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值猴子疯狂时||齐国强 黄占文 刘明月

 河南文苑 2020-10-24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正值猴子疯狂时  

5月8日,网络电影《疯狂的猴子》在西安、瑞金等十多个城市的旅游景区放映,迎来国内外300多万游客观看,而观看率仍在日日攀升。

《疯狂的猴子》由庄鹏担任导演,也是庄鹏继《让熊猫飞》后执导的第二部多线索式黑色讽刺电影,该剧讲述了新野县猴戏文化传承人黑豆,带着自己悉心驯养的猴子“小豆子”离开家乡,来到省城闯荡,因为一个偶然事件,黑豆被卷入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案件当中,黑豆利用猴子的聪明伶俐,巧破了一场惊天大案。


  电影《疯狂的猴子》由黄巾龙、蔡镇西、孙璐、叶欣蕾、曹星儿、田峰、陈勇、孙东云、张龙吟、段富超等担纲主演。知名摄影师刘嗣天摄影指导,新锐导演黄巾龙监制。由河南省 走肖传媒有限公司、新野县新视窗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新野猴戏历史悠久

新野猴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这里做过新野县令的吴承恩也对这猴戏无比钟爱。

据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县志》和乾隆十九年《新野县志》记载:吴承恩,贡士,安徽桐城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1557年)任新野知县

《新野县志》、《名宦卷》中称其“赋性明敏,清慎自持,革吏弊,禁游民,修理学校,表扬贞节,刑清政举,吏畏民怀……”

吴承恩在任新野知县的两年中,不仅德绩兼优,对新野的民间艺术研究也颇深。

西游记》第一回中刻画孙悟空的前身——仙石的形态,就是以新野现存的汉议事台为背景。仙石的通体三维尺寸与汉议事台的尺寸完全相同,可见吴承恩对新野的人情风貌多么熟悉。

吴承恩在任期间,深居简从,处处留心,耳濡目染了新野县的民俗风情,尤其对新野的传统民间艺术猴戏更是入耳入脑,了如指掌。

不仅如此,《西游记》中大量地运用了新野的方言,如新野人称“饺子”为“扁食”,称动物“不安静”为“骨冗”等,此类方言在《西游记》中比比皆是,足见吴承恩对新野的民间习俗了解之深。

也许,因为有了他对新野猴戏细致入微的观察,有了新野猴戏中活龙活现的猴子情态,才有了神话力作《西游记》中招人喜爱的猴王形象。

新野猴戏于趣于乐

新野猴戏俗称耍猴,也就是卖艺混饭吃。艺人们或家人或亲朋,三两人一伙,串村走乡奔波流离,遇到合适的入场,锣鼓一响,开口就唱:“小小毛猴出四川,出在四川峨眉山。你跟随主人我南北走,咱走遍湖广再去海南。”表演猴子钻圈时,他们故意把猴子驯得好像是不听话,不钻圈,艺人便假意抽打毛猴,毛猴则上蹿下跳,凄厉哀号。此时,艺人牵猴绕场,悲切切地唱道:“小小毛猴你莫心酸,你也难来我也难。你难的身小力气单,难往圈里钻一钻。我难的山高路远缺盘缠,有家难回泪涟涟…….’’艺人声声哀唱,毛猴频频回望。唱毕铜锣紧敲,小猴子似乎很懂主人心思,跳跃钻圈,卖力表演。几圈之后,猴子捧着小破碗一步一跪向观众讨钱……

    现如今,不愁吃穿逐渐致富的猴乡农民,耍猴卖艺虽是目的之一,但表演精益求精却是普遍追求。如今的猴戏节目,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动物组合节目,如猴骑狗、猴骑羊、猴赶羊车、猴坐狗车等。第二类是体育杂技节目,如猴爬杆、荡秋千、走球、顶碗、投篮球、踢足球、骑自行车、开摩托车、体操训练、健美舞蹈等,其中,最惊险的节目是“跳接飞刀”:猴戏艺人两手持两把匕首,轮番向空中抛出,艺猴腾空连跳单爪接刀,准确无误,毫无惧色。再者,最热闹的节目是“人猴搏斗”:表演中,艺人“失手”,鞭子落地,他正弯身捡鞭,猴子却抢先到手,把鞭子甩到远处。如此几番捡、甩,艺人喝斥小猴,猴子却抓其衣袖、头发,跳上艺人肩、背。艺人鞭打猴子,猴子就在艺人肩、背、头上跳“迪斯科”,艺人把猴子强拉下来,拧着它的耳朵打嘴巴时,猴子反扑,也拧着艺人耳朵,打嘴巴。当观众们以为表演失败,笑得前仰后合之时,却正中猴戏艺人之导演圈套,这一切都是故意设计好的轻喜剧逗乐节目。还有,最时尚的节目是“街舞伦巴”:猴戏艺人让众猴列队、立正、后转、倒退,好似军训操练,时不时拉出调皮的小猴训教一番,即兴编词唱道:小小毛猴你别调皮,要守纪律要听话。猴子国里有猴法,犯猴法罚你跳伦巴!”于是,歪歪扭扭、洋相百出的“街舞伦巴”猴舞蹈,又博得掌声四起,喝彩声声。猴戏艺术中最具思想文化内容的,是第三类传统古装节目。这类节目俗称“猴啃脸儿”,就是艺猴戴古装戏人物假面具。表演前,道具箱中几个人物面具依次排好,表演时,由艺猴自开箱、自啃脸儿(猴牙咬住面具背面一根横梁),艺人按面具特指的人物边耍边唱。一般猴戏古装人物有包青天、关二爷、老黄忠、杨六郎等。如猴啃“包公”脸儿时的唱词是:“撩袍端带黑包公,俺的名字叫包拯。人家娘胎十月整,俺娘怀俺整三冬。包公脸黑心明镜,衙门坐在宋开封。王子犯法与民同,陈世美驸马胆颤惊!”这些唱词都是顺口溜儿,随编随唱,不求严谨。面具中还有一种“姑娘脸儿”,表演的艺猴会拿出来,放进去。反反复复,不愿戴、不愿演,这是艺人们专门设计的猴子也有“男尊女卑”意识的逗趣节目,以博众人一笑。最终猴子扭扭捏捏,极不情愿地啃上“姑娘脸儿”后,艺人则唱上一段“杨八姐游春”或“小二姐做梦”后,便开始讨钱收场了。

