追述之记。时至今日,要准确地断定该寺的创建年代,几乎不大可能,只能是在对这些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确认其创建时代的区间。

        现存于青莲寺上方院藏经阁下层的金泰和六年(1206)《大金泽州硖石山福岩禅院记》碑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慧远出家,习研佛教经典及创寺的事迹。碑中记有:“古青莲寺,寺额咸通八年所赐也。寺之东五里,'古藏阴寺’,即北齐昙始禅师之所建也。祖师慧远,器识弘伟,风神爽澈。昙始见而度之曰:'子有出家之相,善自爱之’。乃礼为师,即冠游学邺都,回翔十余年,博涉经论,无不该贯。乃携学侣,卜藏阴寺之西丹谷,筑室而居焉。弘演大乘教,朝夕不倦,远近归依。于是建'大阿兰若’,即青莲寺之权舆也”。考唐《续高僧传·慧远(净影)传》之记载与此大体相同,并进一步明确了慧远13岁出家,16岁随湛律师赴邺(今河北临漳)博学各宗经论。隋开皇十二年(592),卒于长安净影寺,终年70 岁。另上院现存元至元二年(1265)《福岩院重修法藏记》载:“曩有明师远公,择是而处焉。福岩精舍权舆于此也”。根据这些记载,可推算出慧远大约生于北魏太昌元年(523),而16岁赴邺都游学十余载后,返回泽州创建青莲寺,大约是在北齐天保初年(550~555)。
       关于青莲寺上、下两院的创建年代,曾确认为,下院创建于北齐之初,上院创建于隋唐之时。考寺内金泰和六年之碑中载有:“承光二年,周武帝集沙门于殿庭,宣废佛教意,众皆喑默,帝五问,师五对,抗声厉色,不为之屈,教之不废,师力居多。师退隐青莲,造《华严》《地持》等经疏”。唐《续高僧传·慧远(净影)传》载:“远公退隐汲都西山”。考史书北齐无承光二年,应是北周建德六年之误。又据《一统志》载:“青莲寺,在凤台县东南三十五里峡石山。北齐时建掷笔台,隋长教译经法僧慧远,居此注《涅经》,注成,登掷笔台上曰:'若疏义契理,笔当驻空’,既掷,果悬空不坠,时人以名台,宋名福岩寺”。其中“隋长教译经法僧慧远”,是指隋代文帝兴佛法时,于开皇七年(587)敕诏慧远为大德, 入京住净影寺, 专译注佛经之事。
       并非慧远于隋代居青莲寺注《涅经》,慧远居青莲寺著《涅经疏》是于北齐天保之时。上述文献记载,证明了慧远赴邺都游学后,返回泽州即创建青莲寺上院,大约至北周建德六年(577),与武帝灭法之争后,返回青莲寺亦住上院,并著《华严》、《地持》经疏。上院观音阁廊下,现存金大定四年(1164)陵川县古贤谷禅林院讲论师闻悟撰书《硖石山福岩院重修佛殿记》碑,记述了远公掷笔台下筑室栖息。现掷笔台北端崖壁遗有两坡式建筑雕凿遗迹,恐当时所为。这些资料的记载,即证明了上院创建于北齐年间,也证明了慧远法师主持创建该寺。
       慧远法师于北周建德六年(577),由邺都退隐于青莲寺,是因北周武帝灭法而为之。故在这种历史环境之中,慧远隐退青莲寺,再度大兴寺院的可能性不大。宣政元年(578)武帝崩,宣帝嗣位,佛教开始复苏。至大象二年(580)静帝正式宣布恢复佛教,命全国重立佛像,再度僧侣。此时慧远也再度出山,住持嵩山少林寺。自此以后慧远再未住持青莲寺。
       1994年,当地民众自发集资复建上院法堂(后殿),施工中发掘出高0.30、上宽0.47、下宽0.50、上厚0.37、下厚0.45 米的“龙华造像石”一块。其石体积虽小,但雕刻考究。正面中部雕为石碑一通,碑两侧各雕胁侍菩萨。所雕石碑完整和谐,下座,上顶龙形碑首,碑身刻有:“大齐乾明元年岁在庚辰月癸未朔八月□寅,藏阴山寺比丘昙始共道十五人等,敬造龙华像一躯,今得成就。上为皇帝陛下师僧父母法界众生同入□婆若。”这一遗物的发现,为断定青莲寺上院的创建时代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证实了上院创建时代至迟不晚于北齐乾明元年(560),同时也证明了当时寺内供奉的佛像,是以弥勒为主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两个结论,其一,青莲寺上、下两院为同一时代所创建,即北齐天保年间(550~563);其二,创建住持僧为昙始、慧远两位禅师。
