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 「介绍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让你每次旅游都是一次历史征途」 历史遗迹 | 名城古都| 各地习俗| 世界风景 猴年将至,猴子成为今年的吉祥物,登上热门话题。中国猴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是人们所喜爱的表演。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中国最后的耍猴村,吴承恩写孙悟空的灵感就来源于此。 新野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猴戏市场,且新野的猴戏历史悠久。野性十足的小毛猴,通过新野民间艺人耐心的调教,成了妙趣横生的喜剧演员,这不能不说是一件绝活。 演出结束后,民间艺人张幽幽抚摸着猕猴的脑袋以示安慰鼓励 河南新野猴戏,俗称“耍猴儿”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新野出土的大量汉画砖上,除了杂技、游戏之外,猴子、狗和人在一起狩猎、嬉戏的精彩画面屡见不鲜。到了南北朝时期,猴戏已在新野盛行。 猴戏作为一种地方民间文化,受到大家的广泛欢迎。玩猴艺人一副扁担两个箱,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玩猴艺人每到一处,放下挑子,不用搭台,只需在一块空场上,拽住猴阵子,扬起手中的小扎鞭,用嘴那么一吆喝,便和这小精灵同台演出了。 你看这小毛猴戴上假面具,穿上小戏服,模仿着人们的举止行动,爬杆、担水、骑车、犁地、走钢丝、打篮球,要多像有多像,实在是滑稽。 民间艺人正在训练猕猴做倒立的动作。 一只猕猴踩在高跷上做日常训练。 一只猕猴在做日常训练,骑自行车。 新野艺人视猴子如子女,不单因为猴子是他们的生计来源、衣食父母,还因为猴子是非常有灵性的动物,时间久了,人、猴都有感情,猴子就是家庭成员。 一场好的猴戏,是耍猴人和猴子之间的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默契磨合,更是人与候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互动。这不仅仅是一场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民间艺术家正在祈祷 民间艺人的孙子在跟猕猴玩耍。 民间艺人带着他的猕猴走在乡间的土路上。 民间艺人在训练他的猕猴。 吴承恩写《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谓经典。“美猴王”也成为大家无所不知的生动形象。而吴承恩写猴子的灵感来源就出自于新野猴戏。据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县志》和乾隆十九年《新野县志》记载:吴承恩,贡士,安徽桐城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1557年)任新野知县。 吴承恩在任期间,深居简从,处处留心,耳濡目染了新野县的民俗风情,尤其对新野的传统民间艺术猴戏更是入耳入脑,了如指掌。不仅如此,《西游记》中大量地运用了新野的方言,如新野人称“饺子”为“扁食”,称动物“不安静”为“骨冗”等,此类方言在《西游记》中比比皆是。 一只猕猴在做日常训练。 猕猴骑自行车是猴戏的传统节目。 一只猕猴站在平衡木上,进行抓刀训练。 两只猕猴在进行抬轿子这个表演项目。 一只正在参加演出的猕猴,神情专注。 图片来源于光明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 如果你知道更好的古村、古镇、古城,请通过下方评论,告知我们。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 名胜古迹:mingsheng-guj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