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猴戏命运的判决,或许不远了

 昵称13800233 2014-11-27
25日,黑龙江林区中级法院两名法官来到新野——
猴戏命运的判决,或许不远了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让法官们了解了解咱新野猴戏。

□本报记者 陈菲菲 文/图

初冬的天有些阴沉,正如鲍凤山近段时间的心情。自10月初提请二审上诉,在等待二审的过程中,鲍凤山一直有些消沉,他不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罪”何时能够摘掉。

11月25日,黑龙江林区中级法院的两名法官来到鲍湾村,按照司法程序,对鲍凤山和其他三名上诉人进行了讯问,了解案情,听取上诉人意见,并记下讯问笔录。这让鲍凤山松了一口气,在这一刻,他觉得应该距离二审的时间不远了。在耍猴艺人看来,那将不是一次普通的审判,而是对所有猴戏艺人以及猴戏今后命运的判决。

两名法官:鲍湾村里讯问4名上诉人

连绵几天的阴雨,鲍湾村里的小路泥泞湿滑,新野县猕猴艺术协会会长张俊然一边电话通知着鲍凤山、鲍庆山、苏国印、田军安,一边在家门口等待着黑龙江林区中级法院的法官们。几天前接到黑龙江林区中院法官要来村里的电话时,张俊然有些激动,“他们能到村里看看我们的猕猴繁育驯养情况,就明白猕猴和猴戏对于我们这些新野猴戏艺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也会明白‘耍猴犯罪’给我们猴戏艺人带来怎样的困境。”

上午10时许,在村幼儿园里一个简陋的小屋里,两名黑龙江法官对鲍凤山四人进行了讯问,了解案情,听取他们的意见,记下讯问笔录。对这件事,鲍凤山有着自己的坚持,“我不认为耍猴是犯罪,我希望二审能开庭审理,如果胜诉,就能一下子摘掉新野猴戏‘犯罪’的帽子,为传承千年的新野猴戏正名,还我们一个清白。”这个坚持也代表了新野所有猴戏艺人的心声。

张俊然:法官亲眼看看,才能了解什么是猴戏

从2000年左右最红火时的两万名猴戏艺人,到现在的不过1000余人,绵延2000多年的新野猴戏其实在渐渐走向没落。作为新野猕猴艺术协会的会长,这是张俊然不愿看到的情况。然而,鲍凤山等人的遭遇使新野猴戏艺人感到了无所适从,也使张俊然愈发感到猴戏传承、发展所面对的困境。“其他漂泊在外地的耍猴艺人听说这个事情后也不再出去耍猴了,已经有三四百名猴戏艺人回到了家中。”张俊然说,如果罪名成立,数百名猴戏艺人的生计今后就成了问题。如果没有了艺人的表演,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野猴戏,也将失去传承,逐步消失。

张俊然带着法官到村里的几家猕猴繁育场转了转,还让留守在家的艺人带着猴子做了一个简短的表演。他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让法官了解新野猴戏。“目前新野有大型猕猴养殖场13家,鲍湾村几乎家家户户还要养上三五只乃至十多只猴子,猕猴的养殖已经是我们的一个经济产业,猴戏则是我们的文化产业。”张俊然向两名法官讲述着新野猴戏的历史渊源,“俗称‘耍猴儿’的新野猴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曾任新野知县的吴承恩受新野猴戏的启发塑造了孙悟空的形象,写出了《西游记》。现在只要景区有耍猴表演的,九成以上都是咱们新野人。”

律师团:努力争取二审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耍了近30年猴戏的老艺人杨林贵到现在还是疑惑不解,“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新野猴戏,作为省级‘非遗’的民间艺术,现在咋成犯法事儿了?”他也愤愤不满,“外出表演一去俩月是常事,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起运地是新野,但目的地不定,你说这个运输证咋办?”

猴戏艺人走江湖耍猴卖艺,到底是不是违法犯罪?二审能不能公开开庭审理?会不会得到无罪的判决?在耍猴艺人看来,那将不是一次普通的审判,而是对所有猴戏艺人以及猴戏乃至与猴戏相类似的民间传统艺术今后命运的判决。

4名上诉人之一的苏国印牵着他的猴子“孙小圣”跟在黑龙江两名法官的身后。按苏国印的话来说,“孙小圣”是“当事猴”,二审的判决也关系着它以后还能不能走向街头,走上舞台。在黑龙江被拘留的那段日子里,失去自由的痛苦给苏国印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灵创伤,精心驯养的“孙小圣”也瘦得不成样子。“回到家后经过两个月的精心喂养这才恢复过来。”苏国印发出口令,“来,给大家表演表演咱的猴戏。鞠个躬,再翻个跟头……”“孙小圣”随即鞠躬、翻跟头,演起了猴戏。灵动的样子、可掬的动作,让大家开心不已,而这就是猴戏表演的初衷。

律师团律师刘兆京告诉记者,新野猴戏是传承了几千年的“非遗”,律师团正在积极准备辩护词,同时努力争取当地法院能够公开开庭审理,给猴戏艺人以及从事与猴戏相类似的民间艺人一个最直接的答复。⑨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