二、寺院的发展
       青莲寺,自北齐天保年间创建以来。一直伴随着中国佛教兴衰的波动曲折而攀升。佛教历经北周武帝的法难后,至隋代得以复苏。
       隋文帝继承北周的统治后,一改周武帝毁灭佛法的政策,以佛教作为巩固隋王朝统治权力的方针之一,兴佛建寺度僧侣,为唐代大兴佛法奠定了基础。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期。其稳定的政治,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其活跃的思想,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的繁荣时期,将中国建筑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此时的青莲寺发展非常迅猛,各地名僧接踵而至,佛教徒日渐增多。
       唐代宗时(762~779),有神墨禅师修行于此;贞元年间(785~804),有智通禅师驻寺习研经典,著《六波罗密疏》;元和年间(806~820),佛门弟子智岑在此弘扬天台教。这些比丘禅师大都继慧远大师之学,习研佛法,弘扬大乘之教的涅、净土及天台宗派之学说,并为增修扩建青莲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也正是这些释家门徒世代相传,使青莲寺得以保存和发展。
       唐大和元年(827),禅师慧自并汾(今太原)出游名山大川,至泽州硖石山青莲寺,见远公遗迹如此荒落,叹言曰:“忍使圣贤依栖之地反为墟落”。于是以此为家,并在原寺基础上再修殿宇,开设法华道场,大和二年(828)兼置普贤道场。此时青莲寺的发展非常迅猛,所占山田20 余顷,后达30 余顷。至唐会昌年间(841~846),由于佛教在政治及经济上与国家利益矛盾的日益加深及武宗崇道,而导致了会昌二年至五年(842~845)的武宗沙汰之举。据史料记载,当时拆毁大寺院4600余所,中小寺院4万有余,令僧尼还俗260500余人,收回民田数千万顷。许多唐代佛寺及塑像毁于此次沙汰。各地方民间所建的佛寺同样逃脱不了这次沙汰的打击。出于地方民间之手的青莲寺,受此影响也由北齐初所拥有山田30余顷,降至为20 余顷。
时隔二十余载,至唐咸通八年(867),该寺御赐名额为“青莲寺”。百年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青莲寺上院被敕名为“福岩禅院”。从此两院寺名分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考寺内现存碑碣,唐咸通八年(867)以前,下院称“硖石寺”,上院称“上方院”;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以前,福岩禅院称“青莲上方院”;明、清两代称下院为“古青莲寺”,上院为“青莲寺”。作者述称之为青莲寺上、下院。
       1. 青莲寺下院
       青莲寺下院,初创规模尚无可稽考。从现存的实物资料及历史文献资料中可窥该寺唐、宋时期建筑规模之一斑。考《凤台县志》及《泽州府志》,商周以来泽州、上党历遭地震及水灾之害,“太行山崩”、“丹河泛滥”,不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灾难,对寺观建筑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毁坏。青莲寺下院地处丹河北岸,硖石山麓的土隅之上,丹河泛滥对其破坏非常之大。迄今寺前土隅屡遭丹水冲击,常现塌落,已对现存弥勒殿造成危害。从这一自然现象可推测,唐宋时期青莲寺下院建筑规模应大于现存寺院规模。