  新野猴戏  影视奇葩                   

  近些年来的影视节目中,经常出现猴戏表演及艺人生涯的节目。例如中央电视台10套的《家庭》栏目,曾多次播放新野猴戏艺术家鲍振庆父女艺术生涯的专题。节目中可见鲍氏父女驯猴、耍猴、为艺术锲而不舍的写照。中央电视台播映的五集电视连续剧《动物王国窃案》中,观众无不为猴王国里的警长、探员、窃贼等艺猴娴熟逗趣、惟妙惟肖的表演所折服。剧组里的特邀驯兽师就是鲍振庆。1996年春节,新野县电视台摄制了一部名为《快乐的节日》的20分钟猴戏专题片。专题片以幼儿园为实景,三猴一狗两艺人为主演,表演了投球、走索、识字、算术、飞刀、劈砖等技艺后,艺猴“逗逗”偷懒敷衍,抱球乱投。师傅追打它时,竟逃窜场外,坐滑梯、玩秋千、钻迷宫、驾小船、骑飞车……师傅气极连抛飞刀,小“逗逗”竟接在手中,噙在嘴里,攀钢丝、爬高杆,逗乐两位大师傅,笑坏一群小观众。这部专题片成了当年春节文艺生活中的开心果。

新野猴戏不仅国人赞叹,亦令洋人折服。1992年,河南南阳籍军旅作家周大新的小说《走出密林》在《中国文学》杂志发表,以法文版介绍到法国后,其中浓笔描写的新野猴戏,引起了法国格罗丽亚制片公司青年导演柯睿盟的极大兴趣,于1994、1995两年三次来华实地考察,深入樊集、沙堰、施庵三乡镇,与著名艺人鲍振庆、张振华、李程怀等会晤切磋,同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摄制了猴戏艺术纪录片《李氏一家》,参加了世界真实电影节比赛活动。1997年6月,日本一家电影公司的导演铃木喜久男等,也来新野摄制了《千年猴艺之旅》纪录片。日本朋友告辞回国时,紧握着鲍振庆的手感慨地说:“鲍先生,谢谢您!我们拍过很多电视,从没见过这种精彩的艺术,中国猴艺大大的好!”后来,鲍振庆又接受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的邀请,参加了拍摄《太阳花》-片的有关活动。2017年网络电影摄制组在新野拍摄,《疯狂的猴子》,经有关部门层层把关,多次修改,终于获得了公开上映权,与5月下旬在全国公开上映。这对于宣传新野猴戏艺术,开展中外文化交流,都发挥了独特绝好的积极作用。

向国家级非遣冲刺

新野猴戏2009年5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时几载为争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着不懈的努力,然而没有进展。究其原因,在于新野猴戏传承发展效果与国家要求有些距离。正值,《疯狂的猴子》上映之时,新野县猕猴艺术养殖协会5月11日,在新野县恒怡玫瑰湾农业生态庄园,召开“新野猴艺传承发展研讨会”。遇会领导除了副县长齐长松,张申庆、人大副主任张占定、宣传部副部长王冬安、南阳《民俗文化》杂志编辑白万献之外,还有网络电影《疯狂的猴子》导演庄鹏,还有聂子正、汪广亭等80多名猴戏艺人。中国地理杂志编辑、记着、摄影师马宏杰递交了《新野猴艺发展建议书》;河南广播电视纪录片导演李宁传递了《新野猴戏发展方向探讨》;庄鹏围绕新野猴戏与三国文化相融合,打造新野猴戏名牌的思路,交谈了构想。

研讨会上,确立了一年召开一次猴戏表演艺术节的规定,向遇会者和社会发出了新野猴艺传承发展,向国家非遣目标冲刺的倡议书:

一、艺人、猴子登台表演要统一着装。艺人红衣绣金龙,艺猴身着大红袍,没有办理演出证,取缔表演资格。

二、猴戏表演已经由地摊迈向了戏摊,戏摊登上了舞台今后要想剧院迈进。

三、目前猴戏有市离电视台表演,走上了省台表演,登上了央视表演,走上了市、省春晚,要努力走上央视春晚。

四、目前新野猴戏使墙里开花墙外香。新野没有固定的猴戏表演场地,倡议社会赞助,投资建设猴艺宫、猴艺博物馆。

五、开发表演猴子上刀山、猴子捞月亮等高质量优秀节目,培养一批美女耍猴艺人……力争在短时间里,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

六、创作出版《猕猴的饲养、防病、训练》、《新野猴戏300首》两本书,提高新野猴戏的知名度。建“一宫一馆”倡议得到了新野县恒怡玫瑰湾农业生态庄园的响应,当场双方签订了建设协议书。


作者简介

河南省新野县委宣传部:齐国强 黄占文 刘明月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485

扫描或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感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