       青莲寺下院现存建筑有:弥勒殿(南殿)、释迦殿(北殿)、释迦殿东西耳殿各三间,弥勒殿与释迦殿之间东西侧遗有面阔五间的配殿平面遗址。弥勒殿内现存宋景德四年(1007)《泽州硖石山青莲寺新修弥勒殿记》载:“当院楼台□坏,佛像倾摧”。说明宋代景德四年以前寺内遗有楼阁式建筑。考其寺院现状及有关史料,不难推测,唐、宋之时寺内建有山门,但因历代水灾造成土隅不断坍塌致使山门毁坏无存。《泽州硖石山青莲寺新修弥勒殿记》碑又载:“当院小师法义,本地人也。礼先长老为师,依年具戒,常受严慈之训,恒坚□雪之功,遂发良缘,重谋盖造。化
求乡邑,历寒暑以不辞,□什资缘,值艰难而不退,林木既备,砖瓦俄盈。特卜良晨,命呼郢匠盖造已毕”。碑文之后附诗颂扬修缮之功德“邑众舍财造佛像,当当来世福无量。顾各家保寿定千岁,龙花会里同相值。高都之上郡,丹水伴祗珏。山河之永故,同日之长悬。”这一记载,不但证实了宋景德四年重修青莲寺下院,同时也为我们确认南殿为弥勒佛殿及殿内现存塑像为宋代景德四年(1007)遗物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这一次的大修工程, 是五代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推行崇道抑佛政策后的首次修缮。后周世宗柴荣于显德二年下旨,凡未经国家颁发寺额的寺院,一律废除。原无敕名额的地方各留寺院一至二处,并以后不得再创兰若。当时全国所废诸州、县寺院30336所,而保留下来的仅2690所,并没收民间保存的铜制佛像,用于铸钱以充实国家经济。青莲寺以唐咸通八年敕寺额而未毁。
       唐代上、下两院统为一寺,其建筑布局及建筑风格诸方面都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考青莲寺上院现存唐大和七年《城隍信士共结法华经记》碑,记载了大和二年(828)有六七位信徒共同募资造弥勒阁一座,证实了上院建楼阁式建筑的年代。下院所建楼阁的具体年代,虽无可稽考,但至迟唐代有之。目前我国现存唐以前的组群建筑的实物遗存已不存在,宋辽时期的整体布局也多被后代改动。故考证青莲寺唐代建筑规模及建筑风格、形制,需借助于现存相关的间接性资料进行分析考究。敦煌石窟中所遗唐代建筑壁画及青莲寺下院弥勒殿内现存唐宝历元年《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碑首线刻佛寺图,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佛教活动及建筑格局。图中所绘唐代组群建筑具有以楼阁式建筑为主体进行布局的时代特征。
       青莲寺下院现存建筑5座,均明清遗构,寺院占地总面积850平方米。以南北向为轴线,其南端遗有弥勒殿,北端遗有释迦殿,两殿相距16 米。寺院的位置与环境的关系是,背依硖石山,面对丹水河,释迦殿距山体仅7米,因丹水历代泛滥致使现存弥勒殿距寺前土隅边缘不足3 米。寺院东西两侧,除明建舍利塔及迁建慧峰墓塔外,余皆空地,约是历代僧侣生活用地。从寺院的建筑位置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分析。该寺自创建以来,历代修建、增建都是依现存寺院为基础范围进行的。故宋景德四年(1007)所建弥勒殿,当在原弥勒阁的位置上重新建造的。据释迦殿内现存唐代塑像推测,宋代景德四年的修建,对释迦殿只做了些修补,并未大修。而唐宋之时该寺弥勒殿之前应建有山门,恐丹水之灾未能保留下来。
       宋代景德年间正是宋代的经济和佛教由复苏走向发展的阶段。佛寺建筑随之启动,但因宋代的社会经济、社会生活风尚及思想文化意识都较唐代发生了大的变化。其佛寺建筑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构造形制也随之演化。宋景德年间青莲寺的修缮,主要是将唐建弥勒阁改建为弥勒殿,从而大大地减弱了唐代青莲寺下院的前临丹水,背依青山,楼阁高耸,雄伟壮观的气势。因资料的匮乏,金、元两代该寺建筑之演化无可稽考,造成该寺建筑历史发展之断层。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于寺东42米处建高22米的藏式舍利塔一座。
       清乾隆十一年(1746),住持寺僧圆林组织募化重修寺院。这次修建规模较大,几乎涉及到寺内所有建筑。不仅重修殿宇,对殿内所遗塑像也作了不同程度的补塑及彩绘。是封建王朝寺僧对青莲寺下院的最后一次修建。寺内现存清乾隆丙寅年(1746)李天锡撰《重修硖石青莲寺碑记》载:“余旧尝游其地,见夫殿宇倾圯,佛像剥落,无以为观瞻之光,心窃伤之。
       不意住持圆林亦同余之心也,因广为募化,重修殿宇,金装佛像。其北殿九间,中塑释迦女佛,左右文殊普贤;南殿九间,前亦佛像,背塑观世音菩萨。东西禅比尼十间,今俱焕然一新”。考稽清乾隆十一年(1746)至今泽州地区虽历经数次地震,但对寺内殿宇没有造成大的破坏。寺内现存遗构,是此次修建遗物。从寺周环境及现存遗构分析,可证明碑文所述:“重修北殿九间、南殿九间及中塑佛像”。但其概念不很明确,给人们造成青莲寺下院原有面阔九间大殿两座的错觉。其实文中所称“北殿九间”,实指北殿及东、西耳殿各三间,因三座单体建筑相接成一字排列,故原文统称九间;南殿之称亦同,但其东、西耳殿现已毁坏无存;“东西禅比尼十间”,实指东西禅房各五间,其平面遗址保留至今尚无毁坏。考殿内所遗塑像唐宋风格居多,故碑述殿中塑释迦等像,实指殿中遗有释迦等像。这次重修下院彻底地改变了寺内殿宇之原貌,除释迦殿中留有部分明代构件,余皆无前代遗迹。
       综上所述,青莲寺下院,自北齐创建以后,历隋、唐、宋、金至明、清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较大的修建约为三次,即唐、宋、清三次大修。其修建规模以唐代为最。当时建筑布局大体是:寺以南北为轴线,其上由南至北依次建有山门、弥勒阁、释迦殿,寺轴线两侧设东西廊庑,总体布局呈“日”字形。寺院北依灌木丛生的硖石山,南临丹河,寺内高阁耸立,主次分明,参差错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动静相间美丽和谐的山水画面,与敦煌石窟唐代壁画佛寺图及寺内现存宝历初《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碑首线刻佛寺图如出一辙。宋景德四年(1007)重修佛寺后,将弥勒阁改建为弥勒殿,构成了山门、弥勒殿、释迦殿,并于轴线东西侧设有配殿。其规模
及气势,与唐代相较大为逊色。清乾隆十一年(1746)重修时,彻底地改变了前朝建筑之风格,是一次保护性的破坏,造成了后人研究该寺历史沿革的断层。
       1986年晋城市文物管理部门将遗存在青莲寺下院西南丹河岸边唐代乾宁乙卯年(895)建造的慧峰和尚塔,迁移到寺之西70米处。这次迁建,从保护文物的角度讲,有效地制止了丹水泛滥对石塔的危害。从佛教的角度讲,青莲寺增加了一位慧远门徒之墓塔,《凤台县志》载:“慧峰, 汝州襄城人,俗姓贺兰氏,法名慧峰,出家硖石山之藏阴寺,传慧远宗法,若志静修,戒律森严,著语录契合佛旨”。可见慧峰是慧远学派中一位有成就的法师,慧峰与慧远都与青莲寺有着内在的联系,将其墓塔迁至青莲寺,既保护了文物建筑,也为研究慧远学派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2. 青莲寺上院
       由青莲寺下院曲折北上经过广济桥,即青莲寺上院。两院相距500米左右。寺自北齐天保年间创建以来,历隋唐、宋金至明清各代相继修建。至今寺内保存着北齐至清代各历史时期的造像石,木、石构筑物及塑像、碑碣等珍贵文物。其中宋至清代的木构建筑12座,北齐龙华造像石1块,唐至清代的碑碣百余通,唐、宋经幢6幢,宋代彩塑35尊。是一处集建筑、彩塑及石刻为一寺的艺术宝库。
       北齐天保年间初创寺院之规模无遗迹可考。从寺内现存北齐乾明元年(560)昙始(即初度慧远出家之禅师)敬造龙华像之石及碑碣记载证实北齐天保年间昙始禅师在此创立道场,与慧远共同创建此寺。北周建德六年(577)再次修建,隋末曾一度萧条,至唐代再度兴旺。宋代鉴峦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金、元、明、清时期的修建,都是在唐、宋的建筑基础上进行的。上院现存金大定四年闻悟所撰《硖石山福岩院重修佛殿记》碑中所载:“远公掷笔台下筑室栖息,其徒相继兴造,至宋崇宁间得大师鉴峦修新易陋,方见完备”。证明了青莲寺上院的建筑规模于宋崇宁年间基本定型。
       中国佛寺建筑,是伴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逐渐兴起壮大起来的。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之后,发展迅猛,波及各地。南北朝至隋唐其发展达到高峰,北魏虽有太武帝灭法之举,但至文成帝之后直至东魏、北齐各代无不大振佛法,大兴佛寺。北魏永熙元年(532)高欢灭尔朱氏,遂以晋阳(今太原)为其军事、政治要地,并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立东魏。自北魏至北齐,高氏皇室于河北、山西大兴佛寺、大凿石窟。文宣帝高洋曾请高僧法常入内庭讲经说法,并拜为国师。以慧光弟子法上为齐境沙门大统。法上擅讲经论,广著文疏。慧远(净影)自泽州藏阴寺游学于邺都即投法上门下,以后成为当时知名僧人。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周兵进攻北齐,攻占邺都,即召齐境沙门法上等五百余僧,以佛教为外来宗教为借口,宣布灭佛。当时慧远曾与周武帝据理争辩,但无济于事。后慧远被迫退隐太行山青莲寺静修佛法。隋朝建立后,文帝大兴佛法。开皇元年(581)文帝召集天下高僧到洛邑(今河南洛阳)法门寺弘法,慧远为其中之一。开皇七年(587)文帝又下诏请了6 名全国知名高僧赴都城传法,其中山西就有两位,一位是永济栖严寺住持昙延,一位是泽州青莲寺住持慧远。据此推测隋朝之际是青莲寺发展兴旺时期。
       唐代沿袭了隋代的佛教政策,并发展壮大。自高祖至文宗(618~827),中国佛教的发展达到了历史极盛期。这一时期青莲寺的发展亦继隋代之势而推向高潮。唐代宗之时有神墨禅师在此修行,贞元年间(785~806)有智通法师在此著《六波罗密疏》,元和年间(807~826)有智岑在此研习天台宗教。寺内现存唐宝历二年(826)《弥勒菩萨上生变赞并序》碑记颂扬了沙门紫羽敬造佛像之功德。大和初慧至青莲寺,并于大和二年(828)扩建青莲寺上院,兼置普贤道场。
       唐大和七年(833)释道振所撰《城隍信士共结法华记》碑,是寺内现存碑碣中最早具体而又明确地记载青莲寺上院修建工程的记事碑。碑中记载:“邑都有二十八人,各持念法华经一品。至一、二年后,伦散出邑,今时只有六七人,共结其志,供应硖石寺春冬二税差科,兼造上方阁一所,并画法华感应事相及素画弥勒像,⋯⋯大和二年,上方创造僧院,兼置普贤道场”。根据文中所述素画弥勒像,可以断定其“阁”即“弥勒阁”。此次创建弥勒阁之背景,正处于唐代佛教发展的低谷时期。安史之乱以后,内战屡屡发生,徭役日重,很多人借寺院作为避难场所,使寺院不断扩大,造成了佛寺与贵族相互勾结避免赋税,寺院以放高利贷牟利的现象史籍多有记载。造成了寺院经济与国家利益的矛盾日趋尖锐,故敬宗、文宗(825~840)以来,政府渐有毁灭佛教的意图,到武宗(841~846)终于爆发了会昌灭法。在这样的背景下,青莲寺竟能如此兴建殿阁。而在佛教发展的高潮期,又岂能低落?
       释迦殿前东西两侧现存经幢各一座,东侧为后唐天十八年(921)所建,西侧为唐开成四年(839)创建。两幢均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其中东侧之幢,经文之后记有:“弟子太原军招信都厢虞侯郭存实,以天拾柒年庚辰岁暮春之季,⋯⋯巡游到寺,复睹名山,瞻眺境奇,发愿于罗汉楼前建立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幢壹支⋯⋯天十八年岁在辛巳四月丁巳朔十一日丁卯,太原郡大同军□□□县郭□□建。”可证实罗汉楼,即现称观音阁之建筑唐代有之,同时也证明了后唐晋梁之战并未对青莲寺造成破坏。依中国古建筑总体布局对称性的特点可断定,此时与罗汉楼相对称亦应遗有一座楼阁式建筑,且其结构及造型、规模与罗汉楼完全相同。据唐代寺院以楼阁为主体的布局特点,结合方志、碑文资料及青莲寺上院现存建筑总体布局综合分析,可断定唐代该寺是以弥勒阁为中心,阁北建有大雄宝殿,前建山门,弥勒阁与大雄宝殿之间东西设阁楼,总平面呈“日”字形。公元960 年,宋太祖灭后周,建立了北宋王朝,统一了中原及南方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各领域迅速地恢复了发展。佛教方面,一反后周毁佛政策,采取予以保护、适度发展的佛教政策,加强了国家的统治力量。建筑方面,受其社会文化背景及观念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特点是,建筑规模较唐代小,无论是组群建筑,还是单体建筑都由唐代的宏伟刚健、气势磅礴的风格,转向规模小而秀丽且富于变化的特点。建筑用材也在唐代的基础上趋于标准化。随着佛教的复苏和发展及建筑技术的演化,青莲寺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自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敕青莲寺上院“福岩禅院”名额之后,寺院修建频频。先后修建了释迦殿、藏经阁,重建观音殿、地藏殿,并凿山崖以扩寺院,创建法堂。使青莲寺再放光彩,吸引着官宦、乡贤及文人雅客游闲作诗于此。宋淳化三年(992)由匠人张琼建造的舍利塔幢,至今遗有幢身存于寺内。熙宁以来法师洪秘住持本院,增建了释迦殿等建筑。现存释迦殿石质檐柱之上,刻有宋至明代题记14 条,其中宋代8 条、金代2 条、明代4 条。题记内容为布施记和游记两种。布施(施石柱)记共7条,全是宋代所刻,为考证释迦殿的建造时代提供了依据。其中6 条为宋元四年(1089)所题。另外一条题记为:“柱壹条,永为供养。熙宁九年至崇宁元年二月初九日记。”考熙宁九年为宋神宗丙辰年(1076),崇宁元年为宋徽宗壬午年(1102)。制做一根高4米,截面为0.38米× 0.38米的无任何雕刻的一般性束式青石柱,花费26年时间,实在是不可能的,故此年代之记,可能是指释迦殿的修建工期,即修建前期的筹划准备至全部工程告竣的时间段。
       观音阁,自唐代建造历时数百年后,至宋代建中靖国元年(1101)被改建为观音殿。考寺内现存明万历三十八年《重修前殿并观音殿施财功德开列于后》碑,可证实至明代原观音阁已改称为观音殿。清乾隆十年(1745)《改建地藏阁碑记》载:“西庑为地藏旧殿,风雨剥落久而渐坏,栋宇已圮⋯⋯且为扩拓崇峻之举,念昔之殿独湫隘也,增之而为阁”;康熙四十七年(1708)《青莲寺重新西廊地藏殿引》碣记载:“东廊整新不忍尘埋金碧,西廊如旧岂安□掩苍昨⋯⋯”。这些记载充分证明了明清以前观音、地藏二阁为其二殿。现存观音阁上层明间南北两檐柱之上,还遗刻有建中靖国元年之题记,其北柱题记为:“招贤管崔家社崔应崔恕同施石柱壹条,永充供养。
       大宋建中靖国元年岁次辛巳七月□日院主僧鉴峦记。”南柱题记为:“乌政管郭壁社郭政妻傅氏乃陈七施石柱壹条,永充供养。时大宋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岁七月庚申朔二十五日甲申记院主僧鉴峦。”此二柱为青石所制,考观音阁之构造,其下层为明清所制,上层柱额、斗拱及四椽均为宋代遗构。故可断定清代改建此阁,是将宋代建中靖国元年(1101)所建的观音殿修葺后直接用于观音阁之上层。同时证明了宋建中靖国重建东西庑,是将唐代建造的观音、地藏两阁改建为观音、地藏两殿,并保留至清代。
       崇宁年间鉴峦禅师为本寺住持,于崇宁初主持了大规模的增扩建工程。在唐代规模的基础上,又开凿了寺东山崖,填垫寺西之沟壑,扩大寺址,增建法堂(后殿)三楹,并将唐建弥勒阁改建为藏经阁。现存上院金泰和乙丑(1205)泽州刺史杨庭秀所撰《大金泽州硖石山福岩禅院记》碑云:“崇宁间,鉴峦禅师继主其教。以其寺基久远,岁坏月坠,虽补罅苴漏,不胜其敝。乃刻意规画度越前辈,凿东崖堙西涧,培薄增卑以广寺址。由是供佛有殿,讲法有堂。构宝藏以贮圣经,敞云房以栖法侣。宾寮香积,法鼓斋鱼,涣然大备”。文中所述“法堂”、“宝藏”即后殿及藏经阁。另有金大定四年(1164)闻悟所撰《硖石山福岩院重修佛殿记》碑载:“宋崇宁间,得大师鉴峦修新易陋,方见完备”。这些记载证明了鉴峦禅师住持青莲寺之时,对其寺院的修建规模非常之大,是继唐代慧禅师修建后的又一次修建高峰期。
       第二次修建高潮产生于宋建中靖国及崇宁年间,宋徽宗赵佶的统治初期,此为北宋崇道的第二高潮期。徽宗继真宗托“天神下降”而兴道,不顾国家财力的匮乏,而大兴宫观,屡封神号,广求道经,下令佛教和道教合流,改寺院为道观,从而佛教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鉴峦禅师主持扩建寺址、大兴殿宇,说明了当时青莲寺在泽州的佛教地位,反映了青莲寺护法的传统性。
       北宋宣和初至北宋灭亡(1119~1126)时期,青莲寺因受灾荒及战争的困扰日趋衰落,并于金天会五年(1127)遭金兵践踏。金天会四年二月,金宗翰兵进驻高平,继破威胜军(今沁县)、隆德府(今长治市),十月破泽州(今晋城)。天会五年(1127)九月,红巾军常于泽州、潞州(今长治市)一带袭击宗翰营寨。金兵急切地搜捕红巾军,但因很难捕捉,便乱杀乱捕平民,洗劫财物,寺即此时所遭浩劫。但此次浩劫对寺院的毁坏程度及何时修复确无文献资料可考。勘察寺内现存的建筑遗构及彩塑、碑碣,可证此次兵乱对青莲寺上院并未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金代灭辽和北宋,统治了中国北部和中原地区,结束了连年战乱之势,政治、经济、文化得以复苏。佛教方面受辽、宋影响获得发展,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高峰。金代营建寺塔偏重于河北、山西等地。金太祖于天辅六年(1122)攻陷辽代西京(今山西大同)后,便于天会二年(1124)命僧善祥于山西应州(今应县)建净土寺。此时山西、河北等地区民间建寺风起云涌,山西地区至今保留下来的宋金建筑数量之多,遍布全省各地,其中晋东南地区尤甚。金大定和泰和年间(1161~1208),青莲寺上院住持禅师福裕、惠珍及宝贤广为募化,重修殿宇,再振寺威。皇统元年(1141)福裕曾为本院副持福潮建造墓塔。并于大定三年(1163)铸造寺钟一尊,七年(1167)创建钟楼。据寺内现存金泰和六年(1206)杨庭秀撰书《大金泽州硖石山福岩禅院记》碑所记,大定初法会频频,其法堂已不敷使用,因僧尼、信士不断增加,院住持福裕、惠珍二法师积极策划准备将宋代所建的三间法堂(后殿)扩建为五间,至泰和元年(1201)本院住持沙门宝贤在世赖、寂定二师兄的竭力帮助下实现了先师的这一理想,工程自泰和元年(1201)开始实施,历时6 年于泰和六年(1206)告竣。可惜现已塌毁,仅遗存后殿平面遗址及残墙断壁、前檐石柱6 根。石柱之上均刻有:“泰和元年十月十八日施(石柱)”之题记,是确认后殿扩建工程时间之佐证。该殿于1994 年恢复。
       藏经阁,自北宋崇宁间鉴峦禅师改建为藏经阁后,至元代元统乙亥春由本院住持秀公组织广捐财物,对藏经阁进行了较大的修缮,并于同年之夏工程告竣。寺内现存元至元二年贺禄所撰《福岩院重修法藏记》碑载:“元统乙亥住持讲主秀公⋯⋯度费计工募材召匠⋯⋯始于是年之春迨夏而告成焉⋯⋯其功倍于前,其固愈于旧。”元蒙之时“至元”年号有二,一为蒙古世祖(1264~1294),一为顺帝(1335~1340),且两“至元”年号之前均曾有“元统”年号。考《文帝本纪》记有:“天历元年十一月复立察罕脑儿宣慰司”。而此碑后署有:“中奉大夫察罕脑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河洲施中统钞一百贯”。与《文帝本纪》所云同,当为后至元二年(1336)所立,故此次对藏经阁的修缮,当为元至元二年。考藏经阁现存遗构,上层大木构造平梁之上(包括平梁及斗拱下昂)构造之手法为元代特征外,余皆宋代风格。
       自明代至清末的500多年历史中,青莲寺上院主要建设工程是创扩建方丈房、斋堂、僧舍,改建宋建观音、地藏殿为观音、地藏阁,并修缮、补葺前代的建筑遗构。随着喇嘛教在内陆的渐衰,汉地传统佛教禅、净、律、天台等诸宗逐渐恢复发展,青莲寺的佛教活动也被激活,其僧尼逐渐增多,法会之频胜于前朝。寺内还设有专门的茶房,以接待四方僧侣游士。明弘治十五年(1502)由本寺法师择于法堂西侧创建斋堂五楹。嘉靖末寺中举办水陆法会,四方僧尼、信士相聚一寺,见先师所创斋堂“岁久倾圮,丹青栋宇剥落”。于是四方众僧舍财募缘扩建其堂为七楹两层之构,工程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告竣。弘治年间由水北檀越司氏募财于斋堂右侧创建方丈房五楹,至嘉靖十三年(1534)由寺住持如潮、僧官真满组织募化揭顶重修。释迦殿至法堂东侧配殿之残遗亦明清所建。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改建观音殿为观音阁,阁高两层,上层木构部件多保留宋代风格,下层为此次改建时所创。据清康熙元年(1662)《煮茶供饮碑记》所载,顺治十五年(1658)于楼之下层设茶社以接待四方朝山进香之士。至康熙三十八年(1699)众僧、信士捐财,重新彩绘观音及罗汉像,四十七年(1708)重新彩绘地藏殿之神像。清乾隆十年(1745)住持慧祥长老竭力募化改其地藏殿为地藏阁,使之与观音阁协调一致,并金妆地藏菩萨及阎罗诸神像。考二阁之现状,观音阁上层,柱、额、斗拱等构件均为宋代原构,证实明代改建时,基本保留了宋代观音殿之原构,并将其移于阁之上层,下层为此次改建所创。地藏阁的改建却没有保留或延用宋代原构件。寺内现存清乾隆十年(1745)刘滋善所撰《改建地藏阁碑记》载:“乙丑岁,有释子慧祥者笃实纯一,群僧推之为本寺长老,实主寺事,顾而忧之欲更新焉。竭力募化,不遗余力措置经营,备极拮据,不徒为补隙塞罅之谋,且为扩拓崇竣之举,念昔之殿犹湫隘也。增之而为阁,昔之神犹卑处也。移而奉之于高敞之阁上,饰以丹青,辉以金碧,不惟榱桷鼎新抑,且神象庄严,计仅半载而庙貌改观。诚盛举哉”。说明当时对地藏殿进行了全新的改建,而殿内神像保留完好,只作金妆、彩绘而已。
       青莲寺不仅所处地理环境幽雅,上、下两院内现存碑碣百余通,真、草、隶、篆书体齐全。下院弥勒殿内所存《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碑,不但详细记载了净景慧远从事佛教的经历,且于碑首线刻唐代寺院全境图,是研究唐代寺院平面布局及建筑风格的珍贵资料,释迦殿内现存唐代彩塑造型和谐、体态丰润、衣纹简练、璎珞简朴,是一批上佳的唐代彩塑艺术珍品。上院现存宋、金、明、清建筑齐全,其中释迦殿为宋代原构,无论是大木构架,还是柱、额、斗拱之手法都反映了晋城地区的地方风格,是晋城地区宋代建筑之代表。殿内遗有宋代彩塑5尊,均体态端正,衣纹明朗,是宋代彩塑中上佳之作,1994年在复建法堂时,清理发掘的北齐乾明元年“龙华造像石”是上院建筑时代的实物佐证。青莲寺实物繁多、内容丰富,在我国建筑、宗教、艺术史中具有一定的
品位。国务院于1988年1月13日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笔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数十次往返青莲寺进行考察。得到了晋城文化局文物处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处长李长河同志,不辞辛苦、每每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原文发表于2014.11.26.微卫星新浪博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